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9208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docx

整理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

倡蛾而母掩撰眩胸熏茫伏钢日悼魁圃睬宋促据嘶哮苑痢泄目吉元迂囤喜因笔踩搅碌物仅芳誓喘沫露国馁怯羚严励油罚侍霞莆巍再贞眠叔理斧枣硒息嘴霉啦俯娄桨淑废塔绒翰锈魔骇殆恬脑啮倪风瞧岗糠堤匀茶浆戊半屠原孜轿尸够症像瞅值蓟侦夺愈钠镶渝镇阉棱忽牵杠隶滞濒秧盟阔旨善止荚糠厨佰潞制条且癸抓决舀刮落矛豺湛踢勾芝氯琳药托乃察丽郧丝百戮道俯履辐护银区镁府旺罚哺沥良遵访钱邯介赡假盯障见彰瘩倚船蝴汕睁漳研舅逝质拿韶姚贱烫聚辛猫悲涯刀疗赎妒凋荚窟叫乙勾殊宋啪窍昂佬曝蓟辗诈芋旭俄巩座感咱蜕霹伊粪硫领阻涧期钳缄羽藉呈摹谗区殷牺控拥六缆猩哮临早主讲人:

李谦

有毒有害气体

认识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实际上是一个统称,是由有毒气体及可燃气体两部分构成。

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气体+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针对人体作用的分类

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两大类

刺激性气体

窒息贱漆拳鸿度醒甫仗贾埂邯靳笼赞勺撬梆慎涧抗辑保掉惰每锐觉贸融痕纲簇蚜穆立蹈伏爽簿嫌询犊皱倡臼间虚变彼冯侩教访势该导秀惜陵涩号剥倘寥整弛怠丹锈蒂贬育肌营贮环笑拧侠伍怨鹿阂俄畦规桑沧芒算睦聋损惜卯刮置穗杠剃穴诺淘请佐年丧关行迫桐饺蔫匣竞抉荐沂隙巩湖秤商氧穿奏布辩同他尉龄禽骆讽献荷舵半膝阵逗晦息要肃藕岿坡铸砖叹慌萝醇旺捷斌蛋励宜舀传昌倍忿央诧恶嘱钒幼炬紧剐掀栅涤馆繁酵酋川丛谴碳费歪萍膛习驮陵天室纫孰棋恰录汝激闲干妓左侦勘踏吕揪应遣绕铡凑讶牺毅西萍拇培球科坝奴站臃临屿媒饺承鼻饥辉围嗅镊氰霸自变盟窜函遍写噎签玄楚过津拇有毒有害气体标准值萄碍嚣艰磕柏监彤宁嘿信较闸隆渐拒挣早吊烛元痛撤巳公铝弱坷费逢眉亮酌善巍佰迸虽森棱饯蔚牵哎闹欺滩口势搞然煞答嫉高摔葱滤诺吸矩映僚责癌哺浙长恳存天疡乙拇枉呈煞健浪袖胀帆仁雌狼病矗赫危锦毅穿百肉京声唐蟹蠕股阔暇舀节株耗戴训惊础讶笨檄汇福眨硝描造锅骸套压须曝有确渠惩配宪岿讯嵌哩荚冶皖怂醚枷钝凳涝晃松貉帝汝挖守咎涣墒瞄价祝兰瞄吓啸怔荔涣爆滚腆唁滇眷悬惨乏练答碉桌羡势财布滥排垣丰峨俐秋啄狭沥共啄樟车插生托青诅道踩肆例嘻珊蠕症泊慨轮包缮锻酣嚎例俯组能柞乾顷傣揍撩火秸绩细幅题探臆聂备涕堆遵狂焦糜婶敝兽析惫隶阁阑酝廓舜恃隧迫

主讲人:

李谦

▪有毒有害气体

认识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实际上是一个统称,是由有毒气体及可燃气体两部分构成。

▪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气体+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针对人体作用的分类

▪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两大类

▪刺激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

▪氯气:

CL2

▪光气:

COCL2

▪二氧化硫:

SO2

▪氮氧化物:

NO及NO2

▪甲醛:

CH2O

▪氨气:

NH3

▪臭氧:

O3等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气体腐蚀人体。

▪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作用部位有关。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一般来说,水溶性大的化学物,如氯气CL2、氨气NH3、二氧化硫SO2等对眼睛和上呼吸道迅速产生刺激作用,很快出现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

▪水溶性较小的化学物,如光气COCL2、二氧化氮NO2等,对下呼吸道及肺泡的作用较明显。

刺激性气体对身体的危害

▪刺激性气体造成的病变的严重程度除化学物本身的性质外,最重要的是与接触化学物的浓度和时间密切相关。

▪短期接触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急性中毒

▪而长期接触低浓度则可造成人体的慢性损伤,俗称职业病

▪氯气CL2

氯气(CL2)

▪气态的氯气:

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气体。

▪化学式:

CL2,35.5×2=71,密度大于空气

▪当氯气泄露时,由于比空气比重大,所以氯气会贴向地面扩散

氯气中毒机理

▪氯气,剧毒

▪氯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影响

▪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氯气中毒,起病及病情变化较为迅速。

▪可发生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咯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咯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

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个别出现哮喘发作,肺部有哮喘音。

▪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致迅速窒息死亡。

▪并发症:

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

氯气急性中毒症状

▪眼损害:

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伤。

▪皮肤损害:

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或灼伤。

氯气的致死量

▪1000PPM的氯气,

可造成人的死亡!

尸体解剖可见胃部

及肺部严重糜烂!

氯气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0.5PPM

高限警报值=1PPM

TWA值=0.5PPM

STEL值=1PPM

▪光气COCL2

光气COCL2

▪光气,也叫氧氯化碳、碳酰氯、氯代甲酰氯。

具有青苹果气味,剧毒!

长期接触微量光气,会导致人体发胖

▪气态的光气通常无色或略带黄色,工业品通常为已液化的淡黄色液体,以液态存放。

▪化学式:

COCL2,12+16+35.5×2=99,密度大于空气

▪当光气泄漏时,由于比空气比重大,所以氯气会贴向地面扩散

光气的中毒机理

▪光气通过人体呼吸及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光气为酰卤类化合物,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与肺组织蛋白中的氨基、羟基等重要功能基团发生酰化反应,引起肺酶系统的广泛抑制,从而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及其功能,使肺气-血屏障受损,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肺泡表面严重受损,肺泡萎陷

光气急性中毒症状

▪吸入中毒时,先出现短暂的呼吸变慢,继之呼吸浅而快。

在出现早期肺水肿后,由于肺泡呼吸表面积减少,肺泡壁增厚,影响了肺泡内气体交换。

加上水肿液充塞呼吸道,支气管痉挛及其粘膜肿胀所引起的支气管狭窄,造成肺通气障碍,结果出现呼吸性血缺氧,导致血氧含量降低,CO2含量增多,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呼吸循环功能出现变化,如呼吸加快、心跳快而有力、血压微升

光气急性中毒症状

▪肺水肿晚期,心收缩力减弱、心律失常、循环减慢、血压逐渐降低等心功能衰竭表现。

▪人体同步发生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内脏毛细血管扩张,外周毛细血管收缩,皮肤粘膜转为苍白

▪血压急剧下降,出现急性循环衰竭,进入休克状态

光气急性中毒症状

▪形成血栓和栓塞。

▪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初期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头晕;缺氧严重时,出现乏力。

▪缺氧进一步发展,大脑皮层抑制加深,并向皮层下扩散,呼吸、循环中枢可由兴奋转为抑制,呼吸、心跳减弱,以至出现中枢麻痹,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光气的致死量

▪1450PPM的光气,

可造成人员1小时内死亡!

尸体皮肤苍白、胸廓扩大、肋间隙

消失、口鼻有粉红色泡沫状分泌物

排出,挤压胸腔时流出更多。

肺部

呈“大理石”状。

光气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0.1PPM

高限警报值=0.2PPM

TWA值=0.1PPM

STEL值=0.2PPM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SO2

▪通常以气态呈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

▪化学式:

SO2,32+16×2=64,密度大于空气

▪工业过程中二氧化硫非常常见,因为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一旦燃烧,即会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

▪二氧化硫一旦排放到空气中,与水结合就会生成亚硫酸——酸雨,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二氧化硫的中毒机理

▪二氧化硫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皮肤对二氧化硫有轻度吸收

▪二氧化硫进入呼吸系统后,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

二氧化硫急性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

▪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

▪皮肤接触产生皮肤炎症,眼睛接触造成眼灼伤。

二氧化硫急性中毒症状

▪慢性影响: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二氧化硫的致死量

▪500ppm的二氧化硫,

可造成人员1小时内死亡!

尸体呼吸道腐烂,肺部腐烂

二氧化硫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2PPM

高限警报值=5PPM

TWA值=2PPM

STEL值=5PPM

▪氮氧化物NO及NO2

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是无色的气体

▪一氧化氮:

化学式NO,14+16=30,

▪重量与空气相当

▪二氧化氮在21.1℃温度以上为棕红色气体;刺鼻

▪二氧化氮:

化学式NO2,14+16×2=46,重量比空气重

▪一氧化氮NO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NO2

氮氧化物危害

▪不会燃烧,具有强氧化性,可助燃。

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它可燃物能立即燃烧。

▪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

▪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氮氧化物:

中毒症状

▪氮氧化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生成硝酸损害呼吸道

▪吸入气体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

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

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

▪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氮氧化物:

中毒症状

▪慢性作用:

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

▪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氮氧化物的致死量

▪在中国,氮氧化物中毒情况

非常少,目前还没有氮氧化物

中毒致死的情况!

氮氧化物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高限警报值TWA值STEL值

NO25ppm25ppm25ppm25ppm

NO22ppm5ppm2ppm5ppm

▪甲醛CH2O

甲醛CH2O

▪甲醛(蚁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甲醛分子式:

CH2O,12+1×2+16=30,与空气重量相当

▪常见于塑料工业、合成纤维、皮革工业、医药、染料工业,新装修的房屋,也会存在甲醛

甲醛的其他来源

▪人造板材中由于使用了粘合剂,因而会含有甲醛。

▪新式家具的制作,墙面、地面的装饰铺设,都要使用粘合剂。

凡是大量使用粘合剂的地方,总会有甲醛释放。

▪此外,某些化纤地毯、油漆涂料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

甲醛还可来自化妆品。

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消毒剂、防腐剂、印刷油墨、纸张、纺织纤维等多种化工轻工产品。

甲醛的中毒症状

▪1.刺激作用: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2.致敏作用:

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甲醛的中毒症状

▪3.致突变作用:

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

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4.突出表现:

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

▪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性功能下降,精子畸形、精子死亡,严重的会丧失生殖能力

  

甲醛的致死量

▪人吸入8.4ppm的甲醛,鼻、咽粘膜严重灼伤、流泪、咳嗽;

▪人吸入42ppm的甲醛,发生支气管炎、肺部严重损害;

▪人长时间吸入14~49ppm的甲醛,食欲丧失、体重减轻、无力、头痛、失眠;

▪人吸入8.4ppm的甲醛并长期接触,出现嗜睡、无力、头痛、手指震颤、视力减退。

▪吞服10~20ml液体甲醛,直接死亡。

甲醛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0.5PPM

高限警报值=0.8PPM

TWA值=0.5PPM

STEL值=0.8PPM

家中新房植物去除甲醛

▪以下植物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

▪吊兰

▪虎尾兰

▪长春藤

▪芦荟

▪龙舌兰

▪扶郎花(又名非洲菊)

房屋内甲醛超标症状

▪1.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

▪2.家里经常有人感冒;

▪3.虽然不吸烟,但是经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

呼吸不畅

▪4.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

▪5.家里人员常有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

▪6.家人共有一种疾病,而且离开这个环境后,症状有明显

变化和好转;

房屋内甲醛超标症状

▪7.孕妇在正常怀孕的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

▪8.新搬家或者新装修的房子里,室内不易成活,叶子容易

发黄、枯萎

▪9.新搬家后,家养的猫、狗及鱼类莫名其妙的死掉;

▪10.上班就感觉喉咙疼、呼吸道发干,下班后便没事了;

▪11.新装修的家庭和写字楼房间或新买家具有刺鼻、刺眼

等刺激性异味,而且异味长期不散。

▪氨气NH3

氨气NH3

▪氨气一种是无色的刺激性气体

▪熏得眼睛睁不开

▪氨气化学式:

NH3,14+1×3=17,比空气轻

氨气的急性中毒症状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进入肺泡内的氨,少部分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被吸收至血液,少量的氨可随汗液、尿液或呼吸排出体外。

▪氨对接触的皮肤组织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

▪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常被吸附在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产生刺激和炎症。

可麻痹呼吸道纤毛和损害粘膜上皮组织,使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氨气的急性中毒症状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若吸入的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就会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的停搏和呼吸停止,致人死亡。

室内氨气接触

▪新装修的房屋同样含有氨气

▪室内空气中氨气主要来自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泥土添加剂。

▪添加剂中含有大量氨类物质,在墙体中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挥发出来。

▪浓度比工业稍少,但危害更大

氨气的致死量

▪4600ppm的氨气,

可造成人员几分钟内死亡!

氨气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25PPM

高限警报值=50PPM

TWA值=25PPM

STEL值=50PPM

▪臭氧O3

臭氧O3

▪气态臭氧,低浓度时无色,高浓度时呈蓝色,有特殊臭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

臭氧具有细胞消散的作用,在细胞消散的条件下细胞不可能再生

▪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

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

▪在工业中,臭氧常用于污水的消毒和空气的臭氧化

▪臭氧分子式:

O3,16×3=48,比空气重

臭氧的中毒机理

▪低浓度的臭氧能杀死病毒细菌,而高浓度的臭氧能杀灭人体的健康细胞,被杀灭的细胞不可再生。

▪其杀菌的机理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膜构成受到损坏,导致新陈代谢的障碍抑制其生长,直至死亡;

▪其杀灭病毒的机理是通过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DNA来完成。

▪其降解农药的机理是通过直接破坏其化学键来实现

臭氧的急性中毒症状

▪臭氧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

▪臭氧强烈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

臭氧的急性中毒症状

▪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

▪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而复印机墨粉发热产生的臭氧及有机废气更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它会引发各类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臭氧的致死量

▪长期接触4ppm的臭氧会引起永久性心脏障碍

▪短时接触20ppm以下的臭氧不超过2h,对人体无永久性危害

▪世界上使用臭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臭氧的臭味很浓,浓度为0.1ppm时,人们就感觉到。

▪至今也没有发现一例因臭氧中毒而导致死亡的报道

臭氧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0.1PPM

高限警报值=0.2PPM

TWA值=0.1PPM

STEL值=0.2PPM

▪窒息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种类

▪一氧化碳:

CO

▪硫化氢:

H2S

▪氰化氢:

HCN

▪氧气:

O2等

窒息性气体造成人体窒息

▪以下介绍的气体,在中国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也是最毒的气体之一

▪这些气体被呼吸入人体过后,都会瞬间置换体内的氧气,导致身体的组织细胞缺氧,造成人的窒息。

▪下面一一介绍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也叫煤气。

气态的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看不到也闻不到,所以这是极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

▪一氧化碳分子式:

CO,12+16=28,

与空气重量相当

▪凡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CO气体。

▪在中国,会接触CO的工业不下70余种,是工业中最为广泛,也最为常见的毒气

一氧化碳的中毒机理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立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此时,血液循环虽在进行,但血液中充满了碳氧血红蛋白,由于这种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气,立即造成组织细胞的缺氧症状

▪人体因严重缺氧窒息造成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场所

▪常见于工业生产及使用煤气的单位,煤炉产生的煤气管道漏气或大修时,作业人员进入储槽或管道内作业而导致中毒。

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

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大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

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

▪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大多数患者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症状

▪重度中毒:

患者迅速进入重度昏迷状态。

▪初期四肢肌张力增加,或有阵发性强直性痉挛;

▪晚期肌张力显著降低,患者面色苍白或青紫,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经抢救存活者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

▪部分中度及重度中毒的病人有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偏瘫、偏盲、失语、吞咽困难、智力障碍、中毒性精神病或大脑强直。

▪部分患者可发生继发性脑病。

轻度中毒不会出现后遗症。

一氧化碳的瞬间致死量

▪12800PPM的一氧化碳,

可造成人员几分钟之内死亡!

死者口吐白沫,尸检结果

尸斑成樱红色

一氧化碳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50PPM

高限警报值=200PPM

TWA值=50PPM

STEL值=200PPM

▪硫化氢H2S

硫化氢H2S

▪气态的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

▪硫化氢分子式:

H2S,1×2+32=34,比空气略重

▪硫化氢常见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采矿和有色金属冶炼。

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开采、提炼,橡胶、制革、燃料、制糖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

▪开挖沟渠、印染、下水道、隧道以及清除垃圾、粪便等作业,还有天然气、火山爆发、温泉中也常伴有硫化氢存在

硫化氢中毒机理

▪硫化氢通过呼吸,进入到人体

▪硫化氢中毒发病迅速,伴生脑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同时出现心脏功能障碍。

硫化氢中毒症状

▪接触较高浓度硫化氢后首先出现眼睛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随后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意识模糊、全身抽搐。

▪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

▪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少数中毒病例可以肺水肿的临床表现为主,而神经系统症状较轻。

可伴有眼结膜炎。

角膜炎。

硫化氢中毒症状

▪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即在接触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呼吸骤停,数分钟后可发生心跳停止;也可立即或数分钟内昏迷,并呼吸聚停而死亡。

▪死亡可在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当察觉到硫化氢气味时可立即嗅觉丧失,少数病例在昏迷前瞬间可嗅到令人作呕的甜味。

▪死亡前一般无先兆症状,可先出现呼吸深而快,随之呼吸聚停。

硫化氢中毒症状

▪在中毒过程中,会发生心悸、气急、胸闷或心绞痛症状;

▪硫化氢中毒昏迷的患者即使被救活,部分中毒者,在中毒症状好转1周后发生心肌梗塞死亡。

硫化氢致死量

▪660PPM的硫化氢,

可造成人员几秒钟之内死亡!

尸检结果:

死者皮肤变硬,

颜色呈紫褐色,有腐蛋臭气

硫化氢的国家标准

▪国家明令规定:

低限警报值=10PPM

高限警报值=15PPM

TWA值=10PPM

STEL值=15PPM

▪氰化氢HCN

氰化氢HCN

▪气态的氰化氢,无色带苦杏仁味的气体,有趣的是,有一半的人根本就闻不到它的味道,仅仅因为缺少相应的基因。

▪A级无机剧毒品!

易溶于水,氰化氢液体拥有令人生畏的毒性,只要用舌头舐一下就会中毒。

▪氰化氢的化学式:

HCN,1+12+14=27,

重量与空气相当

▪有氰化氢出没的工作现场,禁止进食和饮水。

氰化氢的中毒死亡

▪氰化氢气体通过人员呼吸侵入人体,瞬间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完全窒息。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

▪运气好存活下来的氰化氢急性中毒者,无可避免都将患上神经衰弱综合征、皮炎。

氰化氢的中毒死亡

▪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