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操作技巧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315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s操作技巧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ps操作技巧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ps操作技巧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ps操作技巧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ps操作技巧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s操作技巧8.docx

《ps操作技巧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s操作技巧8.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s操作技巧8.docx

ps操作技巧8

第五单元  色彩修饰

课题:

5.1  第一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将无色彩的图像制作成色彩艳丽的图像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1.tif)

    

(1)调出Yps5-01.tif文件;

    

(2)进行色彩模式的转换及色相调整。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1.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选择“图象—模式—RGB颜色”;选择“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勾选“着色”,将“饱和度”的调节杆移到中间位置。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将无色彩的图像制作成色彩艳丽的图像效果。

课题:

5.2  第二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将图像的局部制作成灰度或单色彩的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2.tif)

    

(1)调出Yps5-02.tif文件;

    

(2)通过对图像的羽化选定及色彩调整,使图像下部完全呈灰度,上半部既保留一部分原图色彩,又有一部分单色变化。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2.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先羽化选择下部分的黄色花(羽化值5-10),然后选择“图象—调整—去色”;新建一图层,设置由红色到透明的渐变色,用渐变工具,选择光线渐变类型在上部分的天空适当位置进行渐变填充,将红色球适当压扁,双击图层面板该图层,将“混合颜色带”中的“优先图层”的值适当缩小,使白云显示出来即可。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将图像的局部制作成灰度或单色彩的效果。

课题:

5.3  第三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对图像调整,将图像的方位改变,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3.tif)

    

(1)调出Yps5-03.tif文件;

    

(2)将倒置的图像端正过来,并将鸟头朝右的图像作成鸟头朝左的效果。

    (3)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要求是16×12cm.、72pixels/inch、CMYK模式,以Xps5-03.tif文件名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选择“图象—旋转画布—垂直翻转”;选择“图象—图象大小”,在图象大小对话框中,设置宽、长分别为16cm、12cm(注意要将“保持纵横比”前的小勾去掉);选择“图象—模式—CMYK颜色”。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将图像的方位改变,并注意模式的调整。

课题:

5.4  第四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对图像亮度及色彩的调整,使背景清晰、花瓣色彩改变,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4.tif)。

    

(1)调出Yps5-04.tif文件;

    

(2)将图像进行亮度调整(有明显的草地),并将原图像中黄色花瓣的黄色成分降低调整为红色(只改变花瓣色彩)。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4.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调整—高度/对比度,将亮度值调整为“+86”左右;用魔棒工具选择黄色的花瓣(注意要用“选择相似”选取所有的花瓣),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将色彩值调整为“-60”左右。

取消选择,保存文件。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对图像亮度及色彩的调整,使背景清晰、花瓣色彩改变。

课题:

5.5  第五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使图像的亮度均衡,并将黄色的花蕊替换成紫红色花蕊,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5.tif)。

    

(1)调出Yps5-05.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亮度均衡能看到绿色的叶茎,并调整花蕊的颜色为紫红色。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5.tif文件(CMYK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调整—高度/对比度,将亮度值调整为“+100”左右;用魔棒工具选择黄色的花蕊(注意要用“选择相似”选取所有的花蕊),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将色彩值调整为“-110”左右。

取消选择,保存文件。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将将黄色的花蕊替换成紫红色花蕊。

课题:

5.6  第六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使图像呈负片效果,并将图像的右半部调整呈手绘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6.tif)。

    

(1)调出Yps5-06.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图像调整为负片效果,并将右半边调整为手绘效果。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6.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调整—反相;利用矩形选框工具选择右半图象,图象—调整—色调分离,设置色阶值为6。

取消选择,保存文件。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将图像的右半部调整呈手绘效果。

课题:

5.7  第七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使在一个彩色图像上得到既有位图效果,又有灰度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7.tif)。

    

(1)调出Yps5-07.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图像上部1/3处调整成位图效果,下部1/3处调整为灰度效果。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7.tif文件(CMYK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选择“矩形选框工具”(设置其羽化值为10像素),选取图像的上1/3,图象—调整—阈值;将刚才的矩形选区移动到图像的下1/3处,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设置饱和度为“-100”。

取消选择,将图像模式改为“CMYK颜色”,保存文件。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调整使在一个彩色图像上得到既有位图效果,又有灰度效果。

课题:

5.8  第八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使图像中叶片呈翠绿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8.tif)。

    

(1)调出Yps5-08.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图像调整成一幅翠绿色叶片效果(调整亮度、反差及色相)。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8.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先将画布逆时针旋转90度,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勾选“着色”,设置色彩为130,饱和度50,亮度0;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设置亮度为+25,对比度为-10。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调整使图像中叶片呈翠绿效果。

课题:

5.9  第九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将一个灰度倒立图像制作成有色彩效果的正立图像,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09.tif)。

    

(1)调出Yps5-09.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倒立图像端正,并调整成有色彩效果。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09.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先将画布旋转180度,再将图象模式调整为“RGB”;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勾选“着色”,设置色彩为100,饱和度50,亮度0。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调整将一个灰度倒立图像制作成有色彩效果的正立图像。

课题:

5.10  第十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来改变图像色相,并进行图像的剪裁,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10.tif)。

    

(1)调出Yps5-10.tif文件,如图所示;

    

(2)进行色相变换及旋转剪裁图像。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10.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先将背景图层转换为普通图层,然后逆时针旋转画布90度,再利用“编辑”中的调换将图象逆时针旋转30度左右;图象—色彩/饱和度,设置色彩为-120,饱和度及亮度均为0。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调整来改变图像色相,并进行图像的剪裁。

课题:

5.11  第十一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图像的备份及调整,制作两幅不同背景的图像,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a-11.tif)(参见附图Xps5b-11.tif)。

      

    

(1)调出Yps5-11.tif文件,如图所示,并进行备份。

    

(2)对其中一幅图像进行背景灰度化调整,以RGB模式保存为Xps5a-11.tif文件。

    (3)对另一备份图像背景进行换色,结果图以RGB模式保存为Xps5b-11.tif文件。

温馨提示:

利用魔棒工具小心选择蓝色的背景及地板(可适当利用“选择相似”),图象—调整—去色,按要求保存图象;回到刚才的选择状态,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勾选“着色”,参数按默认设置。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制作两幅不同背景的图像。

课题:

5.12  第十二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使图像呈手绘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12.tif)。

    

(1)调出Yps5-12.tif文件,如图所示;

    

(2)通过调整作出手绘效果并扩大画布(width=17cm、Hcight=15cm),图像四周留白。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5-12.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画布大小,设置Width为17cm,Height为15cm,Anchor为水平、垂直居中;图象—调整—色调分离,色阶按默认为4。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调整使图像呈手绘效果。

课题:

5.13  第十三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改变花的色相,并调整图像的亮度,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13.tif)。

    

(1)调出Yps5-13.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紫色花朵调整为红色,并将整个图像的亮度降低。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256色色彩限制的彩色模式保存在Xps5-13.tif文件中。

温馨提示:

用魔棒工具选择花朵的紫色部分,然后“选择相似”,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勾选“着色”,设置饱和度为50,色彩和亮度都为0,取消选择;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设置亮度为-40,对比度为+35;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调整改变花的色相,调整图像的亮度。

课题:

5.14  第十四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使图像更清晰,花蕊的颜色变成红色,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14.tif)。

    

(1)调出Yps5-14.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图像的亮度提高,并将黄色花蕊通过改变油墨百分比调整成红色花蕊。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像以Xps-14.tif文件(CMYK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设置亮度为+70;利用魔棒工具小心选择花蕊(可适当利用“选择相似”),图象—调整—色彩/饱和度,设置色彩为-100,其它按默认;最后将图象模式转换为“CMYK”颜色。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调整使图像更清晰,花蕊的颜色变成红色。

课题:

5.15  第十五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调整将灰暗的图像制作出非常鲜艳的色彩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15.tif)。

    

(1)调出Yps5-15.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灰蒙蒙、色彩暗淡的图像调整成非常鲜艳的效果(反差提高、饱和度提高)。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以Xps5-15.tif文件(256色限制的色彩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设置饱和度为+60左右;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设置对比度为+36左右。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调整将灰暗的图像制作出非常鲜艳的色彩效果。

课题:

5.16  第十六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色彩调整使原图更柔和,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16.tif)。

    

(1)调出Yps5-16.tif文件,如图所示;

    

(2)通过色彩调整将颜色生硬、图像偏暗的原图像制作出亮度适中、颜色柔和的效果(降低饱和度,提高亮度反差度)。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以Xps5-16.tif文件(RGB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选择“编辑”项为“红色”,设置饱和度为-40左右;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设置亮度为+60,对比度为+40左右。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色彩调整使原图更柔和。

课题:

5.17  第十七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图像的备份、模式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出两幅单色图像(要求模式不同),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a-17.tif)(参见附图Xps5b-17.tif)。

      

    

(1)调出Yps5-17.tif文件,如下图所示,备份1个图像。

    

(2)将其中一幅通过色相调整作出单色效果,并以CMYK模式保存在Xps5a-17.tif文件名中。

    (3)将另一幅通过模式转换作出单色效果,并以Xps5b-17.tif文件(双色调模式,纯红、纯黄两色)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调整—去色,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先勾选“着色”,然后设置色彩为210左右,饱和度为50左右;图象—模式—CMYK颜色,保存文件为Xps5a-17.tif。

图象—模式—灰度,图象—模式—双色调,在“类型”中选择“双色调”,将Ink1(油墨1)、Ink2(油墨2)分别设置为纯红、纯黄(要用颜色拾取器)。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制作出两幅单色图像(要求模式不同)。

课题:

5.18  第十八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色彩调整使一幅图像呈现三种色彩效果,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18.tif。

    

(1)调出Yps5-18.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图像分三部分调整,一部分呈灰度,一部分呈补色,一部分色相不变但饱和度提高。

    (3)将最后完成的结果图以Xps5-18.tif文件(CMYK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利用椭圆选框工具(羽化值设置为30左右),选取左上角的葵花,图象—调整—去色;用同样的工具选取右边的葵花,图象—调整—反相;再用同样的工具选取左下角的葵花,图象—调整—色相/饱和度,设置饱和度为+50,色彩和亮度不变。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通过色彩调整使一幅图像呈现三种色彩效果。

课题:

5.19  第十九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对图像的备份、模式转换,将一幅RGB模式的图像制作成位图和双色调模式的图像,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a-19.tif)(参见附图Xps5b-19.tif)。

     

    

(1)调出Yps5-19.tif文件,如下图所示,备份一个新文件。

    

(2)对一文件进行模式转换,以DiffusionDither的位图模式保存在Xps5a-19.tif文件名中。

    (3)将另一个文件以Xps5b-19.psd文件(双色调模式,单色M100%)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图象—模式—灰度,图象—模式—位图,所有参数按默认,保存文件为Xps5a-19.tif;图象—模式—灰度,图象—模式—双色调,在“类型”中选择“单色调”,将Ink1(油墨1)设置为C0%、M100%、Y0%、K0%(油墨名称为“洋红”),保存文件为Xps5b-19.psd。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将一幅RGB模式的图像制作成位图和双色调模式的图像。

课题:

5.20  第二十题

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

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演示。

教具、挂图:

电脑。

考核(可提问):

制作出含图层的图像效果。

复习旧课要点:

如何选定图像轮廓?

新课难点、重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对图像模式的转换及色彩调整,制作图像色彩效果。

教学过程

     通过色彩调整及模式转换,改变图像的整体颜色,要求完成的最后效果如下:

(参见附图Xps5-20.tif)。

    

(1)调出Yps5-20.tif文件,如图所示;

    

(2)将倾斜的图像端正,并进行图像可视化调整(Variations)提高亮度,加重绿色。

    (3)将结果图像以Xps5-20.tif文件(索引彩色模式)保存在考生目录中。

温馨提示:

先将画布作逆时针旋转90度,图象—调整—亮度/对比度(亮度值设置为+60左右),图象—调整—色彩平衡,将“洋红—绿色”中的滑块拖向绿色方向(使其色阶为+50左右)。

课外作业:

    练习本题。

小结:

改变图像的整体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