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361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docx

统计学总复习题精品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1)指标

(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2、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1)工人年龄

(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

3、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1)连续变量

(2)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3)离散变量(4)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

(1)一包谷物的重量

(2)一个轴承的直径

(3)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

(4)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5、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1)抽象的量

(2)具体的量

(3)连续不断的量(4)可直接相加的量

6、一个统计总体()。

(1)只能有一个标志

(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7、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1)指标和标志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

(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关系

(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二、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所以它不关心、也不考虑个别现象的数量特征。

()

2、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

3、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

5、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现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

6、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

7、综合为统计指标的前提是总体的同质性。

()

第二、三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1)各百货商店

(2)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3)一个百货商店(4)每位工作人员

2、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1)全国人口

(2)每一个人(3)每一户(4)工人工资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1)全部设备

(2)每台设备

(3)每个工业企业(4)全部工业企业

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一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1)普查

(2)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

5、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1)小于1

(2)等于1(3)大于1(4)不等于1

6、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则标志应当用()。

(1)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2)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3)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4)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7、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1)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2)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

(3)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4)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二、判断题

1、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

2、调查时间是指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

3、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

()

4、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时资料的搜集。

()

5、进行组距分组时,当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把此值归并列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

第四、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

2、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A、变形B、倒数C、平均数D、开平方

3、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B、权数的绝对数多少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

5、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

6、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

则平均废品率为()。

A、1.5%B、1.45%C、4.5%D、0.94%

7、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

完成生产定额

工人数(人)

完成生产定额

工人数(人)

10—20

35

40—50

10

20—30

20

50—60

15

30—40

25

合计

105

A、M0>MeB、Me>M0C、M0>30D、Me>30

8、某商店在制定男性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

二、判断题

1、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

2、结构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灵活,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

()

3、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

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是用复名数来表示的,因此都可以计算它的正指标和逆指标。

()

5、甲洗衣机厂20**年第一季度洗衣机产量对乙洗衣机厂同期产量的比率是比例相对指标。

()

三、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工时消耗较上年降低5%,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执行情况,工时消耗降低6%,劳动生产率提高7%,试计算有关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2、甲乙两地同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单位:

等级

单位产品价格

甲地销售额

乙地销售额

1

2.6

2600

2600

2

2.4

7200

2400

3

2.2

2200

6600

合计

——

120**

11600

要求:

(1)分别计算甲乙两地该产品的平均价格

(2)试比较哪个地区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3、某企业职工资料如下表

按月工资分组

职工人数(人)

比重%

48

5

10

53

10

20

58

20

40

64

8

16

70

7

14

合计

50

100

试按各组职工人数和比重分别计算平均工资。

4、某工厂两个车间工人的月奖金资料见下表

月奖金额(元)

甲车间人数

乙车间人数

60—70

20

15

70—80

20

20

80—90

20

30

90—100

20

20

100以上

20

15

合计

100

100

试根据以上资料分别计算两个车间的月平均奖金额,并分析哪一个车间的月平均奖金额的代表性更大。

5、某企业两车间生产同种产品的产量和成本资料如下表:

车间

20**年

20**年

单位成本(元)

产量(吨)

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万元)

600

1200

620

93.0

700

1800

667

133.4

要求:

(1)分别计算20**年和20**年该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

(2)分析该种产品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

6、两种不同的水稻品种分别在5块田地上试种,其产量如下表

甲品种

乙品种

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

田块面积(亩)产量(公斤)

2.41320

3.01830

2.21155

2.61430

2.01200

2.61300

1.8900

2.01308

1.6920

1.8720

10.05495

12.06588

试计算甲、乙两个品种各自的收获率,并确定哪个品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7、某企业下属三个部门商品销售额情况如下表(单位:

万元)

部门

20**年计划销售额

(1)

20**年计划比重%

(2)

20**年实际销售额

(3)

20**年实际比重%

(4)

20**年计划完成程度%(5)

20**年实际销售额

(6)

20**年比20**年增长%(7)

 

30

 

 

102

 

 

400

 

437

 

 

 

15

 

 

 

 

95

900

 

合计

20**

 

 

 

1840

 

要求:

(1)填表中所缺数字;

(2)分析该公司计划完成情况。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A、变量和次数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D、主词和宾词

2、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动态数列B、时期数列C、时点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

3、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加1(或100%)

4、以1949年a0为最初水平,1997年an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

A、46次方B、47次方C、48次方D、49次方

5、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

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

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期末水平

C、推算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

6、增长1%的绝对值所有的计算公式是()。

A、本期水平÷100B、前期水平÷100

C、(本期水平-前期水平)÷100D、本期水平×1%

7、动态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

8、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比1月上升5%,3月比2月下降2%,则3月土豆价格与1月相比()。

A、提高2.9%B、提高3%C、下降3%D、下降2%

二、判断题

1、年距增减水平是反映本期发展水平较上期发展水平的增减绝对量。

()

2、把某大学历年招生的增加人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

3、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

4、某企业产品产值同去年相比增加了4倍,即翻了两番。

()

5、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

6、总体的同质性是计算平均数和平均速度遵循的原则。

()

三、计算题

1、已知某商场20**年各月销售额资料如下表,计算该商场全年的月平均销售额。

(单位:

万元)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销售额

200

190

210

150

170

190

250

270

290

320

330

340

2、某企业各月初产品库存量资料如下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次年

1月

库存量

(吨)

63

60

56

48

45

54

48

43

40

50

57

68

60

要求:

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库存量

3、某企业各月份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见下表(单位:

万元)

时间

1月1日

4月1日

10月1日

12月31日

应收账款余额

326

330

408

360

要求:

计算该企业全年的月应收账款平均占用资金。

4、某企业20**年一季度产值和人数资料如下表,计算该企业20**年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项目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总产值(万元)

200

240

260

280

月初工人数(人)

110

105

130

120

5、某地区20**年—20**年各年末人口资料如下表

年份

20**

20**

20**

20**

20**

年末人口数(万人)

25

30

36

40

45

要求:

(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

(2)预测该地区20**年底人口数。

6、已知某地区1999年上半年各月月初人口数资料见下表,(单位:

万人)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人口数

20.0

20.6

24.2

26.2

25,0

26.0

27.0

据此资料计算上半年平均人口数。

7、某电脑公司的年销售额1996年比1995年增长8%,1997年比1996年增长9%,1998年比1997年增长8。

5%,1999年比1998年增长10%,计算该公司1996---1999年销售额的平均增长速度。

(只要求列计算式)

第七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编制综合指数的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

A、报告期B、基期C、计划期D、任意时期

2、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1.8%B、2%C、20%D、18%

3、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4、∑q1p0--∑q0p0表示()。

A、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由于价格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由于产量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由于产量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5、如果产值增加50%,职工人数增长20%,则全员劳动生产率将增长()。

A、25%B、30%C、70%D、150%

6、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

A、10%B、90%C、110%D、111%

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于编制下列哪种指数()?

A、工业生产指数B、零售商品价格指数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二、判断题

1、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响的指数。

()

2、在由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指标是不同的。

()

3、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该为85%。

()

4、说明现象总的规模和水平变动情况的统计指数是质量指数。

()

三、计算题:

1、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10分)

产品

名称

产量(件)

单位成本(元/件)

20**年

20**年

20**年

20**年

100

120

15

10

500

500

5

5

150

200

9

7

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对总成本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2、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商品销售额

价格变动(%)

基期

报告期

500

650

2

200

200

--5

1000

1200

10

合计

1700

2050

——

要求:

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3、试根据以下关于某企业三种产品产值和产量动态的资料,计算三种产品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使企业所增加的产值。

产品

实际产值(万元)

20**年比1996年产量增长%

1996年

20**年

400

4260

74

848

1135

10

700

1432

40

4、某地区三个企业产品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

企业

单位成本(元/吨)

产量(吨)

基期P0

报告期P1

基期q0

报告期q1

1000

985

485

500

1140

1150

313

350

1200

1132

184

220

要求:

(1)计算产量总指数及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2)计算单位成本总指数及单位成本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5、某地区20**—20**年三种鲜果产品收购资料如下表:

 

20**年

20**年

 

平均价格(元/担)收购额(万元)

平均价格(元/担)收购额(万元)

芦柑

110250

118300

香蕉

120300

128330

鲜桃

9880

106120

计算三种鲜果收购价格总指数,及收购价格的提高使农民增加的收入。

第八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职工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70x。

这意味着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

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

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趋势线,必须满足的一个基本条件是()。

A、∑(y-yc)2=最小值B、∑(y-yc)=最小值

C、∑(y-yc)2=最大值D、∑(y-yc)=最大值

3、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

A、严格的关系B、不严格的关系C、任意两个变量之间关系

D、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

4、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

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

5、在用一个回归方程进行估计推算时,()。

A、只能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B、只能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C、既可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也可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不需考虑因变量和自变量问题

6、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A、yc=6000+24xB、yc=6+24x

C、yc=24+6000xD、yc=24000+6x

7、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是错误的。

A、y=35+0.3x,r=0.8B、y=-124+1.4x,r=0.89

C、y=18-2.2x,r=0.74D、y=-87-0.9x,r=-0.9

8、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c=a+b1x1+b2x2+b3x3中,b2说明()。

A、x2与yc之间的相关关系

B、x2每变化一个单位时,yc平均变化多少单位

C、当x1,x3不变时,x2每变化一个单位,yc平均变化多少单位

D、在影响yc的所有因素不变时,x2每变化一个单位时,yc平均变化多少单位

二、判断题

1、相关系数是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的唯一方法。

()

2、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9,乙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3、两个变量中不论假定哪个变量为自变量x,哪个为因变量y,都只能计算一个相关系数。

()

4、产量的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

5、由直线回归方程yc=-450+2.5x,可知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

6、回归系数b大于0或小于0时,则相关系数r也是大于0或小于0.()

三、计算题

1、某企业产量与成本资料如下表

月份

产量x(千件)

单位成本y(元/件)

xy

X2

1

5

20

100

25

2

4

21

84

16

3

5

22

110

25

4

6

18

108

36

5

3

19

57

9

6

7

20

140

49

合计

30

120

599

160

要求:

(1)建立回归方程;产量每增加1千件时,单位成本下降多少?

(2)当产量为1万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

2、某企业上半年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

月份

产量x千件

单位成本y(元/件)

1

2

73

2

3

72

3

4

71

4

3

73

5

4

69

6

5

68

21

426

要求:

(1)建立回归方程,并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多少?

(2)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估计单位成本为多少?

第九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度()。

A、随之扩大B、随之缩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3、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为了应用概率伦

C、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推断总体指标数值

D、为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4、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2倍B、3倍C、4倍D、5倍

5、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中这个因子总是()。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能确定

6、假设检验是检验()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样本指标B、总体指标C、样本方差D、样本平均数

7、若各群的规模大小差异很大时,以用()为宜。

A、比率估计法B、等距抽样法C、类型抽样法

D、等概率抽样与比率估计法相结合的方法

二、判断题

1、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们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来控制抽样误差的大小。

()

2、抽样极限误差是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的指标。

()。

3、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一定小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

()

4、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可以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而总体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和抽样误差无关。

()

5、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均值(期望值)X,一个是均方差σ,这两个参数确定后,一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

三、计算题

1、某企业抽检100件产品,其中95%件为合格品,试以95.45%的保证概率估计全部产品的合格率的区间范围。

2、对某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已知过去有过多次类似的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