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80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docx

初中学年最新版本七年级历史上册5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新人教版

5、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内容

课时

1

课型

新课

授课班级

七年级班

授课教师

日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教学

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教学

难点

青铜文明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

用具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手工业

1.青铜器

(1)、青铜器的发展过程

(2)、青铜器的用途

(3)青铜器制作的特点: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范围广

2、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的繁荣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

品种、技术、工具

2、畜牧业:

品种、方式

3、商业: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间分配

教学

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唤醒:

(1~2

分钟)

我们学习是夏、商、西周的兴亡。

夏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禹传位给儿子启,禅让制从此变成了世袭制,夏朝经历了470年,最后一个暴君夏桀终于被

商汤取代。

商汤成了商朝的建立者,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盘庚迁都到了殷,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商。

商朝最后的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纣

王。

武王伐纣灭掉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实行

分封制。

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导致了国人暴动,数十年后,西周灭亡。

三个朝代都已经灰飞烟灭,历代的帝王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也都已经变成过眼烟云。

只有那个时期留下的实实在在的

青铜器,让我们今天能窥见它曾经的辉煌。

二、对话:

(31~38分钟。

根据内容,时间

可分多段。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青铜器的发展这么快,那它们有

什么用途呢?

它的用途主要有三个,一是用于生产(农具),一是用于生活(酒器,乐器,铜镜,食器)。

一是用于祭祀。

用于祭祀的青铜器叫礼器。

礼器只归贵族专用,是他们身份地位的标志,死后大部分就随葬到墓穴里。

司母戊鼎就是在安阳武官村一处墓穴里出土的,而且是作为礼器铸成的。

说到鼎,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有关鼎的成语呢?

注:

鼎-政权、财富、贵族的代言物,是宫廷瑰宝。

秦昭

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同往。

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赵。

平原君因而赞扬曰: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

”见

《史记·平原君列传》。

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

后因以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从一言九鼎这个成语里面,我们也可用看出作为礼器的鼎是权力的象征了。

而司母戊鼎不仅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而且集中体现了商后期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世界青铜文化中罕见的珍宝。

2、那商周的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

3、那请你给同学们各举一个例子。

课本上那件青铜器的制作可以表现出生产规模大?

哪里可以体现出青铜器的种类繁多?

哪件青铜器表现出工艺精美?

注:

还是除了上面的三个特点,青铜器制造业还有另外一个特点。

就是分布地区非常广泛。

大家学过夏商西周的历史,知道这几个王朝都是在黄河流域一带。

与商

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成都平原是在长江流域一带。

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说明我国的青铜器生产具有分布地区广泛的特点。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三星堆的这种青铜文化是非常独特的,比如它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有古蜀人“纵目”的特点。

三星堆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世界之最,比如三星堆是

(1)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

达50多件。

(2)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

被称为铜像之王。

(3)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

(4)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

(5)世界上最早的金杖。

这么多的世界之最,理所当然得要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手工业中,除了青铜器制造业,夏商西周我国的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很发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请同学名在课本上把这句话划出来。

商朝时期,我国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窖了。

夏商西周时期,玉器制造业也很兴

盛,玉器雕刻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说明夏、商、西周手工业并不是青铜器制作业“一枝独秀”,而是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而手工业得以发展和繁荣,则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只有农业生产发展了,粮食问题解决了,人们才能抽出精力来

开发,从事其他行业,也只有吃饭问题解决了,才能有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这就是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手工业发达的基础的原因。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夏、商、西周时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相当发达。

请同学们看课本27页黑体字倒数第二自然段。

4、农作物的品种有什么?

农业已经掌握了哪些技术?

农业使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

 

这是农业方面的发展。

在畜牧业发明,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圈栏。

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

在商业方面,商朝的都城繁荣,交通发达,沿途设有旅店。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

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注:

同学们在学习本课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

青铜文明与青铜器、青铜铸造业不是一个概念。

要想搞清这三者的关系,必须先对“青铜时代”作一简单介绍: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相对于我们前面学过的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和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夏、商、西周已经在生

产工具方面,

从石器时代,跨入到青铜时代。

并且,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

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

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教师过渡]与“灿烂的青铜文明”相比,奴隶们却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俑。

男俑的双手被枷在背后,女佣的双手则枷在胸前。

这两个陶俑的出土说明了商代奴隶处境的悲惨。

白天,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夜晚,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跑,奴隶主又给他们戴上枷铐。

他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随时随心随意地虐待他们。

还可以把他们随意转让或者买卖。

在西周的一件青铜器上,就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一个奴隶主买五名奴隶,标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

说明奴隶的地位是多么地下。

朝奴隶主对奴隶剥削压迫的另一个表现是:

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作祭品,称为“人祭”“人牲”。

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称为“人殉”。

河南安阳侯家庄的商王大墓,墓的里里外外,人殉及追祭时的人祭,总共约三百人。

那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讨论一下:

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这是从不同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

(1)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总的来说,商代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

(2)这当然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总结归纳:

(3~5分钟)

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而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

他们分布在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等各个行业进行劳动,同时

青铜文明的灿烂又是以奴隶生活的悲惨作为代价的。

所以作为现代人,我们在可怜同情奴隶的同时,对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尊重。

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灿烂的青铜文明。

[歌谣记忆法]最后,我们还可以用一首歌谣,来巩固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灿烂的青铜文明歌:

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

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四羊

方尊精工艺。

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

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

生命不如牛和马,人祭人殉任屠杀。

课后作业

 

三、迁移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出现

青铜器在()。

 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夏朝    D.商朝

2.

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

A.农业生产  B.炊具  C.祭祀  D.装饰品

3.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

 

①青铜铸造 ②陶瓷业 ③冶铁业 ④玉器制造业

A.①②③ B.②

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

已经齐备

B.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都已经有了

D.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

5.西周青铜器上记载五名奴隶相当于()。

A.一匹马加一件瓷器 B.一匹马加一束丝   C.二匹马   D.二束丝

二、填空题

6.  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     、    。

7.举世闻名的“      ”文化,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        。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  朝时期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9.  、畜牧业、   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   文明。

10.商周时期的生产中,大量使用

    ,奴隶主可以把他们随意

    和买卖,甚至可以做    和    。

四、拓展

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

以青铜

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点拨:

此题主要考查对青铜文明概念的理解能力。

青铜文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方面。

答案:

在夏、商、西周时期,随着青铜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人们的主要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很多是青铜器制造的。

青铜器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把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经过夏朝的发展,到商朝达到灿烂时期,西周时期更加丰富。

 

学生活动:

家能不能举出一些有关鼎的成语呢?

一言九鼎、钟鸣鼎食(击钟列鼎而食。

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三足鼎立(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

方。

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鼎鼎大名(形容名声极大)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铸造司母戊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就可见青铜器铸造业的规模有多大了。

除了礼器司母戊鼎,还有酒器四羊方尊,可烧炭火的青铜器,有青铜器编钟,青铜面具等等,品种繁多。

四羊方尊的工艺就十分精美。

 

从农作物品种来看,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都已经有了。

从生产技术来看,选种、施肥和治虫害的技术也有了初步掌握。

从生产工具来看,西周已经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学生观察“商朝戴枷的奴隶俑”,加深感官认识

 

学生思考,探究,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