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广场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9100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广场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世纪广场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世纪广场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世纪广场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世纪广场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纪广场报告.docx

《世纪广场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广场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纪广场报告.docx

世纪广场报告

滁州明城置业有限公司

来安·世纪广场

1#、2#、3#、14#、15#、16#、17#、25#、26#、27#、28#、29#楼、商业用房及地下室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滁州明城置业有限公司拟在来安县新安镇东大街与塔山东路交汇处西南角地块兴建来安·世纪广场工程项目,该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47458m2,总建筑面积131512m2,本次勘察项目包括12栋高层建筑(编号1#、2#、3#、14#、15#、16#、17#、25#、26#、27#、28#、29#)、附属多栋多层商业用房及地下车库。

高层(18~25F)建筑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底附加应力约为330~460KPa,拟采用桩基础;多层商业用房(2~3F)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最大柱网间距为8×8m,单柱最大荷载约1800~2700KN,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桩基础;地下室由两块构成,一块地下室位于1#、2#、3#楼地段,另一块地下室位于14#、15#、16#、17#楼地段,地下室平面上呈不规则形状,拟建建筑名称及层数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位置图》。

以上项目详勘阶段的外业工作于2011年11月30日结束。

该项目由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受建设方委托,由我江苏省地质工程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等有关规范,确定12栋高层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其余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见表1。

工程重要性等级表1

工程等级

破坏后果

工程类型

一级工程

很严重

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

二级工程

严重

一般工程,后果严重√

三级工程

不严重

次要工程,后果不严重√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2条,确定本场地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场地,见表2。

场地复杂程度分类表2

复杂场地

中等复杂场地√

简单场地

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1、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1、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

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

4、地形地貌复杂

4、地形地貌较复杂

4、地形地貌简单√

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5、基础位于地下水以下的场地√

5、地下水对基础工程无影响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3条,确定本场地地基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地基,见表3。

 

地基的复杂程度分类表3

复杂地基

中等复杂地基√

简单地基

1、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

1、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

1、岩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

2、严重湿馅、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2、除严重湿馅、膨胀、盐渍、污染的特殊性岩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2、无特殊性岩土√

综上所述,并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3.0.1条,拟建来安·世纪广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为乙级。

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本次勘察目的是为施图设计提供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要求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分布埋藏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进行岩土工程评价,为拟建建筑物地基与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关地质资料。

具体需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查明拟建建筑物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分布埋藏条件、地层结构、均匀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判明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作用,并对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

3、判定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地震效应、提供抗震设计参数。

4、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建议经济合理的基础类型,采用桩基时,查明桩基持力层并提供桩基设计参数。

5、查明基坑影响范围内岩土层分布情况,建议基坑支护型式,提供基坑设计参数。

6、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地下水对砼及钢结构的腐蚀性。

1.3遵循的规范标准

在拟建工程详细勘察过程中,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如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4、《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13、《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

15、工程勘察合同;

16、建设方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

17、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参考;

18、《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2003年,建设部)等。

1.4勘察工作量

1.4.1布置原则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勘察技术要求及建设方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结合拟建建筑物规模及场地地层分布条件,参照有关规范、规程布置。

1.4.2工作量的布置、勘察、测试方法及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的工作量经甲方最终确认,本工程勘察钻孔共布置钻孔133个,孔深15~30m。

布孔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钻孔间距均小于30.0m,钻孔深度按浅基础和桩基础同时考虑。

浅基础时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

桩基础时,一般勘探孔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且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0m,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要求。

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

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133个,其中钻探取土孔47孔,波速测试孔12孔,钻孔深度、岩土样测试数量,孔内原位测试数据,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现场放样采用GPS进行钻孔施放。

勘察方法采用钻探取土和原位测试相结合,机钻孔采取泥浆护壁螺纹钻提土钻进,结合岩芯管取芯钻进,原位测试有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

(1)钻探和取样

钻探使用3台GXY-1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开孔孔径Φ150mm,终孔孔径Φ110mm。

对于土层采用直径108mm螺纹(麻花)钻具钻进、连续取土芯,取芯率可达100%,回次进尺小于1.50m。

对于岩层采用Φ108mm岩芯管配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回次进尺小于2.0m,均采用泥浆护壁工艺。

钻孔控制操作的具体方法按GB50021-2001第9.2.4条及《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执行。

取土样视土层情况而异,对于软流塑或软可塑状态的土层采静压法取样,对于可~硬塑状的土层或砂层,采用重锤少击法采取原状土样。

土样于现场及时填卡、封蜡,并采取防震、防晒、防失水等措施,用箱装好送到土工试验室试验。

(2)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Φ42mm触探杆,锤重63.5kg,长70cm对开式标准贯入器,落具76cm内抓式自由脱钩设备。

操作时先下钻具清孔到达试验深度孔再下贯入器,击入15cm不计击数,再击入30cm计击数,当土层坚硬、密实,未到30cm即早已达50击时,则终止标贯试验。

试验器具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表10.5.2要求,试验方法符合GB50021-2001第10.5节要求。

对我地区软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的风化程度的判别也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方法。

根据标准贯入击数≥100击为判别准则。

静力触探试验:

采用单桥探头、LMC-310型自动记录仪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为:

a.贯入速度保持匀速;b.探杆应垂直;c.探头的非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滞后误差、温飘、归零误差在室内率定时均不大于1%Fs,现场测试时,归零误差小于3%。

波速测试技术要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10实施。

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测试仪器采用基桩动测仪RS-1616K(P)及LXC-5型井下三分量测量探头进行测试,波速测试时,要求测试钻孔垂直,孔壁光滑,激振板应紧贴地面,探测头贴壁良好,测绳深度标记准确,测试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点的垂直间距采用1m,并自下而上测试。

测定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波速测试方法、原理详见报告附件——《来安·世纪广场场地地基弹性波原位测试报告》。

(3)室内试验

土工试验按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

物理性试验:

含水量采用烘干法、密度采用环刀法、液限、塑限采用联合测定法。

压缩试验:

常规压缩试验(压力段0.1~0.4MPa)

抗剪强度试验:

采用直剪快剪、直剪固快。

特殊性试验:

颗粒分析采用筛析法及比重计联合测定。

岩石密度采用量积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采用天然状态下抗压试验。

(4)地下水水位量测

潜水水位量测:

在所有机钻孔均要求量测稳定水位。

先干钻至含水层一定深度后停钻,根据含水层渗透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求的地下水稳定时间,量测潜水稳定水位。

(5)钻孔回填

钻孔回填于野外勘探及现场原位测试完成后进行,采用粘性土及水泥砂浆封孔。

本次报告各勘探孔的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完成的勘察工作量及作业日期见表4。

勘察工作量及作业日期表表4

项目

工作量

工作时间

静探孔

孔数(个)

7

2011.11.12~2011.11.30

总进尺(m)

110.0延米

钻探孔

孔数(个)

126

总进尺(m)

3065.5延米

波速测试孔

孔数(个)

12

取土

原状土(件)

115

扰动土(件)

16

标准贯入试验(次)

123

常规物性试(项)

115

压缩试验(项)

115

2011.11.16~2011.11.29

快剪(项)

115

颗粒分析(项)

16

岩石单轴抗压试验(组)

10

资料整理

2011.11.27~2011.12.4

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2.1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位于来安县东大街与塔山东路交汇处西南角地块,滨湖置业有限公司南侧。

地势略有起伏,地面高程在39.44m~43.02m之间,地貌上属江淮丘陵阶地的低垄岗与坳沟相间地带。

2.2区域地质概况

来安县内地质构造主要是燕山地壳运动以来生成的北东向凹陷和断裂,县内褶皱微弱,规模小。

主要褶皱有黄道山向斜,位于平阳北东,长6公里,宽4公里,大部分被牟山闪长岩体占据,第四系广布,基岩露头零星,仅出露向斜北西部分。

凹陷属金湖—来安坳陷西南部分,形成于6500万年前的第三系,第三系的舜山组和张山集组为凹陷主体。

断裂主要为位于来安县的施官断裂带,此断裂带为来安县区段构造的重要组合构造断裂带。

该断裂断呈北西向展布,长约50公里以上,宽15公里,上更新世至早更新世大规模的玄武岩即沿此深断裂喷溢。

综上所述,本场区范围内断裂规模小,第四系尤其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性较弱,不存在发生强震的构造条件。

2.2地层分布埋藏条件及主要特征

根据本次勘察的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资料,本场地在勘探深度30.0米范围内所分布的地层除表层分布填土(Qml)外,其余土层均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中更新统冲洪积成因淤泥质土、一般粘性土(Q4al)、老粘性土、细砂及含砂砾粘土层(Q4-3al+pl),其下为白垩系泥质粉砂岩(K)。

各土层的埋藏分布具体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本次勘察所揭露的各地层分布及主要特征如表5。

各岩土层的分布及主要特征一览表表5

地层

编号

地层

名称

地层

年代

成因

分布

范围

层面

埋深

(m)

厚度

(m)

颜色

湿度

状态及

密度

包含物及其它特征

(1)

填土

Qml

场地均有分布

0.4~4.9

杂色

松散

结构松散,主要由粘性土夹杂煤渣、碎石、砖块、混凝土块等组成,局部地段有老基础及地下室。

(2)

淤泥质粉质粘土

Q4l

局部地段分布

2.4~4.1

1.7~3.8

灰黑色

饱和

软塑~流塑状

含有机质及少量腐植物、螺壳等,有腥臭味,为原沟、塘底淤积物。

(3)

粉质

粘土

Q4al

大部地段分布

2.5~6.7

1.3~5.4

褐灰色

很湿

软可塑~可塑状

中高

含氧化铁,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4)

粘土

Q4-3al+pl

大部地段分布

0.4~4.9

1.7~5.4

褐黄~黄褐色

稍湿

可塑~硬塑状

中~低

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及条带状高岭土,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

(5)

粉质

粘土

Q4-3al+pl

大部地段分布

3.3~10.1

1.2~5.6

褐色

湿

可塑状

含氧化铁、云母,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6)

粉质

粘土

Q4-3al+pl

大部地段分布

5.3~10.0

1.6~6.4

褐灰色

软可塑~软塑状

中高

含氧化铁及粉砂薄层,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7)

细砂

Q3al+pl

场地均有分布

9.5~13.8

揭露

2.2~5.4

黄~灰白色

饱和

稍密~中密

矿物成分以细粒石英为主,含泥量约5%~20%,级配良好。

(8)

含砂砾粉质粘土

Q3al+pl

局部地段分布

15.0~17.1

1.4~4.8

草黄~灰色

饱和

可塑~稍密

含石英、云母,局部夹小砾石,砂含量约10%~20%。

砾石含量约5%~15%。

较不均匀。

(9)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K

场地均有分布

14.9~20.8

1.6~2.4

黄~棕红色

湿

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岩石风化呈土状,局部夹泥质砂岩,泥岩,裂隙较发育,遇水易软化崩解,含少量中风化碎块。

属破碎岩体,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10)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K

场地均有分布

17.0~23.0

最大揭露厚度9.0m

棕红~砖红色

湿

不可压缩

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局部为泥岩,裂隙稍发育,结构面呈闭合~微张,岩芯呈柱状,属较破碎岩体,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2.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2.3.1常规试验指标

根据本次勘察土工试验结果,各地基土层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详见表6。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表表6

层号及

土层

名称

项目

含水量

重度

孔隙

饱和度

液限

塑限

塑性

指数

液性

指数

压缩

系数

压缩

模量

直接快剪

粘聚

内摩

擦角

w

γ

e

wL

wL

IP

IL

α1-2

Es

c

ψ

%

KN/m3

(%)

%

%

MPa-1

MPa

kPa

(2)

淤泥质

粉质

粘土

n

7

7

7

7

7

7

7

7

7

7

7

7

max

48.5

18.1

1.347

98.2

39.4

19.6

19.8

1.578

1.12

4.68

15.8

7.2

min

34.1

16.8

1.019

89.0

30.7

16.4

14.4

1.115

0.42

1.85

8.7

5.4

μ

39.7

17.6

1.169

92.3

33.5

17.4

16.1

1.374

0.72

2.97

12.3

6.7

σ

5.34

0.43

0.13

3.22

3.02

1.12

1.88

0.16

0.21

0.85

2.80

0.88

δ

0.13

0.02

0.11

0.03

0.09

0.06

0.12

0.11

0.29

0.29

0.23

0.13

(3)

粉质

粘土

n

9

9

9

9

9

9

9

9

9

9

9

9

max

31.8

20.0

0.935

97.6

37.2

18.8

18.5

0.919

0.39

7.40

33.2

13.2

min

25.5

18.6

0.711

91.6

27.8

15.3

12.5

0.561

0.24

4.67

23.7

9.1

μ

27.2

19.4

0.788

93.9

31.5

16.6

14.8

0.720

0.32

5.51

27.3

12.2

σ

1.93

0.35

0.06

1.74

2.73

1.03

1.74

0.11

0.05

0.92

3.56

1.21

δ

0.07

0.02

0.08

0.02

0.09

0.06

0.12

0.15

0.15

0.17

0.13

0.10

(4)

粘土

n

43

43

43

43

43

43

43

43

43

43

43

43

max

30.0

19.9

0.889

92.6

47.8

22.7

25.1

0.457

0.27

12.60

109.0

24.4

min

19.5

18.3

0.660

71.2

34.9

17.9

17.0

0.037

0.14

6.58

58.5

16.3

μ

23.5

19.2

0.760

84.4

38.3

19.2

19.1

0.223

0.20

9.03

87.7

21.2

σ

2.36

0.37

0.06

4.82

3.19

1.18

2.01

0.08

0.03

1.32

13.63

2.37

δ

0.10

0.02

0.07

0.06

0.08

0.06

0.10

0.35

0.17

0.15

0.16

0.11

(5)

粉质

粘土

n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max

28.6

20.2

0.860

96.6

34.0

18.3

16.4

0.755

0.38

8.99

90.1

29.0

min

19.8

18.2

0.625

78.0

26.6

14.9

10.9

0.301

0.18

4.68

33.2

11.8

μ

24.2

19.4

0.743

88.5

30.4

16.4

14.1

0.555

0.25

6.85

52.1

16.1

σ

2.45

0.41

0.06

4.43

2.11

0.85

1.45

0.14

0.04

0.98

14.50

3.67

δ

0.10

0.02

0.09

0.05

0.07

0.05

0.10

0.25

0.17

0.14

0.28

0.23

(6)

粉质

粘土

n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22

max

33.1

19.5

0.959

100.0

34.3

17.7

16.6

0.974

0.42

6.06

34.8

12.7

min

24.1

18.5

0.729

87.8

27.9

15.3

12.6

0.638

0.29

4.17

7.9

7.2

μ

28.2

19.2

0.813

94.3

30.9

16.4

14.5

0.816

0.35

4.94

20.4

10.4

σ

1.89

0.29

0.05

2.97

1.70

0.64

1.07

0.11

0.03

0.45

7.63

2.03

δ

0.07

0.01

0.06

0.03

0.05

0.04

0.07

0.13

0.09

0.09

0.37

0.20

(8)

含砂砾

粉质

粘土

n

9

9

9

9

7

7

7

7

9

9

5

5

max

30.1

20.1

0.865

100.2

32.6

17.1

15.5

1.121

0.38

8.41

56.9

16.3

min

19.3

18.5

0.627

78.6

28.6

15.6

13.0

0.307

0.19

4.63

20.5

7.2

μ

23.6

19.3

0.733

87.1

30.4

16.2

14.1

0.605

0.26

6.67

39.8

11.0

σ

3.53

0.47

0.08

7.36

1.39

0.52

0.87

0.31

0.05

1.08

 

 

δ

0.15

0.02

0.10

0.08

0.05

0.03

0.06

0.51

0.21

0.16

 

 

2.3.2静力触探指标

各土层的静力触探试验曲线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其比贯入阻力按厚度加权平均Ps值分层统计结果详见表7。

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分层)统计表表7

层号

土层名称

试验

次数

基本值

标准差

б

变异系数

δ

标准值

Ps

(MPa)

max

min

μ

(1)

填土

7

2.48

0.75

1.68

0.499

0.297

1.4

(4)

粘土

7

4.00

2.83

3.52

0.375

0.107

3.3

(5)

粉质粘土

7

3.20

1.85

2.31

0.423

0.183

2.1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