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6844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x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

晋中市龙城大街东延工程

道路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晋中市龙城大街东延工程项目指挥部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日

晋中市龙城大街东延工程

 

道路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

(编号:

LCDY-02-LJ-ZXFA-013)

 

编制:

审核:

审批: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晋中市龙城大街东延工程项目指挥部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一节编制目的

1、通过道路试验段施工,摸索并总结出一套合理的道路填、挖方施工的施工组织和机械设备的配置方式。

2、通过试验,摸索并总结道路的降排水,清表及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不同填料填筑松铺厚度、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碾压设备的碾压遍数和挖方路堑施工的理想设备配置及工艺方法。

3、摸索并总结如何依据招标文件的技术、质量标准以及部颁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全面道路工程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第二节适用范围

1、本方案适用于晋中市龙城大街东延工程K6+500~K10+340标段(榆太界~中都北路段快速路工程)道路试验段施工。

第三节编制依据

1、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地勘资料和施工现场踏勘资料等全部资料;

2、工程施工合同文件;

3、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4、我公司的《建筑安装工程过程试验(检测)控制程序》;

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5)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8)《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7);

1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0088);

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

2005);

13)《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2000);

14)其它相关试验标准

第四节编制原则

1、结合现场前期工作、周边交通、施工环境及施工技术难度等,在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确保业主规定的工期目标的完成。

以工期目标为前提,根据现场各区域的特点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均衡安排施工进度,充分考虑工序及气候环境等条件的要求和制约,认真组织,以分阶段控制目标计划的实现为手段。

3、积极响应集团总公司对本标段工程提出的有关要求,替集团总公司分忧解难,主动为集团总公司服务。

4、加强对现有地下、地面设施的保护,对影响施工的设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拆、改、移工作。

5、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为原则,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6、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四新成果的原则,加强科技剖析和技术攻关,搞好质量控制,工程质量达到质量目标标准。

7、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造价,增加企业效益。

8、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原则。

9、严格执行山西省、晋中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施工总设计概况

1、龙城大街东延道路红线60米,道路采用四块板断面,具体布置为:

7m人非共板(2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5m树穴带)+10m辅道(8m机动车道+2m绿化带)+12m机动车道+2m中央分隔带+12m机动车道+10m辅道(8m机动车道+2m绿化带)+7m人非共板(2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5m树穴带),双向10车道。

2、龙城大街东延远期预留快速化改造条件,在交叉口前设置加宽段,满足进出口加减速车道需求。

3、本次道路路基按照道路远期预留宽度进行实施,主要是满足管线综合的布设要求,避免远期实施时的重复投资。

路面部分分批实施,本次仅实施机动车道及辅车道(46m或53m),路侧带7m宽不实施。

第二节施工试验段概况

拟开展进行试验施工段落为:

晋中市龙城大街东延工程K6+500~K6+700段主道,长200m,做土方填筑填前碾压、回填及碾压试验段。

第三节路基路面结构

1、晋中市龙城大街东延工程,本标段K6+500~K10+340标段总长约3.84公里。

路基范围内存在建筑垃圾、人工填土、耕植土等,清理后填至原状土,具体以施工现场情况为准。

2、加宽路面清表(30cm)面积345600m2;主线填方总计371384m3;主线挖方总计373810m3;三七灰土封层(0.8m)面积总计345600m2。

3、当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在填筑前需将地面挖成梯台,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顶面应做成2%~4%的反向横坡,以防路基滑动而影响其稳定性。

4、路基设计:

路基必须做到密实、均匀、稳定,有一定的强度。

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应清除路基范围内的建筑垃圾、人工填土、耕植土等,清表后填至原状土,具体以施工现场情况为准。

当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在填筑前须将地面挖成梯台,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顶面应做成2%~4%的反向横坡,以防路基滑动而影响其稳定性。

5、路基压实度:

路基填料应均匀、密实,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桥涵台背和挡土墙背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

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并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并注意不同填料的填筑顺序。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质路基压实度(重型)应符合以下表要求:

土路基压实标准(重型击实)和CBR

填挖类型

路面底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压实度(快速路)(%)

压实度(主干路)(%)

填方

0-80

8

≥96

≥95

80-150

5

≥94

≥93

150以下

4

≥93

≥92

零填及路堑

0-30

8

≥96

≥95

30-80

5

≥94

≥93

第四章施工组织和施工安排

第一节现场管理机构

现场管理机构见附图

第二节试验段施工计划时间

本试验段计划施工时间为:

2017年6月20日~2017年7月5日。

第三节试验段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配备充足的技术和试验人员;

2、试验室标准试验准备就绪(包括填料的重型击实,CBR,塑、液限,含水量,颗粒分析等);

3、技术人员组织道路原地面复测,计算出断面开挖尺寸和深度;

4、编制试验段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等,并组织学习,为道路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准备。

5、在下承层上测量恢复道路填筑中线及边坡线,根据松铺厚度、自卸汽车容量在作业面上用石灰撒上网格,确保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道路填筑时由两侧向中间填筑,每车填料对应一个方格,以后每层道路填筑前均应打格划线。

二、现场准备

1、试验段相应人员组织安排均己到位、试验段的协调工作己做好;

2、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已到位;

3、通往试验段的施工便道已具备,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

第四节试验段施工程序

路堤填筑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每段长300m~500m,每个区段长度不短于40m,如果长度不够,也按四个区段的施工程序施工。

即:

三阶段:

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

四区段:

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八流程: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面整修。

第五章试验段施工方案

第一节开挖工程

一、施工准备阶段

1、中线测量

线路复测后测放出线路主要控制桩,对施工现场按设计断面进行复核(包括中线、标高、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放出路基坡脚和施工边线以及排水沟的具体位置,在施工前做好排水系统的施工,并保证排水沟不被路基填料和施工机械破环。

2、检测

对开挖出的土取样,按标准试验方法进行天然密实度、含水量、液限指数和颗粒分析,确定填土层的最佳含水量和最佳密实度。

3、挖探沟

试验段在开挖前都应挖纵、横向十字探沟,待探明地下无管道、电线、光缆等影响后再行开挖。

二、路基清表工程

1、路面破除:

遇有现状道路时,先将破碎锤进行现有路面破除,并运到弃土场内堆置。

现有道路用地范围内挖至底基层,地基表面必须碾压密实,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再施工底基层12%灰土。

2、树木清理:

将施工范围内的树木迁移,以便不影响路基施工。

三、挖方处理工程

本段地势较平坦,高差不大,挖方路堑边坡坡率为1:

1。

采用挖掘机开挖,土方开挖施工机械,根据运距不同,当运距L<100m时,采用推土机推运;当运距L≥100m时,采用20m3自卸汽车运输到利用段或弃土场。

挖方段道路施工时挖至基层底,底基层压实度达到要求后采用12%灰土填筑。

道路开挖要做出路拱,保证道路排水畅通,防止道路积水。

如果道路开挖到底基层后碾压达不到设计要求的96%的密实度时应及时联系监理进行变更处理。

第二节填筑工程

一、准备工作

1、开工前按照规范要求,沿线布设水准点。

2、项目部试验室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对原材料取样试验,确认材料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后采用,并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和标准击实试验。

3、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进场。

4、项目部编写各分项工程详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各分项工程、各工序施工原始记录报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5、施工前对下承层路基顶面在验收合格之后每20m设一桩,并在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一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

6、在下承层上测量恢复路基填筑中线及边坡线,根据松铺厚度、自卸汽车容量在作业面上用石灰撒上网格,确保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路基填筑时由两侧向中间填筑,每车填料对应一个方格,以后每层路基填筑前均应打格划线。

二、灰土填筑工程

1、材料的标准试验

(1)石灰质量应满足Ⅲ级以上生石灰的技术指标,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保证一定的湿度,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

(2)石灰土混合料采用重量配合比计算,以石灰:

土=12:

100的重量比表示,灌砂法试验密实度应≥95%。

(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在25±2℃温度条件保湿养生7天,进行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

2、石灰土施工工艺

(1)灰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灰土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2)备料:

石灰必须达到Ⅲ级以上的技术指标,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妥善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充分消解后放置一星期后方可使用,要根据配合比计算每车料的摊铺面积及堆放距离。

(3)摊铺、拌和、过筛、放灰土、整平:

将配备好的石灰按照要求均匀摊铺在已备好的土上,用路拌机将土和石灰旋碎、旋匀,同时不得破坏下承层,过筛后保证灰土颗粒不大于1.5cm,将原有未旋的素土夹层及其它杂物全部清出,过筛结束后,测定石灰含量不小于设计值,同时检查含水量不小于设计值。

按照指示桩上的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含水量略小时,适当洒些水,确保其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接近,用路拌机旋匀后,整平,碾压,通过不同的松铺厚度、碾压方式和遍数确定松铺系数、压路机配置、碾压组合等施工参数。

碾压过程中,其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碾压时,如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严禁“薄层补贴”。

(4)石灰土混合料从拌和、摊铺到碾压成型全过程不应超过3天,最好在24h内完成。

(5)保湿养生:

养生期不少于7天,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三、水稳摊铺工程

1、运输和摊铺

水泥稳定碎石运输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输车运输,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但不能超载运输,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领工员和技术员应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的检查,不合格的集料严禁进入现场进行摊铺施工。

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立即清除。

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即以最短时间排除,如不能在3h之内运输到场,将不能用在摊铺现场。

根据施工需求,在摊铺时,宜采用摊铺机及挖掘机与人工配合摊铺混合料。

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

拌成混合料应立即运输到场进行摊铺,从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不宜超高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摊铺每层集料时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摊铺时应注意消除离析现象。

水泥稳定碎石设计厚度:

该段辅道为36cm,分两层摊铺压实,第一层碾压结束后,直接摊铺下一层,利用上层对下层养生,两层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在摊铺机后面应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集窝”,并应新拌混合料填补。

摊铺过程中如因特殊原因暂停超过两小时,应设置横接缝。

2、整形

用轻型压路机快速碾压1~2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整形过程中应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找补平整(在2小时以内可进行找补)。

每次整形都要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应特别注意接缝顺适平整。

初步整形后,检查其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3、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一般需碾压6~8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通过不同的松铺厚度、碾压方式和遍数确定松铺系数、压路机配置、碾压组合等施工参数。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层表面不受破坏。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碾压时宜先用轻型压路机静压,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压实时,可以先静压(遍数适中,压实度达到90%)→开始轻振动碾压→再重振动碾压→最后胶轮静压,压至无轮迹为止。

碾压过程中,可用核子仪初查压实度,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98%,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97%。

不合格时,重复再压。

在碾压结束之前,终平一次,使其纵横向顺适。

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低洼处,不再进行找补,可留待铺装沥青面层时处理。

4、养护

每一段碾压完成以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并同时进行压实度检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完成后,应将土工布湿润,然后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

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

在7天内应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28天内正常养护。

不得用湿粘土、塑料薄膜或塑料编织物覆盖。

上一层路面结构施工时方可移走覆盖物,养生期间应定期洒水。

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管,以免破坏基层结构,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湿润。

基层养生期不应少于7d。

养生期内洒水车必须在另外一侧车道上行驶。

在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

养生期结束后,应清扫基层,立即进行沥青面层施工。

四、沥青摊铺工程

1、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输车运输,但不能超载运输,或急刹车、急弯调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

运料车的运力应稍有富余,宜待等候的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

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赃物。

若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进场温度不小于160℃)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受雨淋的不得摊铺。

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剩余,应立即清除,防止硬结。

2、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摊铺第一层前应进行基层表面的清理(用吹风机),并做出相应的标高控制点,一切就绪后应先用乳化沥青车喷洒一层乳化沥青透层,涂刷下封层后再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用一台摊铺机进行,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对改性沥青宜放慢到1~3m/min。

当发现混合料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托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下面层或基层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中间层根据情况选用找平方式。

直接接触式平衡的轮子不得粘附沥青,摊铺改性沥青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摊铺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予以铲除,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3、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压实成型路面应符合:

以马歇尔试验为标准,压实度应≥98%,以最大理论密度为标准应≥93%,以及平整度的要求。

沥青的压实厚度最大不宜大于100mm。

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以横断面上。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通过试验段的铺筑,了解路面的表面构造深度及整个施工工艺的全过程,确定松铺系数、压路机配置、碾压组合等施工参数。

五、检测项目及频率

碾压结束后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以便进入下一道工序,检测标准如下: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

偏差(mm)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基层

机动车道

≥98

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每1000㎡每层1点

非机动、人行道

≥97

底基层

机动车道

≥95

非机动、人行道

≥93

2

弯沉(0.01mm)

12%石灰土顶面

不大于134.7

每车道、每20m测1点

水稳顶面

不大于27.1

每车道、每20m测1点

沥青砼顶面

不大于19.1

每车道、每20m测1点

3

纵断高程(mm)

+10,-15

水准仪,每200m测4面

4

中线偏差(mm)

50

全站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5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用尺量,每200m测4处

6

平整度(mm)

15

3m直尺:

每200米测2处

7

横坡(%)

±0.3

水准仪:

每200m测4个断面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每200m测4处

 

第六章劳动力组织及施工机具配备

第一节人员配置

人员配备:

根据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具体人员配备见表1:

表1人员配置计划表

职务

数量

备注

班组长

2

领工员

2

技术员

2

实验员

2

压路机司机

3

汽车司机

8

挖机司机

2

路拌机司机

1

装载机司机

2

摊铺机司机

1

洒水车司机

1

推土机司机

1

平地机司机

1

其他人员

20

第二节机械配备

机械配备:

根据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具体机械配备见表2:

表2机械配置计划表

名称

数量

备注

压路机

4

2台震动、2台静压

挖掘机

2

装载机

1

推土机

1

汽车

5

摊铺机

1

洒水车

1

路拌机

1

平地机

1

第三节材料进场计划

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进场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备注

道路工程

1

水泥

t

2

2016.6.1

随工程进度分批进场

2

黄砂

t

20

2016.6.1

随工程进度分批进场

3

白灰

m3

50

2016.6.1

随工程进度分批进场

5

碎石

m3

70

2016.6.1

随工程进度分批进场

5

沥青

m3

10

2016.6.1

随工程进度分批进场

6

土工布

m2

1000

2016.6.1

随工程进度分批进场

 

第七章道路施工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面层技术要求

根据气候分区划分,沥青混合料必须经过目标配合比设计,并经过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浸水马氏试验验证,SMA-13还须进行析漏试验和飞散试验验证。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到出料至摊铺碾压均需严格的温度控制,均应派专人在各个环节进行检测。

如检测稳定大于195℃,应视为废料,予以废弃,其它环节稳定控制如下表:

沥青路面施工温度控制表

控制环节

SMA-13

AC-20C、AC-25C

出仓温度(℃)

170-185

145-165

运抵现场温度(℃)

≥165

≥145

摊铺温度(℃)

≥160

≥135

初压温度(℃)

≥150

≥130

终压温度(℃)

≥90

≥70

第二节基层技术要求

基层的施工气温应在5°C以上,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

宜采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MPa。

考虑偏差系数及95%的保证率,机动车道水泥剂量5%。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在满足基层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低用量,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不宜超过4MP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需养生,通常为7天。

碎石应用硬质岩轧制,建议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破碎,压碎值小于30%。

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98%。

第三节底基层技术要求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稳定,机动车道7天抗压强度应≥0.8MPa,压实度≥97%。

要控制石灰消解时间和消解掺水量。

应确保石灰土拌和均匀,安排专人检查拌和是否均匀,是否有夹层现象发生,如有上述情况,立即进行重拌。

过筛时防止过筛不彻底。

基层和底基层必须保湿养生,一般基层与底基层养生期应大于7天,基层未铺封层,严禁一切机动车通行(施工车辆除外)。

第八章道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道路施工应遵循分段施工的原则,开挖后应及时回填,最大限度的避免路基长时间的暴露,以防受雨水浸泡。

2、开挖至底基层部分后,应尽快进行底基层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cm厚的保护层。

3、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挖积水沟或积水坑,及时抽拍积水,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4、路基填土应不含有任何不适宜工程使用的土,如淤泥、沼泽土、含有残树根等腐质的土及含水量较大的土,必须全部清除。

5、为了保证道路边坡的压实度,一般路段道路两侧应各加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