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461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2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

松坎小学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78页例题1(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练习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教学新知

1、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根据图中的对话,完整地编一道应用题。

生自由发言:

国庆节很快就要到了,学校准备买一些气球分给各个班级。

如果用80个气球,要给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让学生口算,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0÷20=()个

3、《做一做》练习90÷30=60÷30=80÷40=

4、想一想:

83÷20≈()80÷19≈(),这两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区别?

联系?

能否用曾经学过的估算和今天刚学习的除法来解决?

83÷20≈80÷20=480÷19≈80÷20=4

5、让学生自学79页

(2)如果有120面彩旗,每班分给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级?

120÷30=()面,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6、想一想:

122÷30≈()120÷28≈()

(二)反馈练习

1、《做一做》180÷30=240÷40=420÷60=

184÷30≈240÷37≈420÷58≈

(三)深化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1题:

小组间开展“夺红旗“竞赛。

并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2、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4题:

估算与口算结合,老师把题目写在口算卡片上,采取抢答的形式。

3、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2、3、5题。

教学反思:

口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页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口算。

(你是怎样口算的?

说出口算过程)

30÷10=60÷30=80÷40=240÷60=210÷70300÷50=270÷90=630÷70=

2、口算。

(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评。

注意:

第一行的乘法算式是第二除法口算的思考过程。

3、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2题。

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应用题还要记住写答案)

4、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3题。

提问:

“限载40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编题,独立完成。

5、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

“≈”表示什么?

第一行的口算和第二行的口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6、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5题

提问:

“大约”表示什么?

为什么这道题要用“大约”?

(因为有的月份是三十一天,有的是三十天,还有的是二十八天或二十九天,为了计算方便,都取三十天,所以要用“大约”)

学生独立列式,老师讲评。

7、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两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购书的录像或画面、练习十五第1、3题),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30)60040)9580)382选一题,说说笔算过程。

2、口算下面各题。

20×430×650×580×440×690×570×360×7

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465263872174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

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教师谈话:

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

(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做20来想商。

此时应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

接着,有谈话引出试商:

要想算84里面有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看个位。

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

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

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

下面咱们就用21)84尝试一下。

(3)师生共同经历试商过程。

请学生说应把21看作几十试商。

之后,试除……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

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

“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

(4)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

订正时提问:

“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成什么试商的?

是怎样想的?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

这3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

除数的个位数为1、2、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

3、教学用“五入”法试商。

(1)接着上面的购书情境和问题,引出第

(2)个实际问题。

由学生说出算式:

196÷39

(2)尝试试商,完成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用学过的方法,把39看作30来试商,商6大了,再改商5;另一种把39看作40来试商,商4小了,改商5。

之后,教师将196改为194让学生用上述的两种方法试商,看看试商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把196÷39的两种试商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

(3)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教师概括说明:

除数的个位数为5、6、7、8、9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4、引导概括

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两种情况,概括出: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请学生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交流。

根据交流中出现的不同填法,比如20×()<85,()里可以填1~4各数(当然也可以填0,但无实际意义)。

教师要特别指出:

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想商时,要选择除数与1~9中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的数。

2、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请学生口答或直接把各题的准确商写在书上。

3、完成练习十五第3、4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交流:

怎样试商,怎样检验初商是否合适?

2、教师强调:

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1、2、3、4时,可以把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试商。

除数的个位数为5、6、7、8、9的两位数时,试商时,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进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试商是不是合适,要用它和除数相乘的积与被除数比较进行检验才能确定。

教学反思:

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

第85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十五5~8题

教学目标:

●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除法,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让学生口算。

14×515×816×425×424×526×315×614×715×6+1525×8-25

2.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25×616015×9120

3.笔算下面各题。

33)28038)180

独立试做,反思做法,达到灵活运用

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各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4。

(1)出示例4: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

还剩几人?

(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

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

(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

然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

(5)教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选择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

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些?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

这类题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

使学生认识到:

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较简便。

三、练习

练习十五第5—12题

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7~11题,实际应用的题目。

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计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第12题,是开放题。

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

四、总结。

(略)

教学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巩固学生的口算及估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共同探索知识的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1:

用课件出示如下几题,学生抢答(开始上课,抢答题目,用于调动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情绪)。

180÷30=420÷60=240÷80=

183÷30≈420÷59≈240÷77≈

2.()里最大能填几?

40×()<31690×()<64320×()<165

30×()<28250×()<40880×()<505

笔算:

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出示如下几题:

22405174

师:

选一题,说产笔算的方法

师强调以下几项注意点:

①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两位;

②商的书写位置;

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呈现问题(课件出示例5情景图)

出示例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及描述例5第

(1)题。

2.请学生思考,根据条件,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组成多少组?

”的问题,从而列出算式:

576÷18=________(组)

师板书18

3.组织学生讨论小精灵的问题:

“先算18除什么数?

”“商怎样写?

”学生可以独立尝试计算,也可以讨论交流。

4.请学生汇报尝试及讨论的结果,注重学生“说”,即说一说笔算过程。

5.出示例5第

(2)题,如何解决“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930÷31=________(节)

6.讨论这题中新出现的问题,除到十位余下数是〇怎么办?

学生通过讨论和计算,弄明白高个位应该写〇的道理(师引导)。

7.讨论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笔算方法及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异同。

8.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练习十六第2题,请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自已试商及完成本题的方法,在班级里交流。

四、作业:

练习十六第4题和第8题

五、总结

1.小组讨论怎样笔算?

2.师强调商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中的几个要点:

①试商②商的书写位置③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十六的有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商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有关综合练习;

3.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练习十六第5题,不用坚式计算,判断商是几位数。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讨论“怎样能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2.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3.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概括: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则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1;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不够除,则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位数减2。

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做除法题先确定商的位数的良好习惯。

二、练习十六第3题,开放题

1.先让学生根据表中信息,独立计算并把表填完整。

之后,交流检查(在小组内完成)。

2.请学生根据表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练习十六填空练习

1.第6题

先指名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填写在书本上,小组内交流并检查。

2.第7题

①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在书上,并说说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请学生帮助王平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

3.第11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上,并讨论对比第一组数与第二组数的异同点。

4.第13题估算

让学生口答出估算结果,并在书上给出估算方法,在全班交流,然后用计算器算出准确商。

四、问题解决

1.练习十六第10题

①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检查。

②让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在选择的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2.练习十六第12题

①让学生借助画面和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题意(渗透“拥军”、“热心助人”等教育);

②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③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④组织交流,请学生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说给同学听,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第8、9题

6、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统计

纵向复式条形图(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100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

中国有多少人吗?

那你知道我们夷陵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自主探究。

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

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

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3.合作交流。

(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独立完成例题后的第

(1)~(3)题,第(4)题全班交流。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3.补充练习。

(1)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台数如下表。

规格

1匹

1.2匹

1.5匹

2匹

七月

20台

45台

38台

24台

八月

14台

35台

29台

12台

请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如果你是商店经理,明年进货时有何打算?

(2)实践活动。

①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②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③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④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写一篇数学日记。

四、小结

教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

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

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通过分析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新知

1、 完成106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103—104页3、4、5

教学反思:

你寄过贺卡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贺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

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

你寄过贺卡吗?

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

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1)出示问题:

1)估算一下,全校所有的学生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所有的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课大树?

2)引导思考:

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

(1)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

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

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 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教学反思:

统计

(一)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99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

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功能。

3、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

二年级时学过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与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时还学过了两种不种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与平均数。

二、新授

1、出示某地区城乡统计表

引导学生理解该地区1985年至2000年每隔5年城乡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分别画出2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镇与乡村人口进行对比,用一个统计图能描述这些信息吗?

画出复式统计图。

3、四人小组讨论小精灵的问题:

“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4、汇报交流,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5、回答书本上的三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级男生,女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统计

(二)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102页练习十九

教学过程: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一、练习十九第一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评价。

二、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从统计图中得到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分析,最后在些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理决策。

三、第三题安排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对男女学生喜欢玩具的人数进行统计。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第四题,设计了某市男女人均寿命变化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五、本题的开发性、实践性较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可以让学生在班级开展互动交流活动。

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统计的内容,也可以评价别人的统计内容。

使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对于统计的步骤、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有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1(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

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

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

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片:

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小女孩说:

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

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

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

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烙两张呢?

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

还可以怎样烙?

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引导:

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

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

启发学生发现:

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

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

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

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学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