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719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常考50个.docx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常考50个

常见文言实词

1.爱

(1)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

“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

“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

(1)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2)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

bèi

(1)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读音二:

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本

(1)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2)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3)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5.鄙

(1)边界,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3)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6.察

(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2)详审,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赤壁之战》)——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损害您的.

7.乘,读音一:

chéng

(1)介词,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读音二:

shè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过秦论》)

——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2)量词,辆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信陵君窃符救赵》)——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8.诚

(1)名词,诚心诚意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的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2)确实,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漂亮。

(3)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9.除

(1)台阶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苏武传》)——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2)修治,清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

(3)拜官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10.当,读音一:

dāng

(1)占据,把守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

(《蜀道难》)——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不下来。

(2)对着,面对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额头贴上花黄。

(3)表必然,必定,一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孔雀东南飞》)

——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后一定去迎娶你。

读音二:

dàng

(1)符合

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官的)心意。

(2)适宜,恰当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采草药》)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月,这很不恰当

11.顾

(1)回头,回头看

相如顾召赵御史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2)看望,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3)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虑利害。

12.何

(1)什么

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2)怎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

13.恨

(1)怨恨

(2)遗憾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先帝活着的时候,每当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失政)表示叹息遗憾的。

14.假,读音一:

jiǎ

(1)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因此人们多把书借给我。

(2)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君子本性并不是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3)虚假,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4)“如果”“假如”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报任安书》)

——假使我犯法被杀,如同九牛少了一毛,和蝼蚁死去有什么两样?

15.就

(1)趋,赴

臣之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请让我走到汤锅里去。

(意即“请让我受汤镬之刑”)

(2)靠近,接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所以木料用墨线量过就能使它更直,金属的刀剑放到磨石上去磨就会锋利。

(3)完成,成功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活板》)——交替着使用它,很快就可以完成。

16.克

(1)战胜,攻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殽之战》)

——攻打它又攻不下来,包围它又没有后续部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2)克制,约束

克已复礼。

(《论语》)——克制自己,恢复周礼。

17.怜

(1)哀怜,同情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

(《信陵君窃符救赵》)

——您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使我投降秦国,难道你就不怜惜你的姐姐吗?

(2)疼爱,爱惜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触龙说赵太后》)——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吗?

18.期

(1)限定或约定的时间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

——赶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耽误了约定的期限.

(2)一周年,一整月。

ji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满一年之后,即使有想要进谏的,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9.去

(1)离开

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想要叫张良和他一同离开。

(2)距离

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

(《赤壁之战》)——距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起火来。

(3)除掉,去掉

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替汉室除去奸贼,清除污秽。

(4)前往,到……去

僧富者不能去,而贫者至焉。

(《为学》)——富和尚不能前往,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20.劝

(1)劝勉,勉励

果行,国人皆劝。

(《勾践灭吴》)——正式出征的那一天,国内的百姓都互相勉励。

(2)劝说,劝告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赤壁之战》)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到番阳去了,鲁肃劝孙权召周瑜回来。

21.却

(1)退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涵相如列传》)——于是蔺相如拿着宝玉退后站立。

(2)拒绝,排斥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作王的不排斥百姓,所以能成就他的功业。

22.如

(1)如同,好像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桃花源中的)男女穿着都和外面人一样。

(2)及,赶上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鸿门宴》)——沛公默然了,说:

“本来就赶不上他啊.”

(3)假如,如果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23.识

(1)懂得,知道

识众寡之用者胜。

(《谋攻》——懂得兵多和兵少的不同用法的一方能取胜。

(2)认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同样是沦落天涯的人,相见何必一定要曾经互相认识?

(3)标记,记号zhi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记王忠肃公翱事》)

——(王)公拆开大氅,拿出珍珠交给他们,(当初)封装的记号还和原来一样。

(4)记住

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石钟山记》)——于是笑着对苏迈说:

“你记住了吗?

24.适

(1)往,到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2)顺从,适合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孔雀东南飞》)

——怎样处理都顺从哥哥的意思,我哪能自作主张。

(3)恰好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雁荡山》)——从上面看雁荡山,(最高峰)恰好和地面相平。

(4)通“谪”,被流放或贬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征调贫民九百人,强迫他们到渔阳去戍边。

25.属shǔ

(l)类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隶属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

——十三岁就学成了弹琵琶,名字隶属于教坊的第一部。

(3)接连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

(《屈原列传》)——然而亡国破家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

(4)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26.数,读音一:

shù

(1)算术

三曰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

——第三叫作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知识和技能)。

(2)列举罪状,加以斥责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指南录〉后序》)——列举吕师孟叔侄叛逆的罪状。

(3)屡次shùo

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范增屡次给项王使眼色。

27.素

(1)白色的生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孔雀东南飞》)十三岁就能织白绸子,十四岁就学习裁衣服。

(2)平常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

(3)没有文采的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殽之战》)

——秦穆公穿着没有文采的衣服在郊外驻扎,面对着被放回来的将士痛哭。

(4)从来、一向、平素、素来

且相如素贱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况且蔺相如本来就是地位低下的人。

28.汤,读音一:

tāng

(1)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

(《送东阳马生序》)——仆人用热水浇洗。

(2)同“烫”,热敷

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病在皮下,用热敷的方法就能治好。

(3)水大流急的样子shang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