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415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 最新.docx

高三历史教案中国近现代外交及经济史最新

专题七外交与近代现代经济

外交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调整与国际地位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

特点:

“一边倒”。

原因和作用: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敌视、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政策,对新中国政权构成极大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孤立。

②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

特点:

“一大片”。

原因和作用:

a.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

b.50年代末起,苏联对中国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企图损害中国的主权。

中苏关系紧张,我国的外交环境恶化。

c:

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独立。

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③70年代

特点:

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原因和作用:

a.美苏争霸,美国趋于守势。

b.苏联陈兵中国北部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

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④1978年底以后

特点:

“不结盟”,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原因和作用:

a.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世界结束。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b.我国认为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改革开放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基本国策。

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①20世纪50年代,采取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

②20世纪60年代,中国采取“两只拳头打人”

③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④20世纪80年代至今,实行“无敌国外交”

3.思考:

1)下列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和平外交是独立自主的表现B。

独立自主服从于和平外交政策

C.实现了独立自主就能实现和平外交D。

独立自主是和平外交政策的前提

2)《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

A.保障本国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B。

拥护国际持久和平

C.拥护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D。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3)使新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抗美援朝的胜利

C.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发D。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一.经济形态及演变

1.近代前期

A.自然经济:

(1)性质和地位

(2)瓦解过程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1)性质及地位



(2)兴衰过程:

 

D.洋务经济

(1)性质地位



(2)兴衰过程:

 

2.近代后期

A.民族资本主义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

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E.新民主主义经济:

(1)性质地位

 

(2)演变

 

3.现代:

社会主义经济

4.近代几种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

(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其他几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生存,艰难发展,日益萎缩,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

(4)新民主主义经济含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它的发展受中外反动经济的阻碍,同时它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性质地位

(2)曲折发展进程及归宿

 

(3)历史地位

 

(4)特点

思考:

近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环境呈逐步宽松的趋势,而外部环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所恶化:

1.根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环境逐步改善的主要表现,分析改善的主要原因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环境是否得到根本改善?

为什么?

3.外部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政策措施

原因

 

实质

 

思考:

1.新中国成立初期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背景是工商业

A.经营困难B。

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

C.抵制国营经济领导D。

大搞投机倒把活动

2.五反运动的作用是

A.打退不法资本家对社会主义的进攻B。

纯洁干部队伍,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

C.在工商业中进行了一次守法经营的教育

D.建立起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3.1949—1952年,党和国家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4.私营工商业在建国初期发挥了哪些作用?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私营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

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为什么要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有何特点?

 

和平赎买为什么能实现?

有何意义?

三.近现代经济结构的演变

1.鸦片战争----19世纪60、70年代前:

2.19世纪60、70年代----1927年:

3.1927-----新中国成立前:

4.1949----1952年:

5.1953----1956年:

6.1956----1978年:

7.1978年以来:

 

四.土地问题及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

1.过渡时期

措施:

结果:

 

思考:

1.建国初期,国营经济建立的作用是

A.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B。

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准备了物质力量

C.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D。

有利于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2.建国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主要的成就是

A.结束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历史B。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C.完成了三大改造D。

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3.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的合理调整和后来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的共同点是

A.都触及到所有制形式B。

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C。

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4.解放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

A.全国物价得到稳定B。

土地改革胜利完成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

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5.建国初期,经济战线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问题B。

工矿企业的生产改革问题

C.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稳定物价D。

全国财政由中央统一管理问题

6.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B。

消灭了农村中的封建剥削制度

C.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

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农民生活

2.全面建设时期

特征:

 

3.文革时期

 

4.新时期

特征:

 

思考: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主要在于

A.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B。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

C.加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D。

促使农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2。

在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改变了农村中的生产关系B.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经营形式

C.农民获得土地的独立使用权D.劳动产品归农民自己支配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农村长期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C.我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

六.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

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

(2)核心内容:

(3)结果:

2.第二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的经济。

(1)原因:

(2)核心内容:

(3)结果:

3.第三次:

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

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

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

这次调整将进一步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思考:

对新中国50年以来所实现的跨越表述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全面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B.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C.市场经济的建立,实现了由传统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D.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专题能力演练

一、选择题:

1、(2002年上海卷)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D.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2、(2003年全国文综卷)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内实际推行的土地措施不包括

A.禁止地主收租B.承认耕者有其田

C.没收地主土地D.按人口重新分配全部土地

3、(2003年高考江苏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4、(2003年全国文综卷)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

A.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D.组织农民积极从事生产

5、(2000年春季北京、安徽卷)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 

(1)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2)促进经济发展(3)实行精兵简政(4)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A.

(1)

(2)  B.

(1)(3)(4)  C.

(1)

(2)(3)  D.

(1)(4)

6、(2003年高考江苏卷)1950年土地改革实行了保存富农经济、中立富农的政策,其目的是①减少运动的阻力②稳定民族资产阶级③发展农村经济④保护农民的土地土地所有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03年高考江苏卷)中共八大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是

A.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方针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8、(2000年春季北京、安徽卷)建国初期国营经济建立的作用是

(1)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

(2)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准备了物质力量(3)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4)有利于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A.

(1)

(2)(3)  B.

(1)

(2)(3)(4)  C.

(2)(4)  D.

(1)

(2)(4)

9、(2001年春季高考北京、内蒙古、安徽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来实现的,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合作

(2)限制资本主义剥削(3)受到人民政府的管理和工人的监督(4)带有若干社会主义性质

A.

(1)

(2)   B.

(2)(3)   C.

(1)

(2)(3)   D.

(1)

(2)(3)(4) 

10、(2001年春季高考北京、内蒙古、安徽卷)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