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550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

【篇一:

《南文子为国忧》阅读答案】

伯欲袭卫,故遗(wi赠送)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

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

卫君曰:

大国礼(送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

南文子曰:

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先兆)也。

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

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

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1.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

南文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没有来由的礼物,没有功劳的赏赐,是灾祸的先兆。

2.明察秋毫,深谋远虑;阴险狡诈;利令智昏,但能知错就改。

3.这则故事告诫人们不可贪求无名之财,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善于分析,冷静处理,以防不虞之灾。

【篇二:

2015年历城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装帧赃物水泄不通鼎力相助b.蜂拥幅射怨天尤人按步就班c.安祥联袂班门弄斧渊远流长d.蛰伏凑和两全奇美高屋建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c.全体市民积极参与,为把我市创建为国家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d.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

b.有的人对音乐只有一知半解,却在音乐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

c.连日来,暴雨袭击潍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

d.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

....

5.下列对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一个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这个少年指秃鹤。

b.《老人与海》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d.《三国演义》中曹操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

一笑笑出赵云,二笑笑出张飞,三笑笑出了关云长,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节选自《隆中对》)

6.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控制)b.国险而民附(国家)..

c.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d.总揽英雄(广泛地罗致)..

7.下面四个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挟天子而令诸侯②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b.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①此用武之国②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①贤能为之用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b.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c.本文详略分明,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诸葛亮论对策则详写,着力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谋略。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顾和搏虱如故

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

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虱,夷然不动。

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

“此中何所有?

”顾搏虱如故,徐应曰:

“此中最是难测地。

”周侯既入,语丞相曰:

“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选自《世说新语?

雅量》)

【注释】①顾和:

字君孝。

王导任扬州刺史时,调他做从事(从事:

古代官职名),后来官至尚书令。

②月旦:

农历每月初

一。

朝:

下属进见长官。

③虱:

虱子,体外寄生虫。

④夷然:

安然。

⑤令仆才:

作尚书令和仆射的才能。

9.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

(画两处)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顾搏虱如故,徐应曰:

“此中最是难测地。

11.联系上下文,说说周侯为什么向丞相推荐说“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三)诗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6分)

村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3.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在横线上补写出原诗中缺失的句子。

(每空1分,共7分)

①,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⑥,,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

⑦山朗润起来了,,。

(朱自清《春》)④②③①⑤①②③④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一位名叫“新华”的“红颜知己”

①2011年7月4日,一个名叫“新华”的“红颜”同上百万个同胞姊妹一起,刚刚诞生,便占据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

这个姑娘就是以红色封面亮相的第11版《新华字典》。

自1953年起,这个小小的字典家族就在当代史上影响着数亿中国人,从初版首印至今,《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逾4.5亿册。

②2011年夏天,时尚的帽子被史无前例地戴在了“新华”姑娘的头上。

人们发现,这个平常总是一脸严肃的女孩儿,居然能讲出不少潮语。

她将“学历门”的“门”解释为“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

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她喜欢在电视里看“服装秀”,偶尔会“晒工资”,也会关注“房奴”和“车奴”。

③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

④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字典,它并不只是要引领时尚语言的潮流,更要普及科学常识于大众。

《新华字典》1965年版和1971年版中,“鹅”被解释为“一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脚有蹼,雄的头部有黄色突起”。

后来,一名读者写信向编辑抱怨,由于不知道如何分辨鹅的性别,他在杀鹅前特意查了《新华字典》,于是将“头部有黄色突起”的鹅杀掉。

没想到,这只倒霉的鹅居然腹中有卵。

因此,编辑才发现不管雌鹅还是雄鹅,头部都有突起,只是雄鹅突起较大。

这一错误在1979年版中得以修正。

⑤一个字的新义项想要进入“新华”的世界里,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考察期。

早在10版出版前,修订第11版的主持人..

⑥但人们注意到,“晒”和“奴”等字的新义并没有出现太久,却已经登堂入室。

就连常用的“beybey”也真正走进了汉语世界,“拜拜”有了二声读音。

“不管这个音译词合理不合理,但是它太常见了。

”韩敬体笑着说。

⑦有媒体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

“无论从发行量、普及量、影响程度还是读者的忠诚度来看,它对中国人的意义都类似于《圣经》之于基督徒。

15.文章以“一位名叫‘新华’的‘红颜知己’”为题,有什么好处?

(4分)

16.第③段中划线句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述其“影响”。

(3分)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3分)..

18.请简要分析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相当”的表达作用。

(3分)

一个字的新义项想要进入“新华”的世界里,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考察期。

..

(二)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

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

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

”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

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⑦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

刺。

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

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

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

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

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

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⑨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

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

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19.通读全文,谈一谈你对题目“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理解。

(5分)

20.第④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意图是什么?

(4分)

21.从内容理解和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读第⑧段划线的语句。

(4分)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

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22.将本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同之处。

(4分)

四、作文(50分)23.请根据下面的开头,以“看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

开头:

夏日。

艳阳。

在等车的焦急与寂寞里,忽见一个小男孩冲我微笑?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

2.a(b辐射按部就班c安详源远流长d凑合两全其美)评分意见:

本题3分。

3.d(a:

成分残缺,“发出”没有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通知”。

b:

语义重复、句式杂糅。

改为:

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

c:

语义重复,删去“添砖加瓦”或“而努力”)评分意见:

本题3分。

4.b(a巧妙绝伦:

方法或技术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优美的景色”是天然形成的。

c虚张声势:

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贬义词。

d卷土重来: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二、(25分)

6.b(国.险而民附:

地势)评分意见:

本题2分。

7.b(a.①表修饰②表转折,却b.①②来c.①的②主谓之间无实义;d.①被②结为)评分意见:

本题2分。

8.c(诸葛亮论对策,是从正面..表现诸葛亮的谋略。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9.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评分意见:

本题2分。

每处1分。

10.示例:

顾和照样掐虱子,慢吞吞地回答说:

“这里面是最难捉摸的地方。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字字对译,语句通顺,即可得满分。

重点词语“搏”“故”“徐”“应”“测”有一词未翻译或翻译不准确,扣一分。

11.示例:

因为顾和搏虱如故,据实回答(率性而为);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不对权贵低首)。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答出其中的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顾和当初任扬州府从事的时候,到初一该进见长官了,他还没有进府,暂时在州府门外停下车。

这时武城侯周颌也到丞相王导那里去,从顾和的车子旁边经过,顾和正在抓虱子,安闲自在,没有理他。

周侯已经过去了,又折回来,指着顾和的胸口问道:

“这里面装些什么?

”顾和照样掐虱子,慢吞吞地回答说:

“这里面是最难捉摸的地方。

”周侯进府后,告诉王导说:

“你的下属里有一个可做尚书令或仆射的人才。

12.示例: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

夕阳西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冰凉的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评分意见:

本题共3分。

能围绕“草”“水”“山”“落日”“寒漪”几个意象,准确阐释“满”“衔”“浸”的内涵,2分;画面优美、语言生动,1分。

13.示例一:

借景抒情。

(1分)通过描绘乡村傍晚恬静优美、富有生活情趣的景色(1分)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

(1分)

示例二:

动静结合。

(1分)一二句描写“池塘”“落日”等静景,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近及远,景物层次分明,(1分)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1分)

示例三: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1分)前三句是视觉所见之景,第四句是听觉所闻。

(1分)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1分)

示例四:

拟人。

(1分)“山衔落日”一句中“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日落景象,(1分)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

(1分)

评分意见:

本题共3分。

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拟人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

答案超出以上四种,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14.①僵卧孤村不自哀②弓如霹雳弦惊③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④辞根散作九秋蓬⑤不求闻达于诸侯⑥蒹葭萋萋白露未晞⑦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评分意见:

本题共7分。

每空1分,有错误、书写不规范、笔画粘连、看不清者,该小题均不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5.示例:

题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点明说明对象——新华字典,(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人们对《新华字典》的

来到了东北。

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

”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的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

”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

中华不振啊!

”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

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

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

?

”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地。

嘿!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的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

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

“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

“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

?

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

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

为中华之崛起!

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

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

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a.外貌b.行动c.语言d.心理正确答案:

b2.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外貌b.心理c.行动d.语言正确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

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

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

?

”a.语言b.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