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教育内部讲义.docx
《学子教育内部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子教育内部讲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子教育内部讲义
水和空气
课前知识回顾:
1、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4、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5、初步形成量筒的模型,建立毫升的概念。
6、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7、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的(被压缩或被扩张)
8、空气有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思考:
水和食用油相比,有哪些不同点?
又有哪些相同点?
固体和液体的比较:
水和空气的比较:
概念:
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练一练:
一、判断:
(1)水是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
()
(2)桌子、黑板是固体,饮料是液体。
()
(3)植物、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
()
(4)冰、雪都是水的存在方式。
()
(5)水可以用来发电。
()
(6)液体能够流动,所以能够流动的物体都是液体。
()
(7)我们可以用感官判断出固体、液体、气体。
()
二、选择:
(1)下面哪种物体是液体()
A、木头B、食用油C、石块D、空气
(2)我们用鼻子可以判断出水是()
A、无色B透明C无味
(3)下面哪种物质是固体()
A醋B牛奶C氧气D树叶
(4)同样容量的水和食用油哪个重()
A水B食用油
水和食用油的相关习题:
练一练:
一、判断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
2、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
3、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比较,水比食用油要轻。
()
4、水能流动而食用油不能流动。
()
5、可以用鼻子直接去闻不了解的液体。
()
二、选择
1、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是()
A都是固体B都是液体C都是气体
2、下面哪种物质会浮在水上()
A铁块B石头C食用油
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黏度强的流动的慢,反之黏度弱流动快。
练一练:
一、判断
1、可以用比较流完时间的快慢来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
()
2、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谁流得更快些选用液体的多少很重要。
()
3、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中食用油流得最快。
()
4、液体流动得快慢与液体的重量有关。
()
二、选择
1、以下三种液体谁流得更快些。
()
A食用油B水C洗洁精
2、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
()
A有味B好闻C透明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练一练:
一.判断:
1.可以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
2.读取液体的体积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3.5毫升的水大约有一小勺。
()
二.选择:
1.量筒是一个()的玻璃筒。
A、有刻度B、没刻度
2.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计量单位是()。
A、厘米B、小时C、毫升
3.液体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A、镊子B、放大镜C、量筒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
练一练:
一.判断:
1.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
()
2.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也没有重量。
()
3.当杯子里充满空气后,再也打不进去空气了。
()
4.风只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不能带来好处。
()
5.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
6.实验是科学课研究的重要方法。
()
7.把塑料袋装满空气,手用力按塑料袋能变形,是因为塑料袋是软的,与空气没有关系。
()
8.生活在水里的鱼是不需要呼吸空气的。
()
9.空气流动得快就会刮起大风,流动得慢就会形成微风。
()
二.选择:
1.一瓶香水放在讲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前面的同学可以闻到B、全班同学都可以闻到
C、全班同学都闻不到
2.潜水员叔叔背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A、下沉B、呼吸C、上浮
3.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
A、一瓶空气B、半瓶空气C、大半瓶空气
4.下列物质不能流动的是()
A、空气B、水C、食用油
D、石头
5.下列物质中没有气味的是()
A、空气B、白酒C、白醋D、石油
6.流动的空气就是()
A、雨B、风C、云
7.关于空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像水一样能流动B、空气没有气味
C、空气没有颜色D、空气有一定的体积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
一.判断。
1.空气无色无味,也不占据空间。
()
2.空气可占据空间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3.大自然中处处有空气室内没有空气()
4.空气和水都占据空间()
5.水占据的空间不变化,空气占据的空间也不变化()
6、像石头等固体,看得见摸得着,它有一定的重量,但空气我们看不见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它没有重量。
()
7、空气不占据空间。
()
8、和相同体积的水、石头比较,空气的重量很轻。
()
9、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它也没有体积。
()
二、选择
1、科学家伽利略用气泵向一个瓶子里打足气,然后称它的重量,称好后瓶口打开,然后再称重量,结果瓶子变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空气()
A有重量B没有重量C说明不了什么
2、有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较轻,它会是()
A水B空气C石头
3、空气中最宜于呼吸又能帮助燃烧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
课外小阅读:
毛细现象:
把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管内的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面越高。
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能够产生明显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
液体为什么能在毛细管内上升呢?
我们已经知道,液体表面有类似绷紧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势,因此凹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以拉力,水在毛细管中是凹形的,它对下面的水施加拉力,使水沿着管壁上升,放向上的拉力跟管内液柱所受的重力相等时,管内液体停止上升,达到平衡。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植物茎内的导管就是植物体内的极细的毛细管,它能够把土壤中的水分吸上来。
砖块吸水、毛巾吸水、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
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
有些情况下,毛细现象是有害的。
例如,建筑房屋的时候,在夯实的地基中毛细现象又多又细,它们会把土壤里的水分引上来,使得室内潮湿。
建房时在地基上面铺油毡,就是为了防止毛细现象造成的潮湿。
水沿着毛细管上升的现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
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地下的水分水分经常沿着这些毛细管上升到地面来。
如果要保存地下的水分,就应当锄松地面的土壤,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水的表面张力:
装满水的杯子,加入多枚回形针,水也不溢。
这是因为在杯中,水分子被周围相互吸引的其他水分子包围。
但在最表面的水分子,下方有其他的水分子吸引,上方却没有水分子吸引它了。
所以表面的水分子能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保持弧形,大大超出杯口的边沿而不外溢,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但这是有限度的,一旦表面的水分子承受不住拉力时,就会溢出来。
“张”本义为弓上弦,弦与弓都被拉紧,与“弛”相对,“弛”是把弓弦卸下,弓和弦都松了下来。
这里的“张力”就是被拉紧的意思。
虹吸之谜:
虹吸现象是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
由於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的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
利用红吸现象很快就可将容器内的水抽出。
虹吸管是人类的一种古老发明,早再公元前1世纪,就有人造出了一种奇特的虹吸管。
事实上,虹吸作用并不完全是由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在真空里也能产生虹吸现象。
使液体向上升的力是液体间分子的内聚力。
在发生虹吸现象时,由於管内往外流的液体比流入管子内的液体多,两边的重力不平衡,所以液体就会继续沿一个方向流动。
在液体流入管子里,越往上压力就越低。
如果液体上升的管子很高,压力会降低到使管内产生气泡(由空气或其他成分的气体构成),虹吸管的作用高度就是由气泡的生成而决定的。
因为气泡会使液体断开,气泡两端的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至0,从而破坏了虹吸作用,因此管子一定要装满水。
在正常的大气压下,虹吸管的作用比在真空时好,因为两边管口上所受到的大气压提高了整个虹吸管内部的压力。
应用实例:
把充满水的胶管一端插入水中,另一端垂在盛水的容器之外,而且,出水口要低于水面。
这样,水就会从容器顺着胶管流出。
新知识讲解:
地球上的水:
几种常见的水的分类:
水的分布:
水的循环:
水循环的重要性: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通过降水、蒸发、下渗进行水分交换,使地球各圈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对各圈层之间的能量进行调节。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
世界上淡水资源就是由水循环产生的,海陆间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淡水资源得以再生。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1、空间上: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时间上:
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年际变化大。
3、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
属于贫水国。
课外小阅读:
“人不可一日缺水”原因何在:
从古至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延续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水。
假如三十多亿年前地球上没有水,那么一切生命都无法存在。
古人说:
“民以食为天。
”当人们取得了食物之后,又是怎样变食物为营养的呢?
靠的就是水。
人每天喝的水量比吃的食物量要多,而且食物(包括主食、副食、饮料和其他食物)的加工制作都离不开水,所以说“人以水为先”可与“民以食为天”相提并论。
1992年,上百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里,赫然写下这样的警句:
“水不仅为维持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是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
水不仅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而且是生命结构的基本构体。
就人类而言,构成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大致如下:
蛋白质占17%,脂肪14%,碳水化合物1.5%,钙等矿物质6%,剩下的61.5%为水,也就是说,体重的2/3为水,婴儿则含水量更高,约占80%。
就生理来说,人体各部组织也大都由水来支持,人体器官组织的含水量大致如下:
血液83%,肌肉76%,肺、心脏80%,肾83%,肝68%,脑75%,就连骨骼也含水22%。
人体可以说由水形成,生命活动甚至可以说以水为中心而进行,一旦缺水,生命必然结束。
俗话说:
“人能三日无粮,不可一日缺水”。
据生理学研究,一般人不吃食物,大约可存活4周,甚至二个半月,但如果滴水不进,在常温下只能忍受3天左右,若在炎热的夏季,恐怕一天也难捱。
“水是生命之源”,是每个人都会讲的口头禅,但真正懂得其含义的人大概不多;“水是生命的根本”,大概也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常识,但真正能领悟水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的人,大概也不多。
无怪乎有人称水是“被遗忘的营养素!
”
水与新陈代谢维持人体的存在,保持生命的活力,依靠的是新陈代谢过程。
人体通过呼吸、出汗、排尿、排粪损失的水分,主要通过“饮”和“食”进行相应的补充。
当我们吃进食物后,将它消化、吸收时,就有个加水分解的过程,这时必须要消耗一些水分。
人体其他器官组织维持其正常的代谢功能,都要排泄一些废物,当然也都要靠水来携带废物。
所以要每天摄取适量水分,使整个新陈代谢流程保持顺畅。
那么,日均需水量是多少呢?
以补充的水分与流失的水分保持平衡为宜。
人体流失水分的主要器官(也即需水的主要器官):
肾:
成人日均排尿1—1.5L,婴儿500mL左右。
肺:
成人250—350mL水分由肺排出。
肠:
成人大便中含75%水分,随大便排出之水分,每天约100—200mL。
皮肤:
出汗会流失大量水分。
经由皮肤流失的水分约500mL(成人)。
消化分泌:
包括胰液、胃液、唾液、肠液,总量为成人每天约“流失”8L,但它大半又被肠壁吸收回去。
但若有某种因素妨碍这种“再呼吸”作用,则会损失大量细胞内液而导致严重脱水。
由每日水分流失的状况,可推算出人体至少日均需补充1800mL水,扣除食物及食物氧化所产生的水分约1000mL左右,平均需补充约1000mL的水。
若流失的水分达到体重的15—20%,生理机能便会停止进行而死亡。
试问,人们何以不知“人以水为先”“人不可一日缺水”的深刻内涵,何以不知“上善若水、人水和谐”何等之重要,让我们携起手来爱护水、保护水。
要知道,那也是在爱护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也是在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园。
生物体的含水量:
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溶于水、营养物质的输送靠血液、代谢产物的排出通过尿液。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份。
水分进入植物体主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A.光合作用需要水分。
B.溶解土壤中的有用元素,使之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并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通过叶表面的蒸腾,调节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面被太阳光灼伤。
注意: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升
课外阅读:
资料:
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
思考:
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出现水危机?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淡水资源有限。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能饮用的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
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007%。
空气:
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思考:
你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吗?
能用事实或实验证明吗?
历史上对空气的认识:
1、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空气是一种单质
2、拉瓦锡第一个证实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现代对空气成份的认识:
课外小知识积累:
练一练: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2、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3、今年冰岛火山喷发对欧洲多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硫C.火山灰D.一氧化碳
4、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
A.氮气(N2)B.氧气(O2)C.水蒸气(H2O)D.二氧化硫(SO2)
5、为解决登山人员的呼吸困难,需提供的物质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水
6、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思考:
1、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为什么常将瓶子冻裂?
2、冰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7、100g的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
同质量的水在˚C时体积最小。
冰山是如何形成的?
8、冬天,带水的自来水管容易浆裂,主要原因是():
A铁管热胀冷缩
B铁管热缩冷胀
C液态水比冰体积大
D冰比液态水体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