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920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项目基本情况………………………………………3

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6

3项目规模及内容………………………………………13

4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7

5总体规划方案………………………………………20

6工程建设方案………………………………………25

7环境保护………………………………………39

8消防与节能………………………………………43

9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4

10项目进度计划及招标方案………………………………………46

11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7

12社会评价………………………………………49

13结论及建议………………………………………51

附件:

有关附表、附图

 

1总论

1.1项目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

涪陵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工程

1.1.3项目业主:

涪陵区残疾人联合会

1.1.4责任人:

余恩来

1.1.5建设地址:

涪陵区崇义街道天子殿居委四组

1.1.6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主要功能包括:

残疾人康复工场、生活训练室、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残疾人文体项目培训中心、聋儿语言培训中心、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图书室、多功能室、残疾人肢体康复训练室、推拿按摩理疗室、残疾人心理辅导室、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中心、爱心超市、信访维权室、监控室、就业服务大厅、用品用具及康复器材展示厅及生活用房、管理用房和附属配套用房等综合服务项目。

并购置配套相关设施。

配套建设生化池、停车场、道路、室外管网、室外地面铺装、园林绿化等附属设施。

1.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分项目投资额及比例为:

基本设施建设投资3500万元;装修及设备购置投资1500万元。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2240万元,市残联补助1100万元,区级配套资金万元,自筹万元。

1.1.8建设工期:

2年。

1.2项目业主简介

涪陵区残疾人联合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地方组织,对残疾人及其残疾人事业具有政治代表、公益服务、事业管理等职能。

主要工作任务是:

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服务。

主要职责:

1、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服务

2、团结、教育残疾人遵纪守法,履行应尽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3、弘扬人道主义,宣传残疾人事业,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4、开展残疾人康复、扶贫、文化、体育、科技、福利、用品供应、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和残疾预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5、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政策、规划和计划,起草有关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文件。

调查掌握残疾人状况,向政府提出决策建议。

6、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协调司法机关、法律援助中心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各项权益。

7、协助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协调普通高级中学、高等院校、成人教育机构招收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

8、开展困难残疾人的社会救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救济等社会保障工作。

9、协助乡、镇、街道残联干部的管理工作,并对全区残联干部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残疾人基层群众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

10、组织实施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指导和帮助残疾人就业,开展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残疾人专业技术资格鉴定、职称评定及证书发放工作。

11、兴办和发展残疾人福利企业,监督和指导残联系统的福利企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监督实施残疾人社会福利生产和其他方式从业的扶持保护政策。

12、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组织实施精神病人家庭康复和监护;开展脑瘫病防治宣传工作,组织实施脑瘫病人康复训练。

13、组织协调开展麻风病致残人员的矫治手术,配备辅助用具,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向社会宣传科技知识,消除畏惧心理,给麻风病致残者关爱和扶助;指导和管理各类残疾人社团组织。

14、开展社区残疾人工作。

15、统筹开展为残疾人事业募捐活动。

16、管理和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协助做好各类残疾鉴定工作。

17、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18、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1.3主要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行版);

3)、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电气、消防、给排水等各专业设计规程、

规范和设计标准;

4)、业主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4主要研究内容

可研报告对涪陵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确定场址选择、确定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进行总体规划建设方案、投资融资、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测算,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5研究结论

经研究,该项目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拟选址在涪陵区崇义街道天子殿居委四组,交通、供水、供电都十分便利,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城市规划的要求,建设该项目是必要的。

同时建好涪陵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中心,将完善全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广大居民需求的服务网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推进和谐涪陵建设。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实施的可行性较好。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建设规模

1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20000

2

建设用地面积

平方米

10000

3

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

5000

4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4000

项目投资

万元

5000

1

工程建设费用

万元

3080

2

设施设备费用

万元

770

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000

4

基本预备费用

万元

150

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1、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产业发展:

五大转型

加快实现工业经济由重点企业主导型逐步走向产业集群型和园区基地型,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七大支柱产业集群,提升涪陵工业整体竞争力。

农业经济由零星松散型逐步走向规模基地型和特色品质型,围绕四大特色和十大产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业整体效益。

商业经济由小散杂乱型逐步走向区域商圈型和专业市场型,加快建设专业市场,积极打造“百亿商圈”,努力留住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增强商业的辐射力;房地产业由低端品质型逐步走向环境品质型和功能配套型,在培育高档精品楼盘的同时,注重发展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满足市民多层次尤其是低收入者购房需求;旅游产业由弱小自娱型逐步走向资源品牌型和景区特色型,以城乡统筹扩大旅游领域,以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味,以商业地产提高旅游效益,缩短旅游投资回报期,增强旅游开发的吸引力。

城市发展:

五个涪陵,三大转变

建设工业涪陵,安商涪陵,宜居涪陵,人文涪陵,港城涪陵。

逐步由建设主导型向规划主导型转变,加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科学制定重点地段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地块规划图则,以高水平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展现建筑风格,提升城市魅力。

由投资主导型向经营主导型转变,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土地价值,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取向、多元投入”城建投融资运营机制。

由经济主导型向生态主导型转变,按照“减量、留白、增绿、添色”的原则,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密度,大力实施森林工程,强化污染源治理,改善空气质量,营造“天蓝、地洁、水清、人和”的城市环境。

2、我国残疾人的现状

为全面、准确掌握残疾人贫困状况,中国残联1998年开展全国残疾人贫困户调查的工作。

绝大多数地区采取入村入户登记、逐人逐户筛选的方法,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下报告包括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

3、调查统计结果

1).全国有残疾人贫困户10,589,678户,其中:

可扶持的7,781,583户,占总数的73.5%;应救

济的2,808,095户,占总数的26.5%。

2).全国有贫困残疾人13,721,089人。

其中,适合参加生产劳动、可扶持的残疾人9,971,619人,占贫困残疾人总数的72.7%;缺乏劳动条件、应予救济的残疾人3,749,470人,占27.3%。

3).在适合参加生产劳动、可扶持的9,971,619名残疾人中,农村有8,766,440人,占87.91%;城镇有1,205,179人,占12.09%。

4).在缺乏劳动条件应予救济的3,749,470名残疾人中,农村有3,291,398人,占87.78%;城镇有458,072人,占12.22%

4、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我们以前掌握的数字,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共有贫困残疾人1700万。

1997年通过开发扶贫和社会保障,分别使162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和108万城乡特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城镇就业人数未计算在内)。

截止到1997年底,尚有1430万贫困残疾人。

这一数字与此次调查所得的1372万贫困残疾人数字差距不大。

此次调查结果可扶持贫困残疾人为997万,比原掌握的数字略少;应救济人数(特困人数)375万(含“三无”残疾人),比原掌握数(不含“三无”残疾人)稍多。

从发展来看,可扶持残疾人占贫困残疾人比例逐年下降,应救济残疾人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5、此次调查显示:

1)、贫困残疾人数量

全国共有贫困残疾人1372万,占全国6000万残疾人的五分之一以上;约占全国5000万贫困人口(截止到1997年底)的三分之一。

贫困残疾人最多的10个省为:

河南(156万)、云南(130.2万)、四川(117.9万)、湖北(111.9万)、广西(106.5万)、湖南(100万)、河北(79.5万)、贵州(62.4)陕西(52.8万)、山东(52万)。

贫困残疾人占本省残疾人数比例最高的10个省为:

宁夏(66.1%)、云南(52.9%)、广西(42.5%)、贵州(40%)、甘肃(38.6%)、内蒙(37.9%)、湖北(35%)、陕西(34.3%)、山西(33.7%)、湖南(33.3%)。

2)、贫困残疾人地域分布

贫困残疾人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

农村贫困残疾人12,057,838人,占贫困残疾人总数13,721,089人的87.9%;中西部地区的21个省(区、市)共有贫困残疾人12,531,080人,占全国贫困残疾人总数的91.33%。

3)、贫困残疾人与贫困人口的比例

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贫困残疾人占本地区贫困人口的比例较低;反之,则较高。

6、残疾人贫困的主要原因

1)、自身残疾影响

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有诸多不便;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2)、外界条件限制

缺乏适宜的康复训练条件,无力负担康复费用。

缺少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

以河南省为例,在156万贫困残疾人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的有136.5万人,占87.5%;初、高中文化的仅有19.5万人,占12.5%。

由于社会偏见,残疾人在就业或从事生产劳动时,常因残疾而受到歧视。

3)、扶持力度不够

大多数贫困残疾人能参加生产劳动,可以通过扶贫开发解决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