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732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docx

七上古文复习学案

初三语文教学案——古文专题

七上《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一.课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

郑人有欲买①履②者,先自③度④其足,而⑤置⑥之⑦其⑧坐。

注释:

①履:

鞋   ②者:

的人  ③度duó这里作动词用,量长短④其:

他的,指郑人的   ⑤置:

放置   ⑥之:

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⑦其:

他的,指郑人的        ⑧坐:

同“座”,座位

翻译:

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原文:

①至②之市,而③忘④操⑤之。

注释:

①至:

等到    ②之:

动词,到,到…去   ③而:

转折连词,却,但是  ④操:

持,拿      ⑤之:

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翻译:

到了前往集市的暑假,却忘了带上它。

原文:

已得履,①乃曰:

“吾忘持②度。

注释:

①乃:

于是,就    ②度:

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翻译:

已经拿到了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

“我忘了带尺寸。

原文:

①反归取②之。

③及反,市罢,④遂不得履

注释:

①反:

通假字,同返,返回②之:

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③及:

等到    ④遂:

终于

翻译:

就返回家拿尺寸。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原文:

人曰:

“何不试①之②以足?

”曰:

“③宁信度,无④自信也。

注释:

①之:

代词,鞋          ②以:

用③宁:

宁可             ④自信:

相信自己

翻译:

有人问:

“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他回答说:

“我宁可相仿尺码,也不相仿自己的脚。

二.常识:

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作有《韩非子》,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三.寓意:

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刻舟求剑》

一.课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

楚人有①涉江者,②其剑③自舟中④坠⑤于水。

注释:

①涉江:

渡江         ②其:

代词,他的 ③自:

从            ④坠:

掉 ⑤于:

翻译: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原文:

①遽(jù) ②契(qì) ③其舟,曰:

“④是吾剑⑤之所从坠。

注释:

①遽(jù)急忙,立即   ②契(qì)刻,雕刻③其:

这  ④是:

这儿⑤之:

助词,无实义

翻译:

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原文:

舟止,从①其所契②者入水求③之。

①其:

他,代指楚人    ②者:

的地方③之:

代词,代指剑

翻译:

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原文:

舟已行矣,①而剑不行,求剑②若此,不亦③惑乎?

注释:

注释:

①而:

转折连词,但是,可是②若此:

像这样       ③惑:

糊涂

翻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二.常识: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  察今》。

作者吕不韦,战国时期秦国宰相,代表作《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三.寓意:

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四、总结归纳与问题探究 

1.“之”字用法

(1).置之其坐:

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至之市; 动词,到…去

(3).而忘操之:

 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4).反归取之:

 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

 代词,指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助词,无实在意义

(7).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代词,指剑

 

2. “其”字用法

先自度其足:

他的,指郑人

而置之其坐:

他的,指郑人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他的,指楚人

遽契其舟:

 指示代词,这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他的,指楚人

3. 课文中的郑人和楚人的言行都十分可笑,请按要求默写出有关句子

(1)郑人最可笑的“言”:

 宁信度,无自信也

(2)楚人最可笑的“行”: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刻舟求剑的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

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

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剑的关系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静的了,可见他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看法或办法。

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

 

5. 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

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

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 

答:

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因此,事情就做不成:

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

(联系实际举例,可以举死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也可举一味凭主观想像从事,无视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的人)

6.读了这两则寓言后,请说说你对寓言的认识 

答:

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带有讽刺性。

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

画蛇添足,请君入瓮,叶公好龙,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智子疑邻等 ,其中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有:

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扁鹊治病等.

初三语文教学案——古文专题

七上《幼时记趣》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

注释:

1余:

代词,我。

2.稚:

幼小3.张目:

睁大眼睛。

张,张开,这里是张得很大的意思。

4.明察秋毫:

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

明,眼力。

察,看清。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

翻译: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原文: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

注释:

1.藐小:

微小。

藐、小、微都是小的意思,句中“藐小”修饰“微物”。

2.其:

代词,相当于“它的”。

3.纹理:

泛指花纹。

必:

副词,一定。

“必细察”,强调了对观察的特别爱好和观察的仔细。

翻译: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原文:

[故时有物外之趣。

]

注释:

1.故:

所以2.物外之趣:

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翻译: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原文: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

注释:

1.私:

私下,这里是“自己”的意思。

2拟:

比。

3舞空:

即舞于空

翻译:

夏天蚊群的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原文: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

注释:

1之: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2所向:

名词性短语,指想像的景象。

3则:

连词,那么。

4或:

连词,或者。

5果然:

副词,真的,果真。

翻译:

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原文: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注释:

1.第一个“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第二个“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为(wèi):

介词,表原因,可作“因为”讲。

2.强:

同僵,僵硬

翻译: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原文: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

注释:

1素:

白色的。

2徐喷以烟:

即以烟徐喷之。

3其:

代蚊子。

4作……观:

即“当……看”。

5怡然:

喜悦的样子。

6称快:

喊痛快。

称,这里是喊、叫的意思。

翻译: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它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原文: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 

注释:

1.于:

在。

丛杂:

多而杂乱。

2.其:

代词,相当于“自己的”。

3.使与台齐:

就是使之与台齐,宾语“之”代身子,省略。

齐,这里是一样高的意思。

翻译: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原文: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注释:

1.“以……为……”是固定结构。

相当于“把……当做……”。

2.神游:

这里指在想像中游历。

其:

代想像中的山林。

3.自得:

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

翻译:

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原文: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

注释:

1.斗草间:

即斗于草间。

2之:

代二虫斗。

浓:

程度深,这里是兴趣浓厚的意思。

3.庞然大物:

很大的东西。

4.而:

连词,表修饰关系。

5.盖:

相当于“原来是”。

翻译: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原文: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注释:

1.而: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解释为“便”“就”。

2.为所:

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翻译:

(哈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原文: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注释:

1.方:

正。

2.神定:

心神安定。

3.驱之别院:

即驱之于别院,介词“于”省略。

翻译: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二.常识: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浮生六记》,“记趣”的意思是记叙童年趣事。

本文生动的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三.总结归纳与课文探究

1.之字用法归类

项为之强:

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物外之趣:

助词,的

心之所向:

助词,无实在意义

昂首观之:

代群鹤舞空的景象

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

观之正浓:

代词,代二虫斗

 

2.其字用法归类

细察其纹理:

代词,它的

神游其中:

代想象中的山林

常蹲其身:

自己的

使其冲烟飞鸣:

代蚊子

3.为字用法归类

以丛草为林:

当做

二虫尽为所吞:

凹者为壑:

当做

项为之强;因为

4本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群鹤舞空图、青云白鹤图、神游山林图和鞭打虾蟆图

5.“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这句话既是夸张又是比喻,为什么这样说?

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把蚊子的鸣叫声当作雷声,当然是比喻;而蚊声无论如何也没有雷声大,所以是夸张。

这句话强调了作者的“心之所向”和全神贯注,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6.“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说明了什么?

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我”对观察蚊群的兴趣之浓。

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7.写神游山林的乐趣突出了幼时的哪些心理特点?

表现了幼儿视小为大、喜欢想像的特点。

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的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

初三语文教学案——古文专题

七上《三峡》

一.原文注释和翻译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注释;①自:

在      ②略无:

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③阙:

同”缺”,中断

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原文:

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②隐,蔽:

遮盖③自:

如果       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        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①至于:

到了  ②襄陵:

上,漫上;丘陵③沿:

顺流而下;   ④溯:

逆流而上⑤绝:

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原文: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①或:

有       ②其:

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

即使④乘奔御风:

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

不如;以,认为,如     ⑥疾:

翻译: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①之时:

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

白色的急流    ③回清:

回旋着清波

翻译: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影子。

原文:

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①绝巘(yǎn):

极高的山峰。

绝:

极;巘:

山峰②飞:

飞泻       ③漱(shù):

冲荡

④其:

它们,指怪柏   ⑤清荣峻茂: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⑥良:

实在,的确

翻译: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原文: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注释;①晴初霜旦:

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②肃:

寂静       ③属:

连续不断;引:

延长

④响:

回声       ⑤转:

同”啭”,声音曲折⑥绝:

消失

翻译: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

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原文: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①故:

所以      ②渔者:

打渔的人③三声:

几声.三,不表示确数

翻译: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的 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二.常识

    1.作者郦道元,字善长。

南北朝北魏时的地理学家,散文作家。

著作是《水经注》。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关于课文

2.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3内容概述:

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先总写三峡的地貌特征,再分写三峡的四季景色。

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guǐ jué)的美景,描写了大自然的无比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三.课文归纳与探究

1.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用渔歌作结,“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2. .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3.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

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

下面先合写春冬风平浪静,后独记秋天水枯谷空,也是顺水势的涨落而安排。

4.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各位旅客:

欢迎你们来三峡参观.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品尝金黄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5. 下列几段文字与文中哪些内容相关?

(1)、陆游《入蜀记》:

“夹江千峰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凋。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峻茂” 。

(2)、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杜甫《秋兴八首》:

“听猿实下三声泪”;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远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

           ,           的三峡秋日凄异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异同之处。

     

(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

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

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

辛的悲凉感慨。

或语言风格不同:

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这两句的意思是: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

“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8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相同点:

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

《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初三语文教学案——古文专题

七上《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出现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忽然有一种虫子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它的嘴上长有钳子,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见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与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砍成两段。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这种虫子过去曾经有过,当地人称它为“傍不肯”。

 

  

解释字词

生:

生长出了(动词)  方:

正当  为:

成为

之:

的害:

危害

一虫:

一种昆虫

其喙有钳:

它的  喙(huì):

本是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

蔽(bì):

遮盖 则以钳搏之 :

连词,相当于“就”。

则以钳搏之:

用代指子方虫

悉:

全,都, 为:

成为

皆:

都  旬日:

十天

尽:

完  岁:

年成

以:

因为  大穰(rǎng):

庄稼大丰收

旧:

过去  曾:

曾经

有之:

语气助词,无义  谓:

叫,称作

傍不肯:

虫名。

意思是这虫旁边容不得害虫。

傍:

即“旁”,旁边。

 

问题

1、你认为《以虫治虫》所述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现在我们用农药治害虫,带来了污染,而采用以虫治虫的办法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由此看来,这种办法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以虫治虫”中两个“虫”分别指什么?

子方虫和傍不肯

3、《以虫治虫》给我们那些启示?

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4、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

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方法,你还能想到生物防治方面的其他例子吗?

“傍不肯”的形状像蝼蛄(俗名土狗子),它的嘴上长有钳状的东西。

它碰到子方虫,就用大钳子跟它搏斗,并用大钳子把它夹成两段。

生物防治方面的其他例子:

如青蛙吞食害虫保护庄稼,啄木鸟食树洞里的毒虫,保护树木等。

《梵天寺木塔》

原文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

“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

“木塔上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办法了,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

“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解释

(1)据:

统治,割据。

  

(2)于:

在。

  

(3)方:

才。

  

(4)级:

层。

(5)之:

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6)患:

嫌,担忧  

(7)其:

这个。

(8)匠:

工匠。

  

(9)师:

师傅。

  

(10)云:

说。

  

(11)布:

铺。

(12)故:

所以。

  

(13)如此:

这样。

  

(14)乃:

于是,就

(15)初:

从前,当初。

  

(16)密:

暗中,秘密的。

  

(17)使:

派。

  

(18)之:

的。

(19)贻:

赠给(yí)。

  

(20)以:

用。

  

(21)之:

的。

  

(22)此:

这,指塔动之因。

  

(23)易:

容易。

  

(24)耳:

语气助词,啊。

(25)但:

只。

  

(26)讫:

完毕(qì)。

  

(27)实:

使……结实,使动用法(词类活用)。

(28)钉:

用钉子钉(动词)。

  

(29)之:

木板。

  

(30)如:

遵照。

(31)塔:

塔身。

  

(32)遂:

于是,就。

  

(33)盖:

因为。

(34)弥束:

紧密约束。

弥:

紧密。

  

(35)六幕:

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36)胠箧:

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

从旁边打开,打开。

(37)履:

走,踩踏。

  

(38)伏:

同“服”,佩服。

(39)相:

相互。

  

(40)持:

支撑。

(41)自:

自然,当然

 

问题

1.《梵天寺木塔》用了怎样的写法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的?

以匠师的“无可奈何”来反衬喻皓技术之高。

又用侧面描写来烘托,如工匠费尽心机了解如何才能解决塔动的问题,又如篇末说:

人皆伏其精练。

2、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①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上瓦,上面轻。

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②启示:

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决定着他对事物的判断是否正确

 

3、《梵天寺木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的心态?

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①、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布瓦,上轻”,可布瓦后,塔“动如初”,说明匠师的认识未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况,匠师当然很难堪。

但为了向钱俶交代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去见的妻子,请求喻皓“塔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