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334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 种群与群落.docx

高考浙江版高考生物专题22种群与群落

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

专题22 种群与群落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内容

要求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素养要素

难度

一、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a

2016浙江10月选考,8,2分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

标志重捕法

a

2017浙江11月选考,29,6分

科学思维

★★★☆☆

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

a

★★★☆☆

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b

★★★★★

环境容纳量

a

2017浙江4月选考,15,2分

生命观念

★★★☆☆

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

a

★★★☆☆

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

a

2016浙江4月选考,27,2分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

活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c

★★★★☆

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a

2017浙江4月选考,2,2分

生命观念

★★★☆☆

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

a

2014浙江6月学考,8,2分

生命观念

★★★☆☆

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a

★★★☆☆

顶极群落的概念

a

★★★☆☆

分析解读 本专题包括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

选考多次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种群的基本特征、数量变化以及群落类型、群落演替等知识,预计今后的考查形式还是以选择题为主,或结合生态系统知识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

复习中应重点梳理种群基本特征间的相互联系,理解种群增长曲线模型,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掌握种群分布型和存活曲线、顶极群落、种群数量波动等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实例进行综合分析。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考点集训】

考向1 种群的特征

1.(2019届浙江绿色评估联盟10月联考,2,2分)2016年中国将全面实施二胎政策,从种群特征来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

A.出生率B.性比率

C.年龄结构D.种群密度

答案 A

2.(2015浙江10月选考,14,2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不影响种群密度

B.不同种群的种群密度没有差异

C.性比率的改变不影响种群密度

D.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答案 D

考向2 种群的增长方式

1.(2019届浙江稽阳8月联考,17,2分)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J”形增长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

B.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高

C.“S”形增长处于K值时自然增长率趋于零

D.逻辑斯谛增长种内斗争剧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答案 B

2.(2014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答案 B

考向3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2019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24,2分)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林地,林地中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虚线表示田鼠的环境容纳量

B.图中A点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图中B点时的年龄结构一定为衰退型

D.随着时间推移,该林地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

答案 C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点集训】

考向1 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1.(2019届浙江名校新高考联盟9月联考,2,2分)海洋鱼类在不同季节物种组成有着显著性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  )

A.垂直结构

B.水平结构

C.演替现象

D.时间结构

答案 D

2.(2019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6,2分)下列关于北方针叶林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

B.主要由落叶树种组成

C.生活着90%的非人灵长类动物

D.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群落

答案 A

考向2 群落的演替

1.(2019届浙江超级全能生8月联考,3,2分)下列群落演替的方式为原生演替的是(  )

A.弃耕后农田的演替B.森林火灾后的恢复

C.原冰川移开后的演替D.草原放牧后的演替

答案 C

2.(2019届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22,2分)某地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裸岩,先后经历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演替为次生演替

B.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C.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

D.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群落结构逐渐复杂

答案 D

炼技法

方法 两种种群增长曲线分析及生产应用

【方法集训】

1.(2017浙江嘉兴期末,6)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是(  )

答案 B

2.(2017浙江超级全能生12月模拟,15)如图是某自然水域中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是600只

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一直为0

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只是资源和空间有限

D.在10天后,草履虫因为其天敌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答案 D

过专题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2018浙江11月选考,13,2分)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B.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C.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

答案 D

2.(2018浙江4月选考,18,2分)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 D

3.(2017浙江4月选考,15,2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B.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C.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答案 B

4.(2016浙江10月选考,8,2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

C.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S”形增长

D.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

答案 D

5.(2016浙江10月选考,25,2分)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 D

6.(2016浙江理综,5,6分)下列是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A

7.【加试题】(2016浙江4月选考,27,2分)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每个成熟植株能产生许多种子。

自然状况下,其种子随风飘落到某草地上萌发生长,形成一个新的种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呈非周期波动

B.蒲公英在第一个生长期呈集群分布

C.该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对角线形特征

D.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

答案 D

8.(2016浙江4月选考,19,2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密度的变动受性比率的影响

B.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的最大密度

C.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

D.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

答案 B

9.(2014浙江1月学考,27,2分)如图表示4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 A

10.(2017浙江11月选考,29,6分)某湖泊生活着金鱼藻、浮萍、芦苇等生物,并长期养殖鲫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

动、植物残体主要落在     层发生腐败和分解。

若从湖底裸地开始逐渐演替为陆生群落,这种演替属于     演替。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    。

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     。

 

(3)在保证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增长方式为        。

 

答案 

(1)水平 底泥 原生

(2)偏大 基本不变

(3)逻辑斯谛增长

教师用书专用(11—17)

11.(2016浙江1月选考,20,2分)某池塘中,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的鲈鱼个体数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0%、35%和5%,该种群一段时间后数量明显增加,则其年龄结构类型为(  )

A.增长型B.稳定型

C.衰退型D.随机型

答案 A

12.(2016浙江1月选考,26,2分)如图是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

的是(  )

A.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B.种群在b点时增长最快

C.种群在b~c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答案 C

13.(2015浙江1月学考,25,2分)如图表示不同动物种群的个体总数以及一段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

在这段时间内出生率最高的种群是(  )

A.猎豹B.亚洲象

C.赤狐D.田鼠

答案 D

14.(2014浙江6月学考,24,2分)如图是巴西龟种群引入某池塘后,若干年内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图中表示该种群个体数量增长最快的时间点是(  )

A.t1B.t2C.t3D.t4

答案 B

15.(2015浙江10月选考,21,2分)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1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

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D.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答案 D

16.(2015浙江7月学考,5,2分)一定时期内某种群的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7%。

这段时期内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是(  )

A.0B.3%

C.7%D.17%

答案 B

17.(2015浙江1月学考,11,2分)下列各项中,能构成一个种群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

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

C.一个农场中的全部植物

D.一个湖泊中的全部动物

答案 B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2018浙江11月选考,2,2分)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

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答案 B

2.(2018浙江4月选考,4,2分)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温度

B.氧气的垂直分布

C.光的穿透性

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答案 D

3.(2017浙江4月选考,2,2分)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这体现了群落的(  )

A.时间结构B.水平结构

C.垂直结构D.分层现象

答案 A

4.(2014浙江6月学考,8,2分)下列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贫乏的是(  )

A.热带雨林B.荒漠

C.北方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 B

5.(2014浙江1月学考,20,2分)在草地中,蝶类白天活动,夜蛾类晚上活动。

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

A.营养结构B.垂直结构

C.水平结构D.时间结构

答案 D

教师用书专用(6—9)

6.(2016浙江4月选考,6,2分)地球上具有最丰富生物基因库的是(  )

A.水稻田B.草原

C.荒漠D.热带雨林

答案 D

7.(2015浙江理综,5,6分)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

答案 B

8.(2015浙江1月学考,22,2分)不同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森林群落中,位于最上层的是(  )

A.树冠层B.灌木层

C.草本层D.地表层

答案 A

9.(2015浙江1月学考,26,2分)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

B.从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C.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

答案 B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2018课标全国Ⅰ,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型(形)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 D

2.(2017课标全国Ⅰ,5,6分)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形)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

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 D

3.(2017江苏单科,5,2分)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形)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答案 B

教师用书专用(4)

4.(2016天津理综,3,6分)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

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答案 D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2018江苏单科,13,2分)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阶段Ⅰ与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答案 D

2.(2014海南单科,19,2分)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 D

3.(2017天津理综,7,12分)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演替。

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

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

如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

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

 

答案 

(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教师用书专用(4)

4.(2014江苏单科,5,2分)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 C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9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10)在温带地区,草原和森林的外貌在春、夏、秋、冬有很大不同,这就是群落的(  )

A.垂直结构B.水平结构

C.季相D.演替

答案 C

2.(2019届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1)下列不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点的是(  )

A.季节变化明显B.不均匀

C.斑块性D.空间异质性

答案 A

3.(2019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2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所有特征都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

B.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种群就会保持零增长

C.每个种群都具有特定的年龄结构和性比率

D.在封闭的种群中,只要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加

答案 D

4.(2019届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决定陆地和水生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不完全相同

B.四季不分明地区的群落无时间结构

C.由于次生演替发生在原有空间,因此其演替过程中空间异质性保持不变

D.生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无关

答案 A

5.(2019届浙江嘉兴9月联考,22)对某地社鼠种群数量进行连续调查,计算其δ值(δ=当年种群数量/前一年种群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查开始到t1时间内种群数量加速增长

B.t2时种群达到稳定平衡密度

C.t3时种群内个体面临的生存压力较t2时刻大

D.t3~t4时间内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答案 C

6.(2019届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24)在某种人工控制的种群中,其增长速率v=(第N+1年的种群数量-第N年的种群数量)/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体上来说,该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B.0~t4范围内该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

C.t1与t3时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基本相等

D.t2与t5时种群数量的差值等于t4与t6时的差值

答案 D

7.(2019届浙江金丽衢十二校9月联考,2)下列哪种群落中生活的动物往往有冬眠或者夏眠的生活习性(  )

A.森林B.荒漠

C.草原D.苔原

答案 B

8.(2019届浙江稽阳8月联考,7)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

B.温带森林的季相变化属于时间结构

C.森林群落中的地表层对群落的影响最大

D.次生林是指经次生演替形成的森林群落

答案 C

9.(2019届浙江五校9月联考,7)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环境容纳量是由其有效资源决定的

B.环境容纳量会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C.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某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答案 C

10.(2019届浙江七彩阳光9月联考,10)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

B.树冠层对森林群落的影响最大

C.草原植物几乎完全依靠营养繁殖

D.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由温度的垂直分布决定

答案 B

11.(2019届浙江五校9月联考,15)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

B.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C.次生林就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

D.从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答案 B

12.(2019届浙江绿色评估联盟10月联考,1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数量保持不变

B.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C.通过年龄结构图可以得知每个年龄组的雌雄个体比率

D.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光照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13.(2019届浙江嘉兴9月联考,29)(7分)科学家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某没有生物定居过的裸底湖泊终于演变成一个生物繁多的湖泊(如图),其各个水层均有多种不同的生物分布。

请回答:

(1)湖泊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称为    ,这一集合体演化诞生的过程也被称为群落    (填“原生”或“次生”)演替。

 

(2)由于受    、温度、氧气的垂直分布影响,湖泊中的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并随时间发生改变,它们在春、夏、秋、冬中的外貌不同被称为    。

 

(3)在自然条件下,该生态系统朝着物种多样化、    复杂化和    完善化方向发展,直到该系统达到稳态为止。

 

答案 

(1)群落 原生 

(2)光的穿透性 季相 (3)结构 功能

14.(2019届浙江绿色评估联盟10月联考,29)(8分)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

据图回答:

(1)图中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    结构。

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    演替。

如果气候条件适宜,从苔草带阶段最终将演变为    阶段。

 

(2)若图中的生物组成食物网,则不应包括的图中生物是    。

图中某生物(非顶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中的能量一部分成为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其余被      摄入。

 

(3)若该湖泊中某生物的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

 

答案 

(1)水平 原生 森林 

(2)腐生菌 下一营养级

(3)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