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946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docx

环境化学要点归纳及试题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10级环境化学知识要点归纳

(注:

用荧光黄标示出来的内容请师弟师妹们认真看哦~你们懂的!

红色为2012年试题,紫色为2014年试题)

环境化学:

研究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生态效应、人体健康效应及其它环境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科学。

环境化学研究内容:

1、查明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2、对潜在有害化学物质溯本求源,查明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和不同环境介质间的迁移转化和归宿;3、查明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发生作用的途径、方式、程度和风险;4、探索缓解或消除有害化学物质已造成的影响或防止可能造成的影响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化学研究趋势:

1、开展对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主要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循环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研究;2、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3、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耗损、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次级环境效应或更高级环境效应研究;4、污染控制化学研究,“污染预防”、“清洁生产”、“零排入”。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在地球表层生物圈中,生物有机体经由生命活动,从其生存环境的介质中吸取元素及其化合物(常称矿物质),通过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生命物质,同时排泄部分物质返回环境,并在其死亡之后又被分解成为元素或化合物(亦称矿物质)返回环境介质中。

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地球化学循环:

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各种元素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周期性变化的化学过程。

环境:

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体系指被研究的对象,即中心事物。

构成环境的四个自然圈层包括土壤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

自然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简称为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环境和外围空间环境组成。

社会环境:

人类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与机构等。

环境要素(环境基质):

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环境问题:

作为中心事物的人类与作为周围事物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环境破坏:

又称生态破坏,是指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导致环境结构域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环境污染: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物:

(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变化的物质。

主要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

优先控制污染物:

USEPA基于有毒化学物的毒性、自然降解的可能性及在水体中出现的概率等因素,从7万余种有机化学物中筛选出65类,129种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

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三大转化途径:

化学转化、光化学转化、生物转化。

环境效应:

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划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由物理作用引起,如噪声、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如土壤酸碱化、湖泊酸化、地下水硬度升高、光化学烟雾)和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如干旱、风沙、畸形和癌症)。

环境质量:

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反映人群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干扰:

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

如噪声,振动,电磁波干扰,热干扰。

环境学:

研究环境结构与状态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持续发展的规律和具体途径的科学。

环境本底值(环境背景值):

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影响的情况下,其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可恢复性毒害:

生物体经治疗或休养,毒害作用随时间消逝,生理状态恢复正常。

不可恢复性毒害:

毒害作用不随时间消逝的永久性伤害。

与伤害程度、时间以及作用部位有关。

系统性毒性:

毒性物质进入生物体后,因为体内循环系统的输送,可能使产生作用的部位与最初接触毒物的部位不同。

局域性毒性:

发生毒害作用的部位与接触点相符。

暴露:

化学物质与生物体接触,进入体内的过程。

生物体暴露的途径有吸入、食入、皮肤接触与注射。

生物体暴露的形式有急性(少于24h,以一次高剂量的暴露为主)、亚急性(少于1个月,多次暴露)、亚慢性(1-3个月,多次暴露)、慢性(多于3个月,多次暴露)。

剂量:

生物体单位体重所接受的物质的量,等于物质质量/生物体体重,单位mg/kg。

剂量是决定物质是否对生物体产生作用的最重要因素。

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以死亡率为纵轴、剂量为横轴的关系图,常呈S形状。

无作用值:

在实验结果中不会产生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低作用值:

会产生作用的最低剂量。

阈值:

生物体可以接受某一剂量的毒性物质而不至于产生毒性的限量值(即生物体接受高于此剂量的物质时才会产生作用)。

阈剂量:

在长期暴露毒物下,会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

半致死剂量值(LD50):

在毒性试验中造成50%实验动物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ED:

有效剂量。

适用于所有反应,较常用于非毒害或有益的作用。

TD:

毒性剂量。

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

药物/毒物动力学:

研究物质进入生物体内所经历的过程。

包括吸收、分布、排除(代谢)等作用。

毒物的联合作用:

协同作用(两种毒物单独作用的死亡率分别为M1和M2,则其协同死亡率为M>M1+M2)、相加作用(M=M1+M2)、独立作用(M=M1+M2-M1·M2)、拮抗作用(M

生物转化:

毒性物质经生物体作用而发生化学结构改变或价态变化的过程。

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

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生物蓄积:

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该污染物质在体内逐增的现象。

蓄积量是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排泄各量的代数和。

生物富集:

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

生物放大:

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

生物积累:

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包括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

BCF:

生物浓缩系数。

BCF=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中的浓度/该元素或难降解物质在机体周围环境中的浓度。

降解性小、脂溶性高、水溶性低的物质,生物浓缩系数高;反之则低。

遗传毒性:

与DNA作用的物质并影响其正常功能者。

具有遗传毒性的化学物质改变生物体内的遗传特质,使正常遗传信息的传递产生异常或变动,造成细胞、组织或生理功能上的障碍。

(致)突变物:

产生突变作用的物质。

致癌物:

能引发癌细胞形成的物质。

致畸物:

能对后代产生形态或结构上有明显异常的物质。

化学物质促使生长缓慢、功能障碍或死亡,通常被称为具有胚胎毒性。

环境激素:

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

表面活性剂:

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的物质,能显著改变液体的表面张力或两相间界面的张力,具有良好的乳化或破乳,润湿、渗透或反润湿,分散或凝聚,起泡、稳泡和增加溶解力等作用。

优先污染物:

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毒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性大的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

大气:

地球大气由多种气体和悬浮于其中的固体粒子或气体粒子(称为大气气溶胶)所组成。

大气环境化学:

研究大气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存在状态等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来源、分布、迁移、转化、累积、消除等过程中的化学行为、反应机制和变化规律,探讨大气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

大气气溶胶:

悬浮于大气中的固体粒子或气体粒子。

常用体积质量mg/m3、g/m3等表示。

平均滞留时间:

某一成分的所有分子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亦即“平均寿命”。

在准平衡条件下可用下式表示:

t=M/F=M/R。

其中M为某种成分的总质量,F为向大气的输入速率(包括源和化学转化),R为从大气中消失的速率。

干洁大气:

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

其中浓度在300ppmv以上的主要成分是N2,O2,Ar及CO2。

湿空气:

水汽和干空气的混合气体。

空气湿度:

表示湿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最基本的表示是混合比(γ即一定体积湿空气中水汽和干空气质量之比)与比湿(q即水汽与湿空气的质量比),单位为g/g或g/kg。

水汽压:

大气中水汽的分压强,常以e表示。

其中XV是湿空气中水汽的摩尔分数,r为混合比,ε为水汽的摩尔质量/空气的摩尔质量。

纯水汽的饱和水汽压:

一定温度下纯水汽与水(冰)处于相态平衡时的水汽压。

仅与温度有关。

汽化潜热:

温度不变时,单位质量的某种液体物质转变为蒸汽所吸收的热量,又叫汽化热。

随温度的降低而略有增加。

逆温:

大气温度随高度而增加的现象。

可分为近地面层的逆温(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地形逆温)和自由大气的逆温(乱流逆温、下沉逆温、锋面逆温)。

最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发展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

对流层顶:

距地表十几千米高度处,温度的下降渐趋缓慢甚至稍有增加,当温度递减率减小到2K/Km或者更小时的最低高度。

是对流层与平流层的过渡区,厚度约为几千米。

热带对流层顶的位置高,但温度反而低(垂直混合延伸的高度越高,顶部温度越低)。

平流层:

由对流层顶向上到50Km高度左右,垂直减温率为负值的气层。

大气稳定,垂直运动微弱,多为大尺度的平流运动,空气中尘埃和水汽含量少,大气的透明度很高。

平流层顶:

平流层下半部的温度随高度变化缓慢,上半部由于臭氧层把吸收的紫外辐射能量转化成分子动能,使空气温度随着高度上升而显著增加,每公里约能升温2℃,到50km高度附近达到最大值(约-3℃),此即平流层顶。

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50km)到85km高度左右臭氧稀少、温度随高度降低的气层。

到85km高度左右的中间层顶,温度下降到约-100℃-90℃,是地球大气中最冷的部分。

热层:

中间层顶以上的大气层。

其温度始终是增加的(太阳辐射中强紫外辐射的光化学分解和电离反应造成了热层的高温,大气热量的传输主要靠热传导)。

自由基反应:

凡是由自由基诱发或有自由基生成的反应。

大气常见自由基:

OH、HO2、H3C、H3CO和H3COO等。

以OH、HO2更为重要。

大气中OH的主要来源有O3、HNO2、H2O2的光解。

HO2的主要来源是醛的光解(有氧分子参与),尤其是甲醛的光解。

此外还有亚硝酸酯和过氧化氢的光解。

大气污染物:

大气中危害人类和环境的人为污染物和自然污染物。

在迁移过程中受风、湍流、天气形势、地理地势的影响。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含量和存在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对人体、动植物和构件物品等产生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温室气体:

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的红外线辐射,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的气体。

如CO2、N2O、CH4、CO、CH3CHCl2、O3、CFC-11、CFC-12、CCl4等。

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温度升高的现象。

一次污染物:

由污染源直接或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

又称“原生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质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又称洛杉矶型烟雾,氧化烟雾):

大气中的NOx和VOCs在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物质,如臭氧、醛类、PAN、硝酸和过氧化氢等氧化性产物与反应物的混合物。

特点:

呈淡蓝色,具有强氧化性;具有强烈刺激作用,伤害植物叶片;大气能见度低。

NO/NMHCs、NO2和O3相继出现浓度峰值的现象是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一个典型特征(NO的峰值一般由污染源的排放造成,而NO2和O3的高峰则与光化学的过程有关,也显示与太阳光强度变化之间的联系)。

空气中的氧化剂特别是O3、PAN及其它化合物是烟雾形成的指标。

硫酸烟雾:

也称伦敦型烟雾,还原烟雾,主要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和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污染:

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入大气,在强日光、低风速、低湿度等稳定的天气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以臭氧为主,同时还包括醛类、PAN、过氧化氢和细粒子气溶胶等污染物的强氧化性气团。

是典型的二次污染,属区域性污染问题。

光化学烟雾水平:

假定当氧化剂过量0.15ppm1小时以上为标准。

活性奇氮物种:

NO及其大气氧化产物,用NOy表示。

N2O和NH3不属于活性奇氮物种之列。

UV-A:

波长315-400nm的紫外线,臭氧基本对其不吸收,可到达地表。

UV-B:

波长280-315nm的紫外线,可能到达地表并对人类和地球其他生命造成最大危害的部分。

UV-C:

波长200-280nm的紫外线,波长短,能量高,但这一区的紫外线能被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完全吸收,不会到达地表造成不良影响。

臭氧层:

对流层大气中的O3仅占大气O3总量的10%左右,平流层保存了大气中90%以上O3,主要集中在距地面15~35km的高度范围内,浓度最大值位于约20~25km高度,这一层高浓度的O3就是所谓的“臭氧层”。

柱浓度表示法:

利用从地面到高空垂直柱中O3总层厚反映大气中臭氧含量的方法。

目前一般采用多布森单位(Dobsonunit,简称D.U.)表示,定义在标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10-5m厚的臭氧为一个D.U.,则正常大气中臭氧的柱浓度约为300D.U.。

源分子:

根据平流层化学物种的转化关系,直接来自对流层的化合物分子。

自由基:

平流层中以活性中间体存在的组分。

如NO、NO2、H、HO·等。

储库分子:

平流层中反应生成的相对稳定的产物。

如HNO3、HCl等。

背景平流层气溶胶:

由地球表面的源排放出的氧硫化碳(COS)的氧化产物(COS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溶于水,具有较长的对流层寿命。

在平流层的紫外线照射下解离,形成硫酸,成为天然平流层气溶胶的主要成分。

在温度-80~-45℃的范围内,平流层气溶胶主要由60%~80%的硫酸水溶液组成)。

臭氧的损耗:

①HO+O3HO2+O2,HO2+OOH+O2;

②NO+O3NO2+O2,NO2+ONO+O2;③O+ClOCl+O2,Cl+O3ClO+O2。

总反应式:

O+O32O2

臭氧洞:

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D.U.,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

臭氧总浓度减少随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低纬度到高纬度臭氧损耗加剧。

干沉降:

颗粒物通过重力作用或与其它物体碰撞沉降于地表的现象。

大气污染气体和气溶胶等物质随气流的对流、扩散作用,被地球表面的土壤、水体和植被等吸附去除的过程。

包括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碰撞而被捕获等。

湿沉降:

大气物质通过降水冲刷的沉降过程。

酸沉降:

大气中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迁移至地表的过程。

酸雨: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实际上全球降水pH的背景值均小于或等于5.0。

酸雨的形成过程包括雨除和冲刷。

降水酸度主要由SO42-、Ca2+、NH4+离子的相互关系决定(NO3-所占比重很小,NO2作用亦可忽视)。

在阴离子总量中SO42-占绝对优势,在阳离子总量中H+、Ca2+、NH4+占80%以上。

降水背景值划分内陆pH5·0,海洋pH4.7为酸雨。

云内清除(雨除):

在云内,云滴相互碰并或与气溶胶粒子碰并,同时可吸收大气气体污染物,在云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微量气体的雨除。

雨除对半径小于lm的颗粒物效率较高,特别是具有吸湿性和可溶性的颗粒物更为明显。

例:

北京--雨水H+--云内清除过程为主,云下气体NH3和气溶胶起碱化作用。

云下清除(冲刷):

在雨滴下落过程中,雨滴冲刷大气中的气体和气溶胶,雨滴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包括微量气体和气溶胶粒子的冲刷。

冲刷对半径为4~5m以上的颗粒物效率较高。

例:

重庆--雨水H+--云下SO2氧化为主,气溶胶起碱化作用。

降水中最重要的离子是SO42-、NO3-、Cl-、NH4+、Ca2+、H+。

大气气溶胶(大气颗粒物):

大气中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它们均匀地分散在大气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庞大悬浮体系,即气溶胶体系。

不是大气的主要组分,普遍存在于大气环境中,是无恒定化学组分的聚集体。

可能本身是有害物质、有毒物质的运载体或反应床并散射太阳光使能见度下降。

粉尘:

机械粉碎的直径在1100m的固体微粒。

烟:

由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的蒸汽凝结而成的直径在0.01~1m的固体颗粒。

灰: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直径在1~200m的微粒。

雾:

水蒸气冷凝形成的直径在2~200m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

霭:

液体,直径大于10m,与雾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使大气呈灰色,水平视程在1-2km之内。

霾:

尘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直径~0.1m,使大气浑浊呈浅蓝色或微黄色。

水平视程小于2km。

烟尘:

直径在0.01~5m;固体与液体;含碳物质。

烟雾:

直径在0.001~2m;固体;现泛指各种妨碍视程(能见度低于2km)的大气污染现象。

光化学烟雾产生的颗粒物,粒径常小于0.5m,使大气呈淡褐色。

艾根粒子:

粒径小于0.lm的颗粒。

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可分为:

总悬浮颗粒物、飘尘、降尘、可吸入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TSP):

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的颗粒物的总质量作为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飘尘:

大气中颗粒直径小于l0m的悬浮物。

降尘:

大气中直径大于l0m的悬浮物,由于重力作用而沉降的微粒。

一次颗粒物:

由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释放到大气中,直接形成污染的颗粒物,例如土壤、海盐粒子、燃烧烟尘等等。

二次颗粒物:

由大气中污染气体组分(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如氧气)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它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例如二氧化硫转化生成硫酸盐。

大气颗粒物三模态:

艾根核模、积聚模、粗粒子模。

核模型:

由蒸汽凝结或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经成核作用而形成的颗粒,粒度为0.005~0.05m。

不稳定,在大气中湍流扩散很快被其他物质或地面吸着去除。

积聚模型:

由核模型颗粒凝聚或通过蒸气凝结形成的粒径在0.05~2m范围的颗粒物。

在环境中不易扩散或碰撞而去除,多数为二次污染物,80%以上的硫酸盐颗粒属于此模。

核模型颗粒可以凝聚而转化为积聚型颗粒。

细粒:

核膜型颗粒物和积聚模型颗粒物的总称。

直径小于2m。

粗粒:

由机械粉碎、液滴蒸发等过程形成的直径大于2m的颗粒物。

主要是自然界及人类活动的一次污染物。

积聚模与粗粒模之间一般不会相互转换。

放射性核素对健康的效应:

具中等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最大。

空气污染指数(API):

定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报告的一种定量反映和评定空气质量状况的尺度,即把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受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具有简明、直观、通俗易懂的特点。

天然水中常见八大离子:

K+、Na+、Ca2+、Mg2+、HCO3-、NO3-、Cl-和SO42-。

碱度:

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组成水体中碱度的物质有:

强碱在溶液中全部电离生成OH-离子;弱碱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OH-离子;强碱弱酸盐。

总碱度=[HCO3-]+2[CO32-]+[OH-]-[H+]。

酸度:

水体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放出H+或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的总量。

组成水中酸度的物质有:

强酸;弱酸如CO2、H2CO3、H2S、蛋白质以及各种有机酸类;强酸弱碱盐。

总酸度=[H+]+[HCO3-]+2[H2CO3]-[OH-]。

天然水体的pH值一般在6~9之间。

水的硬度:

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总量。

常用“度”作为单位。

例如l0mg/L的CaO称为1德国度,l0mg/L的CaCO3称为法国度。

溶解氧(OD):

在一定条件下,溶解于水体中的分子状态的氧含量。

用每升水中氧气的毫克数表示,单位mg/L。

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水温和水质有密切关系。

地面水要求溶解氧含量不能低于4毫克/升。

一般情况下,当水体DO<4.0mg/L时,鱼类会死亡。

生化需氧量(BOD):

地面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过程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量。

常用单位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0℃条件下,培养五天后测定的溶解氧消耗量。

化学需氧量(COD):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单位mg/L。

常用测定方法包括KMnO4法(较洁净的水样)和K2Cr2O7法(污染严重的水样和工业废水)。

总有机碳(TOC):

水样中总的含碳量。

表示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综合指标。

常备用于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总需氧量(TOD):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

总残渣:

水样在一定的温度下蒸发、烘干后剩余的物质,包括过滤性残渣(又称总溶解性固体物TDS)和非过滤性残渣(又称悬浮物或悬浮固体物SS)。

水质指标:

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水样中除水分子外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或浓度)、水量和水能是度量水资源可利用价值的三个重要指标。

天然水水质指标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四个指标。

水体污染:

由于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质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使水体和水体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的现象。

水体污染物:

病原体、植物营养物质(N、P等刺激藻类及水草生长、干扰水质净化、使BOD5升高的物质)、有毒有害污染物质(自然/人为)、放射性污染物和热污染物(能量污染)等。

病原体污染的直接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指数和菌值数。

水体富营养化: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和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衡量指标:

总氮、总磷、BOD。

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的综合效应:

相加作用(1+1=2)、协同作用(1+1>2)、拮抗作用(1+1<2)。

水体自净:

受污染水体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水体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

包括物理过程(沉淀、稀释、混合等)、化学/物理化学过程(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凝聚等)、生物化学过程(同时发生/相互影响)。

水体物理自净:

由稀释、扩散、混合、挥发和沉淀等物理作用,使水体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自净过程。

水体化学自净:

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吸附凝聚(属物理化学作用)等过程,使其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