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664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docx

高考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题

语言连贯题

一、题型分析

1.(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               。

③               。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在语段中寻找推断存在问题的地方仿照例句写出准确的表达。

答案示例: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2017年高考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用“逻辑推理题”代替了“图文转换”题。

由考查图文转换的识图分析能力转而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一新题型紧扣考纲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重在考查“语言表达准确”。

在命题方向上,此题体现了考查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试题兼考逻辑和复句知识。

试题所选材料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且比较贴合实际。

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设计出三处逻辑推理性错误,要求考生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

并参照给出的示例①写出其余两处正确合理的判断。

二、知识梳理

1.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一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

它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种。

完全归纳推理考察了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不完全归纳推理则仅仅考察了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其结论的必要条件,即归纳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但结论却未必真实。

如根据某天有一只兔子撞到树上死了,推出每天都会有兔子撞到树上死掉,这一结论很可能为假,除非一些很特殊的情况发生。

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推理方法之一)往往会犯以下逻辑错误:

有些推断的前提本身是虚假或谬误的,有的遗漏了所涉其他对象而导致结论片面或偏颇,有的则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强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的问题。

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个一般的规律到个别的具体现象的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

它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

常用的演绎推理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

例如:

金属是导体(大前提),铁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铁会导电(结论)。

演绎推理容易犯的错误有:

偷换概念、前提错误、判断矛盾等。

 

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联系的必然性推理。

 

3.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简称类推、类比。

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

例如:

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报纸果农   B.传媒农业    C.书刊农村    D.编辑菠菜

通过代入发现“杂志对于编辑相当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是D。

类比推理的常见错误有:

前提错误、属性错误等。

4.条件复句

在条件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偏句提出一种真实或假设的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形式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种。

条件复句常犯的错误有三种条件关系混淆,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5.因果复句

在因果复句中,一种事物或一些条件的存在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其中前者是因,后者为果。

因果复句常犯的错误有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等。

三、解题技巧

1.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阅读所给语段,根据话题将语段分出层次,并抓住每一层的中心句或关键词概括出各层的大意。

2.抓住词语,弄清关系

 高考在考查复句关系时往往有非常明显的标志词,如“全”“都”“一定”“必然”等说法比较绝对的词语。

要抓住关联词语和副词,弄清每个层次间各复句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题目中对第一处推论错误的解析,从分析材料逻辑关系入手确定后面两个推断的错误及原因。

    3.仿照例句,精拟答案

仿照题中所给第①处的语言格式,抓住后面两个错误推断中的论题词语,把其对应的正确逻辑认识准确写出来。

四、解题示例

1.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1题中的材料可以分为三层:

①通过对普洱市、九寨沟县等改名后知名度获得提高、经济发展较快的实例得出结论“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②介绍“我市”因为“名字不响亮”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情况;③只要“我市”更名就能够促进经济腾飞。

2.抓住词语,弄清关系

材料的第一层是采用了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

因为“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具体原因不止城市改名这一个,所以结论是武断的。

第二层“(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这个推断是强加了因果关系,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不只名字不够响亮一个。

第三层“(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由“如果……,就一定……”可知确实含有条件关系,但“更名”这个条件未必能够得出“经济腾飞”的结论。

3.仿照示例,精拟答案

分析确定后面两个推断的错误原因后,提取其论题关键词“城市名字”与“经济发展”,“更名”与“经济腾飞”。

依照第①句的表达方式,参考答案分别拟写为:

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巩固训练】

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                    。

③                    。

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阅读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消遣性阅读,其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调剂一下枯燥的生活,所以说,完全是浪费时间;第二种是网络式阅读,就是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这种阅读效率高,因此可以使人快速增长知识,学业有成;第三种是精神性阅读,就是依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心醉于阅读,陶冶性情。

唯有精神性阅读才能够让人变得有品位。

①消遣性阅读不一定完全是浪费时间。

②                                  。

③                                  。

 

参考答案:

1.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就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解析:

②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很多,燃放烟花爆竹是诱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其他情况也会引发火灾,比如天干物燥、吸烟、气温过高导致汽车自燃,等等。

③环境污染的原因也很多,不光是燃放烟花爆竹,工厂“三废”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可见,在遗漏条件信息的情况下,所得结论很可能出现说法绝对的错误。

2.②网络式阅读不一定使人快速增长知识,学业有成。

 ③不只是精神性阅读才能够让人变得有品位(精神性阅读不一定能让人变得有品位)

01.请结合全段,参照①句的形式将对文段内容的推断补充完整。

(5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又与时维新的“和谐”价值理念,特别是由此展开的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身与心和谐等思维与行为模式,不仅为中国梦抹上了浓浓的文明底色,更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图景。

①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早已不堪重负的地球实现休养生息成为可能;

②                                     ;

③                   ;

02.下面文段有多处逻辑错误,请就其中三处加以具体说明。

(5分)

一提起糖尿病,中老年人都把吃主食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认为主食中含糖量高,于是不敢吃或吃得很少,这大错特错。

经验证明,不吃或少吃主食,必然多吃零食,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导致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结果不仅会引起糖尿病,而且导致冠心病等诸多疾病。

正确的做法是:

每天正常进食主食,适当再搭配些粗粮。

①              ;

②              ;

③              ;

④              ; 

03.下面文段有两处在概念方面或推断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5分)

①屏幕活动和非屏幕活动与孩子的幸福感存在某种关系。

②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把时间花在阅读和交际等活动的孩子比把更多时间花在屏幕上的孩子更有幸福感。

③那些更有幸福感的孩子每天接触屏幕的时间通常少于1小时。

④超过1小时,时间越长,孩子的幸福感会越低。

⑤因此,屏幕使用时长决定着孩子的幸福感。

(1)第一处    (填序号)修改:

     

(2)第一处       (填序号)修改:

     

04.下面文段的三个语句存在逻辑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目前,不少城市都存在道路交通标志或指示线不清晰、道路中间莫名出现隔离带、连续井盖事先无提示等问题,①这是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

因此解决道路标识与实际脱节和不符的现象,②需要社会各界认真规划、治理。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的目的是,给驾驶者或行人提供引导、提示。

如果提示本身就成问题,把人搞得晕头转向,何谈引导?

道路标志牌设计不合理、标志不清会影响道路通行,导致交通拥堵,③必然导致交通事故。

对此,路标设计者和城市交通的管理者,还需再多用点心。

①归结原因错误,应当修改为:

这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②划分责任错误,应当修改为:

       。

③定性不符合事实,应当修改为:

          。

05.归谬论证是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法。

即对一错误论题不直接否定,而是先假定其真,然后据此导出荒谬的结果,由结果的荒谬推出该论题的荒谬。

(5分)

(1)下面文段中,爱迪生可能会怎么说?

请运用归谬法补写一个反问句。

(2分)

一个年轻人很想成为爱迪生的助手,他找到爱迪生,并对爱迪生说:

“我发明了一种能溶解一切物体的东西。

”爱迪生笑着说:

“那是不可能的。

”年轻人问:

“为什么不可能?

”爱迪生说:

“          ?

(2)试按照这种归谬逻辑,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一句。

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3分)

示例:

如果说坐拥万卷书的人就是博学之人,那么书店老板一定就是世上最博学的人了。

0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5分)

从2015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

这一措施合理有效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14年的45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55万人次。

从逻辑方面看,以上材料可以推断出某一结论,请从下面两项中选出推断不妥的一项并说明不妥的理由。

甲:

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乙:

预约参观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量不均衡。

不妥的一项是( )

理由:

                 。

0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归谬法”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类比、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

【示例】

观点:

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所以核电站是不应该存在的。

归谬:

如果说“核电站国为有放射性就不应该存在”是对的,那么大自然也有微量放射性,所以大自然也不应该存在,可是,大自然怎么能不存在呢?

所以不能仅因为核电站有微量的放射性就说核电站不应该存在。

【问题】请仿照上面的示例运用归谬法写一段话,反驳下面的观点。

观点:

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

归谬:

                   

08.参照示例中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5分)

【示例】

语段:

老张跟别人吵架了,想不到老张是这么一个讨人嫌弃的人,他人缘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反驳:

①老张跟别人吵架的原因很多,不能因此就说明老张讨人嫌弃、人缘不好。

②你和朋友吵架了,就能说你讨人嫌弃、人缘不好吗?

【问题】

语段:

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丰富,可以肯定,这所大学一定是一所一流大学。

反驳:

①                               

②                  

09.请参照例句的方式,另选话题,写一组构成辩证说理的句子。

(5分)

张扬自己的青春,才会让人生灿烂多彩。

然而过于张扬就成了张狂。

张狂是幼稚的表现,它可能会让你跌入万丈深渊。

我们在张扬中也要懂得内敛。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

全国共有444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764个城市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有人感叹没了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流失”的高度,认为禁放烟花爆竹是对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年俗文化的严重打击。

请写一段文字,劝大家转变观念,接受禁燃,要求体现辩证思维,80字左右。

 

参考答案:

01.②人与人的和谐,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和平共处、和平发展提供了文明范式;(3分) ③身与心的和谐,为实现人生圆满幸福提供了价值导引。

(2分)

02.①“都”范围扩大。

②“必然多吃零食”的推断不准确。

③“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的说法太武断。

④“主食”和“粗粮”概念并列不当。

03.

(1)②/在“活动”之前增加“非屏幕”(第②句存在着概念交叉问题,“阅读和交际”也可能是一种使用屏幕的行为,这样就无法进行前后比较,应该在“活动”前加上“非屏幕”。

(2)⑤/“因此”之后的文字改为“孩子使用屏幕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屏幕使用时间长短”不是“幸福感有无”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不能推导出“屏幕使用时长决定着孩子的幸福感”这一结论。

第⑤句是由前面材料所得出的结论,要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合理的推断是“孩子使用屏幕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

04.示例:

②需要交通部门认真规划、治理(2分)③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3分)

05.

(1)(如果能溶解一切,)那么又用什么容器来装它呢

(2)示例:

①如果说一直笑脸相迎的人就是幸福的人,那么小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②如果说文章写得多的人就是好作家,那么唐家三少就是最好的作家了。

③如果说有资历就意味着权威,那么百岁老人就是最有权威的人了。

④如果说只要努力的人就是成功的人,那么王莽就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人了。

06.不妥的是“甲”。

(2分)理由:

因为需要预约,有的游客本来某天有时间,但如果预约不上,就不能在这一天参观。

(3分,只要言之成理,都要酌情给分。

07.如果说“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所以上大学是没用的”是对的,(1分)那么许多人生病就医后没能治好病,所以生病就医是没用的。

(2分)可是,生病怎么能不就医呢?

所以不能仅因为许多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说上大学是没用的。

(2分)

08.①评价大学有很多要素,藏书丰富并不能说明大学就一定是一流的。

(2分)

②书店里的图书更多,你能说书店是一所一流大学吗?

(3分)

09.示例:

坚持自己的想法,才会让自我得到实现。

然而过于坚持就成了固执。

固执是封闭的表现,它可能让你陷入裹足不前。

我们在坚持中也要懂得变通。

10.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文化习俗,是春节的一种符号。

然而,它与人们对洁净空气、干净环境、人身安全的需求是矛盾的。

我们需要权衡利弊,理性对待,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禁燃。

语言逻辑试题-仿用句式题

1.(2018年全国卷Ⅱ)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建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解析】本题是基于逻辑关系的句式仿写,三组词中第一组词是主题,第二组词是概括人物的特征,第三组词是表述人物的行为事迹。

解答此类仿句题分三步:

第一步是分析示例特点,明确词语组合顺序。

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

这三类词语是按“具体事迹+特征+主题”的顺序线性排列。

第二步是依主题词对词语进行分类。

按主题词的含义把第三组和第二组词分类。

第三步是弄清每类词语在句中与主题词的前后照应关系,理顺词语的顺序,即仿照示例句式写句子。

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示例: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

心境 复习 谦逊

不管风吹浪打 温故可以知新 虚心使人进步

虚怀若谷 心如止水 查缺补漏 不耻下问 充耳不闻 亡羊补牢

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示例:

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示例: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

    

坚持   进取   借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     它山之石可攻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登高而招 锲而不舍 逆水行舟 借力打力 绝不气馁 定点打铁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示例:

鹿乳奉亲,怀橘遗亲,尝汤药涤溺器,中华民族向来具有孝顺的美好品德。

材料:

宽容   坚守    诚信

驻海岛踏雪域   言九鼎诺千金   荐管仲纵孟获

廉蔺交欢 苏武牧羊 立木城门 望夫化石  尾生抱柱  退让三尺

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

城乡统筹,保障制度,织密网奔小康,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建设意识。

材料:

责任 人才 惠民

培技能缩差距  重师风提素质  强责任布格局

改革创新 提高收入 鼓励就业 发展教育 推动经济 培育人才

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示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

材料:

品行作风 选择

出淤泥而不染  接孟氏之芳邻   一步一个脚印

谦谦君子  放下身段  孟母三迁   光明磊落  埋头苦干   近朱者赤

8.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示例:

言语得体,举止优雅,传播优秀文化,新时代学生应以文明自豪。

材料:

平等 诚信 友善

遵守社会公约 关怀弱势群体 维护公共权益

尊老爱幼 信息开明 克勤克正 嘘寒问暖 打击特权 有始有终

9.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

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对名利趋之若鹜,斤斤计较,表现的是境界的缺失。

材料:

责任 信仰 斗志

无所作为 挑肥拣瘦 不思进取 退避三舍 推三阻四 怨天尤人

事业 任务 困难

1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示例:

曾侯编钟,金缕玉衣,三星堆圆明园,中国文明彰显纷繁富丽。

材料:

 

引领  稳定 传承 

月球车 调结构 斩荆棘 可燃冰  拓道路 扩内需

精准扶贫 量子通信 不忘初心 蛟龙下水 服务三农 砥砺前行

 

答案示例:

1.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2.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3.屈原白居易,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才子做出巨大的文学贡献。

岳飞杨靖宇,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取得杰出的科技成就。

4.登高而招,借力打力,它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

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

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

5.廉蔺交欢,退让三尺,荐管仲纵孟获,中华民族向来具有宽容的美好品德。

苏武牧羊,望夫化石,驻海岛踏雪域,中华民族向来具有坚守的美好品德。

尾生抱柱,立木城门,言九鼎诺千金,中华民族向来具有诚信的美好品德。

6.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强责任布格局,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责任意识。

鼓励就业,提高收入,培技能缩差距,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惠民意识。

发展教育,培育人才,重师风提素质,中国政府具有伟大的人才意识。

7.放下身段,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我们应该发扬的扎实作风。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接孟氏之芳邻,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环境选择。

谦谦君子,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美好品行。

8.克勤克正,打击特权,维护公共权益,新时代官员应以平等自警。

信息开明,有始有终,遵守社会公约,新时代商家应以诚信自律。

嘘寒问暖,尊老爱幼,关怀弱势群体,新时代公民应以友善自勉。

9.对事业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表现的是信仰的坍塌。

对任务挑肥拣瘦,推三阻四,表现的是责任的失落。

对困难退避三舍,怨天尤人,表现的是斗志的消磨。

10.量子通信,蛟龙下水,可燃冰月球车,中国科技引领世界进步。

精准扶贫,服务三农,调结构扩内需,中国经济稳定世界发展。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斩荆棘拓道路,中国精神传承万代千秋。

新闻报道压缩题

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5分)

位于美国的环保机构“全球足迹网络”日前发布报告称,7月29日是今年的“地球超载日”,即人类已于当日耗尽了2019年一整年的自然资源“预算”,比20年前提早了2个多月并创下新纪录。

该机构追踪人类对地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即“支出”)和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即“供给”)。

超载日指从这一天起,人类当年对自然资源的已有“支出”超过地球在本年度生物承载力总“供给”。

数据显示,今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地球再生速度的1.75倍,即今年预计人类将消耗1.75个地球的再生自然资源,其中美国的资源消耗速度最快。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