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7329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docx

蓝卡巡更使用说明书

使

 

1、如何开始使用软件

感应式智能巡逻管理系统安装完后,点击计算机显示屏左下角的“开始”菜单,选择“程序”菜单,即可找到“智能巡逻06管理系统”的运行程序,也可以双击软件安装时自动在桌面生成的软件图标。

打开进入软件主界面,进入界面后会出现一个登录窗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身份登录软件(如图2)

此登录界面可分别以三种不同身份进入,“一般用户”初始密码为“空”,“管理员”初始密码另行通知,“超级用户”初始密码另行通知。

(在登录的时候选择“确认后修改密码”项即可立即修改密码),不同身份登录拥有不同的权限和功能。

一般用户:

一般用户只有使用和查询权限,没有更改系统设置权限。

管理员:

有使用和查询权限,有对系统设置权限,有“导出基础信息”及“原始数据”和导入“原始数据”权限,但没有导入“基础信息权限”。

超级用户:

有最大权限,拥有一般用户和管理员所具备的所有权限,有取消管理员及一般用户的权限。

(更改管理员登录口令)

图2:

系统登录界面

选择完身份登录软件后,会登录软件主界面(图3),这时我们可以操作软件进行相应设置等操作了。

注意:

软件正式使用前,如果有特殊的需要,应该进行系统设置和功能设置。

设置软件时需要用“系统管理员”或“超级用户”身份登录软件。

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图3:

软件主界面

2、系统设置

系统设置主要是根据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来对软件的某些功能的启用和根据实际情况来关闭某些软件功能以及涉及到软件使用者的权限对软件的操作等。

一些功能性的设置用来达到使用者的使用方便,同时也可以防止对软件核查结果的破坏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系统设置窗口有两大功能模块一个是系统设置,下面详细介绍这各个功能模块。

系统设置主要分为系统标识、数据库备份文件夹、当前库保留、历史库文件夹等内容,以系统管理员的身分登陆到系统后点击系统设置会出现(图4)窗口,选择系统设置就可以选择系统的各项功能,选择完后点击“确定修改”系统会退出软件,重新打开软件后系统设置就会生效。

系统设置内容的具体功能如下详细介绍。

 

图4系统设置

1、系统标识:

是软件安装时随机自动生成的一个五位数字的标志号。

系统标识是在网络版本软件中供核查软件区分各个子用户所使用的,在单机版本软件中此功能无效。

“系统标识”可以自行修改,一般情况不要轻易修改“系统标识”名称。

2、数据库备份文件夹:

用来存放巡逻备份数据。

3、当前库保留:

“当前库保留”x月的数据----是指当前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

(如当前库保留2个月的数据,这里指的“月”是按自然月来计算,每个月的1号登录软件后,软件系统会自动“优化数据库”,即把上月数据以备份数据库的形式自动“导出”到“历史库文件夹中”。

并清除当前数据库内已经导出的数据。

4、历史库文件夹:

用来存放保留的历史数据,登录以后可以设置“数据库备份文件夹”和“历史库文件夹”的存储路径,系统默认路径:

数据库备份文件夹d:

\巡逻备份数据库

历史库文件夹d:

\巡逻历史数据库

“数据库备份文件夹”和“历史库文件夹”的保存路径都可以自行修改,点击“数据库备份文件夹”和“历史库文件夹”后的“…”按钮可以修改文件的保存路径。

当点击这两个按钮的时候系统会给一个提示信息窗口,这是用来确认你的操作是否继续下去,起到保护数据库的作用,如(图5)。

图5:

修改数据库确认提示

5、单位代号:

“单位代号”同“系统标识”为同一号码。

单位代号是用来区分不同单位的一个号码,可以自行修改,修改只能以数字形式修改,最大值为10个数字。

“单位代号”只适用于网络版软件的数据在核查系统中区分,在单机版软件中没有意义。

6、单位名称:

指得是使用本软件单位的名称,可以自行修改,最大修改值为10个汉字,修改后显示在软件的最上方第一行标题栏。

7、系统名称:

指得是巡逻管理软件的名称,可以自行修改,最大修改值为35个汉字。

8、上标题:

在软件界面的上方显示设定的特殊值。

可以设定为软件使用者或使用公司名称。

最大值为50个汉字,如图6。

9、下标题:

在软件界面的下方显示设定的特殊值。

可以自行设定。

最大值为50个汉字,如图6。

10、自动数据处理:

指的是在巡检器与软件通讯后上传完数据是否进行数据自动处理。

选中表示数据上传后进行自动处理,处理过后进入软件可以直接查看核查结果。

不选的话,那上传完数据后需点击“数据处理”按钮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处理过后可以进入软件查看核查结果

11、线路无序(默认):

当选中此选项时,设置第一条线路时默认为无序。

12、凭密码登陆:

指的是选中时需要凭密码登陆,没有选中时表示系统无须输入密码系统会自动以管理员身份登陆。

图6:

软件设定上标题及下标题后的界面

3、线路功能设置

线路设置可以分为有序线路和无序线路两种情况不同的线路。

每一种线路又有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

核查结果会根据选择的每一条线路的数据处理方式来匹配核查结果,下面详细介绍两种不同属性线路的详细设置情况。

<一>、有序线路:

有序线路指的是巡逻线路上的巡逻点是有次序要求的,必须按照线路中安排的顺序执行巡逻。

有序线路里的巡逻点设置分为3种类型:

1、间隔无限制,只要按顺序即可

即只要按照顺序在线路长度(长度:

指的是巡逻完一条线路所需要的总时间)内巡逻,没有时间间隔的要求,在核查结果与线路汇总中只会出现准时、漏巡和顺序错误,不会出现早晚巡,各巡逻点只会出现准时、漏巡;有时可能会出现各巡逻点都是准时的,但由于不是按照顺序巡逻,线路汇总的核查结果会出现巡逻点的顺序错误。

2、各点平均间隔、等误差

表示只要输入线路总长度和误差的时间,不需要每个点都输入间隔、误差。

系统会根据巡检点的数量来平均每一个巡检点的间隔=长度除以(点数-1),首点间隔=0,每点的误差都=线路误差;线路各点需要按照设定的间隔内巡逻,在数据处理上,传数据时系统根据巡检点设置的间隔、误差来判断巡检点是否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

 

图14:

等间隔等误差设置

3、各点单独设定间隔、误差

表示需要每个点都输入间隔、误差。

系统弹出“时间”页面供输入每个巡逻点的间隔、误差,如图15,线路的总长度不能输入,线路的总长度是由各点间隔合计而得到的;线路各点需要按照设定的间隔内巡逻,在数据处理上传数据时系统根据巡检点设置的间隔、误差来判断巡检点是否在有效的时间范围内。

技巧:

对于所有线路,如果要设置相同的间隔时间,可以直接在任一条线路上输入间隔时间,然后在输入的时间上点击右键,选择“全部巡逻点间隔”这一项来简化操作。

如果要设置相同的误差时间,操作方法和间隔时间的相同。

图15:

按间隔设置线路的巡检点

<二>、无序线路:

指的是巡逻线路上的巡逻点没有次序要求。

无序线路里的巡逻点巡逻设置主要分为“全无序”、“首点限线路开始时间刷卡,其它无序”、“首尾限线路开始-结束时间刷卡,其它无序”三种不同的线路里的巡逻点数据处理设置方式。

1、全无序:

选择了全无序后在巡逻过程中可以不按巡逻点在线路中的顺序,只要把线路中的巡逻点全部巡逻到就可以了,即不按顺序巡逻。

全无序的线路长度是在线路设置窗口的左面的长度里设置线路的总长度如(图16)。

图16:

全无序设置

2、首点限线路开始时间刷卡,其它无序:

选择了此功能后在巡逻过程中只要先刷了线路中的首点其他巡逻点是可以不按顺序进行巡逻的。

选择了“首点限线路开始时间刷卡,其它无序”,长度、误差设置是在线路信息窗口的左面的长度、误差里输入(如图17)。

 

图17:

首点限线路开始时间刷卡,其它无序

3、首尾限线路开始-结束时间刷卡,其它无序:

选择了此功能后在巡逻过程中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刷首点最后刷尾点其它可以不按顺序刷巡逻点。

“首尾限线路开始-结束时间刷卡,其它无序”的间隔、误差也是在线路信息窗口的左面的长度、误差里输入(如图18)

图18:

首尾限线路开始-结束时间刷卡,其它无序设置

4、设置线路的过程

1、进入软件主界面中的“线路”按钮或者在系统的下拉列表框里单击“线路”。

打开“线路信息”设定界面。

2、在出现的“线路信息”界面中点击“新增线路”就可以新增一条线路(如需修改线路可以直接进行),输入线路名。

选择线路属性、巡逻点的顺序功能。

点击“确认名称”来确认线路名称。

3、新增线路之后,点击“巡逻点”页面,可以从“可用巡逻点”选项中为线路新增巡逻点。

一次可以选择多个巡逻点到线路里。

用户新增的线路可以是无序的也可以是有序的。

选中无序即为无序,不选就是有序的。

巡逻点的顺序功能以及设置方式见5。

然后点击“确认”按钮来结束一条线路的增加。

如果需要继续增加,重复以上操作。

如果需要结束增加线路,点击“取消修改”按钮。

(注释:

<1>间隔:

指的是两点之间的距离间隔,以时间计算。

也就是说从A点到B点间的距离巡逻人员巡逻需要多少时间。

<2>误差:

指的是准时到达一个点的误差时间,例如:

我们设定到达A点的时间时9:

00整,误差为10分钟,那么在8:

50——9:

10这个时间段内到达该点都算准时。

4、同一线路当中的巡逻点间隔、误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5、巡逻点的“间隔”允许调整。

一般情况下,以两点之间巡逻需要具体时间来判定点间隔,巡逻点与巡逻点之间相差不大时,最好取一样的值。

线路的总时间是线路中各个巡逻点的点与点的“间隔”时间的总和。

(注:

点间隔是两点之间的距离以时间来计算的一个值。

例如1号点到2号点之间间隔1000米,从1号点巡逻到2号点需要20分钟,那么1号点和2号点的间隔就是20)

5、排班设置

班次设置主要分为两个功能一个是给每条线路排班,另一个是给巡逻点设置班次。

每个班次可以选择巡逻的工作日详细介绍。

在软件主界面中点击“排班”按钮或者在系统的下拉菜单中选择排班。

打开“巡逻班次信息”设置界面,如下图20。

图20:

巡逻班次信息界面

4.1线路排班

给线路排班是当在线路设置好后就可以给线路排班。

图21:

线路班次设置

1、如上图,选中要设置班次的线路后点击“新增班次”按钮,输入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班次数,如果结束时间小于或等于开始时间,则系统默认结束时间为次日;确认后即显示为下图22新增班次,在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之间平均分配班次数。

注意,班次列表中的结束时间是“开始时间+线路长度”计算出来的。

图22:

新增班次

2、选择某个排班,可以通过上面的星期来调整工作日,如果没有选择的日期,则表示这一天没有巡逻任务。

3、可以选择“删除班次”和“取消修改”来删除、取消修改班次。

4、可以通过“打印”按钮对选定线路的排班信息进行打印。

4.2、巡逻点的班次设置

巡逻点的班次设置,表示可以对巡逻点设置班次。

选中要设置班次的巡逻点,后单击“新增班次”输入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及班次;在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之间平均分配班次。

具体操作方法为:

首先点击主界面上的“排班”,打开排班主界面点击“巡逻点”就可以设置巡逻点班次了(注意:

这里如果需要对巡逻点进行班次设置得先点击巡逻点班次设置窗口的“新增”“确认”后窗口的右侧才可以看到巡逻点的信息)注:

点排班不选“分段”指的是在总时间范围内刷够次数即可,即只要满足间隔的前提下,刷够次数即为合格。

如果选择了“分段”系统就自动把一个排班分成N个班次。

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平均分配,同时也要满足间隔的情况下刷卡才有效,(备注:

这里的间隔指的是巡逻某点和下次巡逻该点时刷卡有效至少应该间隔的时间差)如图23。

图23巡逻点班次设置

如上面点排班开始时间为19:

00,结束时间为3:

00(系统自己判断为次日的3:

00);次数为4次;间隔为60分钟;不选分段:

在巡逻点刷了以下5次(21:

05,22:

10,23:

05,0:

20,1:

00)。

由于23:

05离22:

10少于60分钟的间隔,23:

05这次无效。

同理1:

00也无效。

经过数据处理后,处理结果只有21:

05、22:

10、0:

20等3次有效,漏巡1次;

如选中“分段”,其它条件一样,则应该在19:

00-20:

59;21:

00-22:

59;23:

00-0:

59;1:

00-3:

00分别刷一次卡,而且刷卡间隔不能少于60分钟。

由于22:

10与21:

05同在21:

00-22:

59之间,所以22:

10无效,23:

05有效,0:

20无效;处理结果只有21:

05、23:

05、1:

00等3次有效,漏巡1次。

5、巡检器通讯

打开软件,在软件主界面点击“巡检器通讯”菜单,进入软件的“巡检器通讯”界面,用随机佩带的专用USB通讯线,一端接到计算机的USB口上,(USB线直接插计算机的USB口,USB需要安装驱动,在软件安装的时候会有提示,请参考“二:

系统安装使用”)一端接到通讯座(数据采集器)上。

将巡检器放入通讯座(数据采集器)中,软件会自动检测并查找“巡检器”,如下图26。

图26未放通讯座时的巡检器通讯界面

如果是第一次进入这个界面,可能会花费较长时间来寻找,请耐心等待,找到后,系统会记忆上次的类型及串口,下次再寻找就会很快,如果更换了通讯座类型,可能就会与第一次进入一样。

查找到后系统将自动进行数据上传。

软件提示“数据处理完成”后表示数据上传完成!

可以直接去查看核查结果,如图27。

 

图27:

巡检器通讯界面

1、重读

重读:

本功能用于从巡检器或通讯座(例如BS-2000)中重新读取已经上传过的数据,在重读记录中设定好要重读的条数,点击“重读记录”就可以把设定好的数据重新读取到系统中。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此功能是同“自动数据处理”的选择与否相联系的,详细请参考(“自动数据处理:

”)

注意:

如果在通讯界面,插拔USB口,可能会长时间无法正常通讯,请重新启动“巡检器通讯”模块。

遇到长时间无法正常通讯,请重新启动“巡检器通讯”模块。

6、如何查询数据结果

上传数据后就要对数据进行核查,也就是对巡逻结果的核查。

当然用户还可以把巡逻结果以Excel方式输出或者打印出来备案,当作历史数据存档。

下面详细介绍查询各功能。

6.1、核查结果的查询

核查结果查询就是查看数据处理之后的详细结果。

核查结果默认的类型是“全部”,我们可以在“类型”中选择不同的类型情况来进行准确“查询”。

也可以选定某一个时间段来进行数据核查。

在软件主界面点击“查询”按钮,进入查询界面。

软件默认的数据类型是“全部”。

点击“查询”按钮可以查看所有类型的核查结果,如图28。

图28:

查询界面图

备注:

这里的核查结果是与我们前面讲过的线路设置和排班设置相关联,详细见“线路设置”“排班设置”。

其中“结果”列包括“准时”、“早巡”、“晚巡”和“漏巡”。

类型中包含“所有不合格”、“全部”、“准时”、“漏巡”、“早巡”、“晚巡”、“未计划”等七项。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和设定“时间段”来查询我们想要的结果。

6.2、统计

统计功能:

把所有核查信息作统计得出一个准确结果,以及每条线路巡逻结果的准确率。

选中我们想要查询的某一时间段或某一类型数据,点击“查询”查看结果后,点击“统计”按钮就会把核查的详细信息作统计。

可以统计一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如图29)。

图29:

统计界面图

也可以统计一个巡逻点的情况(如图30)。

图30:

单个巡逻点的统计界面图

 

6.3、Excel输出与打印

Excel输出:

查询结果可以通过Excel形式输出,方便以书面形式查看。

在查询界面查询我们想要的结果,点击左上方的“Excel输出”按钮,可以把核查结果以Excel形式输出。

(如图31)

图31:

Excel输出界面图

打印功能:

可以把查询显示的结果直接打印。

(如图32)

图32:

打印预览界面

7、数据处理-生成报表

“数据处理-生成报表”是把数据和制定的计划重新匹配(如图33)。

在主界面上点击“数据处理-生成报表”按钮,在出现的“数据重处理”界面中选择某一时间段的数据,点击“数据处理”按钮,即可进行重新处理操作。

(备注:

在“数据处理”界面中的第一行红色字表示的是数据库中保留数据的时间段。

有开始和结束两个对话框,这是用来选择数据处理的时间段的)

1.发生下列情况后需要进行重处理操作。

即:

重新修改了基础信息(如果修改了巡逻计划、线路、班次等),重新导入了基础信息和原始记录等操作。

2.这项功能运行的时间长短根据数据量的大小来决定。

如果数据量较大,处理时间会比较长。

数据量和处理时间成正比。

图33:

数据重处理界面图

8、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

巡检器上传的原始数据信息。

原始记录分为原始记录查询方式和简化的原始记录查询两种查询方式。

8.1、原始记录查询

在软件主界面点击“原始记录查询”按钮打开“原始记录查询”的界面(如图34),可根据自身需要查找相关信息。

(具体使用方法参考“9如何查询数据结果”)

 

图34:

基础信息界面图

8.2简化的原始记录查询

在软件主界面点击“简化的原始记录查询”打开“简化的原始记录查询”界面(如图35)。

图35简化的原始记录查询

在此界面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巡逻点、巡逻员、事件为条件来查看具体某一点的巡检记录(在想查看的点前的方框中打勾,也可以点击“全选”按钮将所有的点都选择上),可以通过日期的选择来查看具体某一时间段的所有巡检记录(可以通过选择对话框中的上方日期选项来选择具体日期段)。

选择完成后点击“生成报表”按钮可将选中的记录生成报表。

我们可以通过点击“打印预览”按钮来查看生成的报表。

在生成的报表中巡检记录的显示方式是按点将所有巡检记录时间统一列出,请参考图36。

图36:

报表生成预览图

9、数据输入、输出

此功能可以将软件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快速备份及恢复。

此功能分四部分即1:

输出基础信息2:

输出原始刷卡记录

3:

输入基础信息4:

输入原始刷卡记录

 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代表了软件设置的基本信息,如人员卡、点卡、线路、排班等设置,导出的文件以后缀名为“.Txt”文本文件保存。

当重新安装软件后可以直接把先前输出的“基础信息”重新通过“数据输入、输出”功能输入到新软件中,这样就省去了重新设置人员、点卡、线路、排班等设置了。

原始刷卡记录:

原始记录是指的是巡逻数据信息,导出的文件以后缀名为“.REC”文件形式保存。

当重新安装软件后,可以直接把先前输出的“原始刷卡记录”通过“数据输入、输出”功能输入到新软件中,重新处理后就可以查看数据结果。

同时也可以把数据信息按月输出保存。

9.1、输出

输出:

此功能可以将软件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快速输出到文本文件。

输出基础信息:

可以把软件的基础设置信息(包括人员卡、线路点卡、线路、排班等基础设置)输出,便于以后快速恢复数据库,如下图37。

图37输出基础信息

输出原始刷卡记录:

可以把软件数据库中保留的巡逻数据信息全部或有选择的导出保存,如下图38。

 

图38输出原始刷卡记录

9.2、输入

输入:

此功能可以将软件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快速恢复。

输入基础信息:

可以把以前输出的“基础信息”导入到软件中。

点击“浏览”按钮来定位保留“基础信息或原始记录的文件夹”来实现输入操作。

在快速恢复数据库或重新安装软件后可以直接进行,避免在进行繁琐的人员、点、线路、班次等的设定,如下图39。

 

图39输入基础信息

输入原始刷卡记录:

可以把以前导出的数据信息重新导入到软件中点击“浏览”按钮来定位保留“基础信息或原始记录的文件夹”来实现输入操作,如下图40。

图40输入原始刷卡记录

10、切换数据库

数据库切换的功能是:

将软件现有数据库切换到先前保留的历史库中,方便查看先前的历史巡逻信息。

在切换到历史库中后,软件只有查询权限,在数据库切换过程中不允许“巡检器通讯”及“数据处理-生成报表”等操作,只是用于查询历史库中的历史信息。

(详细请参考“3.3当前库保留”)在软件主界面中点“系统”按钮,选择“切换数据库”一项,点击打开“数据库切换”界面,在界面中选中要切换的数据库,点击“切换数据库”按钮,完成对数据库的切换,如图41(标准数据库:

指的是当前软件使用的数据库)。

 

图41:

数据库切换界面

11、巡逻报表汇总-明细

巡逻报表汇总-明细:

报表的功能是将数据信息以报表明细汇总的形式进行查询。

相关功能的操作方法请参考“11.如何查询数据结果”打开软件,进入软件主界面点击“报表”按钮,选择“巡逻报表汇总-明细项或者直接点击界面的巡逻报表汇总-明细,打开报表查询界面,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查询。

 

图42:

巡逻报表汇总-明细查询界面图

在“巡逻报表汇总-明细”中,窗口上面部分是汇总部分,双击任意一条汇总记录,可以在窗口下面部分看到这条记录的明细,如下图43。

图43:

明细查询界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