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6405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docx

T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晋宁至红塔区高速公路

 

T梁预应力张拉方案

 

批准

审核

复核

编制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九年三月

一、编制依据

1、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

2、晋红高速公路总包部Ⅱ2标两阶段施工图纸;

3、晋红高速公路BOT项目施工技术实施细则;

4、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B01-201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JTG/F50-2011;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属于晋宁至红塔区高速公路北城立交连接线(LK0+000~LK6+142.575)土建施工项目,线路设计宽度为23米,双向四车道,走向由北向南,连接线起点为大凹村LK0+000,止点为北城镇皂角村LK6+142.575,全长6286.275m(长链143.703m)。

根据现场踏勘及设计图纸,全段主要有路基挖方122.3万方;路基填筑13.9万方。

现浇箱梁+预制T梁大桥2座、预制T梁大桥5座,跨线桥拆建1座,涵洞7道,通道1道。

我标段共有T梁410片,其中20米T梁155片,30米T梁255片。

各桥T梁数量、规格见下表:

序号

桥梁名称

单位

20米T梁

30米T梁

供应梁场

001

LK0+070大凹村1#大桥

35

一号预制场

002

LK0+706大凹村2#大桥

30

一号预制场

003

LK2+190小铺子2#大桥

90

一号预制场

004

LK2+702小铺子3#大桥

80

二号预制场

005

LK3+190上坝1#大桥

110

二号预制场

006

LK3+476上坝2#大桥

65

二号预制场

007

合计

155

255

20米T梁高1.5米,中梁预制宽度为1.8米,跨中段T梁梁肋宽20厘米,马蹄宽48厘米,靠近端部时梁肋宽度由20厘米渐变至48厘米,与马蹄同宽,渐变长度为3.4米。

30米T梁高2米,中梁预制宽度为1.8米,跨中段T梁梁肋宽20厘米,马蹄宽50厘米,靠近端部时梁肋宽度由20厘米渐变至50厘米,与马蹄同宽,渐变长度为3.6米,梁肋宽由50厘米渐变至60;厘米,其渐变长度为1.2米,在端部1~1.4米范围内梁肋宽为60厘米。

三、施工总体目标

1、质量目标:

杜绝施工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实现一次交验合格;按照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10]65号)文件《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与实施细则》要求,工程竣工验收质量等级达到优良,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

2、安全目标:

不发生生产性责任死亡事故;因工重伤率:

0;因工轻伤率小于0.6%;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自然灾害死亡事故;不发生职业病;不发生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设备、火灾等其他事故;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员工岗前培训、操作技能培训率100%;在规定时限内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率100%;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交底率100%。

3、工期目标:

围绕各控制性节点工期目标,抓住施工重点、难点,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抓好工序衔接,采用配套的机械施工,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保证节点工期目标按期完成。

4、文明施工与环保目标

①实行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建设文明工地;

②施工现场所有临时工程设施均采用活动板房或彩板保温活动板房,应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施工环境;

③努力提高参建单位员工的自身素质,自觉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的意识,大力改善工程建设队伍的精神面貌;

④工程施工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⑤本工程环保、水保管理,创“环保、水保达标工程”。

四、钢绞线主要参数

采用符合GB/T5224-2003标准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1、公称直径:

Φs15.2(7Φ5)mm;

2、公称面积:

140mm2;

3、抗拉强度标准值:

fpk=1860MPa;

4、弹性模量:

Ep=1.95×105MPa。

五、施工部署

5.1、工期计划

二号预制场拟于2016年2月20日~2016年7月20日进行制梁,工期为151天,预计1.7片梁/天,共预制255片梁根据架桥计划先预制上坝2#大桥65片20米T梁,上坝1#大桥110片30米T梁,小铺子3#大桥80片30米T梁,在架梁前完成该梁场预制梁板数量。

一号预制场拟于2016年3月20日~2016年9月20日进行制梁,预计1片/天,工期为153天,共预制155片梁,制梁顺序为小铺子2#大桥90片20米T梁,大凹村2#大桥30片30米T梁,大凹村1#大桥35片30米T梁,在架梁前完成该梁场预制梁板数量。

5.2、资源配置

1、人员配置

总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安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试验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

技术员:

安全员:

质检员:

张拉技术人员:

5人

电工:

1人

杂工:

6人

2、机械设备配置

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001

智能张拉设备

YDC3500

2

002

砂轮切割机

3

六、预应力张拉

6.1、施工流程及张拉顺序

施工流程:

T梁浇筑、养护→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100%且龄期不小于10天→预应力张拉→孔道压浆→养护→封锚。

20米T梁张拉流程:

N1张拉至100%→N2张拉至50%→N3张拉至100%→N2张拉至100%。

30米T梁张拉流程:

N1张拉至100%→N2(左)张拉至50%→N2(右)张拉至100%→N2(左)张拉至100%。

6.2、张拉作业

1、施工准备

1)张拉机具

①千斤顶和油表在使用前,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在指定的实验机构对其精度进行标定,千斤顶摩擦阻力不得大于张拉控制应力的5%。

千斤顶在100%最大压力作用下,持荷5分钟,压力降低不应超过3%。

标定完后根据张拉控制应力换算成压力表读数,并确定张拉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应力值的读数。

②张拉机具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经常维护,定期校验。

张拉机具长期不使用时,应在使用前全面进行校验。

使用时的校验期限应视千斤顶情况确定,一般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或300次以上或在千斤顶使用过程中以下出现情况之一时,应重新校验:

A、预应力筋连续断裂;

B、千斤顶严重漏油;

C、千斤顶更换油压部件或使用修复后的测力仪表或更换油的规格;

D、油压表和千斤顶使用期限达到校验的有效期;

E、油压表指针不能回零;

F、油压表在高压时油表读数不稳定。

2)锚具及夹具

①锚具与夹具的类型符合设计规定和预应力钢材张拉的需要,且应符合《预应力筋锚具、夹片和连接器》GB/14370中的相关要求。

②锚夹具出厂前应由供方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证明书。

锚夹具进场时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对锚具的强度、硬度、锚固能力等,应根据进场数量及《公路桥规》规定确定复验的项目、批次、频率。

3)张拉机具安装

检查梁体质量有无蜂窝、麻面、孔洞、露筋、露钢束,锚垫板处有无空洞等情况,必要时要进行处理。

上述检查满足要求后,即按以下程序安装夹片和张拉设备:

安装工作锚板→安装工作锚夹具→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

安装技术要求:

①钢束外伸部分要保持干净,不得有油污、泥沙等杂物。

②锚环及夹片使用前要清洗干净,不得有油污、铁屑、泥沙等杂物。

③工作锚必须准确放在锚垫板定位槽内,并与孔道对中。

④工作锚和工具锚孔中各装入两个夹片,用胶圈套好,可用长约30厘米的铁管穿入钢铰线向前轻轻将夹片顶齐,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夹片间隙要均匀。

⑤夹片安装完后,其外露长度一般为4-5mm,并均匀一致。

⑥穿入工作锚,工具锚的钢束要顺直,末端要对号入座,不得使钢束扭结、交叉。

⑦安装千斤顶时不要推拉油管及接头,油管要顺直,不得扭结成团。

⑧钢束穿入工具锚时,位置要与工作锚钢束位置一一对应,不得交叉扭结。

⑨工具锚的夹片要与工作锚的夹片分开放置,若发现夹片破损,应及时更换。

七、设计伸长量复核

图1

1、计算公式及参数:

1)分段方法:

根据图1所示分BC、CD、DE共3段进行计算,不考虑工作长度。

2)计算公式:

ΔL=

Pp×L

Ap×Ep

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

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140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根据试验数据为1.98×105Mpa);

Pp的计算公式

(2):

Pp=

P×(1-e-(kx+μθ))

kx+μθ

P—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

θ—每分段中每段曲线段的切线夹角(rad);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根据设计取值0.0015;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根据设计取值0.25。

3)计算方法:

(1)计算每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

每一段的终点力就是下一段的起点力,例如靠近张拉端第一段BC的终点C点力即为第二段CD的起点力,每段的终点力与起点力的关系如下式:

Pz=Pq×e-(KX+μθ)(公式3)

Pz—分段终点力(N)

Pq—分段的起点力(N)

各段的起终点力可以根据公式3从张拉端开始进行逐步的计算。

(2)根据每一段起点力Pq代入公式2求出每一段平均张拉力Pp。

(3)根据Pp代入公式1计算出每一段的伸长值ΔL,相加后得出全长钢绞线伸长量。

4)计算数据:

单根钢绞线千斤顶张拉力198000N,

2、理论与实际伸长量计算:

根据锚下(张拉)控制力为Δk=0.75fpk=1395Mpa及锚圈口摩阻损失(一般规定不大于3%,也可根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G-9测得,计算取3%)计算千斤顶张拉力P=1395×140×(1+3%)=201159N(每根);

根据公式1计算工作长度(AB)段的伸长量:

ΔL1=

201159×650

140×1.98×105

ΔL1=4.72mm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1412

0

29.3

L3

3665

0.143

21.7

L4

4870

0

18.4

合计

69.4

20mT梁边跨N1束一端的实际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69.4mm

设计为63mm,相差(69.4-63)/63=10.1%。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1410.5

0

28.1

L3

3683.2

0.143

22.5

L4

4903.3

0

19.1

合计

69.7

20mT梁中跨跨N1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69.7mm

设计为61mm,相差(69.7-61)/61=14.2%。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4096.1

0

11.9

L3

2846.1

0.143

33.6

L4

3002.3

0

23.9

合计

69.4

20mT梁边跨N2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69.4mm

设计为63mm,相差(69.4-63)/63=10.1%。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4016.8

0

14.6

L3

2860.4

0.143

22.5

L4

3117.3

0

32.6

合计

69.7

20mT梁中跨跨N2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69.7mm

设计为61mm,相差(69.7-61)/61=14.2%。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7293.9

0

30.6

L3

1208

0.143

5.5

L4

1432.6

0

33.9

合计

70

20mT梁边跨N3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70mm

设计为63mm,相差(70-63)/63=11.1%。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7230.8

0

35.2

L3

1214.1

0.143

13.6

L4

1539.6

0

21.6

合计

70.4

20mT梁中跨跨N3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70.4mm

设计为61mm,相差(70.4-61)/61=15.4%。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3031

0

33

L3

3919.3

0.13

41.5

L4

8020.2

0

29.8

合计

104.2

30mT梁边跨N1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104.2mm

设计为99mm,相差(104.2-99)/99=5.2%。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3047

0

33.4

L3

3927

0.13

42.1

L4

8046

0

29.1

合计

104.6

30mT梁中跨N1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104.6mm

设计为96mm,相差(104.6-96)/96=8.9%。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6097.5

0

46

L3

1239.9

0.087

30.4

L4

7621.6

0

28.3

合计

104.7

30mT梁边跨N2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104.7mm

设计为99mm,相差(104.7-99)/99=5.7%。

 

分段

X(mm)

θ(rad)

ΔL(mm)

L2

6127.3

0

44.4

L3

1244.1

0.087

31.4

L4

7637.6

0

29.2

合计

105

30mT梁中跨N2束一端的时间伸长量:

ΔL=ΔL2+ΔL3+ΔL4=105mm

设计为96mm,相差(105-96)/96=9.4%。

八、千斤顶张拉力与对应油表读数计算

1、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计算

钢绞线公称直径φs15.24标准强度fpk=1860Mpa,

弹性模量Ep=1.98×105Mpa单根截面面积140mm2。

锚下控制应力σcon=0.75fpk=1860×0.75=1395Mpa

每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201.159KN

4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4×201.159=804.636KN

5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5×201.159=1005.795KN

6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6×201.159=1206.954KN

7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7×201.159=1408.113KN

8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8×201.159=1609.272KN

9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9×201.159=1810.431KN

2、160228号千斤顶张拉时:

千斤顶回归方程:

Y=0.01505X-0.03571

式中:

Y——油压表读数(MPa)

X——千斤顶拉力(KN)

160228回归方程

Y=0.01505X-0.03571

 

 

 

 

 

 

Y为油压表读数

 

 

 

 

 

 

 

X为千斤顶拉力

 

 

 

 

 

 

张拉力(KN)

4股

5股

6股

7股

8股

9股

备注

10%

1.18

1.48

1.78

2.08

2.39

2.69

 

20%

2.39

2.99

3.60

4.20

4.81

5.41

 

50%

6.02

7.53

9.05

10.56

12.07

13.59

 

100%

12.07

15.10

18.13

21.16

24.18

27.21

 

3、160229号千斤顶张拉时:

千斤顶回归方程:

Y=0.01503X-0.00017

式中:

Y——油压表读数(MPa)

X——千斤顶拉力(KN)

160229回归方程

Y=0.01503X-0.00017

 

 

 

 

 

 

Y为油压表读数

 

 

 

 

 

 

 

X为千斤顶拉力

 

 

 

 

 

 

张拉力(KN)

4股

5股

6股

7股

8股

9股

备注

10%

1.21

1.51

1.81

2.12

2.42

2.72

 

20%

2.42

3.02

3.63

4.23

4.84

5.44

 

50%

6.05

7.56

9.07

10.58

12.09

13.61

 

100%

12.09

15.12

18.14

21.16

24.19

27.21

 

预应力筋以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量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相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必须按以下若干或全部步骤查明原因后,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再继续进行张拉。

⑴重新校准设备;

⑵检查预应力钢铰线弹性模量;

⑶放松钢铰线重新张拉;

⑷预应力筋上涂润滑剂,减少摩擦损失(压浆前必须清洗干净);

⑸做摩擦损失试验。

九、预应力张拉、注浆

1、张拉顺序与控制要点

张拉步骤:

初张拉力P0(P0=0.15P)持荷5分钟测引伸量d1

张拉到总吨位P持荷5分钟测引伸量d2锚固。

引伸量的量测应测定钢绞线的直接伸长值,不宜直接测千斤顶油缸的变位;为此应将钢绞线伸出千斤顶尾端10cm,直接测定钢绞线在张拉前、初始张拉吨位、张拉吨位三种情况下的伸长值,实测引伸量值按下式计算:

d=

当引伸量误差不在+6%范围时,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予以解决。

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钢绞线的轴线重合一致,两端同时分级进行张拉(梁端横梁为单端张拉),两端随时进行联系(通过对讲机或手语)张拉力和伸长量情况,达到设计张拉力后持荷2分钟,核对伸长量符合设计要求后作好记录,否则应停止张拉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再进行张拉。

在分级张拉过程中,要使油泵上升速度稳定同步,钢束受力均匀,摩阻损失较小,分级调整两端张拉的伸长量,逐步达到接近或相同。

调整伸长量时,伸长量大的一端稍稍慢拉,伸长量小的一端稍稍快点拉,以此逐步进行调整。

张拉缸回油即进行锚固,锚固时伸长值大的一端先锚固,另一端补足张拉力后再进行锚固。

油压表全部回零,卸工具锚。

千斤顶全部回程,卸除千斤顶,检查钢绞线回缩值,并划线标志,以检查是否会出现滑丝现象。

施工过程中对张拉顺序、过程及回缩量、伸长值如实填写施工记录。

张拉完毕后,应对锚具、支承垫板、梁端衔接处的砼进行清渣、除油、凿毛,用砂浆将预应力钢绞线外露处封闭,以免锈蚀,并由测量组测量张拉后的起拱情况。

2、注意事项与异常处理

⑴钢绞线下料长度应充分考虑工作长度、点焊长度,砼浇筑前须严格检查验证,不满足工作长度的不得浇筑。

⑵锚垫板应位置正确,若锚垫板位移,造成垫板平面和孔道中轴线不垂直时,应用楔形垫板加以纠正。

张拉时要注意预应力孔道、锚垫板、锚具、千斤顶及工作锚五者同心,不可偏心,否则易造成断丝。

⑶安装锚具时,锚垫板内部多余波纹管及漏进砂浆要清理干净,钢绞线及夹片上的污物要清理干净,夹片要反复击打几遍逐个打紧,使其均匀受力。

雨天可先装锚具,待张拉前再安装夹片,防止夹片内锈蚀。

⑷张拉过程中须认真观察,注意是否存在以下几种异常现象。

①应力增加同钢绞线伸长异常(过快则可能断丝、滑丝,过慢则可能因孔道堵塞)。

②张拉时油压表指针突然下降且存在异响,可能滑丝、断丝。

③个别钢束不同时走、打转、散丝或个别钢丝冒出,可能断丝、滑丝。

④千斤顶尾端偏移,可能千斤顶、限位板偏心或未对正。

⑤锚下砼开裂、锚垫板开裂、锚垫板向内侧位移,说明锚下砼强度不足、砼不密实。

发生以上情况,要立即停止张拉,查明原因,以制订正确处理应对措施。

⑸滑丝处理:

在施工中出现滑丝现象,一般更换夹片后,使用小型千斤顶重新张拉锚固。

⑹断丝处理:

张拉时和张拉后,每束钢铰线断丝或滑丝不得超过1根或每个断面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当断丝数超过规范规定限值时,原则上应更换,当不能更换时,在许可的条件下,可采取补救措施,如提高其它束应力值,但必须满足设计上各阶段极限状态的要求。

3、孔道压浆

1)孔道准备

张拉完毕后,应及时压浆(尽量在48小时内完成)。

孔道在压浆前应用压力水冲洗,以排除孔内粉渣等杂物,保证孔壁的结合良好。

在冲洗过程中,如发现冒水、漏水的现象,则应及时堵塞漏洞。

当发现有串孔现象,又不易处理时,应判明串孔数量,在压浆时几个串孔同时压注。

或者某一孔压浆后,立即对相邻孔道用高压水彻底冲洗。

2)压浆剂浆拌制

压浆剂采用总包招标的合格产品,强度大于50MPa(详见试验报告)。

3)压浆顺序及控制要求

⑴压浆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过程应缓慢、均匀进行,压浆顺序为:

安装稳定阀→一端压浆→另一端冒出浓浆,关闭阀门→孔道稳压→压浆端关闭阀门→拆除阀门。

⑵水泥浆搅拌机应能进行连续搅拌生产浆液,各种仪器、仪表性能完好,压浆机能够产生2Mpa以上的压力,压浆过程中应保证足够的浆液储备,以防空气吸入管道。

⑶压浆剂自调制至灌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超过30~45min。

气温高于35℃时,压浆应改在夜间进行,浆液应保持无污染。

⑷比较集中和邻近的孔道,宜尽先连续压浆完成,以免串到邻孔的压浆剂凝固、堵塞孔道。

如发生串孔,立即用压力水将压入的水泥浆冲洗干净,并冲洗串浆孔道,排除故障后重新压浆。

不能连续压浆时,后压浆的孔道应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通畅。

⑸压浆后应从检查孔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压浆时,每次作业应制作3组试件,标准养护28d,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

压浆记录资料确保准确、齐全、完整。

4)封锚

对应埋置在梁体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凿毛,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即可用砂轮机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在切割过程中,应及时在钢绞线上洒水,防止钢绞线受热而产生滑丝收缩现象,同时将锚具用薄钢板与切割处隔开。

切割完成后,先将已凿毛的混凝土面和锚具周围冲洗干净,然后设置钢筋和浇筑封锚混凝土。

封锚混凝土的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并预留强度试块。

浇筑完成后需加强对封锚砼的养护。

 

十、质量检验标准

预应力筋后张拉法允许偏差表

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