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544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docx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方案课题结题报告计划书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三明九中《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课题江振武林晴岚执笔

一、研究提出的背景与价值

当前,我国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案实践的功能。

”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案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就成为了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反思我国高中具体教育教案评价未能真正理解评价的意义和作用,导致教育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评价主体单一,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缺乏。

教案本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活动,教案过程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为载体。

二是评价功能单一,我们对评价功能的理解是甄别与选拔,较少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

三是评价途径单一,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回忆。

通过一张试卷的书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途径,缺乏对学生情感和学生的参与情况的关注,缺乏对学生学科知识形成过程、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关注。

四是评价内容单一,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知识的掌握,所考察的也是简单知识的再现。

而对于思维、技能、品质、作品等对于学生具有启发性的方面没有评价。

五是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方式大多时候还是依据分数、考试、和简单的问答来实现,形式方法单一。

不重视教育评价的作用,教师关心的是自己教案方案的按计划完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被淹没在浩瀚的题海中,教案评价被当作目的与终结。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正是处于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提出的。

我校于2006年9月开始了《高中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实践研究》的研究。

成立了以分管教案的江振武副校长为该课题研究组长,以教务主任林晴岚为副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

参加实验的老师有23人,实验的学生从600多人到1200多人,通过该研究在学校层面对新课程教育评价进行改革尝试。

二、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

1.国家有关基础教育改革文献对于学生评价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都提出相关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内容,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制定评价目标时,必须以此为理论依据。

2.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观念作以下理解:

<1)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2)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3)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4)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5)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6)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7)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以上理念对明确和制定评价目标,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有重要指导意义。

3.先进的国内外教育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给我们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课程实施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教案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互动,而且是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教案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案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教案过程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由此,我们认为,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是主动参与者。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引导学生成为自律学习者,使其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前进。

2>.后现代主义关于教育的研究。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与必然、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破除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后现代主义为我们实施新课程评价提供了新的和更为广阔的视野。

三、课题实验的目标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意味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

这正体现了教育要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

社会需要,即党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家长的需要与社会需要大体一致,学生本人的需要则是满足其生理、心理的需要,比如,被赏识的需要、情感的需要、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等等。

因此,目标不仅要涉及到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更要突出学生多种能力、态度、兴趣等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标。

1.主动发展目标

利用评价手段,让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机会.主动发展既是一种个性教育,又是一种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认为,由于人的个体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

因此,实施评价过程时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重要目标,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的闪光点,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2.学习能力目标。

利用评价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兴趣,学生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交流与合作能力目标。

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4.全方位发展目标

通过对学生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结果将会更客观、更丰富、更真实,使教师、学生、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数学的学习历程,同时也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案。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学习的评价应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

因此,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基础和年龄特征出发,投其所好,使他们主动地得到发展。

3.可行性原则。

教案评价的目标要多元性,评价方法要多样性。

但它们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评价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在保证科学性、针对性、发展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简便易行。

4.差异性原则。

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上是存在差异的,要求没有差异就意味着不要求发展。

我们要尊重这个差异,应该让激励发展性评价为学生自由发展创造足够的空间,实现不同的人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5.激励性原则。

评价首先要对学生的作业或学习做出正面评定,肯定他们的学习成绩或进步,使学生的自尊和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唤起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古人云“数子之短,不如赞子一长”。

6.趣味性原则。

有效的学科学习来自于学生对学科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

学生对该学科知识或作业感兴趣,他就学得认真,做得用心;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符合学生特点,要有趣、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五、课题实验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子课题的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寻找一条适合的评价途径,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案等功能,构建一种新的学科激励发展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激励发展性学习评价等框架。

期望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一套具有新课程评价实践价值的评价体系。

为了认真地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我们必须先从一些子课题开始研究,探索“评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我们确定了十一个二级子课题,每个子课题都分二步开始研究。

第一步,研究子课题“各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第二步,研究子课题“各学科各模块认定量化标准方案”。

通过二级子课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激励发展性评价研究”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模式,让新课程激励发展性评价真正地起到“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作用。

二)组织与任务

成立了以分管教案的江振武副校长为该课题研究组长,以教务主任林晴岚为副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

组织形式

<1)领导小组的基本任务是:

课题研究的整体规划;各研究阶段研究任务与目标的研制;研究工作的展开;研究进程的指导;成果的总结和推广。

课题研究组和上级主管机关的联络、课题组人员和时间的调配;经费与后勤保障。

<2)以相关年段相关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小组,教研组成员为参与人。

实践组长为召集人,相关学科教研组长或副组长为指导员。

指导员的任务是:

关注课题研究的进展;协助解决研究中出现的学科专业方面的困难,组织有关教师对某些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和集体把关;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对研究成果提出评价意见。

召集人的任务是:

参与领导小组工作;组织本课题小组成员开展研究工作。

做好研究记录,及时提交研究结果。

参与者任务是:

按时参加小组活动,保质保量完成小组分配任务,及时总结自己的研究心得。

<3)组成8个实践小组,各司其职,开展工作。

附:

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组负责人:

江振武、林晴岚

语文组<1人)黄建兴化学组<1人)聂长玲

数学组<5人)召集人:

张智勇指导员:

林晴岚

参与者:

陈彬彬、黄 坚、张 雁

英语组<7人)召集人:

韩小芳

参与者:

潘秀玲、郭 丹、王雪娇、王幼妹、华玉、吴进弟

物理组<6人)召集人:

卢介平指导员:

张道聪

参与者:

翁艳琴、曹友炖、蔡晨芳、陈明霞

技术组<2人)参与者:

李 广 纪全有

主要任务

<1)各专题小组开展学习有关“高中新课程”的一系列文件。

<2)对各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与标准进行研制设计。

<3)科任教师根据研制设计的评价方案组织各学习领域进行阶段性评价实践。

<4)各学科各模块学分认定量化标准方案研制,召集人和科任教师根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重新修订方案。

<5)教务处对编制出的各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与标准的完整方案进行审核,形成学校各学习领域的学生激励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

<6)写出经验总结、体会和论文。

三)把课题研究当作教案研究的主心轴

学校进行了全员性的达标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活动。

通过此项活动为契机,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地参加了讲课、听课、评课,结合自己的教案,认真观察分析教师们的课堂评价方式方法以及课堂的效率等方面,总结了经验教训,主要有: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评价主体,不仅有老师的评价,还应该有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的时间与空间;一定要注意过程性的评价,不要只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更要观察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时候,是否积极参与谈论,是否帮助他人,是否倾听他人的发言;评价形式要多层次、多形式,应该按照学生原有的基础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中肯的评价,多给中下游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在原有素质基础上有所进步,树立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在教案中,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评价创造良好的环境。

<2)课堂教案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实践和交流中,要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3)要鼓励学生在评价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优点,同时能中肯地指出自己的不足。

<4)教育学生要相互鼓励,相互包容,对每个学生的自评,能给予恰当的、实在的、可行的建议。

这些措施,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有了可行的保障。

四)用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和严肃性

为了让课题研究具有实效性,连续性和严肃性,制度明确规定了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要做到四个必须:

<1)每一学段写课题研究的笔记;<2)每学年有关于课题研究的案例进行交流;<3)每学年上一节关于课题的研讨课,而且课后要有相应的反思;<4)每学年有关于课题实验后有关问题学生问卷反馈的统计表,用来了解课题研究的效果。

对在课题研究中认真探索与积极实践的老师,在年度评优、评先中作为重点考虑。

对在课题研究中不能完成学校任务的教师,规定年度不能评优。

由于有制度作保障,老师们的课题研究积极性很高,并且认真地完成了课题研究各阶段的任务。

五)以案例为载体,探索评价模式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以案例为载体来进行探讨。

课题组成员根据本学科特点进行“学生学习中自我评价”的研究,通过制定研究方案,并在实践中修改和完善方案,然后收集案例,通过一个个的案例分析,来发现我们在课题研究中的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找到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实效性的、可操作性的东西,使课题研究做到了“从案例入手,探索共性,发现规律,形成模式”的研究思路。

如:

体育与健康的模块评价

评价

范围

评价

方法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教师评价

总评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体能

测验

观察

双臂屈伸<男)、立卧撑<女)的成绩与进步

1500M跑的成绩与进步

运动知识与技能

测验

观察

技能

评定等

篮球规定动作:

传接球—全场运球—行进间投篮技术的掌握与运用

比赛运用:

在半场或全场比赛中各项基本技战术的掌握与运用

特长展示:

学生自选个人擅长运动技能的展示

 

学习态度

观察

问卷

问答等

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在体育与健康课的表现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喜欢程度

喜欢

较为喜欢

一般

不太喜欢

不喜欢

每周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3次以上

3次

2次

1次

情感意志表现与合作精神

 

问卷

对体育活动与学习的自信程度

自信

较为自信

一般

不太自信

不自信

在实现体育学习目标中的成功体验程度

较强

一般

不太强

不强

在体育学习与活动中的意志品质

坚强

较坚强

一般

不太坚强

不坚强

在体育学习与活动中的情绪稳定程度

稳定

较稳定

一般

不太稳定

不稳定

在体育学习与活动中遵守活动规则的表现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与同伴一起完成体育学习与活动任务的合作表现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在体育学习与活动中爱护体育器材的表现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健康行为

观察记录、问答等

平时是否有吸烟、酗酒

从不

偶尔

一般

不经常

经常

平时的饮食习惯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平时遵守作息制度的情况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平时的个人卫生情况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平时爱护公共卫生的情况

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说明:

(1>体能的评价:

学习开始时,测验学生的原始成绩;记录学生平时体能发展变化的情况;考核时教师先对学生的每一项体能进行测试,并在“评价等级”相应的方格中记录具体的成绩。

学生自己根据体能测试成绩、进步幅度和表现进行等级评价;同伴根据该生的体能测试成绩、进步幅度和表现对其进行等级评价。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学习开始时,测验学生的原始成绩;记录学生平时运动技能的进步情况;评定时教师先对学生的相关运动技能进行测试和评价,并在“评价等级”相应的方格中记录测试和评价成绩,然后,学生自己根据测试成绩、技评成绩、进步幅度和表现进行等级评价;同伴根据该生的体能测试成绩、技评成绩、进步幅度和表现,并参照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等级对其进行等级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所给出的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等级数量比例,最终给出总评成绩,如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所给出的优、良、中,则总评成绩为良。

六)尝试采用多样的、实用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寻找一条适合的评价途径,真正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案等功能,构建一种新的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框架便是一项急迫的研究工作。

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的设计要着力围绕激励、发展的评价理念,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实践尝试,评价方法与工具是为评价目的服务的。

通过课题的研究,积极的进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取得一些的效果。

在课题初期研究的基础上,该课题还要向着纵深化的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期望通过实践探索形成,形成一套具有新课程评价实践价值的评价体系。

尝试在教育实践中采用多样的、实用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

<1)激励性综合评语评价

激励性综合评语评价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及意义。

其一、它找到了一种促进个别化教育的好形式。

为每一位同学画像,为每一位同学指出努力的方向,真正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二、它发挥了评语的教育功能。

在以往的评语中,教师给学生的评语比较苛刻,较多的是学生的不足和缺点,轻易不讲优点。

改革后的评语,基本架构是“激励+期望”。

激励的评语,能够帮助学生巩固优点;期望的评语则委婉地提出了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从进步和缺陷两方面进行评定,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既不至于因为成绩而自满,也不会因为缺点而自卑。

其三,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过去学校对学生品德的评价一般是在学期的终了进行,时间跨度比较长。

这既不能及时反映学生在某方面的进步或不足,也容易丧失对学生进行优点强化和缺点纠偏的最佳时机。

学校在改革期末评语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的评语形式——学科喜报评语、作业评语、家长喜报评语等,针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评价。

<2)班级综合评价

班级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元,班集体了良好发展是新课程教育开展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班集体建设,学校开展了班级综合评价<即文明班级的评比)的实践与研究,班级评价报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个性发展等方面,根据每一个方面的得分进行量化的评价。

将班级的各项活动分解到具体的目标体系中,全面地考核班级发展。

<3)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

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依据新课程激励发展性评价的理念,积极探索高中学生道德品质评价的操作模式、实践载体和操作策略,在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把激励性作为评价的灵魂,通过主体互动、内容多元、过程动态的评价,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学科激励发展性评价

评价与学科教案是密不可分的,评价为了更好的学习,与激励更好的教案。

学校依据新课程多维激励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在各学校教案上也积极探索激励性评价,如尝试成长档案袋评价、在课堂教案中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在学生活动开展中实施表现性评价、在各学科中开展多维激励发展性评价的实践、再考试评价中积极尝试综合考评、面试等评价措施。

七)关注评价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成长

评价的过程包括了学生的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的评价三部分。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探讨评价的内容、标准、方式、方法,以达到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

我们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了《过程性评价案例研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认真收集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存入“成长记录袋”。

《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的案例研究》——要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就必须将激励性评价贯穿于教案的始终,所以在课题研究时,注重激励性评价的方式、方法和有效性,并探索激励性评价的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过程评价中发现功能案例研究》——学生自评的三大好处:

一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二是学生能对自己进行公正的评价,也培养学生自信、实事求是的精神;三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形成性评价案例研究》——就是不采用百分制,采用激励性评价;评价内容注意选择性,要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评价内容的多样性,注重考察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东西。

同时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我们把课题研究作为一个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研究过程中做到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八)建立学生发展性学科评价的策略。

<1)知识技能目标评价与发展性目标评价相结合。

如在数学学科各模块评价的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密切联系和有机结合。

我们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历程,以增强他们学习好数学的信心。

在学生的成长袋中的材料,如:

学生本人满意的数学作业、试卷、自制学具、各模块学分认定评价材料等。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每学段进行一定定量的学习质量形成性评价和一次学习质量终结性评价,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的作业分析、口头评价、档案袋等评价有机结合,全面而动态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实行书面评价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我们在考虑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考虑的,因此,评价除了书面的测试评价外,更应有实践操作性评价,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如学习了数学必修模块中的统计知识后,让学生回家统计家庭一周丢弃塑料袋的个数等。

<4)实行必答与选答相结合。

新课程的评价要尊重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思维,因此,学科学习质量评价必须增强选择性。

<5)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必须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同学、家长、教师四位评价主体,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状况。

<6)评价途径多元化。

过去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研讨评价的途径时,我们采用了①作业分析。

从学生课内外作业中考查学生三方面目标达成情况。

②课情分析。

即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分析。

③学习质量形成性评价。

④学习质量终结性评价。

六、课题实验的相关成果

经过两年多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探索与实践,实验者对新课程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也逐步建立各学科教案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体系,并取得比较好效果。

一)将课题研究与新课程的学分认定相结合,在学分认定过程中注重激励发展性教育评价,学校制定了《三明九中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工作具体实施意见》,两年多来对实施意见实践后再进行调整。

实验学科也相继对相应学科的模块学习发展性评价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在实践研究中不断的调整<详见材料)。

二)07年数学科、化学科根据本学科评价设计方案在实施后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整;08年再对新一批进入新课程学习的600多名中51.8%的学生,开展新课程各学科综合评价后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各学科设计的评价方案基本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比较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