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412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docx

积极融入鄱阳湖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11公开发表稿

凝心聚力团结奋进

  全力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

  ——在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暨“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李安泽

  (2010年2月22日)

  

  同志们: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举办全市领导干部读书班,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形成强大的共识共为,迅速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方面力量,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努力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

  这次读书班的学习主题是,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

参学对象是全市副县级以上在职领导干部。

为帮助大家深化对学习主题的认识,增强学习效果,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杨建龙博士、省社科院院长汪玉奇研究员,分别就宏观经济形势、新能源产业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三场专题报告;还邀请了离休教师蒋国珍同志就共产党员如何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结合自身做法作一场报告。

如此高规格、大范围、长时间的集中学习活动,在我市还是首次。

希望大家静心稳神,严格学习纪律,仔细聆听报告,积极参与讨论,力求学习取得实效。

下面,围绕“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一主题,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重大意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江西发展是一个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必将有力地推进我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规划对我市定位是,着力发展光伏、钢铁和旅游产业,建设光伏产业基地、特种钢材制造基地和赣西区域中心城市。

新余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抢抓机遇,主动策应,全面对接,积极融入,将直接影响我们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排位。

为此,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抓住用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我市而言,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把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作为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工程,紧抓不放,务求实效,努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在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环境和资源问题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传统的工业文明必然要同生态文明融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构建以低碳经济、生态产业、低碳生活方式为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就是要通过整合和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道路。

特别是我市的新能源产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对环境没有污染,属于低碳经济的范畴,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样本,完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因此,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深层次矛盾的过程,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有利于形成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有利于探索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新途径,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部署的重大实践。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建成低碳与生态经济的国家级试验区,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为引领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战略和龙头工程,要求全省上下主动融入、积极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科学确立本地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战略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当好先行先试的排头兵,努力当好率先崛起的先锋队。

我们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就是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的新型工业体系;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城、科技创新城、文明生态城。

这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脉相承。

因此,把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作为龙头工程,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新余的具体实践。

 (三)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

一个地方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争取外部支持,借力发展。

新余的产业优势在哪里?

在新能源产业。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龙头,以风电产业、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为补充的新能源产业,产业基础较好,比较优势明显。

正因为如此,国家科技部将“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张名片授予我们。

这是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我市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争当先行者,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大历史机遇。

更为重要的是,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以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战略品牌,争取国家给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各种扶持政策,有助于我们集中政策、项目、资金、资源,加快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为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持久强大的支撑。

 (四)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引领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

放眼当今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

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大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依赖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去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这一趋势不仅将催生新的技术革命,而且将使整个人类的价值观和工作、生活方式都因此而改变。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国际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正在酝酿新的突破,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将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引发全球产业重新洗牌。

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遵循了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找准了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这一重大战略,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契合了新余发展实际,引领了未来发展方向,是关系新余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有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有助于探索并走出一条我市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

  二、切实把握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本质内涵

  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本质内涵,是全面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我市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这既是对新余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既是对经济建设的要求,也是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文明建设的要求。

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核心是加快发展,特色是新兴产业,关键是科技创新,重点是项目建设,目标是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为使大家更好理解和把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第一,核心是加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认识和自觉把握所得出的历史结论。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

但是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位仍未改变,发展不足是我市相当长时期的主要矛盾。

从这一基本市情出发,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

这是我们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我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核心所在。

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不单是指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50平方公里范围,也不单是指“一大二小”新能源产业发展,而是要把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作为引领全市发展的龙头工程,全面推进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个思想,要在全市上下形成高度共识、高度默契,并转化为自觉、持续的共为。

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其总体思路是:

以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为切入点,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我市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发展定位是:

建设新型工业城、科技创新城、文明生态城,努力把我市建成经济发展快、创新能力强、生态环境好、文明程度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

主要任务是: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科技创新力度,切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到2012年,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其中,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12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20亿元,力争1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力争7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力争3200亿元。

因此,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平台决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园区,任务决不仅仅是发展一个产业,而应把新余整个市域面积作为一个整体,从规划到建设始终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并以发展实际成效检验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成效。

  第二,特色是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发明、应用而出现的部门和行业。

当前主要指的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技术形成的产业。

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必须与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必须以新能源产业为主要支撑。

科技部之所以把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块牌子授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新能源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特色鲜明,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具有比较优势。

目前,全市已注册新能源企业21家,在建项目18个,投资总额645亿元,投产企业11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基本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核心、风电产业和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为补充的“一大二小”新能源产业。

光伏产业方面,龙头企业赛维LDK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片生产企业,两个硅料厂全面达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纯硅料生产企业。

同时,一大批光伏上下游配套企业向我市加速集聚,基本形成了“硅料-铸锭-硅片-电池-组件-太阳能应用产品”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风电产业方面,江西力德公司拥有未来20年公司发展所需的核心原料,与国内最大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成套设备供应商已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方面,华电电力螺杆膨胀发电机应用,是目前世界上回收利用各类低品质热能发电的首创技术,参加了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材料博览会,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

正是我们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产业集群,我们依靠新能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新材料是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新材料产业已投产的企业有8家,锂材料、镍材料、太阳能硅、石英陶瓷坩埚等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皆具比较优势。

此外,在钢铁产业方面,我市也涌现了以铝包钢、钢绞线、冷轧矽钢片为主的金属压延等高新技术产业。

在新兴农业产业化方面,集科技农业、休闲农业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进展顺利,以新余蜜桔、高产油茶、苎麻、铁观音茶叶等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些特色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600亿元,其中,新能源1400亿元、钢铁1000亿元、新材料200亿元;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家(2009年为21家),销售收入150亿元。

真正使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块牌子名副其实。

  第三,关键是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在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科学技术被马克思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人类发展史证明,人类文明进步的每一次划时代变革,都以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飞跃为基础、为动力。

蒸汽机的发明,引领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电的发现及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使全世界的工业生产效率提高了20倍;微电子技术的发现、应用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把人类送入了信息时代,并与生物工程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一起,深刻地改变并正在重塑全世界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维和行为方式。

对一个国家而言,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衰,则国家衰。

对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而言,没有科技进步和创新,就难以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

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占领、掌握了发展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因此,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和蔓延,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了科技,希望科技创新能够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复苏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这一点,既是最关键的,也是我们最担心的问题。

目前,我市自主创新体系尚不完善,产学研结合工作薄弱,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可以说,科技创新决定着新余的前途命运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与速度。

没有科技的领先,就没有产业的领先,也没有企业的长盛不衰。

据统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7年,民营企业为3年,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企业生命周期很短。

省委苏书记反复提醒我们,新能源产业3年内必将重新洗牌。

新余要打造名副其实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没有科技作引领、作支撑,是难以实现的。

要使我们的产业、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力争到2012年,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5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科技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3%,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第四,重点是项目建设。

抓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要以项目为核心。

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项目是载体、是抓手,这是事关新余当前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发展。

今天项目投入的差异,必将是明天发展的差异。

新余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来靠什么缩小?

靠项目。

我们投入的项目比别人少,将来差距就会拉大;投入项目多,将来差距就会缩小,甚至超过他们。

这些在全市上下必须形成共识。

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省里将会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

如何使我市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项目是关键、是重点。

没有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作支撑,争取国家、省里政策和资金就是一句空话;没有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作支撑,经济增长就无法保证,发展后劲就无法增强,经济总量也就无法增加;没有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作支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就难以做强做大,产业结构就难以优化升级;没有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作支撑,城乡面貌难有改善,社会事业难以发展,更谈不上把新余建设成江西的亚中心。

因此,在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项目推进,以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带动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快速发展。

 第五,目标是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我市区域面积小,人口少,经济总量小,又不沿边不靠海,没有任何区位优势,要实现人口小市向经济强市转变,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就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更是我们的目标指向。

科学发展,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我们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途径和必由之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

进位赶超,既是发展速度上要进位赶超,更是经济总量上要进位赶超。

德和同志在任时,提出要把新余建设成为江西的亚中心,这是我们全市人民必须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我理解,亚中心的概念,首要的一条就是经济总量上要仅次于南昌。

就GDP和财政总收入两个重要衡量指标来说,去年我市完成GDP484.17亿元,列全省第八位,排在前七位的是:

南昌(1837.5亿元)、赣州(940.02亿元)、九江(831.36亿元)、上饶(728.5亿元)、宜春(700.24亿元)、吉安(584.11亿元)、抚州(502.91亿元)。

财政总收入56.6亿元,列全省第七位,排在前六位的是:

南昌(211.71亿元)、赣州(113亿元)、九江(86.19亿元)、上饶(83.49亿元)、宜春(80.61亿元)、吉安(64.36亿元)。

从目前的现实看,我们离亚中心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进位赶超,力争到2012年,全市GDP、财政总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进入全省中上水平,人均指标进入全省前两位。

绿色崛起,是以新型经济为中心,友好环境为基础,把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产要素与发展资本,推动我市在青山绿水中进位赶超,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崛起”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的正确抉择。

在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过程中,我们要摒弃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绝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应走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

力争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2009年为52.8%),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8.6%(2009年为47.13%),建城区绿地率46.5%(2009年为4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平方米(2009年为14.99平方米)。

到“十一五”末,万元GDP能耗每年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4.898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控制在1.42万吨以内,饮用水源地水质确保国家Ⅱ类标准,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总之,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这是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的目标所在,也是我们必须为之付出百倍努力的宏伟蓝图。

  三、举全市之力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

  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是当前全市上下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全市上下务必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始终把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作为引领全市发展的龙头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广泛宣传,凝聚合力,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营造声势开好局,上下联动起好步,以百倍的努力建设好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把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努力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具体而言,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就是建好“三个城”:

新型工业城、科技创新城、文明生态城。

  

(一)以项目建设为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城

  建设新型工业城,就是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突出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努力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

  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在保持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力争使工业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到55%,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工业项目的比重提高到6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提出,安排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463个,总投资16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1亿元。

这些项目集中在新能源、钢铁、新材料等工业和基础设施、三产等领域,直接关系到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系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关系到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目标的实现。

对这些项目,要落实“六个一”工作机制,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全力以赴加以推进,确保项目早开工建设、早竣工投产、早见效收益。

同时,要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

围绕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央、省里将会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

我们要抢抓机遇,主动搞好项目对接,尤其是高铁建设和两个电厂的扩建,争取使我市有更多的项目进入省里规划的“盘子”。

  二是推进新型工业化。

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的新型工业体系。

着力抓好光伏、风电、锂电和节能减排设备制造四大新能源经济板块,把新余打造成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螺杆膨胀发电机、永磁风力发电机生产基地以及锂电产业基地。

光伏产业在做强做大赛维、瑞晶、升阳等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加快向中下游产业延伸;钢铁产业要坚持走集约化、精品化发展道路,加大与新钢主辅分离对接力度,抓好新钢1550毫米冷轧薄板工程、新华公司50万吨钢绞线扩建、中冶南方55万吨电工钢、永盛矿冶1.3万吨钒铁等项目建设,加快钢铁产业向中下游产业延伸;新材料产业着力抓好上海杰事杰复合材料、嵩汇科技PE管材等项目建设。

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制造、信息和人才培养中心。

促进项目向园区集聚。

以建设特色园区、科技园区、生态园区为目标,采取“统一规划、各方出力、利益共享”的机制,重点抓好高新区、分宜工业园、良山工业园的发展,把高新区打造成新能源特色产业园,把分宜工业园打造成新材料特色产业园,把良山工业园打造成特钢产业园。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努力形成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建成“南昌的远郊、长沙的近邻”。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金融就没有现代经济的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靠项目,项目建设靠资金。

资金从哪里来?

社会事业等建设资金主要是靠争取上级支持,但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靠民间资本和银行贷款。

去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去年,全市各项贷款余额405.8亿元,比年初增长48.1%,净增131亿元。

今年力争年末银行贷款余额突破500亿元,直接融资余额突破180亿元,使我市信贷规模在全省的位次进一步提升。

全面启动创建全国旅游目的地城市,主动融入南昌、长沙、井冈山旅游圈,推动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加快推进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和现代物流业。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培育消费热点,充分挖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

  四是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大力发展名、优、特和有机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园、现代畜牧产业园建设,大力扶持恩达、科农、亚林种苗等龙头企业发展。

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做好以城防工程、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3年内健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