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docx
《推荐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测基础版教师版新版新人教版
时间:
100分钟分数:
12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题后括号里)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说要定点轰炸伊朗核设施不过是大人吓唬小孩的恫吓手段而已。
(xià)
B.无良生产者在奶粉、
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真的令人咋舌。
(zhā)
C.陈水扁未戴手铐,在法警和一名“国安”人员的戒护下,被解送台北看守所。
(jiè)
D.不要总是这样婆婆
妈妈的了,你放心地去吧,家里的事有我照看呢!
(kān)
【答案】C
【解析】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四组词中,有错字最少的一组是()
A.焕然一新遍稽群藉美轮美奂睡眼惺忪自知之名
B.张惶失措眼花潦乱众目睽睽不可思议相得益章
C.合辙押韵粗制滥造锋芒必露略胜一筹诚惶诚恐
D.郑重其是巧妙绝伦一视同仁龙吟凤哕克尽职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A无错别字。
B项:
张皇失措眼花缭乱相得益彰计3个错别字。
C:
锋芒毕露计1个错别字。
D郑重其事恪尽职守
计2个错别字。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惨烈的5•12大地震,我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又不禁质疑那种认为人类无坚不摧无所不为的狂妄的观点。
B.他是个有名的电视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电视。
C.王永庆已驾鹤西归,三夫人李宝珠与王永庆胞弟王永在的人马正在台塑内部分庭抗礼,豪门权力争夺与爱恨情仇还未停止。
D.我国政府斥巨资力保奥运会万无一失,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
这真有点风声鹤唳的味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不符合描述对象。
出神入化:
极其高超的境界。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不符合语境。
风声鹤唳: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不符合语境。
考点:
理解常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世纪后期,学者们有条件广泛接触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尽管在对其介绍和评价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他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答案】A
【解析】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现在,请你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
白居
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
下联:
A.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B.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
C.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D.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四个选项,根据对联的知识排除,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但注意,后半部分必须是前部分提到的人物的作品内容。
故选D。
考点: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面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
②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
③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
④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⑤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倍到四倍也不会断裂。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②③
C.④①③⑤②
D.④⑤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
下列句中的“甲、乙、丙、丁”是名著中的四个人物,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
乱石山碧波潭底,孙悟空变作一只螃蟹,偷走了【甲】的辟水金睛兽,随即到芭蕉洞哄骗罗刹女。
②夜里家中失火了,【乙】头顶麻袋,裹着给马披的被子,冲进大火中抢救出硫酸盐罐,拦住受惊吓的枣红马,央求邻居一起抢救仓库。
③【丙】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
他曾说: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
④话说【丁】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
随着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被风吹得铃铎响。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
A.甲:
红孩儿乙:
外祖母丙:
列夫•托尔斯泰丁:
林冲
B.甲:
牛魔王乙:
外祖母丙:
列夫•托尔斯泰丁:
鲁提辖
C.甲:
牛魔王乙:
格里戈里丙:
贝多芬丁:
杨志
D.甲:
红孩儿乙:
格里戈里丙:
贝多芬丁:
时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可运用排除法,甲处,因牛魔王与罗刹女是夫妻,故选牛魔王,排除A、D两项。
丁处:
由“瓦罐之寺”可确定是鲁达。
故选B。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8.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A.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
理解: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B.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理解: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柔和汹涌澎湃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理解: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了老城舒适温暖的特点,强调了春天的老城带给人们的内心感受。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理解:
运
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答案】D
【解析】
考点:
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一项是()
A.小静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
“请您拜读,再
给我面批!
”
B.妈妈提醒你游戏别玩太久,你说:
“你怎么那么烦啊?
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
C.小刚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他说:
“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一点吧!
”
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批评道:
“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中“拜读”是谦辞,误用为敬辞。
B项中说话不注意对象,对妈妈(长辈)说话很不合礼节。
C项:
劝语暗含贬损,语意与目的不符。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诗选》作者范仲淹。
B.《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D.《望岳》《春望》都选自《杜诗详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词选》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古诗文填空(4分,每道横线一分)
11.白头搔更短
12.荡胸生曾云
13.,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自非亭午夜分
【答案】浑欲不胜簪决眦入归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不见曦月
【解析】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公破之,刳①去其节,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②圮毁,蓁莽荒
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③,幽阒辽复④,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
皆竹楼之所
助也。
公退之暇
,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节选自王禹傅《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注]①刳(kū):
剖,削。
②雉堞:
城墙。
③平挹江濑(1ài):
奔流的江水尽收眼底。
濑,湍急的水。
④辽复:
写视野的辽阔绵远。
复,绵远。
15.解
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有仙则名②无案牍之劳形③不可具状④公退之暇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皆竹楼之所助也
B.可以调素琴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C.庶斯楼之不朽也庶竭驽钝
D.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处处志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18.【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15.①著名,出名。
②使……劳累。
③详细。
④空闲。
16.C
17.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朽坏吗?
18.写法:
托物言志;(1分)分析:
《陋室铭》中借写陋室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借竹楼表达了作者遭贬之后恬淡自适的生活态度及居陋自持的高洁志趣。
(1分)
【解析】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试题分析:
A项的“之”解释为:
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
B项的“以”解释为:
用来;因为。
C项的“庶”解释为:
希望、但愿。
D项的“志”解释为:
志同道合;做标记。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7.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
注意1句中的“斯”的含义,2句中的“岂、易”的含义。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试题分析:
注意提示:
从写法上分析,《陋室铭》的写法属于托物言志。
然后结合耳闻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考点:
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19分)
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
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
小夏一封,小秋一封。
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
小夏说:
“京城的,比我的好。
”小秋道:
“上海的,也不差”。
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
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
父亲说:
“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
”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
那天,他们去了学校。
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
趴下了,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
,学校来的。
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
“祝贺!
全体教师捐赠。
”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
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
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
“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
要不,抓阄也行。
”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
“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
”小秋也抬起头:
“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
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
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
“哥!
”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
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19.
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3分)
20.小说开头一段主要有哪些作用?
(3分)
21.“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22.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5分)
23.记叙文结尾一般要照应开头或标题,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请你按照这一要求给文章补写一段结尾。
(5分)
【答案】
19.小夏小秋兄弟俩同时受到录取通知,(1分)可是父子三人筹措学费无果,虽然得到社会求助,但是学费仍然差一大截,(1分)最后小夏撕毁通知。
依然决定出去打工供养全家。
(1分)
20.景物描写,突出天气酷热(1分)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3分)
21.比喻。
(1
分)生动形象描绘兄弟俩惊讶神态。
(2分)
22.自然界的阳光,(2分)“八月的阳光”既暗示生活的艰难
(炙烤人),(1分)又象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温暖人)。
(2分)
23.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本题开放题,老师酌情给分)
【解析】
19.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章,根据及细纹的六要素分析写出故事梗概即可,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1.试题分析:
考试中考的较多的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试题分析:
可从两方面理解:
“八月的阳光”既暗示生活的艰难(炙烤人),又像征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温暖人)。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3.试题分析:
本题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合理的想象阐述即可。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
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议论文(14分)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
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
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
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
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
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地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
“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
”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
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
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
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
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
的境况了。
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
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
砾中诞生的。
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2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5.第⑥段划线句作用。
(3分)
2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分)
27.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4分)
【答案】
24.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25.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成功和错误分别比喻成金砖和沙砾,(1分)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成功要经过不断的错误过程方能获得,进而证明中心论点成立(1分)
26.提出观点“学书纸费,学医人费”(1分)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
;(1分)最后以古谚作道理论据,进一步论证论点。
(1分)
27.⑴.事实论据示例:
(2分)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
⑵道理论据示例:
(2分)失败是成功之母。
【解析】
考点:
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5.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比喻论证作用的掌握,比喻论证:
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
考点: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6.试题分析:
“思路”就是指作者写作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正如答案所示,本文是以古语先摆论据,提出论点,然后举刘邦和
一位书法家的例子摆事实,最后再讲道理作结论。
提论点,摆事实,讲道理作结论,这一思路是很清楚的。
此题不难,关键是学生要知道“思路”是指什么。
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7.试题分析:
这是个拓展知识题,事实论据就是指具体的事例,如示例一;道理论据可用名言格言,如示例二。
此题很容易。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2015山东威海)作文(50分)
题目:
因为有根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答案】参考例文:
因为有根
走过阳台,无意间瞥见那株苍翠欲滴的龙骨,已长有和我一般高的个头,猛然想起有些日子没有给它浇过水了。
提起水壶的一瞬间,眼前浮现的,却是那个送我龙骨的老人。
记忆中的那个老人,总是背光出现。
阳光在他的身后轻柔地摇摆着,就像是从他身上弥散开来的光辉。
他那黑红的脸庞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宛若云贵高原上的红土,简单、朴实、敦厚,却让人从中读懂了什么叫“恢宏”。
有时候,他会戴上一顶草帽,裸露的手臂青筋如同树根般盘踞。
他喜欢赤着脚站在被太阳炙烤的水泥地上,宽厚的脚板也是大地的颜色。
他说,这样做,接地气。
在我印象里,他总是一个人在阴凉处静静地摇着蒲扇。
在大家伙的眼里,他是村里尽责的播音员、水电工,也是每个人心中最好的老大哥。
他好像知道许多我不懂的东西,明白许多我所难以理解的道理。
小时候如此,现在我长大了,还是如此。
尽管我确切地明白,他只是实实在在的种地人,但我还是会怀着虔诚与尊敬,听他讲那些大道理,听他讲那些跟着毛主席的旧时光。
太阳慵懒地挂在西山上,山风吹来了傍晚的第一缕凉爽。
他在小院里捣弄着家畜们今天的晚餐,母鸡探头探脑地溜达到了他身后,趁机偷吃了几口;猫儿趴在门后,怡然自得地摇着尾巴;鸽子扑棱棱地飞上了屋檐,家鸭一直扯着喉咙激情辩论或纵情演讲。
而他,总是笑呵呵地看着他用双手所创造的这一切。
曾经,我也陶醉于这种充满乡土味的恬淡意境,可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之间的我,却再也无缘邂逅这种独特的风景。
他教会我很多,从被蚊虫叮咬要涂马齿苋汁这种小事,到时刻要追随毛主席的话语这样崇高的信念。
因血脉相连的缘故,我每分每秒都能感受到,继承的血液在我的胸膛里澎湃;从他那里学来的东西,是名副其实的真理,将在我前行的路上霍霍闪耀。
当初,他刚送的龙骨只有手掌长短。
如今长到这般高矮,我又不禁想起了他——我最敬爱的爷爷。
放下水壶,望着水沿着土壤的轮廓缓缓渗入的弧线,仿佛能看见龙骨牢牢抓紧泥土的深根。
我暗暗叮嘱自己,等放了暑假,一定立即背起行囊,马上回到那个乡下的村庄,回到那个热闹又祥和的小院——因为,那里有我的根。
【解析】
试题分析:
命题作文,《因为有根》的“根”,可以是一切生命赖以存活的真实的根,可以是滋养人、鞭策人或激励人的某种精神或力量,还可以是一方土地、一缕乡情或一寸丹心等带给人深厚的影响与震撼。
“根”是正能量的蓄积,是真情和真理的化身。
选择正能量的角度立意。
一是主题要明。
无论是采用哪种文体的作文,都应该有画龙点睛之笔。
不能让读者读完还不明白作文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一篇主题模糊的作文,不会给人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题记、文首、文中或文末,均可依据需求在适当的地方点题。
二是挖掘要深。
要透过“根”的表象洞察“根”的本质,不能就“根”论“根”,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上。
有的同学写作中只停留在植物的根上,而没有阐述“根”的象征意义或深层含义,文章就显得幼稚而单调。
三是选材要新。
个别同学热衷于背作文、搬作文,抹杀了个人的创造力,结果导致雷同卷的出现;还有的同学,能以“爱”为根写作文,但还是千百年来老掉牙的素材,譬如下雨送伞、生病送医院、天冷送衣服等等,导致文章千篇一律、同嚼蜡。
能善于捕捉生活中真善美的人,才会在写作中不断推陈出新。
四是描写要透。
对文章中最能彰显主题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