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6003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docx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目标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

基于“落实素养•课标达成•整体让学”的小学语文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初稿)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

第一部分:

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与教学活动设计和课时安排、作业设计

本单元教学目标

各课目标分解描述

落实课标条目及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设计

课时安排

作业设计

识字写字:

1.认识33个生字、3个偏旁和4个多音字,会写20个字。

2.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不”的变调。

2.学习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快乐、独自、有劲”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戏活动的词语。

3.读好对话,独处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4.朗读儿童诗,初步体会诗歌的情趣,读出自己的感受。

5.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6.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巩固学过的汉字,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口语交际:

1.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在不同情景下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能大致讲清楚自己的要求,正视对方的眼睛,态度诚恳。

5小公鸡和小鸭子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2课时

课时1作业设计:

1.把《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2.认读生字条中的生字,试着组几个词语。

 

课时2作业设计:

1.读课本31页“读一读,比一比”。

2.读三组句子,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兔姑娘从小路上走过,说:

“啊,多美的小路啊!

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

“啊,多美的小路啊!

一只狐狸来到小白兔的身边。

一只狐狸悄悄地来到小白兔身边。

棉花姑娘问:

“你们是谁啊?

棉花姑娘惊奇地问:

“你们是谁啊?

 

知识

认识“块、捉”等13个生字和提土旁1个偏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识记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结合图片,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有什么不同。

3.齐读课题。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出示生字词,检查学习情况。

4.重点指导:

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6.转转盘的方法趣味识字。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

独体字"也"。

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

五、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

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思考: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

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3.指导朗读第二段:

读出小鸡高兴的心情和小鸭子着急的心情。

4.学习第3自然段。

指导学生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及带有“偷偷地”的句子。

5.学习第4自然段。

(1)小鸭子是怎样做的?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

(忽然、听见、飞快)

(2)比较带有“飞快地”句子。

读一读,比一比。

6.指导有感情朗读。

7.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三、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

 

1.学生齐读课题。

2.观察图片,说一说小公鸡与小鸭子的不同。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3.学生识记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4.重点读好易错字。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6.转盘趣味识字。

7.观察“也他地”的相同与不同处。

观察占格位置。

8.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9.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0、思考:

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并完成提示填空,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吃得欢”“急得直哭”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4.学习第三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

 

5.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忽然、飞快”等词语的用法。

有感情朗读课文。

6.观察插图,展开想象对话。

7.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能力方法

1.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体会

6树和喜鹊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2课时

 

课时1作业设计:

1.读课本34页“读一读,记一记”

2.再说出几个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

 

课时2作业设计:

1.把《树和喜鹊》的故事读或讲给爸爸妈妈听。

2.推荐阅读:

《语文基础训练》24页故事《玉兰花和百灵鸟》

知识

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识记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拼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 把生词读给同桌听一听,看谁读得好。

3. 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子。

(2)读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抢读,加深对字的印象。

4.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三、熟读课文,感知理解。

 1. 开火车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老师板书“孤单”、“快乐”。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孤单”?

(2)联系上文理解为什么“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生自由发言,师指导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3)为什么后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4. 课件出示: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用上“……也……”说话。

第二课时

一、课文回顾

1.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 猜字谜比赛。

3. 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二、练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指导。

4.评价反馈,学生练习

1.齐读课题。

2.提出自己的疑问。

 

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4.同桌互读生词。

5.读文中带有生字的重点句子。

 

6.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7.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8.开火车读课文。

 

9..联系生活及上文理解“孤单”一词。

10.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

11.交流后来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快乐。

12.朗读课文3—5段,体会树和喜鹊的快乐。

 

13.用关联词说话练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猜字谜比赛。

3.说一说,学了课文,懂得了什么?

4.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间架结构。

5.书空,描红、练习书写。

6.评价反馈,学生再次练习。

 

能力方法

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号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体会

7.怎么都快乐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2课时

 

课时1作业设计:

1.读课本37页“读一读说一说”中的词语。

2.再说出几个像“跳绳”这样前面表示动作的词语。

 

课时2作业设计:

1.把《怎么都快乐》这首儿童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2.仿照文中的形式来说一说“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很多人”还能进行哪些游戏。

知识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得”的字音;会写“玩、很”等7个生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识记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课件出示)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

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

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四、练写生字。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生书空。

4.学生描红,练写。

4.评价反馈,学生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边读边体会: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

在书中圈出来。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2.小创作:

一个人玩,很好!

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可以______

可以______,可以_____

3.过渡:

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4.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

5.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

6.完成小创作。

两个人玩,很好!

可以_________

一个人____,一个人____。

许多人玩,更好!

人多,什么游戏______

可以_____,可以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

7.思考:

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8.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9.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1.齐读课题。

2.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

3.读准多音字“得”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6.分类读词,发现规律。

7.积累前面表示动作的词语。

8.学生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9.观察字形、结构。

10.观察生字的占个位置。

11.书空,描红、练习书写。

12.评价,再次练写。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同桌互读课文。

3.交流: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4.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

在书中圈出来。

4.朗读第一小节。

 

5.完成小创作。

 

6.两个人、三个人可以玩什么,朗读第二三小节。

7.体会更多人在一起玩的乐趣。

朗读第四小节。

8.完成小创作。

9.有感情朗读课文。

10.学生交流:

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11.男女生比赛读。

12.背诵课文。

能力方法

1.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等词语。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设个的节奏。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

独处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

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体会

口语交际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1课时

作业设计:

做一做。

在学校里,向老师、同学寻求一次帮助;在家里,向长辈寻求一次帮助。

知识

一、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1.师讲《小马过河》的故事,提出问题:

师:

①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②小马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呢?

2.学生讨论回答

3.在生活中,大家也许会像小马一样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

如果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困难和麻烦就能迎刃而解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着故事中的小马请人帮忙。

二、呈现范例,提高实效

1.师:

有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爬山呢,可是山势越来越陡,前面小坡上有位同学上不去了,怎么办呢?

2.学生讨论回答。

3.师:

现在假如是你想请前面的同学帮忙,你该怎么说?

我们来演一演好吗?

4.两位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相机指导生

5.引导学生知道请人帮忙不仅要讲礼貌,6.学习常用的礼貌用语“请、请问、您、您好、谢谢、不客气”。

7.过渡师:

当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委婉,并且要把你所遇到的麻烦或困难讲清楚,这样可以使别人更乐意帮助你。

8.现在我们再来一次。

假如你是前面的那个同学,你又该怎么说呢?

9.学生用上礼貌用语,再次表演。

10.在让我们来想一想:

你请别人帮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别人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注意些什么?

11.学生讨论回答。

三、小组合作,情境表演

1.师:

现在,我们就要用上刚才学会的本领来帮一帮几个遇到困难的小朋友。

2。

出示案例,学生合作表演。

四、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师:

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遇到困难请人帮忙时你是怎么说的?

其他小朋友注意倾听,并评一评。

五.课堂小结。

1.认真听故事。

2.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表演情景剧。

4.学习常用礼貌用语。

5.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表演情景剧。

6.交流:

在寻求别人帮助时,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7.你的生活中,遇到困难请人帮忙时你是怎么说的?

8.评价同学的说法或做法。

能力方法

1.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在不同情景下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能大致讲清楚自己的要求。

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体会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大致讲清楚自己的要求,正视对方的眼睛,态度诚恳。

1.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体会表达

语文园地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1课时

作业设计:

1.继续练习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字。

2.把古诗《赠汪伦》背给爸爸妈妈听。

知识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2.认识新华字典。

 

3.了解新华字典的作用。

 

3.我们学了好多字,可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意思怎么办呢?

字典可以来帮忙。

 二、大小写拼音字母游戏。

 

(1)第一关:

背一背。

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2)第二关:

连一连。

(3)第三关:

认一认。

3.师:

“厨”是什么意思?

可以借助拼音来查字典,向字典请教了。

 

三、分步指导,学会查字 

1.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找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2)找到大写字母C。

 (3)找到音节chu,重点指导学生找到音节所在的页码。

 

(4)找到相应页码,找到音节chu,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要查的字“厨”。

 (5)老师读字典上的意思。

 

3.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字典中找到“厨”字的

4.读一读。

朗读韵文,熟记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培养查字能力 

1.说一说: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怎样的。

 

2.练一练:

查老师规定的字:

漂(piào)、踪(zōnɡ),看谁能最快找到该字所在的正文页码。

 3.赛一赛:

夺红旗比赛,完成书上40页的表格。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赠汪伦》2.学生。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1.猜谜语。

2.认识新华字典。

3.以游戏过关的形式复习大小写拼音字母。

4.分步指导学习查“厨”。

5.朗读音序查字法口诀。

6.巩固练习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查“漂、踪”。

6.朗读古诗《赠汪伦

》。

7.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8.背诵古诗。

能力方法

1.学会正确使用字典的方法学会用音序查字法。

2.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

3.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1.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

识记理解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快乐读书吧

落实课标条目

落实核心素养关键词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1课时

作业设计:

 

1.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这篇课文。

 

2.自己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知识

1.随文巩固识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识记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

 

三、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1.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

2.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读一读文中的句子。

3.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4.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5.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 

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

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也要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拓展交流:

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课堂总结。

 

 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1.学生猜谜语。

2.齐读课题。

3.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5.开火车连读课文。

6.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

7.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8.补充句子。

9.你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10.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体验亲自阅读的愉悦。

2.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体会

说明:

根据单元内容不同,以上栏目可以进行取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