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6.47KB ,
资源ID:52755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2755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docx

1、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为国读书的阅读答案【篇一:南文子为国忧阅读答案】伯欲袭卫,故遗(wi赠送)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送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南文子曰: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先兆)也。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1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_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 南文子:_ 智伯:_ 卫君:_ 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 _ 【参考答案】 1没有来由的礼物,没有功劳的赏赐,是灾祸的先兆。 2明察秋毫,深谋远

2、虑;阴险狡诈;利令智昏,但能知错就改。 3这则故事告诫人们不可贪求无名之财,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善于分析,冷静处理,以防不虞之灾。【篇二:2015年历城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装帧 赃物 水泄不通 鼎力相助b蜂拥 幅射 怨天尤人按步就班 c安祥 联袂 班门弄斧 渊远流长d蛰伏 凑和 两全奇美高屋建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c全体市民积极参与,为把我市创建为国家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 d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

3、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b有的人对音乐只有一知半解,却在音乐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c连日来,暴雨袭击潍城,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d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 5下列对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一个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这个少年指秃鹤。 b老人与海中,海就是世界的象征,它有美丽的外表,却有凶险的实质;鲨鱼群的到来象征着厄运的降临;

4、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是他不屈于命运的象征。 d三国演义中曹操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一笑笑出赵云,二笑笑出张飞,三笑笑出了关云长,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二、(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5、?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节选自隆中对) 6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持,控制) b国险而民附(国家) c

6、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d总揽英雄(广泛地罗致) 7下面四个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挟天子而令诸侯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此用武之国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b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c本文详略分明,如刘备三顾茅庐,仅用“凡三往,乃见”一句带过;诸葛亮论对策则详写,着力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谋略。 d选段语言“言简

7、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每小题2分,共6分) 顾和搏虱如故 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周侯诣丞相,历和车边,和觅虱,夷然不动。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此中何所有?”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周侯既入,语丞相曰:“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顾和:字君孝。王导任扬州刺史时,调他做从事(从事:古代官职名),后来官至尚书令。月旦:农历每月初 一。朝:下属进见长官。虱:虱子,体外寄生虫。夷然:安然。令仆才:作尚书令和仆射的才能。 9请用“/”为下面的句子

8、断句。(画两处)周 既 过 反 还 指 顾 心 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顾搏虱如故,徐应曰:“此中最是难测地。” 11联系上下文,说说周侯为什么向丞相推荐说 “卿州吏中有一令仆才”? (三)诗歌阅读理解(每小题3分,共6分)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13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在横线上补写出原诗中缺失的句子。(每空1分,共7分)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吊影分为千里雁,。(白居易望月有感) 苟全性命于乱世

9、,。(诸葛亮出师表)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山朗润起来了, , 。(朱自清春)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一位名叫“新华”的“红颜知己” 2011年7月4日,一个名叫“新华”的“红颜”同上百万个同胞姊妹一起,刚刚诞生,便占据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这个姑娘就是以红色封面亮相的第11版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这个小小的字典家族就在当代史上影响着数亿中国人,从初版首印至今,新华字典的总发行量逾4.5亿册。 2011年夏天,时尚的帽子被史无前例地戴在了“新华”姑娘的头上。人们发现,这个平常总是一脸严肃的女孩儿,居然能讲出不少潮语。她将“学历

10、门”的“门”解释为“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她喜欢在电视里看“服装秀”,偶尔会“晒工资”,也会关注“房奴”和“车奴”。 事实上,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字典,它并不只是要引领时尚语言的潮流,更要普及科学常识于大众。新华字典1965年版和1971年版中,“鹅”被解释为“一种家禽,比鸭子大,颈长,脚有蹼,雄的头部有黄色突起”。后来,一名读者写信向编辑抱怨,由于不知道如何分辨鹅的性别,他在杀鹅前特意查了新华字典,于是将“头部有黄色突起”的鹅杀掉。没想到,这只倒霉的鹅居然腹中有卵 。因此,编辑才发现不管雌鹅还是雄鹅,头部都有

11、突起,只是雄鹅突起较大。这一错误在1979年版中得以修正。 一个字的新义项想要进入“新华”的世界里,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考察期。早在10版出版前,修订第11版的主持人 但人们注意到,“晒”和“奴”等字的新义并没有出现太久,却已经登堂入室。就连常用的“beybey”也真正走进了汉语世界,“拜拜”有了二声读音。“不管这个音译词合理不合理,但是它太常见了。”韩敬体笑着说。 有媒体人甚至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从发行量、普及量、影响程度还是读者的忠诚度来看,它对中国人的意义都类似于圣经之于基督徒。” 15文章以“一位名叫新华的红颜知己”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6第段中划线句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

12、新华字典始终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中国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述其“影响”。(3分) 17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8请简要分析第段中加点词语“相当”的表达作用。(3分) 一个字的新义项想要进入“新华”的世界里,需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考察期。 (二)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我去的时候正

13、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

14、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

15、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 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

16、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19通读全文,谈一谈你对题目“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理解。(5分) 20第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意图是什么?(4分) 21从内容理解和表达效

17、果等角度,品读第段划线的语句。(4分)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22将本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同之处。(4分) 四、作文(50分) 23请根据下面的开头,以“看见”为 题目,写一篇文章。 开头:夏日。艳阳。在等车的焦急与寂寞里,忽见一个小男孩冲我微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 2a(b辐射 按部就班c安详 源远流长 d凑合 两全其美) 评分意见:本题3分。 3 d(a:成分残缺,“发出”没有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通知”。 b:语义重复、句式杂糅。改为:河水的来源除了地

18、下水之外还有雨水。c:语义重复,删去“添砖加瓦”或“而努力”) 评分意见:本题3分。 4b (a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优美的景色”是天然形成的。c 虚张声势:假造声势,借以吓人。贬义词。d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评分意见:本题3分。 二、(25分) 6b (国险而民附:地势) 评分意见:本题2分。 7b(a表修饰表转折,却 b来 c的主谓之间无实义;d被结为) 评分意见:本题2分。 8c(诸葛亮论对策,是从正面表现诸葛亮的谋略。) 评分意见:本题2分。 9周既过/反还/指顾心曰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处1分。 10示例:顾和照样掐

19、虱子,慢吞吞地回答说:“这里面是最难捉摸的地方。” 评分意见:本题2分。字字对译,语句通顺,即可得满分。重点词语“搏”“故”“徐”“应”“测”有一词未翻译或翻译不准确,扣一分。 11示例:因为顾和搏虱如故,据实回答(率性而为);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不对权贵低首)。 评分意见:本题2分。答出其中的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顾和当初任扬州府从事的时候,到初一该进见长官了,他还没有进府,暂时在州府门外停下车。这时武城侯周颌也到丞相王导那里去,从顾和的车子旁边经过,顾和正在抓虱子,安闲自在,没有理他。周侯已经过去了,又折回来,指着顾和的胸口问道:“这里面装些什么?

20、”顾和照样掐虱子,慢吞吞地回答说:“这里面是最难捉摸的地方。”周侯进府后,告诉王导说:“你的下属里有一个可做尚书令或仆射的人才。” 12示例: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西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地倒映在冰凉的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能围绕“草”“水”“山”“落日” “寒漪”几个意象,准确阐释“满”“衔”“浸”的内涵,2分;画面优美、语言生动,1分。 13示例一:借景抒情。(1分)通过描绘乡村傍晚恬静优美、富有生活情趣的景色(1分)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1分) 示例二:动静结合。(1分)一二句描写“池塘”“

21、落日”等静景,三、四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近及远,景物层次分明,(1分)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1分) 示例三:视觉和听觉相结合。(1分)前三句是视觉所见之景,第四句是听觉所闻。(1分)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1分) 示例四:拟人。(1分)“山衔落日”一句中“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描写日落景象,(1分)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1分)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拟人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答案超出以上四种,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弓如霹雳弦惊枯

22、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辞根散作九秋蓬不求闻达于诸侯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评分意见:本题共7分。每空1分,有错误、书写不规范、笔画粘连、看不清者,该小题均不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5示例:题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点明说明对象新华字典,(1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人们对新华字典的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的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

23、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去看个究竟。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地。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的、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

24、妇女正在一旁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的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替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顿。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

25、:“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a.外貌 b.行动 c.语言 d.心理正确答案:b2.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a.外貌 b.心理 c.行动 d.语言正确答案:d3.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a.语言 b.行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