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0200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图形的运动

一、教学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二)能力点

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点

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一)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二)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四、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学会要认识物体的全貌应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

能力点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德育点

1.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2.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正确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教具准备:

恐龙玩具、玩具汽车、小熊玩具、闹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观察粉笔盒,你看到了什么?

二、激趣导入,引导自学

1.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师:

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得对吗?

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让他们每个人把全身都摸一摸就知道了)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的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观察物体)

2.指导自学

打开课本,看一看,你能学习些什么?

三、抓住要点,引导合作

(一)合作交流

把每一小组准备的物品拿出来,放在桌子中间,仔细观察,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物品的哪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

说完之后,把物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

闭眼睛想一想:

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样子。

它们一样吗?

(二)出示例1。

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说说理由。

师:

这几个小朋友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四、质疑点拨,引导总结

1.引导学生质疑、争论、辩解、分析、答疑。

2.教师答疑、点拨、更正、补充。

3.引导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五、课内轻松达标

(一)做“做一做”。

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吗?

开始!

打开书,把图中的小朋友和他们所看到的书的部分连起来吗?

(二)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4张照片,让学生说一说是从哪拍的?

(前、后、左、右)

(三)一架钢琴的4张图,让学生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四)一个茶壶的不同方向图,说一说是谁看到的。

(五)开放题:

教师出示一幢房子的从不同角度看到的4幅图,学生把方向和图连一连。

六、课外实践拓展

1.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的玩具、用具的形状,试着画下来。

2.预习下一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力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德育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

课件、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彩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折纸:

将一张正方形纸对折,看一看折痕两边的部分一样吗?

二、激趣导入,引导自学

1.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师:

美丽的春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同学们高兴得去郊外放风筝,看有蝴蝶风筝、有蜻蜓风筝……,他们美吗?

你认为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怎样验证它们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2.指导自学

同桌交流,并想办法验证。

三、抓住要点,引导合作

(一)师:

这些风筝不仅颜色美、形状美,而且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你想自己动手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吗?

想一想:

怎样剪才能剪出左右两边一样的图形?

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电脑演示剪法。

师:

现在自己剪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图形,看谁剪的与众不同?

学生动手剪,把剪好的有创意的贴在黑板上。

(二)师:

同学们剪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

我们把这些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

(板书:

对称)

(三)揭示对称轴的含义,教师画出自己贴的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指出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的对称轴。

四、质疑点拨,引导总结

1.引导学生质疑、争论、辩解、分析、答疑。

2.教师答疑、点拨、更正、补充。

3.引导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五、课内轻松达标

(一)做“做一做”。

学生在书上画,集体订正。

不是对称图形的说出理由。

找出五角星的5条对称轴。

(二)说一说:

你能举出生活中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三)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建筑、桥、古钱、生活用品、数字、文字、字母、体育用品等等)

(四)拿出圆、正方形、长方形,自己动手折一折,找出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五)开放题:

小组合作,贴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出示贴好的一半对称图形,学生自己贴另一半。

)完成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

六、课外实践拓展

照镜子,看一看镜子里的你和外面的你有哪些不一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能力点: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德育点:

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

教具准备:

镜子、图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拿自己的文具盒照一下镜子,看看里外一样吗?

二、激趣导入

师:

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

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

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

(板书:

镜面对称)

三、抓住要点,引导合作

(一)出示例3的图片。

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

(二)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三)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四、质疑点拨,引导总结

1.引导学生质疑、争论、辩解、分析、答疑。

讨论:

对于镜面现象,你还有哪些疑问?

2.教师答疑、点拨、更正、补充。

3.引导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五、课内轻松达标

(一)做“做一做”。

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二)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

这些是什么?

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三)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几时吗?

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六、课外实践拓展

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

2.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

养成认真、仔细,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方格纸、镜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练习七第1题。

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汽车的表象,再连线。

(二)自己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

(三)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房子、树叶、中国结、桥、鼠标。

二、拓展练习

(一)练习七第3题。

先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要画出某条线段的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该线段两个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条线段的对称图形。

)动手画一画。

(二)练习七第5题。

让学生运用想象,直接判断,对于有困难的同学,用镜子照一照再判断。

(三)分类。

012345 8

A  B  C  D  E  F

    国  一  王  旦  元  由  美  春

 对称的:

           不对称的:

(四)开放题:

先在纸上写数字,拿镜子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什么样的。

拿一个钟,看看镜子里时针、分针的位置与真实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

再完成。

教师出示两幅镜子图,一幅是镜子里的数字,一幅是镜子里的钟面,要求学生写出实际的数字和时间。

介绍:

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

拿镜子对着镜子图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三、质疑点拨,引导总结

1.引导学生质疑、争论、辩解、分析、答疑。

你还想知道的

2.教师答疑、点拨、更正、补充。

3.引导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实践拓展

那物体(或做动作)照镜子,看看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