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762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

《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操盘手 李诚下.docx

中药材操盘手李诚下

我告诉他们,这个品种要想囤积最低要过十年。

一个品种要缺,农民让它缺到天上去;要多,农民让它多到地狱去。

中药材的价格对需求来讲是刚性的,所以才能像窜天猴儿一样一直往上涨。

三七是“站在山顶上最后的疯狂”,千万别碰它,你买了三七会倾家荡产。

我说的博弈年代是指药材价格不会普涨普跌,而是各走各的路。

主持:

您写文章有什么特点?

李诚:

我的文章以大量事实做依据,根据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研究判断,最后得出的结论。

不是“拍脑门的”。

我喜欢药材,也喜欢研究药材的价格走势。

2001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土贝母(土贝母近期价格)的文章。

我说土贝母的价格最低有十年的低谷期。

当时土贝母的价格从几块钱涨到了三百多,然后刚刚掉价,我的朋友想“接飞刀”囤积这个品种。

我告诉他们,这个品种要想囤积最低要过十年。

现在十年都多了,可能还要三四年都涨不了。

这个道理很简单。

凡是中药材里用根来繁殖的,这个根既是商品又是子种,这一大类比如大贝、太子参。

这类品种有个特点:

越涨价,商品越少,农民会越多留种。

因为农民有了预期。

当农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最后泡沫大到五光十色的时候,价格才跌下来。

可是越掉价商品越多,农民少留或不留种,种也当商品卖,这样低谷期就特别长。

所以,这样品种要缺,农民会让它缺到天上去;要多,农民让它多到地狱去。

这主要是因为生产者跟着市场价格走,不是理性的,是感性的。

土贝母现在的市价是十块钱左右,有一天可能还会再涨到两三百块。

前提是要对库存量做一个调查。

这个库存量还能消化多少年?

要抓住进场的节点才行。

如果你在库存量还有一两年可以消化的时候进场把它全部吃进,价格就可能会涨到两三百,因为没有子种。

农民留种像鸡下了蛋,当他预期鸡蛋要涨价他就不卖鸡蛋,而是留着孵小鸡。

鸡蛋越贵市场越没有“鸡蛋”。

主持:

您写了这么多文章,可以谈谈您个人最喜欢的文章吗?

李诚:

我个人最喜欢的文章是《黄连调查》,大概八万字,97、98年做的调查,文章在99年发表。

基本观点是:

黄连是一个要跨世纪暴涨的大品种。

黄连跟三七、人参是同级别的贵重药材,生长周期都是五年以上。

它要暴涨,在中药材市场影响是很大的,而且价格上涨的时间应该是五年。

我当年调查的时候黄连价格在三十块钱左右,文章写作的时候价格是在五十块钱左右,我预计它的天花板价格是三百。

这篇文章刚开始是以印刷小刊物形式流传,后来《中药事业报》将其整版刊登。

这个调查资料非常详实。

还有我发表在99年的十篇文章,是以中药材大批发市场价格走势为研讨主题,基本观点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周期论”。

过去市场上对于“周期”也有一些朦胧的提法,但是从实际出发,对中药材市场价格作出分析、高度概括,并揭开中药材市价大起大落原因,这十篇文章是前无古人的。

第一篇文章叫《天价地价》。

对于中药材的“天价”和“地价”现象,业外人士可能不了解,但是业内人士见怪不惊的。

三七的价格从四十块钱涨到八百块钱,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在整个中药材市场历史长河中,中药材的价格在周期性大起大落,这是长期的普遍的现象,而不是暂时的个别的现象。

为什么中药材市场会有“天价”和“地价”?

这是我的疑问,从市场开放84年就有了。

概括讲,我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而不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

马克思价值理论认为价格永远是围着价值波动的,就像孙悟空离不开如来佛的手掌一样。

可是在我们中药材市场上,价格背离价值太远了,涨起来可以超过价值的五倍、十倍、二十倍、甚至三十倍。

你用价值规律能解释吗?

我在药界的前二十年都不懂市场。

后来西方的经济学传进来,我第一次看到是92年,这才明白,在市场上,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从供给的角度讲就是生产。

我们的药材生产是小农经济,规模大、单位小,这是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特点是中药材生产周期长。

产地集中,而不像小麦,从南到北都有;不像稻米,从黑龙江到广东都有。

产新时间非常集中,产期时间短促。

这些因素作用在一起,一旦市场涨价药农就多生产,导致严重的供大于求;一旦农民减种了,社会库存消耗完了,生产又要几年才能恢复。

所以,一旦价格上涨,生产周期五年的品种要涨五年,如果跌,可能会跌十来年,因为库存需要消化。

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主要是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弹性理论”。

价格上涨时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时需求增加,这就叫做“需求的弹性”,才使价格不至于特别远离价值。

可是,中药材不是这样,中药材这种商品具有特殊性,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有二重性,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样二重性。

我分析中药材的使用价值。

中药材的使用价值是治病救命的,它是必需品中的必需品,所以需求就缺乏弹性。

一旦价格上涨就涨到天上去,一旦跌就跌到地上去。

因为需求不会因为价格上涨而减少,当然,需求也不会因为价格下跌而上升。

这就是需求缺乏弹性,我当时用了一个“刚性”的词,为了通俗易懂。

举个例子,比如香蕉,3块钱一斤的时候你每星期吃一次,如果跌到1块钱一斤,你就可以多吃几次,这就是所谓的“价格低,需求多”。

但是如果涨到三十块钱一斤,你可能就不会吃香蕉了,而选择吃其他便宜的水果。

这就是“价格高,需求减”。

非必需品的弹性是市场价格的自动调节功能避免了市价大起大落。

但是,如果换成板蓝根,你没病时便宜了,跌到三块钱,让你多吃你也不会吃。

如果流感来了,价格涨到三十块钱,你还得吃。

所以中药材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需求的影响缺乏弹性。

这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决定的,它是必需品,所有的必需品都缺乏弹性。

中药材的价格对需求来讲是刚性的,所以才能像窜天猴儿一样一直往上涨,一直涨到别人害怕,受不了为止。

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自认为是给这个市场敲了个警钟,叫做《博弈时代》。

我描述了中药材大批发市场的状态,这是一种博弈。

今后的中药材市场的价格走势也是一种博弈。

中药材价格普涨普跌的情况不存在了,市场的价格有涨有跌,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

当然,要排除外界的巨大变化。

哲学上讲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条件,但是有时候外界的条件太强大了,甚至可以把石头炼成金子。

排除那个情况,中药材市场今后的走势不是普涨普跌,而是价格有涨有跌,是这样一种趋势。

比如说生长周期长的品种,三七是“站在山顶上最后的疯狂”,千万别碰它,你买了三七会倾家荡产。

因为它会直线下跌。

最开始的一两年,它是慢跌,但是一旦暴跌,它会使你的财产消失,这是三七(三七近期价格)。

大概是在今年秋季就开始阴跌。

一开始支持三七价格不暴跌的力量是农民和产地的商人,但是他们的资金和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他们只能拖住一两年,也可能只能拖半年,要看当地的金融政策。

一旦崩盘的时候,价格会从现在的八百块钱最终跌到几十块钱。

这是市场的规律。

但是,同样是生产周期长的人参(人参近期价格),虽然现在价格已经高的吓人了,但是它还会涨,因为它还有两年到三年的上涨周期,它还没有走完价格上涨的路。

另外就是一些两年生的品种,比如说大贝,麦冬,元胡,太子参,都是两年生的大品种。

有的还没有走完自己价格上涨的路,可能还要继续上涨。

有的是在最高点上的最后的疯狂。

有些品种已经在下跌的半路上了,比如麦冬、半夏。

这里边只有一个川芎(川芎近期价格),是跌到底了再反弹,它的走势像黄连一样,是个谜。

我说这些品种,不是说我的判断是对的,而是说中药材市场各品种价格的走势,将不是一起暴跌,一起暴涨。

我说的博弈年代是指药材价格不会普涨普跌,而是各走各的路,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涨跌规律。

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周期,它的供求关系决定它的价格走势,各方博弈的力度决定了价格的走势。

 

中药材储备必须由市场来进行,而不是由国家来进行。

不像有人说的,囤积居奇,炒高了价格,实际是越炒价格越不高。

越没人炒价格越高。

我的基本观点是,不要怕草原上有狼。

所有的竞争者都要登台表演,竞争的结果是国家得利,农民得利,生产者得利,消费者得利。

大资金也进场了,工业资本也进场了,都进场了,这场搏杀的结果是市场最好的状态。

李诚:

我有些观点目前没有得到认可,但是我相信随着市场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往前发展,社会一定会认识到中药材市场的特殊性,中药材大批发的不可替代性,中药材储备的必备性。

而且,中药材储备必须由市场来进行,而不是由国家来进行。

这些观点现在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是五年十年以后一定会被人接受。

主持:

为什么中药材储备必须市场来进行,而不是由国家来进行?

李诚:

你要理解这个问题必须搞清几个问题。

第一,中药材的储备是不是必须的。

我在国营企业时有一些学经济的人,他们提出观点说,中药材市场是流通领域,就应该高效率、低成本、多渠道、少环节、零储备。

中药材有段时间这样做,结果生产也垮了,消费也不行了。

到65年的时候,开了一次全国性的会议,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药材系统要做到多比少好,备战备荒,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落实到具体上就是由中国药材公司、省药材公司、二级站组成一个大的储备系统。

比如保定二级站,它要求必须储备356个品种,只要当地产的必须按照生产周期储备。

比如毛知母(知母近期价格),它从种到收要三年,那么保定地区每年调出的毛知母如果是300吨的话,那么你必须储备够900吨。

所以国营企业具备了一种社会责任,把当地自产的品种做个储备。

整个中国药材公司成了一个大的储备系统。

这是计划经济的时代。

到了市场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整个国营系统基本上土崩瓦解了。

那批社会库存不断地在市场上消化,私营经济代替了国营企业的地位。

这种情况下,一遇到灾情,凡是疫情商品都暴涨,甚至在一到三天时间内就可以涨三到五倍。

在这个时候有人提出来中药材的储备是必需的、不可缺的,有储备了市场才能健康,才能稳定。

第二,中药材应该由谁来储备?

有人说应该由国家来储备,那就回到计划经济去了。

现在市场开放了,不能走回头路,这时候就需要转变观念了。

我个人认为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在管制上完全放开。

要承认中药材的储备是一种客观规律,它的主体应该是所有市场参与者。

不管是国营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个体企业都有权利进入这个市场,让他们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力量,最后的结果是价格波动越来越小,波长越来越长。

所有人进场参与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不像有人说的,囤积居奇,炒高了价格,实际是越炒价格越不高。

越没人炒价格越高。

所以说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机制,让资金自然地进入。

我的基本观点是,不要怕草原上有狼。

狼是要吃兔子,也要吃羊,真可恨,但是你把狼全杀光了,只剩下兔子和老鼠,它们会把草吃光,羊和兔子都饿死。

这是一个生态链,中药材市场也是一样。

所有的竞争者都要登台表演,竞争的结果是国家得利,农民得利,生产者得利,消费者得利。

如果不是的话那就坏了,生态就不平衡了。

这几年生态逐步走向平衡,原来只有市场囤积者。

那些农民是最弱小的人,那些产地的商人也是最弱小的。

这两年农民富了,农民也登上了舞台。

当地的小贩子也富了,都称上大王了,比如“水蛭大王”、“黄连大王”,他们也进来了。

大资金也进场了,工业资本也进场了,都进场了,这场搏杀的结果是市场最好的状态。

但是现在条件还不充分,一定要凡是参与者都要发证,现在都在海平面下,参与的人没有营业执照,也不纳税,好像处于一种灰色的经济地带。

给他们发执照,让他们进入一种合法的状态,公开地、公平地进行市场竞争,那么中药材价格就不会再出现十倍二十倍的大幅度波动了。

 

预测一个品种,要看涨几年了,跌几年了,在低谷里几年了。

如果能遇到一个在低谷里爬行十年的品种,我就跳起来了!

做品种,越挣扎,投的成本会越高,风险越大。

他如果重出江湖,还是一条好汉。

我把我的品种排队,我关注的二十个品种排成一队。

主持:

在做品种时怎样利用“周期论”来预测品种涨跌?

李诚:

对中药材市场价格趋势的观察,从空间看是天地论,从时间看是周期论,所以,对周期的判断有两个,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

一定要有三维的价格、时间、空间立体的概念。

一个品种涨,你要看涨几年了。

比如说川芎涨到二十五块钱了,别人说能涨到六十块,别信。

先看它涨几年了。

如果涨三年了,涨到二十五六块钱,不能买了。

因为这三年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已经来了,生产已经恢复和发展了。

这是时间的判断。

如果价格跌下来了能不能买?

跌,你要看跌了几年了。

像黄连,跌一年千万别买,因为高价的时候四年都疯狂种植,今年跌了就算少种了,还有庞大的在地面积。

这就是时间的判断。

那你哪年进场呢?

最低跌五年。

如果跌十年,那你发财的机会来了。

你遇到一次这样的重大机遇,一生中只做这一次生意,三代人都吃不完。

所以一定要有时间概念。

从空间看,就是看天价、地价,或者说最高价、最低价,当你要进场时一定要搞清楚你的价格位置!

这就是空间的判断。

市场向前发展了,周期不像以前那么有规律。

所以要用新的博弈论的观点来看待周期论。

原来的中药材市场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生态走的很标准,比如太子参十年一个周期。

但是今后绝对不会这样,因为很多人为的力量和因素出现一种博弈。

大家互相斗,见招出招,使周期发生了变异。

市场向前发展,我们对市场的看法也应该跟着时代进步。

主持:

做品种肯定有赚就有赔,就像商场有朋友就有敌人,做品种这么多年,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李诚:

首先,不要听说谁做品种赚了几千万,一夜暴富,大家就都来压货,这是不对的。

药材生意做成功了是可以三代吃不清,但是赔了也有可能倾家荡产。

这一点有点像股市。

前门进去是一辆宝马,后门出来变成一自行车。

大批发市场是风险很大的。

做品种,越挣扎,投的成本会越高,风险越大。

做品种失败的例子不少,但是经验教训也是钱买不到的。

有个浙江人叫吴章金,他虽然赔了,但是如果把他的文章拿出来看,说的还是对的。

只有一个品种没看准,而且投入了所有的财产去做,所以才赔了。

我个人非常欣赏他。

他如果重出江湖,还是一条好汉。

主持:

您是如何处理您的品种的?

李诚:

我把我的品种排队,我关注的二十个品种排成一队,排在最后的是最高价的品种,比如说三七。

跌下来一点的我再排到它前面,中间是到了低谷的品种,开始上涨走出低谷的品种我排在最前面。

这是我处理品种的方法。

我会把前三个或者前五个品种认真地去调查,调查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黄连,所有最近十年写黄连的文章我都要看,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人我要打电话跟他沟通。

选品种就是要看文章、调查,并找最有经验的人了解情况。

 

如果你相信“信息就是财富”并按照这句话去做生意,你会赔得倾家荡产。

你是个非正常人的时候,你才能换一个角度去想问题。

朋友跟我说,你是不是疯了?

我说是。

你没疯,我疯了。

这就是咱俩的不同。

做大生意的人是不能吃鱼头和鱼尾的。

要把两边的利润都让给别人。

信息很重要,但是思维更重要。

现在不缺信息。

你要有自己的眼光去分析信息。

主持:

现在药材界很多人都说“信息就是财富”,您同意吗?

李诚:

“信息就是财富”这句话容易使人产生误导,使人产生错觉。

这句话必须有很多的前提条件。

如果你相信“信息就是财富”并按照这句话去做生意,你会赔的倾家荡产。

即使是退回20年前,按照信息去做生意你也不会挣钱。

如果说信息就是财富,那所有看信息的人都能发大财,这是不可能的。

过去不可能,现在不可能,将来更不可能。

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从众的。

每个人都不能逃脱这种思维。

除非你不是普通人。

你是个非正常人的时候,你才能换一个角度去想问题。

我当时就不正常了。

按别人话说就是疯子。

黄连十几年价格都是十几块钱,价格一下涨到三十多块钱时,别人是不相信会继续往上涨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归。

它有一个十年的低价都维持在两三块钱的水平,后来由三块钱涨到五六块钱的时候,我认为机会到了。

我们去做当归,我写了一篇文章,认为当归至少会涨三年。

最高价会涨到一百块钱。

朋友跟我说,你是不是疯了?

我说是。

你没疯,我疯了。

这就是咱俩的不同。

大多数人都在长期价格低谷期的摧残中没有走出来。

这就是说思维比信息伟大,同样的信息,不同的思维会有不同的结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黄连的价格一直涨到两百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他还会再涨的时候,中国药材公司的经理问我什么时候卖?

我说涨到两百多的时候就以一百五的价钱卖。

他问为什么,我说你两百多的时候一百五卖,大家会抢。

你二百八的时候卖,没人会要。

做大生意的人是不能吃鱼头和鱼尾的。

要把两边的利润都让给别人。

我们收黄连的时候给供销社留下的手续费几十万。

我让他们帮我们收货的时候很多人有意见,认为我们自己收不是更赚吗?

我说,这不对。

不是做大生意的人。

我们外地人到当地去收货又不懂当地的语言。

一收货就涨价。

当地人买当地人的货,就不会涨价。

表面上每斤给供销社三毛钱是亏了,实际上是赚了。

这就是买货要让利,卖货也要让利。

信息很重要,但是思维更重要。

现在不缺信息。

你要有自己的眼光去分析信息。

 

安国,远看像城墙,近看也像城墙,每家每户都是“前面是柜台,后面是库房”。

08年以前我是一块石头,沉在水底。

但是从08年以后我就漂到面上来了。

安国中药材市场要升级。

再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

传统的交易模式已经不适应行业发展了。

我发现了它的不适应。

投资公司几经周折最后确定是天士力集团,他们最终确定要投资几十个亿。

主持:

中药材是安国的支柱产业,您怎么看待目前安国的中药材市场以及未来的发展?

李诚:

我第一次接触安国政界朋友时讲过一段话,我说——

“安国,远看像城墙,近看也像城墙,每家每户都是“前面是柜台,后面是库房”,是传统家庭式的、小作坊式的的集贸市场。

即使盖了几栋洋房,依然是“远看是洋房,近看是库房”。

没有现代化的仓储业,也没有现代化的交易。

08年以前我是一块石头,沉在水底。

但是从08年以后我就漂到面上来了。

就是为了关注一件事情——

安国中药材市场要升级。

再也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了。

中药材大批发是传统的交易模式,这种交易模式必须改革,变成现代化的交易模式。

这里有巨大的商机,可以进场。

后来,我多次跟安国政界朋友接触。

过去很少参予社会活动,可是08年到10年这三年我参加政府的活动不少,就是为了讲我的想法。

安国市主管中药的和部门领导都是专家型的,他们对中药现代化的大课题,认识极专业。

直到今年,这个项目已经立项。

是安国政府的项目,也是保定市和河北省政府的项目。

政府特批了三千亩土地,同时省政府每年补贴五千万。

投资公司几经周折最后确定是天士力集团,他们最终确定要投资几十个亿。

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了,从08年到现在所作的努力我认为值。

主持:

您提出的改革是怎样的?

李诚:

先把传统的商业模式来分析一下。

传统的商业交易模式是熟人交易,面对面交易。

这叫2+1的交易模式。

2就单个买方和单个卖方,1就是中间人,这样的交易就是2+1。

大货的中间交易人在亳州有,安国也有,这种交易模式已延续了上千年。

这种交易方式面对小的交易量是可以。

但是现在已经不适应了。

传统的交易模式已经不适应行业发展了。

我发现了它的不适应。

我们中药加工业的药厂在九十年代已经完成了现代化。

过去的药厂是多品种、少数量,现在的药厂是单品种、大数量。

一个药材的使用量超过一千吨、五百吨很平常,比如神州药业,它有多个品种的用量都超过一千吨,葵花药业有多个品种的用量都超过五百吨。

所以药厂已经现代化了,需求猛增,传统的流通交易模式已经不适应行业的发展。

整个中药材行业,如果站在高山上看,有两个最薄弱的环节。

一个是中药材的生产落后于工业生产至少三十年,落后于粮食生产也要二十年。

粮食生产已经实现现代化,但是中药材没有,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种植模式,这是薄弱环节。

第二个就是流通环节远远落后于药厂、加工厂,现在的传统市场如果定性,就是一个集贸市场。

传统的交易模式买大货很不方便。

敲一敲键盘就能买下一千吨板蓝根,那才是现代化的交易方式。

主持:

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李诚:

我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就是现代化的仓储业。

大型的专业化仓库。

分门别类,设施齐全,药材可以长期储备不变质,不用硫磺熏可以保存。

这是现代化交易的基础。

安国搞产业升级项目的时候,曾经有人疑问:

如果我把三千亩地都盖了库房,别人不来怎么办呢?

我说假定你是药厂的一把手,你一年的药材采购量是一万吨,现在有二十多个业务员分区负责,还有两百多个供应商,可是你对将来的供货量依然不会很有把握。

如果你现在只有一个打字员,你下个命令,打字员敲一敲键盘就可以买下一万吨货,你会选择哪个?

当所有服务都标准化,规范化,交易都现代化,你是选择原来的不断增加成本的交易模式,还是现在的快捷方便的现代化交易模式?

现代化的交易模式成本是很低的,只是需要“斗智”。

我不能保证说现代化的大批发市场形成后药材价格就不会波动了。

 

中药材大批发的电子商务发展必须有现代化的仓储业做基础,才能落到实地上。

电子交易平台搭建以后,大多数供应商会需要转型。

真正的期货交易必须建立在现货交易基础上,否则白芍可以起名叫王大麻子,没有区别。

我把现在的中药材市场比喻成一栋楼,大批发市场处于地下部分,因为它是灰色经济,还没有暴露

出来。

许多搞电子商务的本质就是模型,是玩意儿,是面筋。

主持人:

中药材是传统行业。

传统行业在向电子商务领域转型的时候总会遇到很多困难,您认为转型的关键是什么?

李诚:

现在有人在搞电子商务,但多是空中楼阁。

因为没有现代化的仓储业。

中药材大批发的电子商务发展,必须有现代化的仓储业做基础,才能落到实地上。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让传统行业实现革命,不用面对面,不用熟人交易,实现电子商务,变成2n+A的模式,这个“A”不再是个人,而是企业。

电子交易模式需要企业做信誉担保。

比如现在安国平台的搭建者天士力企业,资产实力雄厚,交易双方就不会担心。

电子交易平台搭建以后,大多数供应商要转型。

市场上只剩下唯一的一个“跑行的”——资金雄厚的大企业,把其他人都淘汰了。

主持人:

电子交易平台搭建的优势在哪里?

李诚:

电子平台搭建以后可以实现:

第一,集合竞价。

n就是代表无穷大,2n就是众多买方和众多卖方,在线竞买竞卖,而不再是一对一的交易模式,

第二,商品不再“旅游”。

现在的药材从产地到厂家可能要倒几十道手,不断增加各种交易成本。

交易平台搭建以后,利用“仓单交易”,商品不会倒来倒去,这样中药材大批发的交易才能实现现代化。

主持人:

如您所说,电子商务是排他的。

那小的药农、药商、药企,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李诚:

对药农来说是件幸福的大事啊。

可以避免卖货难的传统交易难题。

这个市场建成后买货容易,卖货也容易,成本又低了,我会是第一个进场的。

所有人都向这里集中,农民、生产者、交易者、工厂、使用者都会受益,是低成本、快捷、方便的交易。

就像互联网一样,全世界都在用,你若再搞一个新的,别人是不会用的。

主持人:

您怎么看待中药材市场的期货交易?

李诚:

现在很多人在做中药材的期货交易。

如果是个游戏可以,但是真正的期货交易必须建立在现货交易基础上,否则白芍(白芍专题)可以起名叫王大麻子,没有区别。

真正的期货交易功能有几条。

第一,对冲机制。

使风险停留在市场上,保护生产者和使用者。

第二,价格的发现功能。

第三,投机者的天堂和地狱。

我把现在的中药材市场比喻成一栋楼,大批发市场处于地下部分,因为它是灰色经济,还没有暴露出来。

一楼是应该搭建的第一个平台——现代化的仓储业,二楼是电子商务,三楼才是期货交易。

个人不能超越历史,也不能超越现实。

许多搞电子商务的本质就是模型,是玩意儿,是面筋。

 

整部经济学都是立足在稀缺性上。

我对野生药材价格走势规律的判断是——它是一条上涨的斜线。

买进白芍能否挣钱呢?

你不能跟着大多数人的热点去买货。

跟跑接力似的,你是最后一班。

或者用经济学的语言说,你是

最后一个傻瓜。

主持:

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对当前热点品种的看法吗?

李诚:

中药材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家种药材,一类是野生药材,这两大类的价格走势完全不一样。

家种药材的价格走势我有十篇文章写过了,野生药材的价格走势我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