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6073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精校解析Word版

浙江省杭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下学期期末

(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发育过程中,由某种基因表达所引发的神经细胞数目大量减少的现象属于

A.细胞分化B.细胞癌变C.细胞衰老D.细胞凋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审题能力以及对细胞凋亡现象的理解能力。

【详解】从题干可知神经细胞的大量减少是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现象,结合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可判断为细胞凋亡。

选D。

【点睛】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对个体发育有积极意义。

2.人们为提高粮食产量,曾采取“大规模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等措施。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些措施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是

A.自动调节能力增强B.生物多样性下降

C.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大量减少D.农作物产量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有关知识,以及理解和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人类的生产、生活严重干扰和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大规模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虽然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是动物栖息环境遭到了破坏,一些物种灭绝,物种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稳定性下降。

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大量减少与氟利昂的释放有关,选B。

【点睛】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合理的开发利用既有利于人类获得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发展。

过度开发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有膜结构的是

A.核糖体B.溶酶体C.中心体D.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对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等知识的识记水平。

【详解】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没有膜结构,A错误。

溶酶体由单层膜包围形成的储存水解酶的细胞器,B正确。

中心体由微管、微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没有膜结构,C错误。

细胞壁不是生物膜,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D错误。

【点睛】学习中多注意比较分析和总结,夯实基础是根本。

4.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位于

A.草原B.荒漠C.热带雨林D.苔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基因库的概念和不同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

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详解】基因库是种群中全基因的总合。

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越多,丰富度越高,每个种群的数量越大,个体多样性程度越高,该生态系统的基因库就越丰富。

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所以基因库最丰富。

选C.

【点睛】注意比较不同生态系统在物种多样性、营养结构复杂程度、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的异同,把握内在联系,形成规律性认识。

5.如图表示幼苗的向光生长现象。

以下关于幼苗向光生长的分析错误的是

A.结构①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B.结构①中的生长素运至结构②才起作用

C.③处的细胞分裂速度较④处快

D.③处的生长素浓度较④处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结合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对向光性实验现象进行解释,考查了理解和应用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①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A正确。

①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作用于尖端下部,B正确。

向光弯曲的原因是向光侧③生长慢,背光侧④生长快,生长素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伸长,C错误。

单侧光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所以③处的生长素浓度较④处低,D正确。

【点睛】植物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使其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再向下运输到尖端下部,导致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发生向光弯曲。

6.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极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长期被选择之后,种群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自然选择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A的个体繁殖成功率最低,其次是Aa,说明,在选择过程中,AA和Aa的个体会越来越少,而aa的个体会越来越多,因此,该种群经多代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图B所示,选B。

【点睛】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从而使适应环境的类型越来越多,不适应环境的类型越来越少。

7.关于“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水浸泡玉米籽粒的目的是促进胚吸收红墨水

B.沿玉米籽粒胚的中线纵切有利于观察胚的颜色

C.未煮熟的玉米胚有较浅的着色与纵切时部分细胞破损有关

D.该实验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通过实验证明生物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考查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详解】玉米籽粒先要在温水里浸泡的目的是植物细胞吸水,恢复其活性,并便于切割,A错误。

沿玉米籽粒胚的中线纵切有利于观察胚的颜色,B正确。

未煮熟的玉米胚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本不应该着色。

有较浅的着色与纵切时部分细胞破损有关,C正确。

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深,没有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D正确。

【点睛】实验原理:

活细胞有选择透过性,不会被染色剂染色,细胞死亡或损伤后失去选择透过性才可以被染色。

8.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B.组成蛋白质分子的肽链可以是1条也可以是多条

C.蛋白质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时会发生形变

D.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肽链和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等结构特点和部分功能。

【详解】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

组成蛋白质分子的肽链可以是1条也可以是多条,B正确。

载体蛋白的运输机制是载体蛋白分子的构象可以发生可逆的变化,即载体蛋白和被运输的物质结合时会发生形变,C正确。

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D正确。

【点睛】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影响蛋白质的功能,结构遭到破坏活性会丧失。

9.某兴趣小组探究2,4-D对迷迭香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2,4-D浓度

对照组

0.5mg/L

1.Omg/L

2.Omg/L

平均根数(条)

0.9

2.5

5.7

4.2

成活率(%)

33

56

96

74

下列叙述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A.对照组可使用不含2,4-D的蒸馏水

B.浓度小于0.5mg/L时,2,4-D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随浓度逐渐增强

C.浓度为2.Omg/L时,2,4-D抑制插条生根

D.实验用的插条应来自同一植株上长势相同的枝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依此为基础考查对对照实验中变量控制和对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详解】对照组没有自变量处理,因此使用不含2,4-D的蒸馏水,A正确。

从表中数据分析,1.Omg/L最接近于最适浓度,因此浓度小于0.5mg/L时,2,4-D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随浓度逐渐增强,B正确。

和对照组相比,浓度为2.Omg/L时,2,4-D仍然是促进插条生根,C错误。

插条的生长情况是无关量,应保持相同,所以实验用的插条应来自同一植株上长势相同的枝条,D正确。

【点睛】生长素可以促进插条生根,并且有最适浓度;小于最适浓度时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强,大于最适浓度,浓度越大促进作用越弱;浓度过大表现为抑制。

判断是否是抑制要与对照组比较。

10.下图为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示意图,a—h表示染色体的不同片段。

该变异类型属于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判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依据是染色体上片段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

考查了对图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详解】具图可知,与正常染色体相比,异常染色体上e、f、g重复,所以选B。

【点睛】通过变化前后染色体片段的改变进行判断。

11.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团1是一种嘌呤,含有氮元素

B.基团2是一种单糖,含有5个碳原子

C.基团1、2、3组成的物质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D.图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释放的能量可被生命活动利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ATP的化学结构。

它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三分子磷酸依次相连形成;磷酸基团之间以高能磷酸键连接。

【详解】基团1是腺嘌呤,是含氮碱基,A正确。

基团2是核糖,它是一种单糖,含有5个碳原子,B正确。

基团1、2、3组成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不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

ATP水解通常是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D正确。

【点睛】易错点:

ATP中的五碳糖是核糖不是脱氧核糖。

12.维生素C的合成依赖于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的催化,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

所有人都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但正常情况下摄取的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此事实说明

A.就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而言,人类都是遗传病患者

B.人类正常情况下摄取的食物中含有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C.判断缺乏某基因是否有害需与多种环境因素一起进行综合考虑

D.“选择放松”造成人类遗传病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以“所有人都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但正常情况下摄取的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背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详解】所有人都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并非基因异常造成的,不能合成维生素C不是遗传病,A错误。

人类正常情况下摄取的食物中含维生素C,但不能说明有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B错误。

所有人都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但正常情况下摄取的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说明某基因是否有害需与多种环境因素一起进行综合考虑,C正确。

由于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一般很低,“选择放松”不会使人类遗传病基因频率大大提高,并且随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保健科学的迅速发展及生物新技术的应用(如基因治疗),人类能将“选择放松”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所以“选择放松”造成人类遗传病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D错误。

【点睛】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加工利用是关键。

如:

根据“正常情况下摄取的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可以判断,缺乏相关基因但不能认为是遗传病。

13.图甲表示“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图乙表示某个渗透装置(图为开始时的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猪膀胱膜仅允许单糖通过,倒置长颈漏斗内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①区域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

B.若图甲①区域逐渐减小,质膜贴着细胞壁一段时间后,此时膜内外浓度相同

C.加酶后在烧杯和长颈漏斗中都有还原性糖

D.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对渗透作用原理的理解,并考查利用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解释的能力。

【详解】图甲中①区域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细胞在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在增大,因此细胞的吸水能力不断增强,A正确。

若图甲①区域逐渐减小,细胞在吸水,由于细胞壁伸缩性差,阻碍细胞吸水,所以当质膜贴着细胞壁一段时间后,此时膜内外浓度不一定相同,B错误。

加酶后漏斗中蔗糖被水解成还原糖:

葡萄糖和果糖,而单糖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在烧杯和长颈漏斗中都有还原性糖,C正确。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漏斗中浓度迅速上升,液面继续上升,随后单糖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液面然又会下降,D正确。

【点睛】难点:

质壁分离停止时细胞不再失水,此时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相等;质壁分离复原时,考虑到细胞壁的伸缩性差,不利于细胞过度吸水膨胀,所以吸水停止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14.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B.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以分成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两类

C.人的染色体组型分为A、B、C、D、E、F、G共7组,X染色体列入G组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但是当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时,正常细胞中的基因就不是成对的,A错误。

不以性染色体决定细胞的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分别,B错误。

根据染色体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将人类的染色体被分为A~G共7组,其中X列入C组,Y列入G组,C错误。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基因决定性状,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联,D正确。

【点睛】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

性别的决定方式有:

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蛙);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蝇等XY型、矢鹅和蛾类等ZW型)等等。

只有以性染色体形态决定性别的生物细胞中才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

1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标记的噬菌体记为甲组,32P标记的噬菌体记为乙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中保温时间延长不会显著提高上清液放射性强度

B.保温时间长短会影响乙组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

C.细菌体内既有DNA也有RNA,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乙组实验中充分搅拌并不能提高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以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为依托,考查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及得出结论的能力。

【详解】甲组中35S标记的是噬菌体外壳,保温时间延长使子代噬菌体释放,但子代噬菌体不含放射性,所以不会显著提高上清液放射性强度,A正确。

保温时间长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后进入上清液,保温时间短导致部分亲代DNA未注入细菌,都会使乙组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减弱,B正确。

细菌体内既有DNA也有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搅拌的作用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分开,沉淀物中是细菌,乙组的放射性标记的是DNA,所以搅拌是否充分并不能提高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D正确。

【点睛】噬菌体侵染实验的题目要弄清两个问题:

标记的是细菌还是噬菌体;标记的是蛋白质还是DNA。

16.有关DNA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晶体的衍射图像等资料是DNA具有双螺旋结构的有力证据

B.每条单链上游离磷酸基团有两个,位于链的两端

C.单链上两个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两个核糖,一个磷酸基团,一个磷酸二酯键连接

D.某基因片段共有20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片段的碱基排列顺序有420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详解】沃森和克里克正是受威尔斯金DNA晶体的衍射图像的启发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A正确。

每条单链上游离磷酸基团有一个,位于链的一端,B错误。

单链上两个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两个脱氧核糖不是核糖,一个磷酸基团,一个磷酸二酯键连接,C错误。

基因一条链上有20个碱基,每个碱基位点有4种可能,所以最多有420种排列顺序,D错误。

【点睛】关于DNA的结构要弄清平面结构中各种组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直观的影像是关键。

基因具有特异性,一种基因只有一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17.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后进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1%H2S0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发生屈腿现象,该过程属于反射

B.用1%H2S0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屈腿现象与该刺激同时发生

C.实验前巳捣毁该蛙的脑,实验中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中

D.分离得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适宜强度的信号刺激坐骨神经,在肌细胞膜上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知识,进而考查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详解】由于脊髓完好,反射弧完整,所以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能发生屈腿反射,A正确。

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需要时间,反射与刺激不会同时发生,B错误。

神经中枢分布于脑和脊髓,实验前巳捣毁该蛙的脑,可以证明实验中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中,C正确。

坐骨神经是传出神经,受刺激时兴奋可以传递给腓肠肌,因而可以在肌细胞膜上能检测到动作电位,D正确。

【点睛】兴奋在反射弧传导是单向的,只要沿着从感受器到效应器的方向传导,神经元和效应器上都能检测的电位变化。

18.研究湖泊中食物链顶端的某鱼种群年龄结构,结果如下表。

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9+时丧失繁殖能力,据此推测不正确的是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

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它以此类推)

A.未来一段时间内,该鱼种群在湖泊中的数量基本不变

B.大量捕捞10+以上个体,不会导致该种群出生率明显变化

C.若把另一种鱼引入该湖泊,导致原鱼群数量减少,也属于群落演替

D.种群的性比率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表中数据的分析能力及种群特征和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

统计数据可知,没有生育能力的幼年个体、性成熟的个体、丧失生殖能力的个体的数量基本相等,所以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详解】稳定型的年龄组成的种群,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基本不变,A正确。

大量捕捞10+以上个体,从而使其它个体获得了充足的空间和资源,有利于提高育龄个体的繁殖率,该种群出生率会发生明显变化,B错误。

若把另一种鱼引入该湖泊,导致原鱼群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其它种群的数量和种间关系,这也属于群落演替,C正确。

种群的性别比率合适,则种群出生率高,否则出生率低,D正确。

【点睛】年龄组成中幼年、成年、老年实质是无生育能力的幼年个体、性成熟个体、丧失生育能力的个体,按此统计是解题的关键。

19.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内02/C0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溶胶髙

B.厌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

C.需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受阻,第一阶段仍能进行

D.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厌氧呼吸第二阶段能产生少量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个阶段物质变化、能量释放,意在考查通过比较分析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的能力

【详解】人体细胞内细胞质基质不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线粒体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线粒体内02/C0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低,A错误。

厌氧呼吸能产生ATP,第一阶段也产生[H],B错误。

需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受阻,丙酮酸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转化为乳酸,第一阶段仍能进行,C正确。

厌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第二阶段不产生ATP,D错误。

【点睛】易错点:

无氧呼吸中只有第一阶段产生ATP;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也产生氢,在第二阶段被消耗。

20.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B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B.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C.一个成熟的B细胞识别一种抗原,且只能结合2个相同的抗原

D.免疫应答包括体表屏障、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它们构成了人体三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详解】只有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A错误。

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但不包括巨噬细胞,它是白细胞,属于血细胞,B错误。

一个成熟的B细胞可只能识别一种抗原,其上的抗体有两个抗原的结合位点,C错误。

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反应和特异性反应,体表屏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屏障,D正确。

【点睛】一个成熟的淋巴细胞有识别多种抗原的受体,但识别一种抗原后就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所以一个成熟B细胞只能接受一种抗体。

21.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

某同学对凝乳酶进行了相关探究,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人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牛乳汁;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保温15min;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条件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左右

B.A组试管中的乳汁不凝固,可能是因为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

C.若将F组的温度逐渐冷却至40℃,乳汁仍然不能形成凝固状态

D.实验中每组设置两支试管的目的是便于获得等体积的凝乳酶和牛乳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规律以及对图表形式呈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详解】低于或高于40℃凝乳时间都变长,所以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左右,A正确。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A组试管中的乳汁不凝固,是因为温度低,B正确。

高温使酶发生不可逆的失活,因此F组的温度逐渐冷却至40℃,乳汁仍然不能形成凝固状态,C正确。

实验中每组设置两支试管的目的是保证凝乳酶和牛乳汁一经混合就在预设温度下发挥催化作用,D错误。

【点睛】研究外界因素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一定保证酶与底物混合是在预设条件之下,所以通常情况下酶和底物分别处理后再混合。

22.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从下图松紧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作相关记录,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松紧袋中,重复100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①②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可模拟基因重组

B.从③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F1(Dd)自交产生F2

C.从①②③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模拟(BbDd)自交产生F2

D.从①③或②④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组合,统计结果中BD组合的概率约为2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模拟基因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