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7847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从原料到制取较纯的最终产物的制备方案中,符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上不造成污染的方案是()

A.

B.

C.

D.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3.将23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该物质中()

A.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B.铁制品表面涂“银粉”

铝粉

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C.汽油和洗涤剂都能用来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和洗漆剂都具有乳化功能

D.氧气应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

5.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质量比原混合溶液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比乙小

C.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7.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严禁通过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C.将废电池填埋,避免重金属污染

D.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8.能达成实验目的是()

 

A

B

C

D

目的

检验碳酸盐

配制100g质量分数10%的NaCl溶液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验证与氧气接触时燃烧的条件之一

实验

A.A

B.B

C.C

D.D

9.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A.A

B.B

C.C

D.D

10.下列对分子的认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碘升华,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1.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

CO2+H2O═H2CO3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

Mg(OH)2+H2SO4═MgSO4+2H2O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Fe2O3+3CO

2Fe+3CO2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

2Fe+6HCl═2FeCl3+3H2↑

12.下表中知识的归纳总结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清洗试管内附着物

B、鉴别、除杂

C、保护金属资源

D、燃烧、灭火

①用食醋浸泡除去水垢

②用稀硫酸浸泡除去试管中附着的铜

①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①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

②切了咸菜的菜刀容易生锈

①煤气泄漏要先打开排气扇

②酒精灯失火应用湿布盖灭

A.A

B.B

C.C

D.D

13.下列关于能源和环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核电站可利用各种原子核发生变化时产生的能量发电

C.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D.低碳从身边小事做起,随手关灯、节约用纸、多种树、公交出行等

1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28.4%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

11:

40

1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固体

B.

量取9.5mL

C.

稀释浓硫酸

D.

滴加液体

二、填空题

16.下列物质:

①塑料袋;②外科手术刀;③蚕丝;④1元硬币;⑤铝;⑥腈纶。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物质⑤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

17.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端午节临近,我们包粽子准备了如下食材:

糯米、瘦肉、花生、红枣,其中瘦肉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

(2)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______(填字母)。

A霉变的花生、大米蒸煮后仍不可食用

B不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食物

C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处

(3)固体叠氮化钠()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撞击后30毫秒内,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8.下图是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使之正确_____;

(2)由A→B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在点燃的条件下,_____;

(3)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中的_____(填物质分类);

(4)此变化过程中不变的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同一周期的是_____,因其原子核外_____。

三、实验题

19.结合下图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B中用添加液体药品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如果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3)某同学提出只要将上述B装置和下图所示装置相连接,就可收集并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B装置的导管出口→(_____)→(_____)→量筒(填接口字母)。

另一同学提出,这样收集会损失二氧化碳气体,因为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硫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类似,如图,SO2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20.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

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滑润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20mL刻度处,则说明:

_____。

(3)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停留在_____mL刻度处。

(4)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

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

(5)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_____。

四、推断题

21.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他们之间存在“甲+乙→丙

+丁”转化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

⑴若甲是一种酸,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

                                   

⑵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⑶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是一种白色沉淀:

                                    

五、科学探究题

2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资料)a.硫酸钠溶液呈中性;b.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甲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此实验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要写出补充的实验:

_____。

(2)乙实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丙实验观察到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为无色。

证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

(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丙实验试管中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

_____。

(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石蕊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氯化镁溶液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又联想到学过的氢氧化钙,发现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用符号表示)

六、综合题

23.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最常见的酸和碱。

(1)写出氢氧化钠的一种俗名_____,写出盐酸的一种用途_____。

(2)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_____

(3)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

(4)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发现有气泡产生,请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_____

(5)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琉酸亚铁。

现有废硫酸196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四、推断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