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桂花雨》.docx
《语文《桂花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桂花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桂花雨》
语文——《桂花雨》
12.桂花雨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写拣、谢两个生字;认会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
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中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一句话的意思,并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难点)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桂花雨是什么样子的?
语言文字训练点:
桂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
拓展读写:
余光中的《乡愁》,鲁迅《朝花夕拾》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
3、思考并笔答:
桂花雨是什么样子的?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1、同学们,你们见过雨吗?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
2、生读课题。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桂花雨是什么样的?
(预设: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3、作者笔下的桂花雨是否和同学们想像的一样,赶紧打开课本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默读全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2)根据上下文,试着理解词语意思。
(3)读通课文,并能大致地讲讲课文写了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左右新鲜感谢尤其吩咐帮忙仔细姿态沉浸即时拣去糕饼①指名读,正音。
②哪些词语你已经理解了?
③交流对词语的理解④齐读。
(预设:
强调鲜是多音字)3、质疑问难(师介绍琦君,原名潘希真。
1918日年生,浙江永嘉人,现当代女作家。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
1949年到了台湾,曾在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来定居美国。
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有30余种。
)4、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
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四、指导书写1、分析字形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3、指名交流:
同学们,在今天所学的词语中,有没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一下你的伙伴的?
(预设:
全班交流尤最后不要多加一撇,拣右边不要写成东)五、作业设计:
1、完成《习字册》中关于本课的内容2、推荐阅读:
余光中的《乡愁》、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朝花夕拾》,林海音《城南旧事》,去感受不同作者对故乡同样的怀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桂花雨》,感受到了桂花的香。
正是这迷人的香气吸引了作者,使作者深深地喜欢上了桂花。
2、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齐读有关句子)3、桂花的香味让作者久久沉醉,但摇花更给她带来了无穷乐趣。
4、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桂花雨》,去品味作者童年时的摇花乐。
二、整体感知,学会抓内容1、体会桂花之香。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2)交流,师相机出示语句。
A、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
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
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桂花香的特点?
(预设:
太是非常的意思,说明桂花的香气很浓郁,非常迷人。
)谁还勾画的有关桂花香气的句子?
B、桂花开得最茂盛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理解香飘十里的意思。
体会浸的表达效果,引出第四节中的句子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学生理解全年的意思:
每当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
浸是泡、沉浸的意思,说明了桂花的香气真的是无处不在的。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时香,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
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3)指导学生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把桂花的香和甜通过读表达出来,把邻里之间的和睦,整个村子幸福的生活读出来。
2、感受作者摇花之乐。
桂花的确很香,作者很喜欢它。
其实最让作者高兴的事是──帮妈妈摇桂花
(1)小组合作,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具体写我摇花乐的句子。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作者摇桂花的快乐?
用画出。
(2)交流,师相机出示语句。
A、出示作者想摇花的句子: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母亲说:
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体会作者想摇桂花的急切心情。
①请同学分别扮演我和母亲,抓住大事,读出我的快乐。
②老是缠着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生活中有没有缠着父母的事情?
联系生活实际讲一下。
③那作者是怎么缠着母亲问的呢?
B、出示句子: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①我抱着桂花树使劲摇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
②这句话中,哪里让你感受到了我摇桂花的快乐?
(从铺、抱、摇等动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摇花乐。
两个帮着:
体会小作者非常西画摇桂花,忙的不亦乐乎。
铺竹席:
怕花脏了,突出对桂花的喜爱;使劲:
想多摇些桂花,那份高兴劲。
)③指名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C、出示句子: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
啊!
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呀!
①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闻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②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的情景。
(学生可能有过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
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
)③作者在文中一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明这句话是喊出来的,这是在怎样的喊啊?
(高兴、激动、兴高采烈、拍着手、蹦着跳着)④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要求:
语速较快,读出兴奋和快乐,以体会出作者的情感。
⑤沐浴着纷纷飘落的桂花雨,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气,享受着摇花乐的仅我一人吗?
(父母亲及整个村庄)A、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从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呢?
(母亲对待摇桂花很慎重,对待摇下来的桂花更是倍加珍惜。
从没开足,摇不下来赶紧洗净双手撮水晶盘可以感觉到。
)B、父亲点上缤纷入入梦甜人在高兴时都会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父亲高兴了就吟诗作对,出示父亲的诗:
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请同学们品读父亲的大作,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竞:
赶紧,忙着解:
明白,体会)说说你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父亲心中掩抑不住的喜悦?
(庆丰年摇花乐入梦甜)过渡:
从父亲的诗中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摇落了桂花都有了各自的收获,我收获了童年的欢乐,母亲收获了对一家人爱的表达,而父亲则收获的爱女的欢乐和浪漫的诗意。
这桂花仅仅是给我们一家人带来了欢乐吗?
(整个村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4.桂花真是香,我不禁又想起了作者在树下的赞叹。
出示:
好香的雨呀,它香了(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那水晶盘子、父亲的诗意、整个老宅院、整个村庄、我的记忆、我的童年、我们手中的课本、我们的心扉)3、感悟母亲的思乡之情。
1、师:
母亲喜爱桂花,作者深知这一点,每次回家,他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每到这时,母亲总会说:
(齐读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院子里的金桂)2、为什么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
(引导学生品读句子,让学生明白并不是花不如故乡的香,而是感情不如对故乡的亲;进而感受到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母亲眼里,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花也是故乡的香。
3、是的,假如这时候有人对母亲说:
这里的水真甜,母亲会说:
这里的再,也比不上;这里的蔬菜真新鲜,母亲会说:
这里的再,也比不上;这里的人真亲,母亲会说:
这里的再,也比不上。
假如作者旅居美国后,打电话给母亲,告诉母亲这里的生活很好,母亲会怎么说: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4、是啊,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还有什么能超越这种思想的情感呢?
读(语气舒缓,读出其中的怀念之情)。
5、总结:
当我们长大以后,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远离家乡,在外学习工作;也许会远离国土,在异国漂泊。
但我相信,你们会与琦君一样,把家乡、祖国深深地藏在心里。
在回忆中品味我们的美丽人生!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
孩子们,桂花是故乡的香,月亮是故乡的亲。
这一朵朵小巧迷人的桂花,这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桂花雨,让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芬芳,是香甜,是快乐,是温馨,更是一种心灵的滋润,一种长长的相思,一段暖暖的牵挂,一种人生的幸福。
让我们感受着她的情思。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要求:
语速应该舒缓一些,以体现对童年、故乡的无限遐想和怀念。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2、查阅有关回忆童年或思乡内容的诗文读一读。
3、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
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香迷人浸12桂花雨乐(摇花乐)(言、行)情怀念、热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