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771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docx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1.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让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确定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依据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同时还应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并照顾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3.小学数学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受思想品德教育。

4.小学数学教应完成的三项任务: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算术知识、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知识等。

(2)培养一定的能力:

①计算能力。

②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初步空间观念。

④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对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选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原则:

(1)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需的数学最基础知识。

(2)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3)要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

 6.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编排的原则: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适当分段,螺旋上升。

(2)突出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注意各部分知识间纵、横两方面的联系。

 

7.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符合的两个基本特点:

(1)小学数学教学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

(2)小学数学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8.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想方法。

(2)结合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①敏捷性;②灵活性;③独创性。

 

9.小学数学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注重直观与发展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5)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

10.、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种方法:

(1)讲解法;(2)谈话法;(3)练习法;(4)演示法;(5)实验法;(6)阅读法。

11.几种综合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

(2)尝试教学法(3)自学辅导法

12、.六因素单元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

13、.备课的基本要求:

(1)认真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备大纲)。

(2)认真钻研教材(备教材)。

(3)了解学生(备学生)。

(4)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备教法)。

(5)备自己。

(6)教具学具的准备。

14、.学期授课计划的拟定的内容:

(1)提出全学期总的要求。

(2)对学生情况作简单分析。

(3)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4)确定本学期的重点研究课题。

(5)安排本学期的教学进度表。

 

15.课时授课计划的内容:

(1)教学内容或课题。

(2)教学目的要求。

(3)教具、学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准备。

(4)拟定教学过程。

16.新授课的组织方法:

 

(1)检查复习。

(2)导入新课。

(3)传授新知识。

(4)巩固练习。

(5)课堂作业(6)课堂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17、.练习课的组织方法:

 

(1)宣布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2)作练习前的指导。

 (3)课堂练习。

(4)练习评讲。

(5)布置课外作业。

                          

18、.复习课的组织方法。

 

(1)宣布复习的内容与要求

(2)复习。

(3)练习。

(4)评讲。

(5)布置作业。

 

19.、检查课的组织方法:

  

(1)提出检查要求。

(2)检查。

(3)收集检查结果。

20.、讲评课的组织方法:

(1)检查情况小结。

(2)阅看试卷。

(3)重点错误分析(4)订正错误。

(5)布置作业。

 

21.上课的基本要求:

            

(1)有明确切的教学目标。

 

(2)恰当地组织教材。

(3)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先进。

(4)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

(6)课堂教学组织严密、紧凑,效率高。

                        。

22.、常用的导入设计法有: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2)巧设悬念,启迪思维。

(3)开门见山,简捷明快。

(4)操作实验,建立表象。

23.、新授知识的教学设计应注意:

                            

 

(1)抓教材重点,突破难点。

(2)精心设计提问,优化课堂教学。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24.、练习课的教学设计应注意:

                          

    

(1)针对性  

(2)层次性  (3)思考性   (4)趣味性   (5)多样性          

 

25.小学数学的整体知识结构:

(1)认数与计算①整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分成四个阶段)②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分成四个阶段);③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分成四个阶段)④百分数的认识。

(2)量的计量                           ;

   ①长度单位: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②重量单位:

千克、克、吨;③容量单位:

升、毫升(包括体积单位);④时间单位:

时、分、秒、年、月、日。

                     

 (3)几何初步知识                            

    ①认识平面上最基本的图形及其面积计算;②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及其体积计算 ③球的初步认识。

                        

 (4)代数初步知识                           ;

    ①用字母表示数;②简易方程(ax±b=c,ax±bx=c);③列方程解应用题。

                      

(5)统计初步知识

①简单的统计表;②数据的收集和分类处理;③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6)应用题  

①基本应用题(也就是简单应用题);②复合应用题(以三步计算为主);③分数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④百分数应用题。

 (7)比和比例

①比的意义和性质;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③解比例,比例应用题。

                           

                            

26.统计的初步知识的知识结构:

(1)统计的初步知识  

(2)数据的收集和分类处理                          

 

27.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3)鲜明性原则 (4)实效性原则 (5)实用性原则                   

28.小学数学评价的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内容                            

    ①学习状态的评价②学习心理的评价  ③学习成果的评价  ④思维品德的评价                   

 

(2)对教师评价的内容    

  A.教师素质的评价 

    ①政治素质、思想素质②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理论素质 ③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④教态、板书                      

 B.工作能力的评价 C.教学过程的评价  D.教学成果的评价                                  

(3)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 ①课堂结构安排 ②教学密度③驾驭课堂能力                 

D.教学方法   E.学习方式    F.学习态度 G.教学手段   H.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 数学概念的教学教法

1、以旧引新法、2、直观引入法、3、区别比较法

 

三、数与代数教学的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原则

1.过程性原则 2.现实性原则

 

四、数与代数的教学方法

(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

(二)加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三)重视数与代数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五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教法

(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目标

1.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

2.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3.培养思维能力。

(二)、原则

1.现实数学原则、2.自主学习原则、3.渗透原则、4.“再创造”原则、5.反思原则、6.教育性原则

(三)、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

1具体情景中学习

2要准确把握“尺度”

3在操作中完成

(1).知识的“内化”、

(2).在对比中区分、(3).在联想中创新、

另外,渗透、迁移、说理、猜测、估算等教学方法

 

六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教法

 

(一)目标

1.使学生具备一些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知识。

2.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进行合理推断、并进行交流的能力。

3.培养他们从随机(或统计)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在面对不确定情景或大量数据时能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原则

1.突出过程,以统计过程为线索处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2.强调活动,通过活动体验统计的思想,使学生建立统计的观念

3.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安排内容

(三)、统计与概率的常用教学方法

 1、加强学生的参与性、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3关注不确定现象的教学、

4、培养学生获取数据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七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教法

 

(一)目标

1.综合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沟通联系。

2.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从中学习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