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8202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 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docx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

《中国与美国战略》第二章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

第二章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矛盾

薛建中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群体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状况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在国家当中的地位,决定着国家的政治方向、战略目标和对手选择,是影响国家战略的重要因素。

  一、美国社会结构的现状

  美国社会在外部看来是一个自由平等、繁荣稳定的社会,但实际上美国是一个在资本高压垄断下分裂日益严重的社会,是一个埋藏着深刻阶级矛盾的社会。

  1、美国的就业和职业结构

  劳动就业是公民分享社会资源、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途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基本的权力。

社会生产、经济发展的根本不能是资本追求利润的游戏,而是保障公民就业和生计的过程。

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掌握着社会资源,主导着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其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利润。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所关心的只是能保障其最优化的劳动力供给,而不是全社会公民的就业和生计。

因此,美国的就业和职业结构处处体现着资本利益的需求,其中渗透着深刻的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

  产业结构是影响就业和职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美国就业和职业结构随着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生深刻变化。

二战以来,美国国力的增强、对外扩张和对世界市场的开发,美国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着迅速的变化,总体趋势是产业重心迅速完成了由农业向工业再向服务业的转移。

同时,二战后美国引领了世界科技革命,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催生了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化学、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

这些新兴产业引领了世界现代经济的发展,并获取了远远高于传统农工产业的利润,使第一、二产业在总体产业中所战的比重迅速缩小。

例如1965年美国的GDP中,农业产值占3%,工业产值占38%(制造业占28%),服务业产值占59%;到2008年美国第一产业(农牧林渔业)只占GDP的1%,第二产业(制造能源建筑业)占GDP的20.4%,第三/四产业(服务业)占GDP比例:

78.6%。

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直接导致美国社会就业和职业结构的变化。

根据美国劳动部的统计,到2010年美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左右,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仅占总就业人口的17%,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约占总就业人口的80%。

就业结构的改变不仅仅是就业岗位的改变,而是造成了大量低技能人口的失业。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讲,毕竟低技能的就业人口占大多数。

美国第一、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大幅减少,意味着大量低技能人口失业率的增长和劳资矛盾的激化。

  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是信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力可以被机器替代。

为了降低劳动成本和保持竞争力,美国的企业还不断降低长期雇佣的固定职工人数,大量使用成本较低的小时工。

1996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本土的16万多雇员中,小时工就占65%。

近10年来,硅谷新创造的70%的工作是小时工。

这样使得美国工人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稳定的保障,工人本身与资本抗争的力量越来越弱。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美国资本同时迅速地向服务业转变升级。

促使美国的产业结构在向服务业转变的关键是服务业本身结构的变化和现代服务业的高附加值。

一方面服务业中智力劳动者所占的比重大大增加,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相联系的智力劳动者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科技本身具有的专利优势,使得以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业为资本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这使得由资本主导的产业结构必然向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升级。

这种产业升级表明资本对普通工人阶级特别是非高科技素质产业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少,普通产业工人相对于高端资本的利润需求已经过剩,在资本面前劳动已不是普通产业工人的人身权力。

这种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产业升级,根本不会考虑工人的利益,甚至连工人生存所需的劳动权也不加考虑。

这种情况清楚地说明了普通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链条当中的地位。

  科技的应用和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美国劳动力的成本上涨。

资本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将大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海外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为资本赢得巨大的低成本劳动力红利。

这就形成了美国科技越发达、社会生活水平越高,劳动力成本越高,美国资本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意愿越强,导致其国内的失业问题越严重。

美国还充分利用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优势,通过虚拟经济操控汇率、期货、金融、股市、资源能源和大宗商品定价权等方式,轻松地攫取了巨额的利润,因此资本对于与国民生计有关的非战略性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重视,这也加剧了美国的失业问题。

美国资本近几十年的这种经济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成为服务于资本利润的优化结构,但是对于渴望劳动就业权和生存所需的美国普通民众来讲却是一种灾难性的结构。

这种结构越来越将美国普通民众抛弃在社会化、全球化经济链条之外,使之成了美国资本的社会负担。

这样的矛盾日积月累,使美国社会的就业危机越来越严重。

美国以优越的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使美国成为一个智者云集的社会,因此美国不缺乏生产力,也不缺乏高素质的生产力。

同时,由于美国资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财富的垄断,美国的普通民众越来越成为多余的、几乎没有其他生存空间的劳动力。

美国面对就业危机时,一再埋怨是中国的人民币贬值抢夺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其实这是美国资本在掩盖真相。

如果美国资本放弃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把国计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要旨,大力发展有利于普通民众就业生存的实体产业,以美国贸易的对外扩张实力,美国绝对不会出现当今严重失业的问题,但是这是美国资本极不情愿的事情。

由此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成为美国社会分裂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引起了劳动者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质疑,特别是在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后,民众反抗资本剥削掠夺的斗争频频发生,对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了现实威胁。

  2、美国的收入分配和阶级阶层结构

  国计民生才是经济的要旨,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财富分配的公平本应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目标,但是这个提法在资本主义世界却听不到,正在走向资本化的社会里讲得也越来越少,尤其在资本主义龙头老大美国那里根本听不到。

收入分配问题反映了深刻的政治问题,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经济的本质。

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变化曾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47—1973年,随着战后美国世界霸权主义的扩张和美国工业的飞速发展,美国美国平民收入增长很快,穷人富人收入差距较小;第二个阶段是1974—1979年,由于周期性生产过程,美国等西方世界发生了由滞涨经济为特点的结构性危机所导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平民收入增长几乎停止,穷人收入差距扩大;第三个阶段是1980—1989年,美国公共和经济政策进行了大调整,向资本效率倾斜,同时加大高科技研发力度,开拓国际市场,激活了美国经济,但普通民众工作收入处于停止状态,且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第四个阶段是1990—1993年,美国把鼓励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重振竞争力和国力的重要举措,社会生产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高端产业利润大增,然而民众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失业开始威胁到部分白领阶层。

从基尼系数来看,美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1947年为0.374,1960年为0.364,1970年为0.353,1980年为0.365;但1980年以后,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基尼系数1990年增加到0.396,1995年美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增加到0.421,2011年基尼指数为0.463。

实际上,美国在家庭财富占有上的差距要比收入差距更大。

据美国联邦储备局进行的“消费者财政状况调查”(SCF),1962—1983年,美国最富有的0.5%的人财富平均每10年增长21%,底层80%的人财富平均每10年增长18%;而1983—1989年,前者每10年增长90%,后者则处于零增长,公民财富分配的基尼系数也从0.80上升到0.84。

90年代以来,美国家庭收入两极分化达到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程度。

1989—1994年,90%美国家庭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间20%家庭的收入下降幅度最大,年度下降2390美元,只有10%高收入家庭的收入有所增长,而5%的最富有家庭的收入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其家庭年平均收入每年增长17231美元。

  尽管随着大多数企业的股份化,持股者人数大量增加,股份具有分散化的趋势,但这并没有改变股份集中在少数大资本所有者手中的格局。

目前,美国的家庭拥有美国全部股份的近三分之二,拥有股份的家庭所占的比重在1962年只有19%,这一比重1992年达到33%。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波特拉等人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家庭和个人拥有的所有股份中(也包括互助基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和储蓄计划的股份),最富有的10%家庭拥有90%的股份,其中最富有的1%的家庭拥有47%的股份,而80%的普通家庭的小股份持有者持有的股份只占全部股份的2%。

近年来,美国贫富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的加剧引起美国学术界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美国政界和舆论界争论的热点。

为了避免社会的动荡,美国政府采取了各种办法试图解决这类问题,尤其是解决普通民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害怕因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而引发动荡,触发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危机。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采取的这些方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富严重分化的问题,而且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长期大量的财政投入,更让美国政府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当中。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呢?

许多人把问题归结为高福利政策和寅吃卯粮的超前借贷消费。

表面上看问题是这样,其实不然。

因为从资本的趋利性本质和美国国家机器实际掌控者的身份来看,政府投入再多的钱,最终救赎的仍是资本。

从美国在近几次经济危机中的救市行为来看,普通民众只能从政府救赎所刺激的每一轮假振兴、假繁荣中尝到水过地皮湿的一点点甜头。

一旦一轮救赎所刺激的经济循环完成,普通民众就会发现,他们仍又落入新的困境,而大多数的救赎资金最终仍是入资本家的口袋。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做出的每一次努力都为资本家提供了一次聚敛财富的大好机会,都追加了财富不均衡积累的恶果,并且这种情形造成了美国天文数字的财政赤字。

据美国消息,2014年底美国财政赤字为4880亿美元,美国因此发行了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18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一年的GDP总值,这把美国政府逼入墙角。

这个问题也充分暴露了美国政府与美国资本之间存在的矛盾。

  美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其实很简单,就是资产阶级和被剥削的工人阶级及普通民众。

这是由于美国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社会生产高度资本化的结果。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及普通民众在经济基础、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

然而,由于惧怕工人阶级和普通民众的反抗,美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总是通过各种宣传制造迷雾,来掩盖美国社会的阶级问题和阶级对立。

因此,美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名词,例如“白领阶层”、“蓝领阶层”、中产阶层、精英阶层,例如社会结构的“纺锤型”、“金字塔型”、“洋葱型”、“橄榄型”。

他们企图运用这样的名词和模型,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刻的问题简单化,以此来模糊矛盾,欺骗人民。

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把工人阶级中由于技能和贡献差别而自然形成的正常收入差别、社会地位差别(白蓝领之分)鼓吹为主要的差别,从而掩盖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以机械的物理化模型来论证贫富差别的合理性,从而掩盖资本剥削的道义缺失。

他们把贫富的两极分化用“纺锤型”来解释,把严重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用所谓稳态的“金字塔型”来解释,把资本主义财团和精英把持的社会资源和权力分布用“洋葱型”来解释,把个别的处于过渡阶段的所谓“中产阶层”人为扩大化,用“橄榄型”来掩盖两极分化的存在。

然而这只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厢情愿,广大工人阶级和普通社会民众,在不断加剧的贫富分化和利益冲突面前,越来越走向觉醒。

  二、当前影响美国社会稳定的几个突出矛盾

  2011年底,美国发生了“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运动从纽约迅速蔓延至全美多个城市。

活动主要是抗议华尔街大金融机构贪婪无度,他们要求这些金融大鳄为危机负责,并要求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抗议者们称:

“1%的贪腐者令99%的美国人感到痛苦”,抗议者甚至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抗议和声讨。

这场运动反映出美国普通民众对美国社会制度的深刻思考,说明民众对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有了一定的认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为了挽救美国金融,布什政府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这其实是用纳税人的钱去救济华尔街金融机构。

这样美国金融系统的过错而造成的损失,实际上正在由社会均摊,收益却再次进入私人腰包。

因此美国民众对美国社会的公正性产生了严重质疑。

以下几个是影响美国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其都根源于美国资本唯利是图所导致的不公正性。

  1、贫困人口增加

  根据2011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字,2010年美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4.3%,2008年为13.2%)。

从比例来看,这是1983年以来的最高点,与1993年持平。

从人口数字来看,生活在贫困线下的美国人口数量连续4年来持续增长,2010年达到4620万(2009年为4360万人,2008年为3980万人),是52年来的最高值。

美国政府每年都根据年通货膨胀率更新贫困线标准,2010年的标准是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为22314美元,单身者为11139美元。

2011年,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自己的下一代会比自己这一代生活得好。

  2、贫富差距拉大

  据统计,美国1%的最富有家庭占全民财富的百分比从2007年的34.1%跃升到2009年的37.1%。

在经济危机中,这些家庭财富净损失相对较小,降幅约为15.4%,而中等富裕家庭的财富同期却从10.25万美元陡降至6.54万美元,下降幅度为36.2%。

  3、工资性收入占财富分配比例下降

  在过去的30多年中,美国人的工资性收入占财富分配比重逐渐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扭转,而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

从2008年12月的5.8%猛增到2009年1月的8.5%,此后一直徘徊在9%,而且失业率几乎没有随着近期经济复苏而降低。

  4、阶级鸿沟越来越深,矛盾越来越激烈

  就在“阶级斗争”在中国内地渐渐被人淡忘时,“ClassWarfare”突然成了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时髦语。

美国越来越多的民众对阶级问题有了较以前更为深刻的认知。

这主要是由于资本势力集团通过控制经济而逐渐掌握了国家政权,利用政治权利占有的不公平地位,通过政治、法律和行政体系使其经济、政治、社会地位固定化,增加了对弱势群体的压榨,使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丧失了流动性,从而使得资本与被剥削者在根本利益上的对立凸现出来,阶级对立自然出现,阶级矛盾自然激化。

2011年的华尔街革命,抗议者就明确提出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问题。

  美国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掩盖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在这种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日益凸显的现状下,不得不承认阶级问题的存在,但是他们却是把家庭收入当做划分阶级的一种简单分组方法,以经济收入上的数量层次分布来掩盖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两大阶级群体结构,掩盖这两个阶级在政治、经济上根本性的对立关系。

他们把美国的家庭收入从低至高分为5个组,每组20%。

后来《纽约时报》(NewYorkTimes)根据这个收入层次的划分,由下至上分别给它们用阶级冠名:

底层阶级,又称工人阶级和劳工阶级(bottomfifthclassorworkingclassandlaboringclass);中下阶级(lowermiddleclass);中产阶级(middleclass);中上阶级(uppermiddleclass)和上层阶级(topfifthclass)。

从此,这样的阶级划分就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广为流传。

不论这种阶级划分的方式是否准确科学,但起码它表明,阶级问题已成了美国社会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普通产业工人和民众与资本集团在经济上的对立进一步使美国民众逐渐加深了对阶级对立问题的认识。

2011年华尔街抗议群众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贪婪和无耻,指出了这是一场阶级斗争。

刚进2012年,Verizon电话电缆公司东部工会4.5万人罢工两个星期。

事由landlinebusiness日益缩减,而工人工资和福利开销庞大,于是新上台的CEO决定消减工人福利,工会当即宣布罢工以对抗。

美国思想家曾指出,美国今天的困境,是所有阶层的贪婪自私不妥协的结果,超富豪阶级不愿加税,工薪阶层不愿意减少一分钱福利。

事实上,美国工薪阶层始终就遭受着资本严重的剥削,造成美国这种危机的根源根本不在于工薪阶层,而在于美国资本贪得无厌的涸泽而渔使工薪阶层和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下降,使他们失去了修养生息的能力。

此时此刻再想把危机转嫁在普通民众的身上,就会把普通民众进一步推向深渊。

此时此刻对超级富豪阶级加税和放弃他们的贪婪才是缓解美国当前经济危机的良方,但是美国资产阶级是不会做出让步的,特别是不会做出大的让步。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使危机越来越严重,阶级矛盾越来越激化。

  5、与阶级矛盾相交织的种族矛盾也在加剧

  作为一个新兴移民大国的美国,存在着世界上最复杂的种族、民族关系。

美国的种族矛盾实际上始终与阶级矛盾不无关系。

美国历史上对印第安人的民族灭绝政策、奴隶制、种族隔离制度以及对亚非等移民的排斥政策,都使这些人难以得到平等发展机会,并在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居住地等方面产生了自然而明显的隔离。

美国当前的贫民窟都来自以亚、非、拉等地的移民及其后裔为主,来自西欧的白人及其后裔都不生活在这里。

美国白人一直把自己视为优等民族,而把有色人种看作劣等民族。

正是由于历史上的种族歧视政策,造成了种族间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事实的巨大差异,使种族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阶级矛盾。

上世纪六十年代时美国爆发了解放黑人奴隶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后,美国的种族关系有了长足的进步,2008年底奥巴马当选总统就是种族关系进步的一个里程碑,但是种族歧视也随之转化为隐性的,问题仍然很多。

可以说,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美国学校普遍盛行种族隔离式教育。

美国南方有八分之一的黑人学生上的是黑人学生占99%的学校,约有三分之一的黑人学生上的是少数民族占90%以上的学校;在北方,超过一半以上的黑人学生上这种黑人和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

近些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迪亚波罗河谷社区学院接连发现法西斯标语口号及白人至上主义标语口号,一些有色人种的学生曾受到过使用武器和语言进行威胁。

在南密西西比大学,一批白人在美式足球比赛结束后高喊种族主义口号,攻击4名黑人学生。

在只有55名黑人学生的密歇根州奥利维特大学,有51名黑人学生在发生种族暴力事件及骚扰事件后退学。

美国种族偏见和偏执造成社会矛盾激化,仇恨犯罪增加。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4年3月29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独立宣言》称人类生而平等,而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对这一“立国之本”的侮辱。

《洛杉矶时报》2004年5月3日报道,受“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影响,2003年全美共发生针对穆斯林的仇恨事件1019起,同比增长69%。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4年11月22日公布的对16%的执法单位有关报告的统计,2003年美国发生的总共7489件仇恨犯罪案中,有3844宗与族裔仇恨有关。

其中,针对黑人的族裔仇恨犯罪案达2548宗,占51.4%。

“9·11”事件后,美国借国土安全的名义公开限制公民权利,通过监听电话、追查访问过的网站、监控金融资金转移等多种手段,监视公民的一举一动,而少数民族、外国人、移民成为主要受害者。

这种根深蒂固的种族矛盾给美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分裂。

  三、阶级剥削造成了美国社会严重的贫富分化

  近年来,美国社会矛盾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贫富分化之两极间的矛盾。

统计数据表明,收入增长失衡,财富集中于少数社会上层的精英集团之手,导致大部分人口消费能力下降,致使国内市场需求逐渐萎缩,使繁荣的经济走向衰退。

尽管美国人习惯于超前消费,但随着储蓄率日见下降和债务日益增长,特别是美国国家债务违约的危机,将会彻底掏空普通民众的钱。

这很可能导致普遍的政治不满,最终可能强化这个国家社会阶级间的矛盾。

贫富分化只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一个表象,造成这种贫富分化的根源还在于美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在于美国资本贪得无厌的剥削。

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中都有深刻的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要说的是,近年来美国人自身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关于贫富分化的深层次原因。

  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的调查发现,大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现在认为美国穷人与富人之间存在强烈冲突,“占领华尔街”运动所揭示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开始明确地指向阶级对立和资本剥削。

美联社说,民众中持阶级对立观点的人所占比例处于24年来的最高值。

2009年人们对于金融行业导致衰退的怒火正在蔓延,据当时皮尤社会和人口趋势调查项目于12月在2048名成年人中进行的调查显示,47%的人说阶级之间有强烈冲突,而据当前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持这种观点的人比2009年的调查增长50%。

最新数字显示,持资本剥削和阶级利益冲突的看法在白人、中等收入工薪层和独立选民中增长最多。

尽管共和党领导人猛批这种观点是阶级分化,但它也在共和党人当中出现实质性增长,从2009年的38%上升到最近的55%。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季节开始的时候,推动讨论收入不平等扩大和中产阶级困境问题。

在新罕布什州的辩论中,美国总统参先人桑托荣(RickSantorum)批评罗姆尼(MittRomney)使用中产阶级的说法,说那是民主党要分化社会的武器,而他自己喜欢使用“中等收入”。

两党都在极力争取的独立人士中,持有强烈阶级冲突看法的人达到68%,增长23%,增幅超过民主党的18%,也超过共和党的17%。

持有强烈阶级冲突看法的民主党人占73%,仍然超过独立人士。

这说明美国普通民众面对资本的剥削已开始觉醒,他们越来越对社会政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成为资本政客们不得不重视的力量。

学术界认为,人口变动的情况也令人吃惊。

尽管有更多的黑人在认可严重阶级冲突的存在,但白人中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也增长22%,比黑人的增幅高出三倍多。

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经济学家莫南(RichardJ.Murnane)说,比例如此之大,令他吃惊。

年龄对于预测阶级冲突看法也是重要因素。

18至34岁年龄组当中71%都认为强烈阶级冲突存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只有55%说看到强烈的阶级冲突。

  美国社会向来并不是仇富的。

在美国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普通民众尚未真正认清贫富分化问题的原因和实质,美国人都在想着如何变成富人,那时他们并不关心那些因经济红利分配而陷入苦恼的欧洲。

据调查发现,2008年以前,美国普通民众对于富人的怨恨没有增长,43%的人都说,富人能发财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工作、有雄心或受教育。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美国社会相对自由的流动性在给某些社会底层人士创造了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阶级的差别。

一些科技文化素质好的精英人士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上升到上流社会,美国总统林肯、奥巴马的成功就是例子。

在他们上升的过程中,人们只看到了他们的出身,而没有看到当他们上升到上流社会后阶级地位和身份的改变,这恐怕不是任何人都关心或能意识到的。

这种流动性对广大普通民众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使许多人相信贫穷是个人能力素质原因造成的,梦想着通过努力就能改变自己命运。

然而到了2011年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2011年“华尔街革命”中,人们发出占领华尔街的呼声,指出了美国资本的贪婪是造成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他们指出1%的富人抢占了绝大多数的财富,而占人口99%的穷人只占有极少的社会财富。

他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华尔街的美国资本家。

  既然美国人不仇富,为什么还会发生“华尔街革命”,为什么美国如此多的人还看到了阶级矛盾和冲突呢?

问题就出美国普通民众已经在残酷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