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8169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docx

中特概论期末总结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1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

1、改革开放的背景:

国内: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都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

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国际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2、改革开放的目的: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的意义(认识、看法):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A、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它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B、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C、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认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第2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1、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质改革是重点。

还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2、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和判断改革它的成败与是非得失?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节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经济体制改革的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开始是突破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

A、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B、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这种突破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实践。

C、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呼之欲出。

D、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使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3、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新经济的结合。

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而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经济制度结合就会体现不同的制度特征。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题,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这就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3、实践表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6、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等。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3、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情况进行分配。

分为两大类:

一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二是人的劳动

2、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的生产要素分配,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3、我们要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主要是: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4、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和只能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可能性;一,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按照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些提法的变动,反映了分配理论在解决利益分配和收入差距时间基础上的与时俱进。

6、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7、总之,我们必须把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理由)

1.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

2、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有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设创新行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除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2)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4)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5)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2、法治进程:

①1956年,人大提出要制定法律。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强调和重视法治建设。

③十三届四中全会,江泽民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

④1996年2月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

⑤十五大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

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

3、依法治国的主体:

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即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客体: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所依之法:

宪法和法律

4、作用:

⑴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⑵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⑶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⑷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3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1、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

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

B、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权威。

C、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公正的职能作用。

D、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E、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F、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1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第2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荣辱观。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问题: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

答: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就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的环节上实现新的突破。

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结合起来,以改革促进创新、促发展,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科技的全面进步。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2.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诚信友爱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上述六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4.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三.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4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政群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二、新的社会主义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1、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2、新的社会主义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产生的重要条件。

再次,产生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2节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919年马克思主义,1920年中国共产党,1949---1956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改革开放

第3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败倡廉洁建设,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建设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

务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