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039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docx

届全国各地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政治卷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三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

1.黑格尔认为:

“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

”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这种分歧体现了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2.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包含某些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片面扩大意识作用,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②④

3.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

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

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

”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11年2月l4—16日,由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的超级计算机“沃森”参加了美国智力竞猜节目“危困!

”。

在比赛中,“沃森”凭借超强的运算速度和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回答了涉及历史、文学、政治、电影、流行文化和科学等一系列问题,战胜了两位最为成功的选手参赛者。

“沃森”的成功表明

①高度发达的智能系统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②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础

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看下面漫画《鱼什么时候来是鱼的事》。

钓鱼者的态度

A.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

B.否认了事物运动的客观性

C.否认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7.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

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

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B.①⑨C.②④D.③④

8.2012年《壬辰年》生肖“龙”邮票因为外形设计“张牙舞爪”引起了网友争议。

有人说“威武庄严,一身正气”,有人则认为“凶神恶煞,霸气外露”。

专家说,这条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九龙壁。

这说明

A.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艺术作品会给人无限遐想

B.读者对邮票的理解与自身的生活阅历及感悟息息相关

C.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而错误意识则来源于主观世界

D.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由于现实中龙的存在赋予了设计者灵感

9.右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

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

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

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

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

选自《信仰的沙漠》

10.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作用。

这表明认识是

①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②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③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④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我们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体现了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2012年8月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连续回落。

我们能通过价格数据来研究价格背后的种种矛盾问题,这说明

A.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B.承认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C.哲学上讲的静止,是指事物的绝对不运动状态D.是否存在相对静止,在生活中是没有意义的

13.近年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

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

使用杀虫剂本来是为了农作物的增产,结果却事与愿违说明

①有些客观事物因其过于复杂,超出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②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建立的联系往往是错误的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④离开正确认识的指导,实践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4.宋代苏东坡读书用的是“八面受敌”法。

一本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

从这一角度读,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另一角度读,解决另一方面的问题。

如此步步深入,最后就掌握了这本书的全体,书也就读“厚”了。

“八面受敌”法启发人们读书要

A.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整体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5.玄幻小说常以冒险、战争为主题,时代背景、世界观等皆无拘束,可任凭作者自由发挥。

虚拟世界架构和人物经历都是玄之又玄,天马行空。

对此下列正确的理解是

A.玄幻创作要遵循小说规律,不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

B.玄幻创作是作者主观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具体形式

C.玄幻内容是作者凭空发挥的,是不真实的虚幻的

D.因其“玄幻”,故其对现实的社会不起能动作用

16.2011年10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从骨髓中提取的干细胞制成了数以千万计的红细胞。

在未来20年,计划每年生产约113万升的“人造血”来满足国家医用需求。

这说明人类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联系的前提条件

②在改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

③能根据固有联系建立事物之间新的联系

④能使骨髓和干细胞之间建立有利的联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7.下列名言与右边漫画《同感》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

B.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C.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④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地震预警收到的效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至2013年4月,丁肇中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40万个正电子,使人类在寻找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这项新成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阿尔法磁谱仪有着一颗强大的“中国心”——一块中国制造的巨大永磁铁。

这一新进展再次佐证了

①立足于实践,可以实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②矛盾有特殊性,不是所有运动都有规律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认识工具和科学思维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

20.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有次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把细心收集的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

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

这个理论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思维能够正确的认识存在②规律性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联系具体客观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

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的辩证法启示是

①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2.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曾提出一个“鸡三足”论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鸡除了有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二足”外,还有另一只是名称和符号的“足”,所以对鸡来说共有“三”只“足”。

公孙龙的论断

A.

认同了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B.承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符号

C.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D.否认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3.右图漫画《折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质变

B.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D.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24.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因此,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2012年3月,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马鹿洞人”。

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目前正在进行确认。

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25.唯一两获老舍文学奖的作家宁肯为了写《蒙面之城》,在西藏生活了2年。

他原以为到了西藏肯定能写出不同凡响的作品,但事实却相反。

后来经过15年的生活磨砺,才完成了这种超越。

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与上升性B.真理都有条件和范围

C.人的认识水平是无限的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6.3D打印又称三维打印,其理念起源于19世纪末,在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进步的带动下得以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3D打印产业初步形成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种“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体现了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27.右侧漫画《总是环顾四周,你一定原地踏步》启示我们,

人的一生要想有所作为,必须

A.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B.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

C.敢于挑战已有的经验

D.向既定目标积极行动

28.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远的是

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C.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9.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命题“污染博弈”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污染博弈”是指在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宁肯污染环境,也不界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

企业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表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③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④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0.下图为某一时期某超市甲、乙两种商品的销售量变化情况,

请你判断下列现象最有可能的是

A.甲、乙是互补品,如果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AA1会向下移

B.甲、乙是互补品,如果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有提高,AA1会向上移

C.甲、乙是替代品,如果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有所减少,AA1会向上移

D.甲、乙是替代品,如果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有提高,AA1会向下移

31.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

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③→①

32.2013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七成一线城市房价反弹。

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是

①实行差别化房贷政策→增加购房支出→抑制投资投机购房

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

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购买力

④清理地方违规政策→增加住房用地供给→实行房地产统一定价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2分)

1.2013年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由环保部主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承办的“探索环保新道路——六·五世界环境日特别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提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目标指向,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

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9分)

2.针对目前我国交通秩序现状,为了保证人民生命安全,2013年伊始公安部出台新的交通规则,闯黄灯扣6分,由此也引发了诸多新的交通问题。

公安部在积极调研,多次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闯黄灯作出了新的规定:

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对闯黄灯进行处罚的交通规定。

(11分)

3.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材料一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

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形成巨大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结合上图及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10分)

材料二目前,我国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不少城镇超越资源环境容量,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城乡之间、城镇之间发展不协调,城镇布局紊乱,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和城镇尚未形成协调互动关系;由于行政壁垒的分割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城市各行其是,盲目发展,基础设施重复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2分)

4.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理论创新的热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许多标志性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首次在广东提出的。

而正是有这些正确的理论成果的指引,广东改革发展才引领全国风气之先,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当前广东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

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

(10分)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一客观实际需要。

(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符合我国当前实际,能够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以生态文明建设解决我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将推动我国摸索出一条代价小、可持续的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路子。

(3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出台对闯黄灯进行处罚的交通规定是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的需要,为了解决新的交通问题,需要对处罚规定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否对闯黄灯进行处罚,以及处罚的力度等交通规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对闯黄灯进行处罚的交通规定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3、

(1)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中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分)

消费、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潜力。

(2分)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会缩小,会对衣食住行等形成巨大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分)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会带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分)

城镇化有利于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分)

(2)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城镇化过程中要处理好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使其协调发展。

要承认联系多样性,着重把握事物间本质的长远的联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要立足整体,打破行政壁垒的分割,统筹安排。

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注意城乡城镇的布局,形成协调互动的关系。

(每点4分,答出三点即可,本小问满分不超过12分)

4、①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一轮的大发展。

(2分)

②解放思想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

(2分)

③解放思想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审视目前所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到实事求是。

(2分)

④解放思想要正视矛盾,深刻认识和正确对待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关键时期形势与不足。

(2分)

⑤解放思想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