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983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docx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6月

目录

一、行业概述4

1、行业背景概况4

2、国际油服行业的市场规模4

3、国内油服行业的市场规模5

二、细分行业概况7

1、防漏堵漏行业概况7

2、测井行业概况9

3、控压行业概况10

4、特殊井下工具/服务行业概况11

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2

1、行业主管部门12

2、监管体制12

3、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2

(1)主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12

(2)主要产业政策13

(3)行业资质管理14

四、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情况14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14

2、行业主要企业15

(1)防漏堵漏技术服务领域15

(2)监测技术服务领域15

①斯伦贝谢(Schlumberger)15

②哈里伯顿(Halliburton)16

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NPCLogging)16

(3)控压钻井技术服务领域16

(4)井下工具服务领域17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7

1、技术壁垒17

2、资质壁垒17

3、人才壁垒18

六、行业经营模式18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9

1、有利因素19

(1)产业政策支持19

(2)市场空间广阔20

(3)油气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前景20

2、不利因素21

(1)专业人才稀缺21

(2)石油价格大幅波动21

八、行业上下游的关系21

1、上游行业情况22

2、下游行业情况22

一、行业概述

1、行业背景概况

石油和天然气与煤炭一起构成全球最重要的一次能源。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新能源短期内仍然难以通过低成本的大规模开发来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各种运输工具、发电厂使用化石能源的习惯很难改变。

因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仍将是全球能源需求的主要来源,将受益于全球能源行业的持续增长。

当前市场上对石油的需求依然旺盛,并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依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国际能源展望》披露的数据,在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情况下,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达到每日11,000万桶,折合年复合增长率为1.4%。

与不断增长的需求相对应的,是原有油田产量的不断递减。

当前全球23个最大石油生产国中的15个已经进入产量递减期,提供世界石油产量20%的前14个最大油田中的6个已迈过了产量高峰的临界点。

虽然美国页岩油气的开采有效增加了全球的油气供应,但开采投入高于传统开采,导致实际上对设备和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

因此,新油田的勘探和开采需求,将呈现持续上升的局面。

2、国际油服行业的市场规模

根据世界石油(WorldOil)2014年9月的最新统计和预测,2014年全球钻井数量将恢复增长趋势,预计2014年全球钻井数量将达到106,540口,较2013年增长4.9%,市场规模庞大,具体情况如下:

3、国内油服行业的市场规模

就国内油气而言,由于油气禀赋先天不足,供需将是长期的矛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国内的原油表观消费量达到5.19亿吨,同比增长6.05%;但国内产量仅2.11亿吨,同比增长仅有0.9%。

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从57.2%增加至59.3%,再次刷新历史最高值,具体情况如下:

在国内油气产量愈发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油气开采方面进行了大额投入,产生了大量的新增油气设备和油田服务需求。

从2004年到2014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勘探和开发资本支出从993.30亿元上升至4,001.4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4.95%。

中石油2014年勘探与生产板块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2,314.80亿元,主要用于国内长庆、大庆、西南、塔里木、辽河等油气田的油气勘探项目和各油气田的油气产能建设工程,以及海外五大合作区大型油气开发项目。

预计2015年勘探与生产板块的资本性支出为人民币2,102.00亿元。

国内勘探继续突出储量高峰期工程,加大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等重点油气区域的工作力度;国内开发重点确保原油产量稳定、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做好大庆、长庆、辽河、新疆、塔里木、西南等油气田的稳产上产和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的开发工作。

海外继续深入推进中东、中亚、美洲、亚太等合作区现有项目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确保储量、产量较快增长。

中石化2015年将根据市场变化持续加大项目和投资的优化力度。

计划资本支出人民币1,359亿元,其中,油田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682亿元,积极推进涪陵页岩气项目建设,同时安排胜利、四川、塔河、准噶尔、鄂尔多斯等区域油气勘探开发工程,广西、天津LNG及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及海外项目。

中石油和中石化2014年勘探与开发开支内部结构正在发生显著改变。

勘探开发投资逐渐调整为突出质量效益原则,注重投资回报,合理调整项目建设节奏。

天然气特别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投资将显著增加。

根据BP的预测,全球天然气需求到2035年将年均增长1.9%,即1,720亿立方英尺/日,2035年的总量将达到4,970亿立方英尺/日。

其中页岩气是供应增长最快的品种(年复合6.5%),占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的近一半。

除北美外,中国是页岩气供应增长方面最有潜力的国家,占全球页岩气增长的13%;到2035年,中国和北美将合力贡献81%的页岩气。

我国加大对石油、天然气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投入将进一步扩大石油服务行业的市场空间,也有利于石油服务各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细分行业概况

1、防漏堵漏行业概况

井漏是指钻井、固井、测井等各种井下作业过程中,各种工作液(包括钻井液、水泥浆、完井液及其它流体等)在压差作用下漏入地层的现象。

井漏的原因主要是:

1)自然因素,即在沉积过程中、地下水溶蚀过程中或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井漏,包括渗透性漏失、裂缝性漏失;2)人为因素,包括注水开发导致地层压力发生变化,以及由于工程措施不当而造成的井漏。

井漏是井下工程中常见的复杂情况之一,它的影响不容小视,根据井漏对油气勘探、开发所造成的危害,可归纳为:

①耗费作业时间,延长作业周期。

在作业过程中,如果井漏达到某一程度而不能得到有效抑制时,将会导致作业中途停滞,甚至如果在长时间内不能解决,将会造成更严重的事故,如井喷、井塌、井报废等;

②干扰地质录井工作的进行。

对钻井液的砂样实行分析,了解油气,鉴定岩性是地质录井工作进行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果发生井漏将会导致不能获取砂样,从而使地质录井工作无法进行;

③损失大量的钻井液。

井漏达到一定程度时,使钻井工作无法进行,而井漏严重程度不同,损失的钻井液量也不同,少则十几立方米,多则几千甚至几万立方米;

④造成储层严重伤害。

如果漏层即位于储层,则大量的工作液、堵漏材料等进入,会对储层造成严重的伤害。

国内以前没有专门开展堵漏业务的队伍,堵漏是由钻井公司自己负责,传统堵漏一般使用的是核桃壳等天然生物质材料,但随着对复杂地质条件地区的开发,深井和超深井的数量逐渐上升,钻井公司的堵漏能力和水平已经难以解决复杂地质情况下的井漏,因此,专业化堵漏服务的需求应运而生并快速增长。

2、测井行业概况

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

石油钻井时,通常在钻至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

随钻测量是指在钻井过程中井下仪器产生脉冲并在地面解码测得井眼轨迹信息和地层物性信息,不需要中断正常钻井进操作而将信息实时传送到地面上来的过程。

随钻测量系统包含的信息主要有:

井眼轨迹数据(井斜、方位角、工具面角)、地层特性(伽玛射线、电阻率曲线)以及钻井工程参数(井底震动值、环空压力)等。

随钻测量是随着近代油气开采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测井技术。

相对于传统电缆测井技术,可大幅提高钻井效率与安全。

近些年国内一些公司也开始生产制造部分测量仪器,但所生产的随钻测量产品在抗温、抗压、抗振性能方面不高,不适合超深水平井应用。

国内测量工具还基本局限在常规测量工具上,随钻测井技术较落后,仍然以完井测井为主。

3、控压行业概况

控压钻井是通过对井底压力的实时监测、水力参数的分析计算、井口套压(或回压)的自动控制,实现合理的井底压力,始终保持井底压差处于微过平衡状态,有效控制地层流体侵入井筒,减少井涌、井漏、卡钻等多种钻井复杂情况,非常适合地层孔隙压力与破裂压力之间窗口较窄的地层作业。

控压钻井是钻井方式和井控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已成为解决塌、漏、涌、喷、卡等井下复杂情况的有效手段,并成为解决窄压力窗口难题的关键技术,可显著提高钻井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实现高效钻井和安全钻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控压钻井的应用范围和规模将不断扩大,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

据统计,控制压力钻井可克服80%的常规钻井问题,减少非生产时间20%至40%,单位进尺平均成本降低39至1,915美元。

随着国内油气资源的深入开发,优质油气资源越来越少,非均质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如深部裂缝性储层、碳酸盐岩储层、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大规模勘探、开发势在必行。

国内许多区域也存在适合控压钻井工艺的地层,如新疆南缘区块、四川盆地、青海油田、渤海湾地区、塔里木塔中、塔北、库车山前、焦页等诸多页岩气区块等,这些地区普遍存在窄密度窗口的安全钻井问题。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每年有近千口井存在严重漏失问题。

同时,在新疆等西部其它地区有的油气井使用的钻井液密度超过2.1g/cm3,高密度钻井液使用对现场操作要求极为苛刻,泵冲次很难得到精准控制,如泵冲60冲/分钟循环时可能就会漏失,58冲/分钟循环时可能就会发生井涌,地层孔隙压力几乎等于破裂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采用控压钻井技术来精确控制井眼的压力。

国内控压钻井技术刚刚起步,还未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欠平衡钻完井技术和装备的完善,以及考虑到全国各油田的现状,控压钻井技术在国内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特殊井下工具/服务行业概况

目前,国外井下工具项目发展趋势是:

1)开发组合式打捞工具,向一机多能方向发展。

常用打捞工具往往组合成一套使用;

2)开发液压技术,消除机械操作缺点;

3)开发辅助打捞工具,提高井下事故处理能力;

4)井下工具数字化控制亦是国外井下工具优势;

5)使用连续油管在小井眼条件下进行打捞作业。

国内井下工具研发程度较低,主要以仿制、相互模仿为主,技术含量不高,绝大多数供应商所提供的井下工具大多以低端、常规井下工具为主,以解决一般性井下事故为目标。

而井下复杂处理专业化公司也仅有几家,如渤海钻探欠平衡打捞公司、西部钻探定向井公司等。

三、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涉及主管部门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涉及的行业协会主要有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

2、监管体制

国家对油田技术服务行业采取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管理:

国家发改委通过行业规划发布、立项审批等手段对行业发展进行宏观管理;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作为中国石油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对会员企业进行自律管理,包括维持公平的竞争秩序、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人员培训和信息服务等。

目前,油田技术服务行业的具体管理主要由三大石油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实施,只有在具备相关资质的基础上取得市场准入的单位,才能参与市场的业务竞争。

三大石油集团均制定了各自相应的资质管理制度,但差异不大。

3、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主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2012年,国家环保部颁布《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在钻井过程中,鼓励采用环境友好的钻井液体系;配备完善的固控设备,钻井液循环率达到95%以上;钻井过程产生的废水应回用。

油气田企业应对勘探开发过程进行环境风险因素识别,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应开展特征污染物监测工作,采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止发生由突发性油气泄漏产生的环境事故。

2014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提出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必须按设计配备井控装备,落实井控防范措施,井控设备能在钻井过程中对地层压力、地层流体、钻井主要参数、钻井液参数等进行准确监测和预报,当发生溢流、井喷时,能迅速控制井眼中流体的排放,并及时泵入压井液重建井底与地层之间的压力平衡。

(2)主要产业政策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中提出,加大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中国将继续实行油气并举的方针,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开拓海域。

推进原油增储稳产,稳步推进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重点石油规模生产区勘探开发。

加强老油田稳产改造,提高采收率。

加快天然气发展,加大中西部地区主力气田产能建设,抓好主力气田增产,推进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逐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积极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增强中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

加快攻克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建立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机制,落实产业鼓励政策,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实现到2015年全国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的总体目标,为页岩气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大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目标要研制新一代测井装备,使国产装备替换率达到80%,研究内容包括随钻测井技术与装备。

(3)行业资质管理

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三家石油公司,三大石油公司下辖30多家油田单位,对勘探开发技术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设备、产品、服务质量和历史业绩等方面进行考核,并以市场准入证等形式进行资质管理。

四、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情况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国际油田技术服务行业体现为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斯伦贝谢、哈利伯顿和威德福等少数服务商独自或联合控制着物探、钻井、测井、工程建设等主要石油技术服务项目,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大型油田服务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强大的创新能力、先进的技术装备、一体化的服务与产品以及严格的质量与作业标准等方面。

其它中小技术服务公司主要依靠地缘优势、成本优势和特色技术优势等抢占部分市场份额,在细分市场领域占据一定的空间。

相对于国际油服行业,我国有比较独特的行业结构。

我国目前油服行业企业众多,布局分散,油服公司规模总体远小于国际大型公司,行业集中度低。

而且我国90%以上油田服务企业都隶属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占据着国内大部分油服行业。

2、行业主要企业

(1)防漏堵漏技术服务领域

国内防漏堵漏技术服务领域还没有明显的细分市场,目前堵漏由钻井公司或泥浆公司主导;随着深井和超深井数量的增加,相关的堵漏需求快速增加,技术难度不断加大,钻井公司或泥浆公司自身能力以及常规堵漏材料已难以解决深井超深井的漏失难题,而该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专业化堵漏技术服务公司仍较少。

(2)监测技术服务领域

国内监测技术服务领域主要的企业有斯伦贝谢、哈里伯顿、中油测井等公司,具体情况如下:

①斯伦贝谢(Schlumberger)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最大的的油田技术服务集团,公司总部位于休斯敦、巴黎和海牙,在全球14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成立于1926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50名以内。

斯伦贝谢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并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了以油藏评价、钻井和生产为基础的全方位一体化服务体系。

②哈里伯顿(Halliburton)

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为能源行业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之一,为一百多个国家的国家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和服务公司提供钻井、完井设备,井下和地面各种生产设备,油田建设、地层评价和增产服务。

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CNPCLogging)

成立于2002年12月,直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集测井技术研发、测井装备制造、测井技术服务及油气评价于一体的专业化技术公司。

国内服务市场已覆盖到长庆、华北、吐哈、青海、玉门、塔里木、冀东、福山、浙江、吉林等油田,以及大部分煤层气作业市场;海外服务市场已延伸到乌兹别克、加拿大、孟加拉、蒙古等国家。

装备销售市场已覆盖全国测井公司,并远销俄罗斯等国家。

(3)控压钻井技术服务领域

控压钻井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钻井工艺技术,目前提供该项服务的主要公司为哈里伯顿和威德福。

国内的一些钻采科研院所也涉足了该领域,主要以科研为的。

威德福(Weatherford)为世界知名专业石油机械设备供应商,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为广大客户提供油田设备服务,为世界三大石油设备厂商之一。

(4)井下工具服务领域

国内井下工具研发程度较低,主要以仿制为主,技术含量不高,绝大多数供应商所提供的井下工具大多以低端、常规井下工具为主,以解决一般性井下事故为目标,而井下复杂处理专业化公司也仅有几家。

在特殊井下工具方面,供应商主要来自于国外,例如威德福等。

威德福的介绍参见上文。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技术壁垒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非常细分的行业,不仅理论基础复杂,而且需要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应对不同状况下的工程作业。

特别是在深井和超深井领域,井下温度较高,地质条件复杂,新技术和设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试验和改进才能够得到推广,因此,对技术服务商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2、资质壁垒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和后续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石油公司在选择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供应商进行项目服务时非常谨慎。

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的下属油田单位对技术服务企业在设备、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也有综合要求,建立了准入证等资质管理措施。

3、人才壁垒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建立在多项基础学科之上,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对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项目服务工作中,地质分析、方案设计、材料和设备选择等工作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石油公司和钻井公司针对复杂地质条件,更多的要求技术服务人员能提供综合的一体化服务,对技术人员的综合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现阶段国内同行业中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懂得市场的技术人才数量非常有限。

六、行业经营模式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各大油田、矿区是目前国内油田技术服务项目主要的发包方(即甲方),油田技术服务企业作为市场的乙方提供技术服务。

国内油田技术服务企业取得技术服务工程的主要模式为议标或招标,也存在少量战略联盟和免招标的方式。

由于各企业、各地区主辅分离的进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勘探开发相对较早的油气田产区,油田技术服务项目的发包主要在三大石油集团系统内现有存续的各个技术服务单位与油田之间进行,通常采用议标模式;新建设油田的技术服务项目发包较为公开,现有系统内的技术服务单位、改制分离企业及其他一些油田技术服务企业均可参与公开招标。

在部分项目对乙方资质、技术、作业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不同资质类型、不同业务侧重点的企业可独立或联合进行投标,业务开放程度较高;在专项服务领域具有服务能力的企业较少等情况下,可由各油田、矿区等直接指派项目承接方。

目前,国内新开发的大型油田已不再成建制地组建技术服务单位,而是依托附近油田或者公开面向社会招标确定技术服务队伍。

例如,新疆塔里木油气田是目前油田技术服务较为开放的市场,各油田技术服务企业基本以市场化方式获取各类技术服务项目。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中提出,加大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中国将继续实行油气并举的方针,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开拓海域。

推进原油增储稳产,稳步推进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重点石油规模生产区勘探开发。

加强老油田稳产改造,提高采收率。

加快天然气发展,加大中西部地区主力气田产能建设,抓好主力气田增产,推进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逐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积极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是增强中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优选一批页岩气远景区和有利目标区。

加快攻克页岩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建立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机制,落实产业鼓励政策,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实现到2015年全国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的总体目标,为页岩气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大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国家加大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以及加大页岩油、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举措,将有利于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特别是深井、超深井领域技术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2)市场空间广阔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全过程。

由于油气资源的战略意义及国内长期存在的供求缺口,迫切要求我国石油工业寻找油气资源、提高开采效率。

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在提高勘探钻井成功率、提高油气藏的开采效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将面临广阔的市场需求。

(3)油气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前景

伴随着我国油气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也将更多地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封闭,为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油气产业链更多的项目以市场化原则向外部开放,三大石油公司体系外的技术服务商也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稀缺

深井超深井工程技术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行业专业人才稀缺,特别是具备一定作业经验的专业人才更为稀缺。

随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愈加突出,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不利于公司专业人才的引进。

(2)石油价格大幅波动

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国际和国内大部分石油企业纷纷减少勘探和开采等固定资产投资,石油企业投资减少将会传导至上游的石油技术服务行业,导致油服行业的景气度出现了阶段性的下滑。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走低,将会导致石油企业减产和减少资本性支出,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盈利水平。

八、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现代石油工业已发展成为高度分工、高度专业化的复杂体系,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位居产业链前端,对资源的开采利用有持续影响。

1、上游行业情况

本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堵漏材料和服务设备的供应商。

在堵漏材料方面,目前国内企业主要生产常规堵漏材料,新型堵漏材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在服务设备方面,部分先进设备来源于国外。

未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堵漏材料和先进设备将会逐步国产化。

此外,为了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企业也在逐步向上游延伸,上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合作将趋于密切。

2、下游行业情况

本行业的下游行业是油气勘探、开采行业,现阶段国内市场主体仍然是石油公司和油田单位。

由于勘探开发技术服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未来油气勘探开发往往面临更复杂的地质环境,石油公司和油田单位在技术、服务和软件产品等方面对本行业的依赖将进一步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