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997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docx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操作手册版

 

吉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及施工操作手册

 

吉草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2010年7月

 

目录

 

一、总则-------------------------------------------------------1

二、工作程序

1、准备工作---------------------------------------------------1

2、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1

3、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2

4、试验路段施工要求---------------------------------------3

三、操作手册

1、材料---------------------------------------------------------5

2、拌合---------------------------------------------------------5

3、运输、摊铺-------------------------------------------------7

4、碾压----------------------------------------------------------9

五、接缝---------------------------------------------------------9

 

总则

1、为统一标准,便于沥青路面施工的顺利开展,保证吉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特制定沥青路面施工程序及操作手册。

2、规模施工前,各单位要组织对一线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使各岗位人员任务清楚,目的明确。

3、监理单位要派人进驻碎石加工场,从源头上控制碎石质量。

监理单位要监督施工单位对每车进场碎石进行筛分统计,按照累计筛分结果控制各单质材料进场数量。

4、各单位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和招标文件要求,配备足够的施工设备,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进度。

5、沥青路面各层开工前,必须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确定级配曲线。

施工过程中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优化设计确定的级配曲线和容许浮动范围控制混合料级配。

6、本手册未尽事宜,执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和相关规定。

 

沥青路面施工程序

1、准备工作

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必须对下承层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施工。

2、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首先进行混合料用各种单质材料的性能试验,在各种单质材料的性能(或混合料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

各种单质材料的性能检测必须在材料进场前就开始进行,通过检测结果对材料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进行要求,防止材料进场后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

本工程对目标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在设计级配范围内选择5组矿料级配曲线,分别编号为A、B、C、D、E,分别位于级配范围上限附近、级配范围中值附近、级配范围下限附近和反、正S曲线,分别制作试件,进行相关试验,最终优选出符合规范要求的曲线。

综合考虑高温车辙、空隙率、水稳性、低温抗开裂等因素,对获得的曲线进行比较,确定一条标准曲线。

根据确定的标准曲线控制各粒级集料的生产比例和进场比例,避免造成进场材料比例失控和浪费。

3、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根据拌合站的单位产量、冷料传送能力和目标配合比确定的各矿料比例,初步提出冷料仓料门开口大小、传送带皮带轮转速,然后逐个进行单料仓的模拟进料、烘干、除尘后,标定每个单料仓的有效进料量。

根据单料仓标定数值,重新确定冷料仓料门开口大小、传送带皮带轮转速和除尘设备的除尘功率和矿料的加热时间。

全部开启冷料仓,进行矿料混合料试拌,根据各热料仓矿料质量和矿料的筛分结果,调整振动筛的筛孔。

根据矿料筛分的结果,进行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设计,使其接近于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设计。

根据配合比结果和各热料仓实际存料量,再次调整冷料仓料门开口大小、传送带皮带轮转速、除尘设备的除尘功率和振动筛的角度,使各热料仓的进料比例基本等于出料比例,减少溢料情况的发生。

在进行矿料除尘时,应适当调整除尘功率,尽可能出去0.075筛孔以下粉尘,同时还要保证0.075筛孔以上细集料不被除走。

除去的粉尘要妥善处理,不能在生产过程以及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

本工程严禁使用回收粉。

设备调试过程中,要完成拌合机的进料曲线,同时要进行多次验证,以确定拌合机的进料是否稳定。

根据各热料仓矿料的筛分结果,设计出接近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按照目标配合比时的试验方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试验,验证混合料性能。

4、试验路段施工要求

沥青路面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混合料试拌和试铺,以确定正式施工时的各项技术参数。

试验段长度100~200米。

在拌合机出料稳定后,取足量具有代表性的混合料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验证混合料的实际性能。

同时要在出料的不同时间段取料进行混合料的抽提筛分试验,验证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含量是否准确、稳定。

进行试拌时,要测定供料、温控、拌合时间等各项参数及其误差,以便生产中及时调整。

试铺过程中,要检验配合比是否合理、机械设备组合是否满足要求,获得松铺系数、摊铺速度、碾压方式及遍数等参数。

经过试验确定的生产配合比、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等不得随意变更。

当材料规格或其它条件发生变化致使配合比不合适时,必须重做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重新进行试拌试铺,调整相关参数,经相关部门确定后使用。

试验段试拌试铺完成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形成完整施工工艺报告上报,审批后进行正式施工。

 

沥青路面施工操作手册

一、材料

1、监理单位要向碎石加工场派驻监理,落实加工工艺和质量要求,保证碎石质量。

2、监理要督促施工单位试验检测人员按照《路面单质材料备料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要求》、《路面表面层、下面层单质材料备料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要求》,对进场材料逐车检验,对碎石逐车筛分,按照累计筛分结果平均值控制每种进场材料数量,确保混合料级配稳定。

3、木质纤维和矿粉必须有专用的储存库,做好防雨和隔潮,避免潮湿结团。

4、现场要具备500T以上的沥青储存能力,以满足施工需要。

改性沥青储罐内必须配备自动搅拌设备。

二、拌合

1、拌合厂与施工现场之间道路要平顺畅通,要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要保证混合料不致因颠簸产生离析。

2、沥青混合料必须采用具有准确计量控制的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机拌制。

拌合机内至少要具备贮有6种规格集料的热料仓,冷料仓不少于7个。

拌合站中各种计量器具要定期标定,保证计量精度,沥青和矿粉计量误差不大于0.3%,矿料计量误差不大于0.5%。

3、拌合机内必须配备计算机自动采集及自记打印数据装置,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控制和总量检验。

对采集的质量、温度等数据进行标定,保证采集数据的真实性。

要保存所有的采集纪录并存档。

4、拌合站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配合比优化确定的级配曲线和容许浮动范围进行拌合控制。

未经监理工程师允许不得擅自改变配合比。

5、铲车司机要严格按照技术人员或料仓标明的料的规格、种类准确无误的上料。

不要上的太满,防止串料。

铲料时,在同一个断面垂直高度范围内取料,尽量保证单质材料均匀稳定。

6、调整拌合机除尘功率,保证0.075筛孔以下含量不大于1%,0.075以上筛孔以上细集料不被除走。

7、要根据原材料的含水量情况和天气状况进行施工温度控制,各环节温度控制见下表: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项目

单位

70号沥青

SBS改性沥青

沥青存放温度

135-145

——

沥青加热温度

155-165

165-170

矿料加热温度

比沥青加热温度高

10-30

190-220

混合料出料温度

145-165

170-18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

195

195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145

170

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

135

160

低温施工

150

——

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

正常施工

130

150

低温施工

145

——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钢轮压路机

70

90

轮胎压路机

80

振动压路机

70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

50

50

8、拌合完成的混合料要均匀一致,所有矿料颗粒表面必须全部由沥青膜裹覆,不得出现花白、团块、粗细集料分离等现象。

9、混合料必须进行出场温度检测,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反馈给拌合站操作人员,防止由于灰尘导致温度传感器失真引起的温度失控,确保混合料拌合质量。

拌合站人员要定期对计量系统、温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清理和维护,保证计量和温度传感器的精度。

10、混合料拌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技术人员要随时对混合料拌合质量进行目测,出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调整。

正常的混合料堆积时呈圆锥状并且“蠕动”,否则,有可能是以下情况:

(1)出现花白料,可能是沥青用量低、矿料除尘不好、温度偏低、或者是拌合时间短;

(2)混合料在料车内容易坍平(不易堆积),可能是沥青过量;(3)堆积很高,有可能是料温低或沥青用量少;

(4)混合料冒黄烟,可能是温度过高。

11、SMA混合料拌合

(1)木质纤维要使用机械自动投放,要设专人对机械投放木质纤维数量进行监控,对拌合完成混合料外观进行目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由于机械故障,木质纤维添加不进去或添加数量不足而导致混合料不合格现象;

(2)木质纤维要在加入沥青前投入拌缸,与矿料进行干拌,之后喷入沥青湿拌,使纤维与沥青结合料充分拌合,充分均匀分散在混合料中。

干拌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秒,湿拌时间一般控制40~50秒。

12、每班拌合结束,要清洁拌合设备,放空管道内的沥青。

13、放料人员要检查运料车内是否有聚集的隔离液及其他杂物,如果有,及时清除。

督促运料车分多次装料,减轻离析。

同时目测混合料外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14、混合料出场时,要进行检斤并苫盖保温,签发运料单,运料单上标明出场时间、出场温度、重量等信息,以便到摊铺现场核对。

三、运输、摊铺

1、要采用大吨位运输车辆,数量应根据施工路段的道路状况、运距和拌合站的拌合能力进行配备,运力较拌合产量稍有富余。

2、所有沥青混合料运料车必须经过保暖改造,并经指挥部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

3、混合料装车时,顺序为前、后、中,减少混合料离析。

混合料装车前,必须在车厢内均匀涂满肥皂水、黄油或食用油等隔离剂,严禁涂抹柴油或机油等能溶解沥青的油类。

4、要设置专人负责对到场的混合料进行测温,同时核对出场时间、数量等信息,并随时统计到场数量,同摊铺的段落长度对照,核对摊铺厚度,同时也防止混合料丢失。

5、摊铺前,专人负责把保温苫布收起来。

6、摊铺前,采用用木方、槽钢、模板等方式对没有路缘石的地段进行支挡,保证宽度和边部碾压密实。

支挡要固定牢固。

7、设专人指挥运料车倒车和卸料,运输车司机要认真按要求操作,倒至距摊铺机15~30cm处停下,等摊铺机前进和运料车接触,严禁运料车撞击摊铺机。

按要求支起车厢卸料,靠摊铺机的推动前进。

一般起斗分2~3次,减轻离析。

运料车要做到既不溜车,又尽量减少给摊铺机的阻力。

8、每天开始摊铺前,要对熨平板进行加热,加热到正常施工时的标准温度,一般为100℃左右(测摊铺机后固定测温孔处),否则,温度过低,会造成摊铺完成的路面顶面被拉出沟槽,温度过高,会导致熨平板两侧翘起,影响横坡控制等质量。

9、开始要慢速摊铺,边摊铺边调整摊铺机各种参数,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前后距离不要超过10m,横向应重叠搭接10~20cm。

两台摊铺机要型号性能一致,摊铺速度、松铺系数、震动频率尽量保持一致。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进行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离析。

10、ATB-25摊铺高程引导两侧采用钢丝绳基准线,直线段10米一处,曲线段5米一处。

前一个摊铺机一侧走基准线,另一侧走横坡;后一个摊铺机一侧走基准线,另一侧用滑靴走前面摊铺完的基准面。

AC-20和SMA-13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保证路面平整度和厚度。

11、摊铺过程中,调整料位器,使两台摊铺机搅笼内料的高度都要超过搅笼轴,最好在2/3高度,并且保持搅笼匀速连续不断的转动,搅笼内料位尽量保持不变。

尽量减少对摊铺机各中参数的调整,确需调整,应精细操作。

严禁突然改变方向、摊铺速度、夯锤频率、搅料速度等操作。

摊铺、碾压过程中,设专人随时对平整度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注意事项

(1)专人负责清扫摊铺机两条履带前和平衡梁位置散落的混合料,保证摊铺机平稳行走和平衡梁效果。

(2)专人处理螺旋输料器末端离析现象。

(3)摊铺机后踏板上,非本机操作人员不得站立和通行,防止熨平板瞬间下沉影响平整度。

(4)采取可靠措施对清洗摊铺机的柴油进行处理,防止污染造成路面破坏。

四、碾压

(一)ATB-25和AC-20碾压

1、压路机的数量不少于5台(三台双驱双振,两台25t以上胶轮),气温低、风大时,压路机的数量要适当增加。

2、按由低到高、由曲线内侧到曲线外侧的顺序碾压,碾压匀速进行,不得突然改变碾压速度和方向,防止混合料推移。

3、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在不产生推移的情况下,初压尽量紧跟摊铺机进行,并保持较短的初压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

4、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缺陷及时修补。

5、复压应紧跟初压后进行,密集配沥青混凝土复压要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揉搓碾压,以增加密水性。

6、分段碾压碾压段总长度尽量缩短,通常不超过60~80米。

压路机折返点要在不同断面上,要及时消除前面压路机留下的横向轮迹。

7、终压采用震动压路机关闭震动碾压,至无轮迹为止。

8、SMA-13路面压实

(1)SMA混合料不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防止沥青玛蹄脂胶浆揉搓挤压上浮。

(2)采用震动压路机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震动压路机轮迹重叠宽度应不超过20cm。

(3)SMA混合料摊铺后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不需等候。

不得在低温情况下反复碾压,避免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

(4)SMA要严格控制碾压遍数,既要保证压实度,又要防止过度碾压。

9、碾压完成后,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1.4.5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10、注意事项

(1)压路机喷水装置要经常检查,保证喷雾状态。

(2)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

(3)在当天完成的路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

(4)设专人对成型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及时清理散落的矿料及其杂物。

(5)要对摊铺机、压路机等停放在路面的设备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漏油污染破坏路面。

五、接缝

(一)纵向热接缝

1、两台摊铺机采用纵向热接缝,两台摊铺机之间应有10~20cm的宽度搭接,碾压前应对接缝处的粗骨料进行适当的清除或人工洒布部分细料,防止接缝处产生较大离析或碾压不实。

2、上下层的纵向接缝应错开15cm以上,表面层纵向接缝要设在路面标线位置上。

3、每天施工完毕后要求两台摊铺机拉齐形成一道横接缝,不得有纵接缝出现。

(二)横向冷接缝

1、横向施工冷接缝采用平接缝,不采用斜接缝,不得在桥面处出现横接缝。

2、碾压完成混合料尚未冷却前,用三米直尺检测路面端部,确定切割位置,清除多余部分。

3、接缝切割完成后要及时封闭交通,防止车辆通行导致接缝切割处变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4、下次混合料摊铺时,在切除断面位置仔细涂刷粘层油,待粘层油水分蒸发干净后方可进行施工。

5、接缝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在摊铺机离开后,马上对接缝处的粗集料进行适当的清除,同时将散落在旧路面的混合料进行仔细的清除后方可进行碾压。

6、接缝碾压先使用双驱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旧路面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SMA混合料横接缝可直接进行纵向碾压)

7、接缝处摊铺和碾压完成后,要马上进行平整度检测,不合格及时处理。

吉草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2010年6月2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