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847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x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院(系)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

行政管理

学号

4401009320458

学生姓名

蔡津科

指导教师

梅昌超

提交日期

2012年6月4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姓名蔡津科班号09行政管理院系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同组姓名无指导教导梅昌超

 

一、课题名称

论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课题内容

当前,社区治理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居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发展,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不断分化,多元利益主体逐步形成,必然要求公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并明确其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同时,需要构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体系。

本文针对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对此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二、课题任务要求

1.观点正确,论证充分。

2.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3.满足一定的阅读量。

 

三、同组设计者

 

四、主要参考文献

张宝锋.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朱分华,陈立强.论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1).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

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侯静.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J].公共行政,2010,(3).

蔡生菊.论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缺失[J].发展,2010,

(2).

陈丽霞.论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深度[J].中国经贸导刊,2009,(14).

徐善登.社区公民参与特殊性之内外审视——基于治理视阈[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花蕾,徐建邦.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角色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

赖飞,童小霞,董小刚.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定位[J].科技经济市场,2007,(9).

王芳在.公民社会发展与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8,(11).

欧明华,谭志军.重塑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主体角色[J].企业导报,2009,(11).

谭志军.城市社区治理视阈下的政府职能转变探析[J].经济师,2009,(10).

庄文明.治理范式下的社区居民参与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8).

周荣楠.浅谈在和谐社区治理中如何进行政府角色定位[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杨宏山.市政管理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内容摘要…………………………………………………………………………1

引言………………………………………………………………………………3

一、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4

(一)参与率较低,参与结构不平衡…………………………………………4

(二)公民参与流于形式………………………………………………………4

(三)参与途径单一,参与渠道不畅…………………………………………5

二、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5

(一)公民参与的内在动力不足………………………………………………5

(二)社区治理行政化严重……………………………………………6

(三)公民参与缺乏制度保障……………………………………………6

三、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7

(一)明确政府与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关系…………………………………7

(二)提高公民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意识……………………………………7

(三)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公民参与的法制化……………………………8

(四)健全公民参与的各种配套性机制……………………………………8

1.完善权力运行机制……………………………………………………8

2.建立反馈机制……………………………………………………………9

3.构建多元参与渠道创新机制…………………………………………9

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1

致谢……………………………………………………………………………12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市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推进城市社区的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公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要求。

然而目前的社区治理中存在着公民的参与意识淡薄、参与权利得不到保障、社区的行政化严重等问题。

公民参与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社区治理顺利推进的瓶颈。

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对策。

关键词:

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政府

 

Abstract

Along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socialmarketizationandtheurbanmodernization,UrbancommunityconstructionbecomeoneoftheimportantcontentsofChina'smodernization.Andcitizenparticipationistheessentialrequirementsofthecommunitymanagement.Yetincommunitygovernancethereexistsomeproblems,suchascitizen'sparticipationconsciousnessisnotstrong,participationrightisnotguaranteed,communityoftheadministrativeisserious.Thecitizenparticipationproblemhasbecomethebottleneckofthecommunitymanagement.Thispaperfocusesontheexistingproblemsofthecurrentcitizenparticipationinourcommunitygovernanceandmakeconcreteanalysis.Onthisbasis,weputsforwardcountermeasuresaboutimprovingthecitizenparticipatingincommunitygovernance.

Keywords:

CitizenparticipationCommunitygovernanceGoverment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由于社会转型以及城市人口的大量集聚,城市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应运而生。

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这些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实现。

它是一个由在社区范围内的不同的公私行为主体共同对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

[1]我国推进城市社区治理的时间不长,目前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当前的城市社区治理还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途径,但从长远来看,社区建设最终要实现社区自治的目标,即社区的治理主要依靠社区基层组织、社区民间性组织。

社区的治理主体主要指向社区公民,则必然要求政府重视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充分发挥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公民普遍开始参与社区治理。

一些学者研究得出: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社区居民是被服务的对象,是社区项目的受益者,极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

社区的管理主要由政府来主导,动员民众参与社区活动主要由政府来推动。

而2000年以来,在体制创新的推动下,社区自治逐步推进,居民更多地希望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管理,出现了强调参与规则和制度化的公民参与的趋势。

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仍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与率较低,参与结构不平衡

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的意识不强。

首先,公民总体参与率较低。

对长沙市砂子塘和状元坡两个社区关于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意愿调查,有8.6%的居民明确选择“不想参加”,“很想参加”的只有15.8%,59.6%的居民表示想参加,但没有时间,还有16.0%的居民表示换一种形式或有人带头就会参加。

实际上有75.6%的居民没有参与。

可见,社区居民总体平均参与程度处于“较少参与”水平。

其次,参与人员的结构不平衡。

参与人员中,老年人占的比例多,中青年占的比例少;离职人员较多,在职人员较少;女性多,男性少。

无论按年龄,在职与否或者是性别来划分参与或者不参与社区治理的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众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没有被职业所捆绑,他们都有时间参与社区决策管理活动,其积极性也高。

而那些被职业捆绑的群体,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导致没有时间参与社区活动,甚至有的认为参与社区活动意义不大。

(二)公民参与流于形式

目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多以被动参与为主。

传统的政府公共权力还主导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公民在政府的管理之下较少拥有社区事务的发言权,较多的听从政府的安排。

公民在政府的指导下参加社区活动仅仅是作为参与者和旁听者的角色出现,他们不会主动地为社区事务出谋划策,因此公民并不是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社区事务当中。

譬如每当社区开展重要的活动时,街道办事处这个政府的派出机构就会统筹安排活动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参与人员等,而一些具体的形式就让社区居民自主决定。

居民在潜意识中认为,社区事务均由街道办事处这个政府派出机构来推行,社区的一切活动都在政府安排下开展的,讨论决策的结果已经确定,并且这种结果对自己的利益不产生或产生很少影响,公民参与只是一种形式。

又比如在社区选举中,居民开始积极性较高,但在选举结束后对于监督和评估几乎无人问津。

许多居民在选举结束后表示下一届选举将不再参加,因为他们认为民主参与过程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自己无法实现对全程的介入和控制。

(三)参与途径单一,参与渠道不畅

在我国,公民有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权利,社规民约中也有阐述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途径和程序。

一般情况下,公民都会按照制度的安排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

然而,参与途径的单一以及制度上的欠缺并不能让人们很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公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结果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区的治理,我们不得而知。

很多时候,尽管公民有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但是渠道是不畅通的,参与人员是有条件限制的,以致部分居民被排除在外。

有时候,其能否有机会参与社区事务的前提在于是否得到了社区管理机构的邀请。

因此,并非所有的居民都能参与到对社区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当中,导致其决策结果忽视了一部分居民的利益,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就会大打折扣。

参与途径单一,参与渠道不畅也容易导致公民参与的无序问题,即居民参与主观性、随意性较大。

有问题向谁求助,有想法向谁表达,而不会在意利益表达的渠道、程序。

二、城市社区治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这一马克思原理要求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