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533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2.docx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2

 

楼盖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姜铭阅

班级:

1001

姓名:

赵敬杰

学号:

0512100130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计算书

1)结构方案的选择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米,次梁跨度为6.0米,则柱网尺寸为6000mm×7200mm;主梁的间距为6000mm,次梁的间距为2400mm;柱的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

楼盖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

图1-1楼盖平面布置图

梁、板截面尺寸选择:

板厚为h=60mm(一般楼板的最小厚度);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其跨度的(1/20~1/15)=(1/20~1/15)×6000mm=300~400,取h=400mm,截面宽b=(1/3~1/2)h=(1/3~1/2)×400=133~200mm,取b=200mm,次梁的截面尺寸200mm×4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其跨度的(1/12~1/8)=(1/12~1/8)×7200mm=600~900,取h=600mm,截面宽b=(1/3~1/2)h=(1/3~1/2)×600=200~300mm,取b=250mm,主梁的截面尺寸250mm×600mm;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主梁伸入墙内240mm。

2)板的计算

(1)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

80mm厚钢筋混凝土楼板1.2×0.08×25=2.4(kN/㎡)

20mm后混合砂浆天棚抹灰1.2×0.02×17=0.408(kN/㎡)

20mm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m厚水磨石面层:

1.2×0.65=0.78(kN/㎡)

小计g=2.4+0.408+0.78=3.588(kN/㎡)

活荷载

q=1.3×6=7.8(kN/㎡)

荷载设计总值:

q+g=3.588+7.8=11.388(kN/㎡)

(2)弯矩设计值(按内力塑性重分布理论)

板的几何尺寸见图2-1(a)(单位:

mm)。

因为板的两个边长之比:

n=l2/l1=6000/2400=2.5>2;故按单向板计算。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计算跨度为:

边跨

l0=ln+h/2=(2400-120-200/2)+60/2=2210(mm)

<ln+a/2=(2400-120-200/2)+120/2=2240(mm)

取较小者,故边跨的计算长度l0=2065mm。

中间跨l0=ln=2400-200=2200(m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2210-2200)/2200=0.007<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2-1(b)。

各截面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见表2-1.

表2-1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表

截面

边跨跨中

第一内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a

+1/11

-1/14

+1/16

-1/16

M=a(g+q)l²(KN·m)

1/11×11.388×2.21²=5.06

-1/14×11.388×2.2²=-3.94

+1/16×11.388×2.2²=3.44

-1/16×11.388×2.2²=-3.44

(3)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板的截面有效高度h=60-20=40(mm)。

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过程见表2-2.板的配筋图见图2-2.

表2-2板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边区格板

中间区格板

边跨跨中

第一内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边跨跨中

第一内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折减系数

1.0

1.0

1.0

1.0

1.0

1.0

0.8

0.8

M(kN·m)

5.06

-3.94

3.44

-3.44

5.06

-3.94

0.8×3.44=2.752

-2.752

0.221

0.172

0.150

0.150

0.221

0.172

0.120

0.120

0.873

0.905

0.918

0.918

0.873

0.905

0.936

0.936

(mm²)

537

403

347

347

537

403

272

272

选配钢筋

Φ12@200

Φ10@200

Φ10@200

Φ10@200

Φ12@200

Φ10@200

Φ8/@200

Φ8@200

实配钢筋面积(mm²)

565

393

393

393

565

393

322

322

3)次梁的计算

次梁的几何尺寸见图3-1(单位:

mm)

(1)荷载设计值

恒载

由板传来3.588×2.4=8.6112(kN/m)

次梁自重1.2×25×(0.2-0.06)×0.2=2.04(kN/m)

梁的抹灰1.2×[(0.2-0.06)×2+0.2]×0.015×17=0.147(kN/m)

小计g=10.7987(kN/m)

由板传来的活荷载q=7.8×2.4=18.72(kN/m)

q+g=29.52(kN/m)

(2)内力计算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次梁的内力

1 弯矩设计值

计算跨度:

边跨l01=ln+a/2=(6000-120-250/2)+240/2=5875(mm)

<1.025ln=5899

故边跨的计算长度l0=5875mm

中间跨l0=ln=6000-250=5750(mm)

计算简图如图3-2(单位:

mm)

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

(5875-5750)/5750=0.43%<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各截面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见表3-1。

表3-1次梁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表

截面

边跨跨中

第一内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a

+1/11

-1/11

+1/16

-1/16

M=a(g+q)l²(KN·m)

1/11×29.37×5.875²=92.16

-92.16

1/16×29.37×5.75²=60.69

-60.69

2 剪力设计值计算

计算跨度取净跨:

边跨ln=6000-120-125=5755(mm)

中间跨ln=6000-250=5750(mm)

剪力设计值计算过程见表3-2

表3-2次梁剪力设计值计算

截面

边支座

第一内支座(左)

第一内支座(右)

中间支座

剪力系数β

0.4

0.6

0.5

0.5

V=β(g+q)l(KN)

0.4×29.37×5.755=67.61

0.6×29.37×5.755=101.42

0.5×29.37×5.75=84.44

84.44

(3)截面承载力计算

b'f=l/3=5750/3=1917mm

b'f=b+sn=200+2200=2400(mm)

故取翼缘宽度b'f=1917mm。

取h0=400-35=365(mm)

b'fh'ffc(h0-h'f/2)=14.3×1917×60(365-680/2)=551.0>92.16(kN·m)

故次梁各跨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因为各支座截面翼缘位于受压区,故该截面应按矩形截面计算,并取h0=365mm。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3-3.

表3-3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截面

边跨跨中

第一内支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M(KN·m)

92.16

-92.16

60.60

-60.69

0.025

0.242

0.017

0.159

ζ

0.242<0.35

0.159<0.35

γs

0.964

0.859

0.991

0.913

(mm2)

873

980

559

607

选配钢筋

1

18+2

20

1

16+2

18

1

14+2

20

3

16

实配钢筋面积(mm2)

883

710

603

603

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过程见表3-4.

表3-4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截面

边支座

第一内支座(左)

第一内支座(右)

中间支座

V(kN)

67.61

101.42

84.44

84.44

0.25fcbh0(N)

260975>67610

260975>101420

260975>84440

260975>84440

0.7ftbh0(N)

73073>67610

73073<101420

73073<84440

73073<84440

箍筋肢数,直径

双肢Φ6

双肢Φ6

双肢Φ6

双肢Φ6

Asv=sAsv(mm2)

50.3×2=56.6

56.6

56.6

56.6

S=fyvAsvh0/(V-0.7ftbh0)

<0

197

491

491

实配箍筋间距(mm)

180

180

180

180

次梁配筋图见图3-3.

4)主梁的计算

主梁的几何尺寸见图4-1.

(1)荷载设计值

恒载

由次梁传来10.6512×6=63.91(kN)

主梁自重1.20×0.25×(0.5-0.08)×2.4×25=7.56(kN)

梁的15mm厚抹灰重1.2×[(0.5-0.08)×2+0.25]

×0.015×1.8×17=0.600(kN)

小计G=72.07(kN)

活荷载Q=18.72×6.0=112.32(kN)

G+Q=184.39(kN)

(2)内力计算

1 计算跨度

边跨l01=ln+a/2+b/2=(7.20-0.50/2-0.12)+0.5/2+0.24/2=7.2(m)

故边跨的计算长度l0=7.2m

中间跨l0=ln+b=(7.20-0.5)+0.5=7.2(m)

计算简图如图4-2

2 组合荷载单独作用下主梁的内力计算过程参见表4-1

表4-1组合荷载单独作用下主梁的内力

荷载情况

内力计算

内力图

M1=KGl0=0.244×71.47×7.2=125.56(kN·m)

MB=KGl0=-0.267×71.47×7.2=-137.396(kN·m)

M2=KGl0=0.067×71.47×7.2=34.48(kN·m)

VA=KG=0.733×71.47=52.39(kN)

VB左=K1G=-1.267×71.47=-52.39(kN)

VB右=K1G=1.000×71.47=71.47(kN)

M1=KGl0=0.289×112.32×7.2=233.72(kN·m)

MB=KGl0=-0.133×112.32×7.2=-107.56(kN·m)

M2=KGl0=-0.133×112.32×7.2=-107.56(kN·m)

VA=KG=0.866×112.32=92.27(kN)

VB左=K1G=-1.134×112.32=-127.37(kN)

VB右=K1G=0×112.32=0(kN)

M1=KGl0=-0.044×112.32×7.2=125.56(kN·m)

MB=KGl0=-0.133×112.32×7.2=-107.56(kN·m)

M2=KGl0=0.200×112.32×7.2=161.74(kN·m)

VA=KG=-0.133×112.32=-14.94(kN)

VB右=K1G=1.000×112.32=112.32(kN)

VC左=K1G=-1.000×112.32=-112.32(kN)

M1=KGl0=0.229×112.32×7.2=185.19(kN·m)

MB=KGl0=-0.311×112.32×7.2=-251.51(kN·m)

M2=KGl0=0.170×112.32×7.2=137.48(kN·m)

MC=KGl0=-0.089×112.32×7.2=-71.97(kN·m)

VA=KG=0.689×112.32=77.39(kN)

VB左=-1.311×112.32=-147.25(kN)

VB右=1.222×112.32=137.26(kN)

VC左=-0.778×112.32=-87.38(kN)

VC右=0.089×112.32=52.39(kN)

③绘制内力包络图

以恒载①在各控制截面产生的内力为基础,分别叠加以对各截面为最不利布置的活载②、③和④所产生的内力,即可得到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不利内力。

相应的内力图见图4-3.将图4-3三种弯矩图和剪力图分别叠加绘在一起,得到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图4-4)

图4-3恒载和活载最不利布置时内力图

图4-4弯矩和剪力包络图

(3)配筋计算

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因为:

b'f=l0/3=7.20/3=2.4(m)

故取翼缘宽度b'f=6m。

取h0=600-35=565(mm)

判断T形截面类型:

b'fh'ffc(h0-h'f/2)=2400×60×14.3(565-60/2)=1102×106(N·m)=1102(kN·m)>359.29(kN·m)

故主梁各跨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即可按宽度为b'f矩形截面计算。

主梁各支座截面均按矩形截面计算,并取h0=h-60=600-60=540(mm)。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过程见表4-3.

表4-2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1

第一内支座B

中间跨中

M(KN·m)

359.28

-388.9

231.82

(KN·m)

_

208.73×0.500/2

_

M-

(KN·m)

_

336.72

_

0.0328

0.323

0.021

γs

0.967

0.797

0.989

(mm2)

2192

2608

1383

选配钢筋

2

22+3

25

5

25

3

25

实配钢筋面积

2232

2454

1473

表4-3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截面

边支座

支座B(左)

支座B(右)

V(kN)

144.66

237.8

208.73

0.25fcbh0(N)

504969>144660

482625>237800

482625>208730

0.7ftbh0(N)

141391<144660

131135<237800

131135<208730

箍筋肢数,直径

双肢Φ8

双肢Φ8

双肢Φ8

Asv=sAsv(mm2)

50.3×2=100.6

100.6

100.6

S=fyvAsvh0/(V-0.7ftbh0)

138

189

实配箍筋间距(mm)

120

120

120

最小配筋率

Ρsv=Asv/bs=100.6/500×120=0.17%>0.24ft/fyv=0.13%,满足要求

(4)主梁吊筋的计算

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设计值为:

F=G+Q=63.91+112.32=176.23(kN)

吊筋总截面面积

选2Φ18(Asv=509mm2),主梁配筋图见图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