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050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

《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FM无线电课程设计.docx

FM无线电课程设计

一、掌RF通信中基本的电路形

1.NE555集成电路

  

NE555接脚图

NE555(TimerIC)为8脚时基集成电路,大约在1971年由SigneticsCorporation发布,在当时是唯一非常快速且商业化的TimerIC,在往后的30年中非常普遍被使用,且延伸出许多的应用电路,后来基于CMOS技术版本的TimerIC如MOTOROLA的MC1455已被大量的使用,但原规格的NE555依然正常的在市场上供应,尽管新版IC在功能上有部份的改善,但其脚位劲能并没变化,所以到目前都可直接的代用。

2.NE555的简介

NE555是属于555系列的计时IC的其中的一种型号,555系列IC的接脚功能及运用都是相容的,只是型号不同的因其价格不同其稳定度、省电、可产生的振荡频率也不大相同;而555是一个用途很广且相当普遍的计时IC,只需少数的电阻和电容,便可产生数位电路所需的各种不同频率之脉波讯号。

3.NE555的主要特点

1.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

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2.它的操作电源范围极大,可与TTL,CMOS等逻辑电路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电平及输入触发电平,均能与这些系列逻辑电路的高、低电平匹配。

3.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4.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4.NE555引脚位配置 

Pin1(接地)-地线(或共同接地),通常被连接到电路共同接地。

Pin2(触发点)-这个脚位是触发NE555使其启动它的时间周期。

触发信号上缘电压须大于2/3VCC,下缘须低于1/3VCC。

Pin3(输出)-当时间周期开始555的输出输出脚位,移至比电源电压少1.7伏的高电位。

周期的结束输出回到O伏左右的低电位。

于高电位时的最大输出电流大约200mA。

Pin4(重置)-一个低逻辑电位送至这个脚位时会重置定时器和使输出回到一个低电位。

它通常被接到正电源或忽略不用。

Pin5(控制)-这个接脚准许由外部电压改变触发和闸限电压。

当计时器经营在稳定或振荡的运作方式下,这输入能用来改变或调整输出频率。

Pin6(重置锁定)-Pin6重置锁定并使输出呈低态。

当这个接脚的电压从1/3VCC电压以下移至2/3VCC以上时启动这个动作。

Pin7(放电)-这个接脚和主要的输出接脚有相同的电流输出能力,当输出为ON时为LOW,对地为低阻抗,当输出为OFF时为HIGH,对地为高阻抗。

Pin8(V+)-这是555个计时器IC的正电源电压端。

供应电压的范围是+4.5伏特(最小值)至+16伏特(最大值)。

5.NE555参数功能特性

  ·供应电压4.5-18V

  ·供应电流3-6mA

  ·输出电流225mA(max)

  ·上升/下降时间100ns

6.NE555相关应用

NE555的作用范围很广,但一般多应用于单稳态多谐振荡器(MonostableMutlivibrator)及无稳态多谐振荡器(AstableMultivibrator)。

二、掌握FM通信的电路的原理

1.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定义

定义:

三点式振荡器是指LC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接而组成的反馈型振荡器。

三点式振荡电路用电感耦合或电容耦合代替变压器耦合,可以克服变压器耦合振荡器只适宜于低频振荡的缺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振荡电路,其工作频率可从几兆赫到几百兆赫。

2.三点式振荡器的构成原则

图5—20三点式振荡器的原理图

图5—20是三点式振荡器的原理电路(交流通路)

(5.3.1)

3.三点式振荡器构成的一般原则:

(1)为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两个电抗元件Xbe、Xce必须为同性,而不与发射极相连的电抗元件Xbe的电抗性质与前者相反,概括起来“射同基反”。

此构成原则同样适用于场效应管电路,对应的有“源同栅反”。

(2)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利用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来估算。

若与发射极相连的两个电抗元件Xbe、Xce为容性的,称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也称为考比兹振荡器(Colpitts),如图5—21(a)所示;

若与发射极相连的两个电抗元件Xbe、Xc为感性的,称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也称为哈特莱振荡器(Hartley),如图5—21(b)所示。

图5—21电容三点式与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原理图

4.三点式振荡器的性能分析

4.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Colpitts)振荡器

图1给出两种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图中

为分压式偏置电阻,

图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图(a)电路中,三极管发射极通过

交流接地,是共射组态;

图(b)电路中,三极管基极通过

交流接地,是共基组态。

组态不同,但都满足“射同基反”的构成原则,即与发射极相连的两个电抗性质相同,不与发射极相连的是性质相异的电抗。

4.2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的起振条件

以图5—22(b)所示共基组态的电容三点式电路为例分析起振条件。

(a)高频交流等效电路

画高频振荡回路之前应仔细分析每个电容与电感的作用,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画高频振荡回路时,小电容是工作电容,大电容是耦合电容或旁路电容,小电感是工作电感,大电感是高频扼流圈。

画等效电路时保留工作电容与工作电感,将耦合电容与旁路电容短路,高频扼流圈开路,直流电源与地短路,通常高频振荡回路是用于分析振荡频率的,一般不需画出偏置电阻。

图1(b)的交流等效电路

图5—24(a)电容三点式交流等效电路

(b)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

起振条件包括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

起振的相位条件已由“射同基反”满足。

判断能否起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推出反馈放大器的环路增益

振荡器起振的振幅条件

①环路断开后的等效电路(在这部分将给出一系列推导

的等效电路)

本题在图5—24

②将共基组态的晶体管用混合

型等效电路表示。

如图5—25(b)所示的晶体管等效电路。

③可画出断开环路后的等效电路如下图(c)所示。

将输出回路的等效电路简化为如图5—25(d),

图5—25(d)

(1)工程估算法求起振条件和谐振频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采用工程估算法,可大大简化起振条件的分析。

现将基本步骤归纳如下:

选择断开点,画出推导

的高频等效电路;

求出谐振回路的

(近似由谐振回路决定);

将输入阻抗中部分接入电阻折算到集电极输出回路中。

求出谐振回路谐振时基本放大器的增益

和反馈系数

(通常就是接入系数

),便可得到振幅起振条件;其中

4.3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哈特莱(Hartely)振荡器

图5—26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路

图(a)中,三极管发射极通过

交流接地,是共射组态;

图(b)中,三极管基极通过

交流接地,是共基组态。

尽管两个振荡电路的组态不同,但都满足“射同基反”的构成原则,即与发射极相连的两个电抗性质相同,不与发射极相连的是性质相异的电抗。

4.4克拉泼(Clapp)振荡电路

因为考比兹(Colpitts)振荡器存在不足,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所以产生了——克拉泼(Clapp)振荡电路

考比兹(Colpitts)振荡器虽然有电路简单,波形好的优点,在许多场合得到应用,但从提高振荡器频率稳定性的角度考虑,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存在以下需要完善的不足之处。

原因:

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直接和谐振回路电抗元件并联,极间电容(即结电容)是随环境温度、电源电压和电流变化的不稳定参数,它的变化会导致谐振回路谐振频率的变化,因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基本上由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决定,回路谐振频率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振荡器频率的稳定性。

结果:

三点式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不高。

一般在

量级,为提高频率稳定度,必须设法减小晶体管极间电容的不稳定性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改进的方法:

串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Clapp)振荡电路。

图5—28克拉泼振荡电路

图(a)给出克拉泼振荡器的实用电路,

图(b)是其高频等效电路。

4.5西勒(Seiler)振荡电路

在对Clapp振荡电路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的基础,产生了西勒电路。

图(a)给出Seiler振荡电路的实用电路,

Seiler电路是在克拉泼电路中的电感L两端并联了一个可变小电容

,且满足

远大于

,这就是并联改进型电路命名的来由。

图(b)是其高频等效电路。

图5—32计算接入系数与等效负载的结构示意图

结论:

晶体管c、b两端对谐振回路A、B两端的接入系数与Clap电路的完全相同。

因此,Seiler电路适合于更高频段的振荡器。

5.三点式振荡器性能比较

电容三点式的优点:

由于反馈电压取自电容,而电容对晶体管的非线性产生的高次谐波呈现低阻抗,能有效地滤除高次谐波,因而输出波形好。

晶体管的极间电容与回路电容并联,可并入回路电容中考虑。

若直接用极间电容代替回路电容,工作频率可大大提高。

其缺点是反馈系数与回路电容有关。

如果用改变电容的方法来调整振荡频率,将改变反馈系数,甚至可能造成电路停振。

电感三点式是通过改变电容的来调整频率,基本上不会影响反馈系数F。

但是电路能够振荡的最高频率较低,因为电感三点式电路中,晶体管的极间电容与回路电感并联,高频工作时,可能会改变支路电抗特性,破坏相位平衡条件而无法振荡。

另外,由于反馈电压取自电感,而电感线圈对高次谐波呈高阻抗,使输出中含有较大的谐波电压,导致输出波形失真较大,波形较差。

三、通信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这个FM无线电信号发射器可以发射3~5W高频无线电信号,可使用收音机FM波段接受,用于长距离无线遥控.传输距离可达1km以上。

电路如下图所示:

555构成信号发生器,AN是控制开关。

AN开路时,555按高音频振荡。

AN连通时,555按低音频振荡。

555的振荡输出去调制3DA825构成的射频振荡电路,产生FM发射信号,通过电线AN完成发射。

3DA825构成共基极射频振荡器,L1构成负荷调谐回路,依靠电容器反馈形成振荡。

其基极偏流受555输出调制,从而完成FM信号的产生。

改变L1电感量,就可改变发射载须的频率。

用FM波段收音机接收,要求载频在88~108Mhz接收频率范围内。

L1可用1.0mm镀银硬导线长40~50mm,绕成直径3~5mm的线圈制成,电感量大约40HZ,L2可用同样导线100mm左右也绕成大致同L1直径的线圈,电感量月100nH。

电感量的大小与所绕线全数、直径以及匝间距等有关,也就是与所绕外形有关。

改变外形则改变电感量,用此办法可微调发射频率。

1.通信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

熟悉目前通信电路调试中基本仪器的使用。

2.电路调试过程:

a.根据原理图及封装电路板对元件进行焊接。

b.接通电路的电源。

把示波器的正极接在电路的天线上,其负极接在地线。

在示波器观察电路产生的正弦波形。

如果发现波形的频率达不到要求,可以调节L1,L2的匝数与匝距。

如果发现还不能产生所需的频率波形,可能三极管9018在焊接过程中已损坏或者出现虚焊等焊接问题。

可以用数字万用表测试元件的完好性。

c.把FM收音机的电源和音量打开,将频率调在97MHz左右无电台的地方。

给调试电路板通上电源,对准收音机,用螺丝刀调节振荡线圈L1,L2的稀疏(线圈匝间距离),直到收音机传出尖叫声。

然后用镊子轻轻弹动线圈,如果在收音机上接收到清晰的而清脆的“砰、砰”,声响,代表收音机已选择出正确的频道。

d.接着输入声频信号到调试电路板中,再慢慢增加调试电路和收音机距离,同时适当调节收音机的音量,直到声音最清晰、距离又最远为止。

3.通信电路调试中基本仪器的使用

a.电源电压器;提供电源电压,根据实验要求调节电源电压,9V。

b.示波器;测试无线电信的波形。

4.测试的波形

5.电路板完成图如下:

 

四、心得体会

经过了2011年6月13日至2011年6月17日为期一周的FM无线信号发射器课程设计。

在这个星期里,我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FM无线信号发射器实践学习。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对射频这门课程学习了一个学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仅仅是停留在了解的范围,对里面的好多东西还是很陌生,更多的在运用起来的时候还是感到很棘手,毕竟,万事开头难嘛。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

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

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

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

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

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

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

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

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

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

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这次实践课程老师并没有给我们详细的介绍,只是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实际操作。

实验是学习FM无线信号发射器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特别是RF通信中基本的电路形式。

对于射频的学习目的,可以概括为学习发能力,这些都必须通过充分的实际操作才能完成。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无线电的知识,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

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

五、参考文献: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傅佑麟   主编,2004.10.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李苏剑2005.

《射频和无线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菲特 艾罗 Chandra  译者:

李根强 匡泓 文志成2009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