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6420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docx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编之过程篇

 

重视过程,做真研究!

到底是做课题还是写课题?

很多老师把做课题理解为仅仅是笔头工作,认为课题是靠写出来的,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的!

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不仅仅是笔头工作!

1.教科研是教育所向,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对教师专业提出的新要求。

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舒服安稳”的思维方式中生活,但是“教科研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时代已渐远去;教科研“无用论”、“空洞论”、“神秘论”、“门面论”、“影响教学论”的时代也已远去。

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学对象、教材、考试制度以及环境等诸因素处于经常变化之中。

不管你承认与否,作为教师,你必须接受,迎接挑战。

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很难称得上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没有错,也不会错。

教科研需要的是留心、恒心、耐心和决心。

2.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要以科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重在于以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重在于关注自身当下的存在状态,重在于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求索、创新、体验、反思与感悟,重在于和同行的交流与相互促进,重在于通过行动提高认识,把握教育规律。

总之,就是要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育教学,即把研究作为教育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让研究伴随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3.教师的教科研以经验为基础,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学习为保障,以实践为

核心,以思考贯穿始终,教师是研究的主体。

教科研提高的是自己,受益的是学生。

教师的价值不在于你教了多少学生,而在于学生从你的身上学到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教科研是实现教师内强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4.教师教科研不是指向课堂教学生活世界之外的科学世界的建构,而是一种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为了探寻和理解课堂教学生活的意义而从事的研究活动。

从教学理论到课堂教学实践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即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理论的环节,从教学理论到课堂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这一特殊的环节也就是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反思。

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从研究的态度,审慎地考察课堂教学情境、反思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及其意义,同时还要求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是如何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的,他们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的。

所以,教科研是教师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5.教师头脑中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

把教育科研高深化,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到工作,高科研对于教师是额外负担;或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

这些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教育科研,也没有意识到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的工作。

“写论文”不等于“搞研究”

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中学教师朋友给我发来一篇“论文”,作为培训班的作业,我一看,文章末尾落款是山东省某中学的老师,哑然失笑,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给他打电话:

“兄弟,你是不是有点儿太粗心大意呀!

“怎么啦!

“你不是广州市某区某中学的老师吗?

怎么变成了山东某中学的老师呀!

“哎哟!

对不起。

昨晚太晚了回家,匆忙在网上下载了一篇文章,没仔细看,就发给你了。

对不起,不好意思,我再下载一篇发给你。

“你不要只下载一篇,至少多下载几篇,综合一下,仔细看看,加点儿自己的东西进去,再发给我啦。

”毕竟是老朋友,有话直说,给支支招。

接着他向我倾诉了一番苦恼:

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教好书育好人。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特别如果他/她还是班主任的话,教育教学的工作量已经很大,既要认真查阅资料备好课,又要做好作为班主任所要求的各项工作,哪还有时间去搞科研。

科研科研,当然要科学地研究,那不仅仅需要科学的方法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否则研出来的也不会是什么好东西,我认为这不是我们这些教学一线的老师能做好的工作,非要我们去做的话,那不是在倡导“抄”吗。

不信你仔细看看,好多老师的论文都是下载粘贴出来的。

中小学教师就应该认真地做好教学教育工作,科研工作就让那些科研工作者去做吧。

他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了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比那些大话、空话、套话、假话要感人得多。

是呀!

中小学教师应该不应该搞科研?

中小学教师搞科研是“应尽的义务”还是“较高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搞科研,为什么?

研什么?

怎么研?

这一连串的问题很值得深思。

我们可以把教师(医生、律师、公务员、企业人士等)的工作大致上分为四种类型:

1.必须做到的;2.值得提倡的;3.坚决禁止的;4.允许存在的。

对于中小学教师“搞科研”来说,我觉得是“值得提倡的”,而不是“必须做到的”。

中小学教师必须做到的是什么呢?

就是如上所说的“教好书育好人。

又如,“不妨碍别人”,这是每一个公民必须要做到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助人为乐”,这是值得提倡的。

你可以不“助人为乐”,但你不能够“妨碍别人”。

你可以不是雷锋式的人物,但你必须是一个守法的公民。

教书育人是中小学老师最为基本的职责,一定要做好。

但老师如果希望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希望更深更广地理解教育,那么“搞科研”则是一个必经的途径。

如果有老师愿意“搞科研”,也乐在其中,他(她)牺牲了休息时间,他(她)享受了成功的快乐,他(她)达到了别人没有达到的境界,我们应表示理解、支持、钦佩和祝贺。

在我看来,中小学的教育研究一般以行动研究为主为好,即:

采取某种行动(措施、变革行为),试图达到某种目的(解决疑难、了解事实)。

因此,大多数课题可以表述为“……对……的行动研究”类似的话语方式。

中小学老师要注意从自己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困惑中寻找兴奋点,以改进工作为目的,开展“小课题”研究,做“真实的”研究,做“自己的”研究,做“有感情”的研究。

我看过一些中小学老师的行动研究小课题,觉得很有意思,例如:

利用班歌(游戏、主题班会)激发班级活力的行动研究;运用班级博客(微博、Q群)对引导班级舆论的行动研究;利用“谈天说地课”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行动研究;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语文知识的行动研;利用“口诀提醒”培养低年级学

生良好写字习惯的行动研究;利用形体训练矫正学生不良站姿坐姿的行动研究,等等。

一所学校,老师们如果只做思辨研究,而不做行动研究,写了很多论文,获了很多奖,很可能会出现教育科研的“虚假繁荣”,出现很多的对教育教学促进不大的“空心课题”。

当前,“假论文”,“假课题”,泛滥成灾,令人忧虑!

其实,论文是“做”(行动研究,深入思考)出来的,不是“写”(通过下载、粘贴)出来的。

“写”了很多论文,不等于真的“做”了研究。

“做研究”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砺”,“写论文”是对“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总结反思。

课题组如何分工更合理?

我们先看三项课题的课题组分工案例:

案例1:

课题《学习小组建设与评价课题研究》课题组的组建与分工:

白培红:

课题组负责人,全面负责课题的申报、分工、过程指导,并担任两个实验班级的负责人,注重从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改革方面进行研究;

许卫锋:

课题组成员,负责对小组合作教学实验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反馈,对课题研究进行理论指导,并将研究成果形成书面材料;

鲁书荣:

课题组成员,担任两个实验班级的负责人,注重从小组建设方面展开研究。

本课题组还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亲自主抓,积极帮助课题组成员协调工作。

案例2:

课题《初中政、史、地、生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课题组分工: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一课题,我校政、史、地、生四科老师在文科教研组长张志恒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研究分工:

张志恒:

作为课题组长总体把握课题方向和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讨论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另外作为地理老师为课题研究提供地理学科的专业支持。

胜文利:

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熟练掌握EXCEL等数据软件以及制图等计算机技

术,负责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

杨洁:

作为历史教师,能够熟练把握和梳理历史脉络,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和世界观研究主题。

莫彦华:

具有一定的英语功底,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负责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收集、课题相关的定性研究方法。

高一波:

思维缜密、开阔,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和文字编排工作和实验性比较研究。

案例3:

课题《微课程在中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分工:

主要研究人员主要任务

李美菊负责课题的总体策划与实施及与兄弟院校的教研活动冯雅琪负责课题相关的教学调度及课题的推广实施丁海霞负责分析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接受的成效评价

徐琼负责酒店专业实训课的操作及应用

上述三个案例,是目前老师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比较典型的课题组分工的方法。

表面上看,课题组的老师们都“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工作,而且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

但我们仔细分析发现,其实这样的分工就像吃甘蔗一样,每人分其中的一小节,因此也只能品尝到自己所分得的那一节的滋味,至于其他部分是什么滋味就无从知晓了,自然也就没有发言权。

那么,这种分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比较笼统、含

糊,其他成员无法参与研究工作。

表面上看课题组成员都有分工,但事实上除了课题负责人外,其他人并不知道具体干什么,因此与其说是一个课题组的课题,倒还不如说是一个人的课题。

其结局实际上就是课题负责人一个人进行研究工作,其他人“干瞪眼”,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是人为割裂了一项课题的整体性。

课题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过程性和完整性。

那么,作为课题组的老师们来说,都应该熟悉和了解该项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并积极参与其中的问题解决和探索,从而提升课题组老师们的研究技能和专业素养。

但上述的分工方式,人为地破坏了课题组其他成员参与到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来,无从知晓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最多也不过干一点收集资料、设计问卷、统计数据等“杂活”。

三是合作比较困难。

作为一项课题来说,分工是相对的,合作才是绝对的。

之所以要组建一个课题组,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团队”的优势,群策群力,共同承担和解决共性的教育教学问题。

但由于分工含糊不清、人为割裂式的分工,这导致了课题组成员不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和内容,因此成员之间也无法配合与沟通,即使定期的交流活动也是蜻蜓点水式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

四是课题研究侧重于工作性,而缺乏研究性。

如案例3中,李美菊的主要任务

“负责课题的总体策划与实施及与兄弟院校的教研活动”、冯雅琪的主要任务“负责课题相关的教学调度及课题的推广实施”、丁海霞的主要任务“负责分析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接受的成效评价”、徐琼的主要任务“负责酒店专业实训课的操作及应用”。

不难看出,该课题的四名课题组成员都有分工,但我们发现其分工都是其工作内容,这似乎和研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如此以来,这项研究就会浮于表面性,工作等同于了研究,研究也就不可能深入。

那么,这样的课题研究也就不会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

课题之所以出现分工不合理的现象,这主要是课题组老师们没有弄清楚其所要研究课题的内容,即不知道该课题主要研究哪些具体的问题,因此研究思路不够明确和具体,这就直接造成了课题组没法分工或者分工不合理的情况。

我们还是以案例3为例:

我们经过研讨,对其课题题目和分工进行了这样调整。

课题题目改为《中职实训教学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xx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具体分工如下:

美菊负责子课题《中职实训教学中微课的设计研究》、丁海霞负责子课题《中职实训教学中微课视频的制作研究》、冯雅琪负责子课题《中职实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徐琼负责子课题《中职实训教学中微课效果评价策略研究》。

上述的分工,是以子课题的形式,让每一名课题组成员都承担一项子课题,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心。

这样,就做到了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而且每一名成员都参与了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

这种分工是相对的,每人只是研究该项课题的其中一个方面内容,而彼此所研究的内容又是相关联的,但每一个方面内容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题。

每隔一段时间,课题组成员就可以在一起研讨,分别就所研究的子课题进行交流与沟通,交流和分享好的做法与经验,同时也要提出子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形成共识。

因此,课题组既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

也就是在这样的课题研究中,课题组的老师们才会真正品尝到研究带来的快乐和专业成长的自信。

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分工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推进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和实施的途径。

因此,分工是否科学、合理,这直接影响到课题研究的进程。

以子课题的形式进行课题分工,是目前课题研究中值得推崇一种有效的课题分工方式。

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收集和整理哪些资料?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

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

希望实验校实验领导小组认真督促实验教师认真进行课题研究、检查课题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1.基础性资料:

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前期调查、假设、课题论证、最终选定等,是反映课题研究基本情况的资料。

这种基础性资料主要包括:

(1)课题申报表和评审议定书。

(2)课题立项通知书。

(3)课题实验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如学历、专业、教龄、教学水平、已取得的教研成果、研究专长等。

(4)课题实验研究对象登记表及名册,包括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

(5)教育科研各项规章制度。

(6)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和课题研究的方案。

(7)课题研究运作的各种审批手续。

(8)各种调研问卷、实验记录资料。

(9)研究对象和参照对象研究前、研究中、研究后的学习习惯、方法、学业成绩等方面的检测或调查资料。

(10)专家的论证材料和鉴定意见(开题、中期、结题三阶段)。

(11)课题研究各阶段查阅和学习的文献资料目录。

2.计划性资料:

此类资料涉及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与部署,是整个课题实施的蓝图,对课题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包括课题研究各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主要设想和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讲是指:

(1)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与实施方案。

(2)课题组个人的研究计划。

(3)研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

(4)各年度课题研究计划。

3.过程性资料:

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

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各学年课题研究进展报告。

(2)每一阶段(一般分三个阶段)重要的活动记录材料或阶段成果记录(包括研讨、交流、展示、发表或社会反响方面的内容)。

(3)中期总结报告或检查材料(对研究过程进行阶段回顾和总结的各种情况记录)。

(4)有关领导、专家及上级教育科研人员的咨询活动记录、听课记录等。

(5)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

(6)研究全程中各阶段的教学设计、研究方法设计、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7)研究中异常情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记录。

(8)典型实验课纪实、教案、个案、课件、录像、课后分析研究等。

(9)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记录、随笔。

(10)研究过程中自制和引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教软件及其他教学材料。

(11)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的文字、照片、录像、光碟、录音等记录资料。

(12)研究过程的大事记。

4.专题性资料:

专题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而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它对课题的延伸、拓展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包括:

(1)专题学习材料,包括学习资料的原件、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等。

(2)专题讲座材料,包括主讲人的讲稿或录音、讲座中互动式交流的谈话记录等。

(3)专题研讨会材料,包括研讨会会议议程、讲话人的发言稿、研讨课的教案、研讨交流的记录、研讨会会议纪要等。

(4)学生的专题性作业。

5.效果性资料:

效果性资料主要是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时得到相应的资料,这是形成最终成果的主要资料。

主要包括:

(1)研究对象个体或群体变化的资料,如成绩考核、心理测试、有关素质和态度的检测统计分析。

(2)有价值的学生作品、奖状等文字材料的原本或复本,音像制品或实物制作。

(3)社会各界(包括专家、教师、教育行政领导、家长、学生、新闻界)对课题研究的直接或间接的评价。

6.成果性资料:

或者叫总结性资料,涉及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的各类总结,对课

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

主要包括:

(1)课题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3)课题研究各阶段形成的阶段研究成果,包括调查报告、论文、经验总结、专著等。

(4)其他物化成果,包括教案、文集、课件、音像制品等。

(5)研究阶段或最终研究成果的获奖材料、证书、作品等。

(6)课题实验教师发表、交流、获奖的文章。

(7)在报刊上发表过的有关研究内容的论文、简讯(包括他人对本课题的有关评价)。

(8)申请验收报告。

(9)课题验收鉴定书。

(10)成果推广应用材料等。

课题资料中有了这些材料,不仅使文档丰富而有质量,同时,它还可以使课题实验者对各个研究项目有细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课题研究者将研究流于形式,为督促与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如何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

课题研究过程中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科研课题一旦确

定,就可着手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或计划),课题计划的撰写必须在收集一定的材料和获得一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如何有效收集和积累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提和保障。

教师搞教科研课题研究,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到结题时只有一份简单的课题计划作参考,致使课题的结题工作无法进行,而要求延期或放弃课题研究,这样的课题研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那么材料的积累可以采用“课题材料档案袋”的办法。

“课题材料档案袋”的材料,可以按以下的方法予以收集和整理。

1、要认真撰写一份比较具体的课题计划

课题计划是课题研究实施的指南,课题计划撰写内容要具体、明确,有关条款要齐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操作性要强。

总之,要按照省市课题方案规定的“六要素”来撰写,做到:

(1)要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

(2)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3)要确定好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4)要详细指出研究中运用的方法;(5)要设计好课题研究的步骤;(6)要写出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必须具备的,同时要视研究课题本身的大小,在字数上有所限定,如较小课题,字数可在2000——3000

字之间,较大课题字数至少要在4000—5000字,特别强调在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撰写上要详细、具体,这样的计划,才能说明课题研究者心中有数。

2、要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

课题研究背景资料包括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或前测的统计数据,如学生已有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状况等;也包括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一些概念、理论的界定和相关的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资料(含文摘,卡片和论著复印件等)。

收集和学习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是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通过收集和学习有关的课题研究材料,能使课题研究者深入理解本课题有关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能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科研水平,能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明朗化和有序化。

收集与课题相关联的背景资料的途径很多,可以通过图书馆的资料查询,也可以通过网上的查找,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的收取等。

教师要做课题资料收集和学习的有心人,时时留意自己研究课题所需的资料,并对自己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归档。

这些收集来的与课题相关联的资料会使课题研究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以后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要经常撰写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和论文

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感触,如一次问卷调查;一次课题访谈;一堂课题实践课;一次课题研讨会等,教师会从这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一些启示。

教师要像撰写教研、教学日记那样,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将课题研究中的体会写成访谈记录式的报告;或写成课题实践课的教后感;或写成课题研究讨会的启示录等。

经常撰写课题的研究体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将自己写好课题研究体会放入“课题材料档案袋”内,以备今后的使用。

如果是撰写课题相关的论文,则应慎重选题,选一些具有新颖性、价值性和实践

性的论文题目进行撰写。

如在做《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时,可以听听教师的课题实践课,听课后感到数学课堂教学通过例题的多解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那就可结合小学数学某一课的教学实例,写一篇小论文。

另外教师在做这一课题期间,学会了制作数学教学课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想到发挥课件的形象、生动和直观性强的特点,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那就可选定《巧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一论文题目,并可结合自己做课件、用课件的教研、教学体会,围绕着数学课堂教学的复习导入、新知教学、巩固练习、发展练习以及课堂小结这五个环节,巧制巧用多媒体课件,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动笔,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关键所在。

撰写的论文若能得以发表,不但能激发自己进行课题研究的热情,而且能充实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从而增强研究者的自信心。

4、要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

课题研究中的典型个案包括课题研究实践课的教案、说课稿、课件及活动课设计等。

由于教师申报的课题多数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并能通过课堂教学得以体现。

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的检查、指导较有效的做法是通过听其课题研究实践课(或活动课),寻找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联系课题的操作要素,是否体现课题研究的主要精神实质。

有些教师课上得很好,但他却脱离了课题研究的范畴,那就不是课题实践课。

教案、说课稿或活动设计除了按规定的要求撰写外,最好是在每一环节的设计中结合课题的要求加入点评。

这样做一方面能体现教师课题研究意识,另一方面也能使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课题研究中教学、教研个案的收集要典型,不必强求每节课都上成课题实践课,但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教例,放入“课题材料档案袋”里,待到课题结题时,加以整理,并装订成册,作为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素的材料,也作为课题研究取得成效的见证。

总之,课题研究过程中个案材料的积累是课题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5、要及时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教师认真按课题计划的要求去实施课题的操作要素,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研究,会逐步显出成效来的,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师生两方面的变化上。

一方面是学生由于教师对其施加了研究变量(或采取了一些措施),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可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得出一些评价结论;也可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来说明学生学业成绩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成效。

另外,学生团体和个体在学科竞赛和特长比赛中取得的奖次和各级各类参赛评比的奖励,也可作为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

这些团体和个体的奖状、评语和照片,课题负责人要及时复印,并装入“课题材料档案袋”中。

另一方面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开展者和参与者自身教学、教科研水平的变化。

特别是一些教师由于参与课题研究使教学、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表现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