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523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八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_八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

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用具:

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1、概念: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

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

由此得到:

  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

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 如图,已知:

△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

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

(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例2 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cm.问:

  

(1)牧童从A处牧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

问题可转化为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

  在CD上作一点M,使AM+BM最小,

  先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1,

  再连结A1B,交CD于点M,

  则点M为所求的点.

  证明:

(1)在CD上任取一点M1,连结A1M1、AM1

  BM1、AM

  ∵直线CD是A、A1的对称轴,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M1B中

  ∵A1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

(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为CD中点,且A1B=2AM

  ∵AM=500m

  ∴最简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 已知: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D,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

  求证:

CE=DE

  证明:

延长BD至F,使DF=BC,连结EF

  ∵AE=BD, △ABC为等边三角形

  ∴BF=BE, ∠B=

  ∴△BEF为等边三角形

  

  ∴△BEC≌△FED

  ∴CE=DE

  5、课堂小结:

  

(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联系:

这两个定义中都涉及一条直线,都沿其折叠而能够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对性:

即若把轴对称图形沿轴一分为二,则这两个图形就关于原轴成轴对称,反之,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全二为一,则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解题方法:

一是如何画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找对称点)

  二是关于实际应用问题“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P120#6、8、9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图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可与原三角形有重叠部分)

  

  解: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

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

  (3)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

通分保证

(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

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

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通分:

  最简公分母为:

,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

通分如下:

  

  

  

  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

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例1通分:

  

(1),,;

  分析:

让学生找分式的公分母,可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

”,依据分数的通分找最小公倍数。

  解:

∵最简公分母是12xy2,

  

  小结:

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解:

∵最简公分母是10a2b2c2,

  

  由学生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分式通分中求最简公分母概括为:

(1)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凡出现的字母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3)相同字母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取这些因式的积就是最简公分母。

  例2 通分:

  

  设问:

对于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通分如何找最简公分母?

  前面讲的是单项式,对于多项式首先应该对多项式因式分解,确定各分母所含的因子然后再确定最简公分母。

  解:

∵最简公分母是2x(x+1)(x-1),

  

  小结:

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应先分解因式.

  

  解:

  将分母分解因式:

x2-4=(x+2)(x-2).4-2x=-2(x-2).

  ∴最简公分母为2(x+2)(x-2).

  

  由学生归纳一般分式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其步骤如下:

  1.将各个分式的分母分解因式;

  2.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3.凡出现的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因式为底的幂的因式都要取;

  4.相同字母或含字母的因式的幂的因式取指数最大的;

  5.将上述取得的式子都乘起来,就得到了最简公分母;

  6.原来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最简公分母。

  练习:

教材P.79中1、2、3.

  (三)课堂小结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六、作业

  教材P.85中1、2.

  七、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的内容、证明及应用.

2.理解原命题和逆命题的概念和关系,会找一个简单命题的逆命题.

3.渗透角平分线是满足特定条件的点的集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是重点.

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区别和灵活运用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角平分钱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探求与证明

1,复习引入课题.

(1)提问关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2)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图3-86中的∠AOB的角

平分线OC.

2.画图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证明之.

(1)在图3-86中,让学生在角平分线OC上任取一

点P,并分别作出表示P点到∠AOB两边的距离的线段

PD,PE.

(2)这两个距离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学生度量后得出猜想,并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进行证明,得出定理.

(3)引导学生叙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定理1),分析定理的条件、结论,并根据相应图形写出表达式.

 

3.逆向思维探求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1)让学生将定理1的条件、结论进行交换,并思考所得命题是否成立?

如何证明?

请一位同学叙述证明过程,得出定理2——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2)教师随后强调定理1与定理2的区别:

已知角平分线用性质为定理1,由所给条件判定出角平分线是定理2.

(3)教师指出:

直接使用两个定理不用再证全等,可简化解题过程.

4.理解角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

(1)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运动显示)到角的两边的距离都相等(渗透集合的纯粹性).

(2)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运动显示)都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而不在其它位置,渗透集合的完备性).

由此得出结论: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二、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练习1填空:

如图3-86

(1)∵OC平分∠AOB,点P在射线OC上,PD⊥OA于D

PE⊥OB于E.∴---------(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PD⊥OA,PE⊥OB,----------∴OP平分∠AOB(-------------)     

例1已知:

如图3-87(a),    ABC的角平分线BD和CE交于F.

(l)求证:

F到AB,BC和AC边的距离相等;

(2)求证:

AF平分∠BAC;

(3)求证:

三角形中三条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而且这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4)怎样找△ABC内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

(5)若将“两内角平分线BD,CE交于F”改为“△ABC的两个外角平分线BD,CE交于F,如图3-87(b),那么

(1)~(3)题的结论是否会改变?

怎样找△ABC外到三边所在直线距离相等的点?

共有多少个?

说明:

(1)通过此题达到巩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第

(1)题)和判定定理(第

(2)题)的目的.

(2)此题提供了证明“三线共点”的一种常用方法:

先确定两条直线交于某一点,再证明这点在第三条直线上。

(3)引导学生对题目的条件进行类比联想(第(5)题),观察结论如何变化,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练习2已知△ABC,在△ABC内求作一点P,使它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

练习3已知:

如图3-88,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BC,AD⊥DC.求证:

点C在∠DAB的平分线上.

 

例2已知:

如图3-89,OE平分∠AOB,EC⊥OA于C,ED⊥OB于D.求证:

(1)OC=OD;

(2)OE垂直平分CD.

分析:

证明第

(1)题时,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OEC=∠OED,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OC=OD.这样处理,可避免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练习4 课本第54页的练习.

说明:

训练学生将生活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的能力.

三、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定义及应用

1.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角平分线的性质,判定定理的题设、结论,使学生看到这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得出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定义,并举出学过的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例子.教师强调“互逆命题”是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做为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就是它的逆命题.

2.会找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并判定它是真、假命题.

例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

(1)~(5)中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3)对顶角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5)如果|x|=|y|,那么x=y;

(6)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7)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说明:

注意逆命题语言的准确描述,例如第(6)题的逆命题不能说成是“两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有关结论.

例4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错误的命题没有逆命题;

(2)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3)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正确的;

(4)一个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错误的;

(5)每一个定理都一定有逆定理.

通过此题使学生理解互逆命题的真假性关系及互逆定理的定义.

四、师生共同小结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条件内容分别是什么?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有什么性质?

怎样找三角形内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

3.怎样找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原命题与逆命题是否同真、同假?

五、作业

课本第55页第3,5,6,7,8,9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教学设计需2课时完成.

角平分线是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集合,因此,利用教具,投影或计算机演示动点运动的过程和规律,更能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自己观察,探索新知识,从中提高兴趣,以充分培养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六章 一次函数4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两个条件确定一个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2.能由两个条件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一个条件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能根据函数的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能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字问题,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让学生认识数字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难点

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板

●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定义,在给定表达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说出它的有关性质.如果给你有关信息,你能否求出函数的表达式呢?

这将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Ⅱ.讲授新课

一、试一试(阅读课文P167页)想想下面的问题。

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的关系。

(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

要求v与t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它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还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设函数解析式,再把已知的坐标代入解析

 

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师]请大家先思考解题的思路,然后和同伴进行交流.

 

[生]因为函数图象过原点,且是一条直线,所以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设表达式为v=kt,由图象可知(2,5)在直线上,所以把t=2,v=5代入上式求出k,就可知v与t的关系式了.

解:

由题意可知v是t的正比例函数.

设v=kt

∵(2,5)在函数图象上

∴2k=5

∴k=      

∴v与t的关系式为

    v=     t

(2)求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就是求当t等于3时的v的值.

解:

当t=3时

v=        ×3=           =7.5(米/秒)

 二、想一想

[师]请大家从这个题的解题经历中,总结一下如果已知函数的图象,怎样求函数的表达式.大家互相讨论之后再表述出来.

[生]第一步应根据函数的图象,确定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或是一次函数;

第二步设函数的表达式;

第三步根据表达式列等式,若是正比例函数,则找一个点的坐标即可;若是一次函数,则需要找两个点的坐标,把这些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所设的解析式中,组成关于k,b的一个或两个方程.

第四步解出k,b值.

第五步把k,b的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

[师]由此可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

[生]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一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条件.

三、阅读课文P167页例一,尝试分析解答下面例题。

[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厘米)是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的

 

一次函数、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千克时,弹簧长15厘米;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厘米.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师]请大家先分析一下,这个例题和我们上面讨论的问题有何区别.

[生]没有画图象.

[师]在没有图象的情况下,怎样确定是正比例函数还是一次函数呢?

[生]因为题中已告诉是一次函数.

[师]对.这位同学非常仔细,大家应该向这位同学学习,对所给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再有目标地去解决,下面请大家仿照上面的解题步骤来完成本题.

 

[生]解:

设y=kx+b,根据题意,得

15=k+b,     ①

16=3k+b.    ②

由①得b=15-k

由②得b=16-3k

∴15-k=16-3k

即k=0.5

把k=0.5代入①,得k=14.5

所以在弹性限度内.

y=0.5x+14.5

当x=4时

y=0.5×4+14.5=16.5(厘米)

即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6.5厘米.

[师]大家思考一下,在上面的两个题中,有哪些步骤是相同的,你能否总结出求函数表达式的步骤.

[生]它们的相同步骤是第二步到第四步.

求函数表达式的步骤有:

1.设函数表达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方程.

3.解方程.

4.把求出的k,b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

四.课堂练习

 

(一)随堂练习P168页

(题目见教材)

解:

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经过点A(-1,1),则b=3,该图象经过点B(1,-5)和点C(-,0)

(题目见教材)

解:

分析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由图象过(0,2),(3,0)两点可知:

当x=0时,y=2;当x=3时,y=0。

分别代入y=kx+b中列出两个方程,解法如上面例题。

五.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根据已知条件,如何求函数的表达式.

其步骤如下:

1.设函数表达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k,b的方程;

3.解方程,求k,b;

4.把k,b代回表达式中,写出表达式.

六、布置作业:

P169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