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8033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docx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冲刺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2.(  )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3.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4.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A.普及教育

B.普及基础教育

C.普及国民教育

D.普及义务教育

5.我国于l986年第一次将(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6.“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7.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是指(  )。

A.读、写、画

B.读、算、画

C.读、写、算

D.画、写、算

8.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是(  )。

A.中等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9.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改革。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课程

D.教育体制

10.学生具有发展的(  )。

A.潜在性与现实性

B.潜在性与可塑性

C.可能性与现实性

D.可能性与可塑性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优良品质就能得到发展。

2.C【解析】董仲舒为汉武帝时大儒,博古通今,独爱儒术,在学界影响很大。

3.A【解析】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行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D【解析】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5.D【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6.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若人为的打破这个顺序,就会适得其反。

7.C【解析】“三基”是指读、写、算。

8.C【解析】初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层次。

9.C【解析】课程不改,其他方面的改革无法推进,所以是核心。

10.D【解析】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单项选择题

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

D.孟禄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

8.古代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

1.【精析】C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精析】D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项选择题

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2.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个体因素

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5.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

B.潜能

C.知识

D.意识

6.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7.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 )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参考答案:

1.【精析】C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精析】A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3.【精析】B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4.【精析】D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

5.【精析】B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6.【精析】C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例子。

7.【精析】A威尔逊是美国当代的一位生物社会学家,他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8.【精析】A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单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2.当前,流生问题与( )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

辍学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6.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7.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8.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9.当前,流生问题与( )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

辍学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1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13.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14.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参考答案:

1-7AAACCBB 8-14AAACCBB

单项选择题

1.人们常说: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

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3.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6.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8.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

B.智能

C.思维

D.能力

10.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1.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 )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1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3.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可以套用。

2.【精析】C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精析】B这句话是加里宁说的。

4.【精析】B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即崇高的职业道德。

5.【精析】A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

设有个体主动积极地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和保证。

6.【精析】c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7.【精析】B教学大纲不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而且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8.【精析IA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

9.【精析】A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10.【精析】D本题考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1.【精析】B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12.【精析】B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13.【精析】B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  )时代。

A.夏朝

B.殷周

C.三国

D.秦朝

2.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3.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B.学校制度的建立

C.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D.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

4.“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霍尔

C.高尔登

D.洛克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6.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  )。

A.认定制

B.审定制

C.选定制

D.国定制

7.“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8.“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什么特点提出来的?

(  )

A.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9.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教师和学生

B.教科书和教学媒体

C.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D.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0.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2.B【解析】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有三条:

首先是发展基础教育;其次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最后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D【解析】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是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

4.C【解析】“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高尔登,他的典型论调是:

“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5.B【解析】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

6.D【解析】目前,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

7.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不能违背这个顺序。

8.D【解析】根据个人身心发展常识,“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点提出来的。

9.A【解析】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推动教育过程的发展。

10.B【解析】杜威是现代教育家,强调“在做中学”,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从现有的经验出发,不断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前进和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

A.杨贤江

B.蔡元培

C.康有为

D.徐特立

E.陶行知

2.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格塞尔

E.洛克

3.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

A.布鲁纳

B.怀特海

C.瓦?

根舍因

D.赞科夫

E.克伯屈

4.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E.一定的组织结构

5.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方式有(  )。

A.领养监护

B.法定监护

C.指定监护

D.委托监护

6.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7.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8.我国的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9.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10.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

1.ABDE【解析】其中蔡元培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杨贤江,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也是中国早期领导青年运动的革命家之一;徐特立、陶行知也都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2.BCE【解析】孟子是内发论者,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他们都不是外铄论者。

3.ACD【解析】由教育学常识可知,布鲁纳、瓦?

根舍因和赞科夫均为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

4.ABCE【解析】D项仅仅公布一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5.BCD【解析】我国监护人的设立有三种方式,即:

法定监护、指定监护和委托监护。

6.ACD【解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是布卢姆对教育目标分类学主要部分的划分。

7.AC【解析】内容的丰富和课程结构的更新是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影响的主要体现。

8.ABCD【解析】我国的学校教育层次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9.BCD【解析】“三艺”是指文法、修辞和辩证法。

10.ADE【解析】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  )

2.小学教育目的就其本质来说,是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  )

3.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这是由遗传决定的。

(  )

4.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即人在一生中要一直学习,不断获得高学位,学习主要,工作次要。

(  )

5.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  )

6.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并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

7.洛克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  )

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认识活动。

(  )

9.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  )

10.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兴趣、爱好。

(  )

11.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  )

12.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错误率信息。

(  )

1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开始于卢梭,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哥尼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  )

14.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  )

15.小学教育能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  )

参考答案:

是非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略。

3.×【解析】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遗传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4.×【解析】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

一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二是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但是,接受终身教育并不意味着只学习不工作,而是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不同方面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不至落伍。

5.√【解析】略。

6.√【解析】略。

7.×【解析】杜威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

8.×【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

9.√【解析】略。

10.√【解析】略。

11.√【解析】略。

12.×【解析】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信息。

13.×【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开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哥尼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14.√【解析】略。

15.√【解析】略。

情境分析题(共20分)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

共10分)

小学六年级学生李某因迟到不敢进教室,而在教学楼后随意闲逛,恰好被班主任孙老师发现,孙老师问清情况后非常生气,罚学生李某在操场跑了10圈,并让他在教室外站了两节课。

1.孙老师的做法对吗?

(  )[单选题]

A.对

B.不对

2.孙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法》中的哪一条法规?

(  )[单选题]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B.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C.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D.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二)(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追问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

原来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的头上。

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

当天下午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

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来的。

”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

“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

”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1.这位教师的做法违背了哪些德育原则?

(  )[不定项选择题]

A.因材施教原则

B.疏导原则

C.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2.从德育角度看,你认为应从哪些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