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7653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马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马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马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马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理.docx

《马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理.docx

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点精述

第一单元唯物论

1、哲学基本问题。

(只可能出选择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作用,也是为什么比第二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作用)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一般不说“不可知”,而说“否认可知”)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一元论和二元论。

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

一元论包括:

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的特征是: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

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2)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必须清楚掌握三种唯物主义的观点、特点、局限性)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特点:

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相结合,活火的例子)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这几个是选项关键词)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质和抽象性质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观是唯心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论:

1.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绝对观念2.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3.中国古代的理4.中国古代的道、天命5.上帝

4、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不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就是不可知论。

(2)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定人类的认识世界的能力。

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

休谟认为,人只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不能回答的。

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休谟割裂了感觉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康德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联系。

(3)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反对一切不可知论。

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②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③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④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古代自发辩证法(古希腊)-——近代唯心辩证法(黑格尔)——唯物辩证法(马克思)

例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点就在于()

A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B世界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C人的意识有没有能动作用D社会发展有没有客观规律

答案:

BCD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①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

②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①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②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

③理论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7、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必须掌握的有定义、唯一特性、下定义的原则和根本属性四个方面)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理论意义:

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3)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

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界定哲学物质概念的。

(特别注意,这是最可能的考点,单选)

8、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①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③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

(3)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静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

动中有静(飞鸟之影,未尝动也),静中有动(坐地日行八万里)。

(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10、物质运动与空间、时间的关系。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

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

(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相反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11、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领带于自然,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

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思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12、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出单选题)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包括三层含义:

(1)指实践是人所独有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2)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

这一含义把实践与作为人以观念的方式,如认识、理论活动等把客体的活动区别开来。

(3)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物质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④直接现实性。

3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3、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成为人,才表现为人,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生存和发展。

具体表现在:

(1)从人类的生存的前提看,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

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

(2)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分开来”。

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

(3)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生成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4)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

人的秘密就在实践活动中。

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

14、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1)在实践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2)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是自发的。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

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和分化的基础。

1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个是考察的热点,要理解并掌握)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的科学论断。

是指:

(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

(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和联系,而且人和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产生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一切社会关系。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对象化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生产实践,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实践中,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16、意识的产生。

(出多选题)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物质自身中产生出有意识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应特性”。

意识产生大体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

①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到动物感觉心理;③由动物心理飞跃到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可以这么理解:

物化反应——生命——意识

17、意识的本质。

(这个一眼带过,不出题)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8、意识的能动作用。

(多选,易出题)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2)意识能动作用表现为:

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②意识活动的创造性;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④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是:

①要遵循客观规律;②要通过实践活动;③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

(4)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①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②旧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③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又坚持了辩证法。

1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归根到底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在先,意识在后。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即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即指物质本源的唯一性,出单选)

(1)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3)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4)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5)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1、实践活动和物质本原的关系。

(1)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唯一性。

(2)实践是活动的基础,不是世界的本原或本体。

实践必须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是先有物质世界,后有实践,人的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人们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及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人的实践活动是本原的、决定性的。

第二单元辩证法(考纲第二章)

2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3、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联系是指事物间、现象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3)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世界上每一事物、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现象有某种联系或关系。

②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第三点可以出选择题、大题,要注意)

(4)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

(5)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24、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1)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联系的主要形式有: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联系。

条件是指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

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

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好工作。

25、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要么不出,要么出大题)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3)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

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

26,发展与过程*(这个老师没有讲,不过看稍微看一下,有助于理解)

(1)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着的事物。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灭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恒地存在。

整个物质世界就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3)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是我们认识和发行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27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包括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对基本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可能和现实、形式和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用);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即对立统一规律的地位)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29什么是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三层基本含义: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③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二者既区别又联系。

①二者是有区别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引的那种性质和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那种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二者又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三点的论述很经典,很多时候用得到,但很难理解和记住,要注意)

(4)辩证法要求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

30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场所。

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第二条是三条中最可能的考点,选择和大题均有可能)

(3)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

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以上三点要好好理解,最好能记下,因为可能来大题)

3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选择题和大题均有可能,最好背下来)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①二者是有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矛盾的不同方面都有其特点,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大题考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离不开个性;第二,矛盾的特殊性一定与矛盾的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即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4)掌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认识了矛盾的普遍性,就是认识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根据,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总方向、总原则。

我们认识了矛盾的特殊性,就认识了事物存在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前提。

在研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时,必须坚持两者的统一,离开了矛盾的特殊性研究矛盾的普遍性或离开矛盾的普遍性研究矛盾的特殊性,都是片面的。

不懂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我们坚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就是在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3、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段论述比2011年讲义要好得多,故予以保留,这个点考选择和大题均有可能,最好背下来)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①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非主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第一,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也制约、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

第二,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①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非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