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248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docx

工程造价必备手册

 

建筑工程随身资料系列之

建筑工程造价必备手册

 

二00九年十一月一日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关键词:

围护、永久性顶盖、2.2米、坡屋、地下室、1.2~2.1米、2.1米)

1、单层建筑:

以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高度:

2.2米以上计全面积,不足2.2米计1/2。

(2)坡屋顶:

净高超过2.1计全,1.2~2.1米计1/2,1.2米以下不计。

2、单层建筑物内有局部楼:

以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高度:

2.2米以上计全面积,不足2.2米计1/2。

3、多层建筑物:

以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1)高度:

2.2米以上计全,不足计1/2。

4、多层建筑物坡屋顶或场馆看台下:

(1)设计利用及超过2.1米计全,1.2~2.1米计1/2,不足1.2米不计。

(2)设计不利用不计。

5、地下室(高度大于首层高度的1/2)、半地下室(高度大于首层高度的1/3,小于1/2)

(1)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及高度超过2.2米计全,1.2~2.2米计1/2,不足1.2米不计。

(2)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不计。

6、架空层

(1)利用及有围护结构高度超过2.2米计全,不足计1/2。

(2)设计有利用但无围护结构计1/2。

(3)不利用不计。

7、建筑物门厅、大厅、回廊:

按一层计

(1)门厅、大厅:

按一层计

(2)回廊按自然层计,高度超过2.2米计全,不足按1/2。

8、建筑物间架空走廊:

按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

(1)层高超过2.2米计全,不足计1/2。

(2)有永久性盖顶无围护结构计1/2。

9、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

(1)无结构层按一层计

(2)有结构层按结构层分别计。

(3)高度超过2.2米计全,不足计1/2。

10、舞台灯光控制室

(1)有围护结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

(2)高度超过2.2米计全,不足计1/2。

11、落地橱窗、门斗、挑廊、走廊、檐廊(建筑物外)

(1)有围护结构按其外围水平面积计。

(2)高度超过2.2米计全,不足计1/2。

(3)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计1/2。

12、场馆看台: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计1/2。

13、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

(1)有围护结构,高度超过2.2米计全,不足计1/2。

14、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

(1)高度超过2.2米计全,不足计1/2。

15、室内楼梯间、电梯井、观光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井、垃圾通道、附墙烟囱。

(1)按自然层计

16、雨篷

(1)宽度(外墙外边线起)超过2.1米计1/2,不足不计。

17、室外楼梯

(1)有永久性顶盖计1/2,没有则不计

18、阳台:

按1/2计。

19、车棚、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

(1)有永久性顶盖计1/2,没有则不计。

20、高低联跨建筑物

(1)先计高层,再计低层。

(2)变形缝并入低层建筑物。

21、幕墙围护建筑物

(1)按其围护外边线计。

22、有保温隔热层的建筑物

(1)按其外边线计。

23、不计算建筑面积的:

(1)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2)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夹层

(3)建筑物内分隔的单层房间、舞台及后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等。

(4)屋顶水箱、花架、凉棚、露台、露天游泳池。

(5)建筑物内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安装箱和罐体平台。

(6)勒脚、附墙柱、垛、台阶、墙面抹灰、装饰面、镶贴块料面层、装饰性幕墙、空调室外搁板(箱)、飘窗、构件、配件、宽度在2.1米及以内的雨篷、建筑物内不相连通的装饰性阳台、挑廊。

(7)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室外楼梯、室外钢梯和爬梯。

(8)独立烟囱、烟道、地沟、油(水)罐、气柜、水塔、贮油(水)池、贮仓、栈桥、地下人防通道、地铁隧道。

第四章钢筋及混凝土工程

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一、表示室内正常环境;

二、a表示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b表示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表示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四、海水环境;

五、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质物影响的环境。

注:

严寒或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工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

二、锚固长度(Lae(抗震)、La)

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

注:

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锚固长度可乘以修正系数0.8。

 

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

三、搭接长度(LIE(抗震)、LI)

LIE(抗震)=ζ×Lae(抗震)

LI=ζ×La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

修正系数ζ

1.2

1.4

1.6

 

四、钢筋弯钩长度

单个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种类

平直长度

弯钩长度

合计长度

180度

3d

2.25d+1d

6.25d

90度

3d

0.5d

3.5d

135度

3d

1.9d

4.9d

 

四、加密区长度

加密区长度

左端净跨

≥1.5hc且≥500(注:

一级抗震2hc二、三、四级为1.5hc)

hc:

梁高

右端净跨

首层底部

1/3净高

首层顶部

Max(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500mm)

一、二级抗震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

二层以上

五、钢筋的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种类

长度

备注

关键词:

保护层、锚固长度、弯钩长度、弯起钢筋

一、框架梁

1、首跨钢筋

135·箍筋

L=2(b+h-2c)+(2×1.9+8)+max(75,10d)×2

180·箍筋

L=2(b+h-2c)+(2×6.25+8)+max(75,10d)×2

90·箍筋

L=2(b+h-2c)+(2×3.5+8)+max(75,10d)×2

拉筋或单肢箍

L=L平+(2×11.9+2)×d

其余异型箍筋

L=L边+(2×11.9+2)×d

一级钢筋

L=L平+125(?

12.5)×d

通长筋

L=净跨+max(Lae,0.4Lae+15d,支座宽度-保护层+15d)×2

端支座负筋

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腰筋

构造钢筋: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

算法同贯通钢筋

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框梁高度≤800mm 夹角=45°

2、中间跨钢筋

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3、悬臂跨钢筋

主筋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

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

二、非框架梁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三、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四、柱

1、基础层

主筋

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基础插筋

箍筋

2根

2、中间层

柱纵筋

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箍筋

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绑扎梁加密

3、顶层

(1)角柱

内筋

弯锚(≦Lae):

层净高Hn+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

层净高Hn+梁高-保护层

外筋

层净高Hn+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2)边柱

内筋

弯锚(≦Lae):

层净高Hn+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

层净高Hn+梁高-保护层

外筋

层净高Hn+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3)中柱

钢筋

弯锚(≦Lae):

层净高Hn+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

层净高Hn+梁高-保护层

五、板

受力筋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

负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一、柱

1、基础层: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2、地下室:

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3、首层:

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4、中间层:

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5、顶层:

(1)角柱:

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

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

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

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2)边柱:

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

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

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3)中柱:

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

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二、板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la:

非抗震;lae:

抗震)

根数=(净长-2*50)/间距+1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

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

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

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三、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梁编号

2、截面尺寸

3、箍筋

4、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

7、梁支座上部筋

8、梁下部钢筋

9、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算法1:

hc-保护层+15d

算法2:

取0.4LaE+15d

算法3:

取Max(LaE,hc-保护层+15d)

算法4:

取Max(LaE,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

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150*2

注:

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

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

高度主梁高>800mma为60度

主梁高<=800mma为45度

四、剪力墙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

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

按图数

(D)箍筋计算:

(梁宽+梁高-4*保护层)*2+11.9*d*2+8*d

(E)拉筋长度:

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

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梁高-4*保护层)*2+11.9*d*2+8*d

(5)拉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

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

当梁宽≤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

六、箍筋的根数

种类

根数

备注

梁跨中的箍筋

N=(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2+(净距-加密区长度×2)/非加密区间距+1

主次梁相交有附加箍筋

N=(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2+(净距-加密区长度×2)/非加密区间距+1+附加箍筋数量

柱中的箍筋

(采用焊接时)

N=(下加密区长度-50)/下加密区间距+(上加密区长度)/上加密区间距+节点高度/节点区箍筋间距+(层高-下加密区长度-上加密长度-节点高)/非加密区间距+1

柱中的箍筋

(采用焊接时)

N=(下加密区长度-50)/下加密区间距+(上加密区长度)/上加密区间距+节点高度/节点区箍筋间距+2×绑扎长度/绑扎区箍筋间距+(层高-下加密区长度-上加密长度-节点高-2×绑扎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