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成绩
二力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二节
教学设计基础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本节出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中的第二节《二力平衡》。
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力的平衡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二力平衡是物体受力平衡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在力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既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续,又是今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二力平衡是联系新旧知识的一个枢纽。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经过了牛顿第一定律的运动的学习,已经有了有关力和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本节为八年级下册,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对于探究实验的这种学习方法已经基本了解,故对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3)没学习这节课以前,学生会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对这节课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比如;当推桌子推不动时,学生往往会认为给桌子的推力小于阻力,所以推不动;当电梯匀速上升的时候,拉力一定大于电梯的重力。
这样的思维障碍会影响学生对平衡力的影响和应用。
教学目标
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Ø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Ø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
Ø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Ø会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Ø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过程与
方法
Ø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Ø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Ø学会从分析一个物体上受几个力到能知道这几个力的平衡关系。
情感、态度与值观
Ø经过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Ø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Ø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什么是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策略
与方法
启发式
教师启发引导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探究规律;
讨论式
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探究原因、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资源与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
自学和讨论
探究实验
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教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复习提问
引入课题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跟踪练习
跟踪练习
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
新课讲解
跟踪练习
知识扩展
知识扩展
课后作业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合力
合力
首先来回忆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请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呢?
(在ppt上展示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强调的是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但是在我们的周围,是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的。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也能经常看到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来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
那我们对同学们举的例子进行一下受力分析。
(板书)
像以上这种情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就像刚才所举的例子。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ppt展示)
那现在有两个问题,
第一:
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
答:
不一定。
例如,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当他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是受力不平衡,只受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并没有处于平衡状态。
第二:
物体同样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为什么有时静止,有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
这是由最初运动状态决定。
现在我们来做几道习题,把导学案拿出来
(ppt上展示)
1.当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时(d)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要发生变化(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平衡状态不改变)
d.物体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下面哪种情况是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c)
a.木块沿光滑斜面加速下滑
b.抛出去的手榴弹
c.在水平笔直的铁路上,匀速前进的火车
d.汽车进站时的运动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凡是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不受力。
b.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可能受到了平衡力
c.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不动
d.物体受到了平衡力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受力情况最简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保持平衡呢?
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首先阅读课本第20—21页有关内容,并回答问题:
1.实验都要用到哪些器材?
(答:
小车、定滑轮两个、等质量托盘两个、砝码若干、细线)
2.为什么要保持小车静止,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不好控制,所以保持静止。
)
3.猜测一下都有哪些地方会导致实验存在误差?
(答:
小车与桌面之间有阻力;细线与滑轮之间有阻力;托盘质量不相等;桌面不水平,向一面倾斜。
)
既然已经猜到了可能会出现的误差,那么在实验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现在分小组进行实验,根据导学案上的四个小实验,把数据填在导学案上的表格里,现在可以开始了。
(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指导学生组装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
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实验1和实验2可分析出平衡力大小相等;实验2和实验3可分析出平衡力在同一直线上;实验2和实验4可分析出平衡里的方向相反。
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体,等大,反相,共线)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在第七章第一节《力》中,我们还学过相互作用力,现在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异同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如果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对平衡力,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
现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做一下导学案上的例一。
例一(2016.天津中考)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c)
a.F>G+f
b.Fc.F=G+f
d.F=G-f
从例一里我们把G和f看作一个力,我们可以引出一个合力的定义:
当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理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这里的合力并不是指力的大小之和,而是用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分析的。
1 两个力最大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两个力最小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2 同一直线,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之和,即
F合=F1+F2,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
3 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力之差,即
F合=|F1-F2|,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课后把导学案上的题都做完
思考并回答问题
答: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思考并回答问题
答:
桌子、电灯、放在桌子上的书、匀速直线运动的车等等。
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受力分析。
消化理解老师整理的概念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看教材,思考问题
看教材,思考问题
学生开始做实验
同老师一起总结规律
回忆知识点,和老师一起总结
做题
聆听,并理解知识点
下课
通过复习的方式,既让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点,同时也引出了平衡力的性质。
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衡态。
在平衡态的概念中找出容易出现理解错误和不容易被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
在平衡态的概念中找出容易出现理解错误和不容易被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
通过跟踪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
通过跟踪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
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器材和可能会导致出现误差的情况。
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器材和可能会导致出现误差的情况。
通过实验让学生可以自己分析出二力平衡的条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让学生对二力平衡的条件更深刻。
帮学生理顺思路,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不会再以后的做题中有疑问。
通过跟踪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
同时引出合力的定义。
拓展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拓展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他
人
评
价
自
我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