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礼仪风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6035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羌族礼仪风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羌族礼仪风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羌族礼仪风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羌族礼仪风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羌族礼仪风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羌族礼仪风俗.docx

《羌族礼仪风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羌族礼仪风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羌族礼仪风俗.docx

羌族礼仪风俗

羌族礼仪风俗

 

资料图:

羌族风俗

羌族自称“日玛”、“日表”或‘如玛”、“尔玛”,属同一名称。

“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

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

羌语属藏缅语系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

南部方言行于茂县的凤仪、土门区、汶川县威州、绵池区、理县通化、薛城区;北部方言行于茂县沙坝、赤不苏区、松潘县镇江、热务区和黑水大部份地区及北川县。

各方言内又有若干土语,乃至相邻村寨间语音差异也较明显,故有“五里不同乡,十里不同俗”之说。

公路沿线和接近汉、藏区羌民,一般都懂汉语或藏语。

历史上,羌族由于无本民族文字,故羌区通用汉文。

1989年,羌文创制工作步入正轨,目前已进入试行推广阶段。

资料图:

羌族风俗

资料图:

羌族风俗

羌族有敬老、好客、冠礼、尚武等良好的传统礼俗。

羌族社会在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处表现出对长者和老人尊重。

过去凡婚丧节日聚饮咂酒时,都由最年长的人先致开坛词,说吉利话。

随即开坛先饮,然后依长幼次序饮酒,虽寨首、团总、乡保长亦不在长者先。

老人进屋,屋内的人要起立相迎让座。

宴席由老人坐上位,待其坐定后,他人才能入座。

路遇老人,必侧身让路,骑马遇老人,要下马行礼。

群众性的歌舞时,也往往由老人领唱领舞。

新中国建立后这一礼俗得到继承并发扬。

羌族人民历来尚礼好客。

有所谓“进门三礼:

烟、酒、茶”一说,一些地区在贵客临门时要鸣枪欢迎,并邀亲邻陪席,共饮咂酒,演唱歌舞以助兴。

客人在主家也不随意进侧房或上楼。

羌族“摸洞”进门习俗(图)

资料图:

羌族民居的房门

聚居在四川西部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等地的羌族,因为居住的地方远离城市,地势海拔较高,因此被称为住在云端里的民族。

羌族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每家门口的墙壁上,都会留个小洞。

外人进门之前,要先摸墙洞,如果墙洞里面放着小石头,说明没人在家。

如果摸不到小石头,说明家里有人。

在汶川县萝卜羌寨,游客如果想进羌家小院参观,可先摸墙洞,如没摸到小石头,就可推门进去,不必叩门叫喊。

羌族刺绣

资料图片:

羌绣

资料图片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你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在羌寨,羌族刺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的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

羌绣无疑是羌族民间工艺艺术的一朵奇葩,羌族无论老少皆穿戴羌绣制品,尤其是妇女从头到脚均有羌绣点缀。

羌绣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绣有各种图案。

颜色强烈对比,却十分的和谐。

其中挑花和刺绣,是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

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

挑花有三种针脚,即十字挑、串挑和编挑。

十字挑常用于头帕、衣领、衣袖等小型条缀上,串挑适用于大面积的围腰装饰,而编挑适用于小面积的飘带及鞋面。

其最为称道的是羌族男人穿着的绣有云朵的云云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还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

羌族男女皆穿形似旗袍、多为白色的麻布长衫,外穿羊皮背心,晴天皮毛朝内,雨天皮毛朝外。

女子常戴绣花黑头帕,男子缠黑头巾,白头帕只有死人的时候才戴,丧期一满马上烧掉。

但在茂汶地区黑虎乡一带,妇女们一律都戴白色头帕。

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头帕。

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衣领上镶有一排小颗的梅花形图案银饰,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

羌族男女各有一独特的随身携带物,妇女为银制针线盒,男子为银制烟盒。

"云云鞋":

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

对于云云鞋还有个传说呢:

相传,鞋子是一个生活在湖泊中的鲤鱼仙子看见放牧的羌族少年赤脚,十分心疼,顺手撕下一朵云和一束羊角花作成的。

他们相爱了,成了一对最幸福的人。

后来云云鞋便成了爱情的信物。

在羌族,羌族服饰就这么把美丽点缀在生活上,他们比传说和记忆更美丽。

姑娘们头上戴的头巾,身上系的围裙,脚上的云云鞋,还有衣袖,衣领,就连裤角,都绣上了美丽的图案。

或粉或红,或娇或艳,配上姑娘们闪闪发光的银饰,真是让人有一种行走在彩霞中的感觉。

羌绣的出名,全是因为羌族姑娘的心灵手巧,无论是一朵花还是一棵草,一只鸟还是一条鱼,从她们手中绣出来,都活生生地充满了灵气。

羌绣是美丽又是重要的,它是羌家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除了服饰,还用羌绣作成各种装饰物,烟斗、钥匙上都挂着七彩的花袋,让人觉得羌寨所用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艺术品。

羌族人民一家结婚百家喜

羌族姑娘们好羞,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一旦爱上了那个小伙,从订亲那天起便做袜子、鞋子等礼物。

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

往往都是“先结婚,后恋爱”。

结婚仪式开始前,搭一个临时性的“主席台”,让一些有身份、有名望的老人坐上去。

酒坛上方,坐着寨子里最老的长辈。

由这位长辈宣布仪式开始。

首先,一位老人在一片喧闹声中从酒坛子里抽出一根酒竿,向四方甩洒,用羌语说道:

今天是一个十分吉祥的时刻,吉日良辰,花好月圆。

然后老人对新娘和寨子进行一番良好祝愿后,后边一排老人起立,双手叉腰,踏着节奏,唱叙事的酒歌。

内容大多是赞美羌族传说中的历史人物。

仪式完毕,人们围着火塘尽情地跳锅庄。

歌声富有特色,青年男女一唱一和,一问一答。

在这美好的时刻,火枪声、唢呐声响起,酒坛,肉被搬上席。

一道道美味佳肴摆满了桌子。

到高潮时,请媒人和接亲人出来对歌。

一旦媒人和接亲人对输了,便遭女方客人的“攻击”。

人们唱起婚礼酒歌,如《唱姑娘》、《唱亲家》等。

次日清晨,新娘的闺房里,十几个陪伴姑娘的妇女在劝说新娘,新娘哭嫁。

唢吶声和二十四声鞭炮之后,人们背着柜子、箱子、嫁妆,伴娘把一道红绫搭在新娘身上,一齐簇拥着她出门。

接亲的人们,站在田坎上,小路边。

鞭炮声中,接亲、送亲的队伍陪新娘离开山寨。

途中每到一寨,炮手们总是放三炮,路过亲戚们的家门时,家家摆出玉米、麦子、黄豆粘成的糖块为客人接风、倒茶。

新娘骑的大马由新娘寨中最老的长辈牵着,到男方寨子时,全寨人出来迎新娘。

客人被迎请到临时搭建的喜棚中,男方德高望重的长者用羌语向二位新人道贺,并向诸客人道谢。

而后,一群小伙子拉着新郎,姑娘们陪着新娘开始拜天地,然后各自簇拥着新郎、新娘抢房。

据说谁先进入新房,将来谁当家。

一般情况下,性情温顺的羌姑娘即便抢先到新房门口,也让新郎先进去。

新人进房后,所有的人俏然离去。

羌寨丧葬纪实

一九八二年八月十日,茂汶羌族自治县沟口公社鸡公寨大队何家女社员王××,于午后五时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死者有子女四男一女,有孙儿孙女十一人,何家在当地虽属中等人家,因死者为年高有德贤淑可敬者,按当地羌俗办丧事从优。

据当地羌族老端公和一些老人说,鸡公寨一带羌人清末仍盛行火葬,每一村寨(即一姓)都有自己的火坟场,外地人和招赘上门者死后不得入此火坟场。

火葬时由舅家发火,各村寨火葬场火坟场遗址至今犹存。

到辛亥革命后才逐渐盛行土葬(当地羌人称为“血葬”。

)据说因火葬子孙不繁衍,乃改行土葬。

按当地羌俗,人死后孝子(与死者居住在一起的儿女)将死者的床草搬到村外焚烧,鸣枪三响,表示礼送死者灵魂,借向村寨邻里报丧。

同时孝子立即赴死者直系亲属家报丧,上门磕头,报告死者逝世时日和安葬事宜,孝子到舅家时,舅家照例要孝子举行盛大葬礼,提出具体要求。

孝子一般都一一应允,而办理时按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

如死者受虐待而死,则当别论。

在报丧的同时,丧家紧张准备,如请道士择吉将死者入殓,设灵堂和灵位牌。

门上张贴丧事对联等等。

何家大门对联为“子哭灵前”,副额为“永言孝思”;上联为“夜静不随流水去”,下联为“心闲反笑白云忙”。

二门对联的横额是“还山安葬”,副额为“哭泣之哀”;上联为“对对金童来迎接”,下联是“双双玉龙捧花迎”。

棺材上插纸剪的引魂幡和钱树各一个。

这些与汉族办丧事颇相似,足见其汉化程度颇深。

惟羌族死者的灵堂不设在供奉家神的堂屋中,而设在邻尾的屋内,死者棺材不置于灵堂屋子正中,而置于紧靠墙壁处。

棺材旁(紧接死者头部)置死者灵牌,牌上写死者性别、姓名、享年若干。

在堂屋加神神龛前置“祖师牌位”,供奉直系亲属各祖先;祖师牌位侧置“代存牌位”,供奉旁系亲属各祖先。

这两个牌子乃因家中死了人而联带设置,表示新故亡灵一起祭奠,而将旧亡灵分别亲疏进行。

从死者入殓后即进行一系列准备,棺材灵柩大体在灵堂停放三天后凌晨安葬。

第二天(八月十一日)请道士念经超度死者。

死者为男性,念金刚经;死者为女性,念大小血盆经,均为佛教经书。

丧家和死者亲属在这一天都进行紧张的准备,丧家杀猪买菜,准备迎接和招待前来吊丧的亲戚则办置各种礼物和祭品,请人做各种纸花(羌人称为“纸糊”)。

第三天(八月十二日)办丧事进入高潮,亲戚均于是日前来吊丧,举行盛大祭祀活动。

邻近的几十户沾亲带故,各户都到丧家襄帮。

其他寨子死了人,须与丧家沾亲带故者才前往襄帮,否则可以不管。

此次丧事,何家及其亲戚共请了六个端公(许,其中有三个老端公),六个盔甲(“格沙”,为羌族守护神,又称八大将军)。

盔甲神一般由端公的助手或徒弟装扮。

解放前办丧事时,扮盔甲神者须戴皮帽、身穿牛皮制的铠甲,重三十斤,今永和尚存一件旧铠甲。

解放后装扮盔甲神者均不戴皮帽,也不穿皮铠甲,仅手中拿三叉纸花,纸花的三叉各有表徽,一叉代表山顶神,一叉代表腰树林神,一叉代表山脚平神。

据端公和办盔甲神说:

丧家及其亲戚之所以在举行丧事活动时要请他们,一则是主持祭祀仪式;二则前来吊丧的亲戚较多,便于有计划的迎接安排;三则祭祀时鼓乐齐鸣,唱跳并举,安慰亡灵,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端公和盔甲,就不成其为隆重的丧礼。

解放前丧家给他们的酬金一般为每人两个大洋,敬神的粮食(一般为两升玉米)和一个刀头(一般为三斤猪膘)归端公所得,解放后丧家除供他们酒食外,仅给他们一张孝布,不给酬金,敬神的粮食和刀头认为丧家所有基本上为襄帮性质。

举行盛大的吊丧祭祀活动一般在第三日午后开始,根据安排,吊丧亲戚分批前来,其程序大体是这样:

丧家先派出一个端公到吊丧的亲戚家,带领该亲戚前来吊丧,随带礼物、祭品等,礼物主要是粮食、猪肉和钱,丧家缺什么送什么。

祭品主要为“纸糊”,一般为各色剪纸做的绣油、旗、罗、幡、伞和钱柜等等。

当吊丧亲戚行近丧家村寨时,唢呐频奏,六个盔甲神和在家的端公一齐出寨相迎,随带男女孝子。

屋顶鸣枪一响,以示礼迎。

行至离村寨一箭之地的适当地点,孝男孝女跪地。

端公头戴法冠,身穿豹皮衣,有的摇巴郎鼓和响盘,有的打羊皮鼓,舞蹈步伐为万字格和八阵,来回跳躍,左右穿梭。

盔甲在端公们舞蹈间歇时用羌话高声赞唱,大意是迎亲人悼死者,对丧家表示尊敬,这一活动约半小时结束。

接着,端公、盔甲、吊丧亲戚和孝男孝女鱼贯而至大门。

此时门口陈设敬神的玉米两升(装在一小斗内)、一个刀头、八杯酒,玉米中插香蜡。

端公持短剑念咒,表示驱邪,替亡人禳解。

八个盔甲手执三叉纸花在门口用羌话赞唱(不跳),赞扬死者生前待人接物如何好,勤劳理家,省吃俭用,把子孙抚养成人,责备把门将军(门神)失职,家中人口减少,他全然不管事,盔甲唱毕,孝子敬在场的所有成年人每人一杯酒,表示以神饮剩的酒敬亲戚邻里。

门口的活动约半小时。

然后端公、盔甲率领吊丧亲戚和孝子进入灵堂。

此时各种乐器轰鸣,端公挥动法器念咒作法,跳万字格、舞八阵。

端公的舞蹈和盔甲的赞唱相互交替,唱词大意为死者活了多大岁数,生前如何辛苦,现在子孙多少,在干什么,望死者保佑生人。

然后孝子举哀哭泣(一般为女的),并向吊丧亲戚发孝衣、孝帕。

对近亲一般发全孝(孝衣、孝帕全发),远亲发半孝(仅发孝帕),死者棺材上放孝帕是专门为舅家准备的。

此地羌人习俗,凡发给舅家的孝衣孝帕应在报丧时由孝子亲送,因一般都来不及,故改为舅家吊丧时发给,但孝布一定要放在棺材上,以示对舅家特別尊敬。

每一批亲戚前来吊丧都举行类似的仪式,所以整个午后都是锣鼓、唢呐、礼炮(打枪)声,端公不停地念咒作法舞蹈,盔甲不停地用羌语赞唱,直到吊丧亲戚到齐为止。

是日午后本寨和邻寨羌民陆续聚集丧家家中和屋顶,既表示哀悼,亦兼有娱乐热闹之意。

亲戚吊丧的仪式既毕,傍晚在丧家房顶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羌人房顶颇类似西式楼房的屋顶花园,平时作为晒粮食的场地,办丧事时亦在此举行祭祀活动,屋顶正中陈设敬神和向死者献祭的粮食两升(装在一小斗内),酒十六杯;刀头一个(猪膘三斤),粮食中插香蜡。

六个端公和六个盔甲一起出场,响器齐鸣,全部法器挥动,端公请神敬神作法后,或跳万字格,或舞八字,或跳蛇蜕皮舞等,形式多样,变化倏忽。

盔甲断断续续地以羌话高声赞唱,颂扬死者生前功劳苦绩,望其死后保佑子孙发达昌盛。

此时丧家和邻家房顶都站满了人,舞蹈和赞唱大约进行一小时,为整个祭祀活动高潮。

夜幕降临,丧家向在场的人每人敬一杯酒,以结束房顶的活动。

晚上,丧家设宴招待前来吊丧的亲戚、端公、盔甲、道士和邻居,席间还穿插妇女的歌唱。

晚宴结束后,六个盔甲从厨房进入灵堂举行“赶马”(又称“吆马”)仪式。

相传沟口羌人的祖先从松潘草地经较场、叠溪来到沟口,此地羌人死后要到松潘草地买马。

让死者亡灵骑马到西天。

此时厨师已准备好凉拌猪头肉和豆腐干一盘,以代替马肉,表示从松潘草地买马回来,杀马吃“马肉”。

仪式开始时,盔甲用羌话唱歌到松潘草地买三匹马,一匹亡人骑,一匹家人用,一匹送舅家,时孝子跪地,答应完全照办。

然而,盔甲再唱,意为买马太多了,孝子办不到,向神请求减少,只买亡人骑的一匹。

盔甲代表神灵表示应允后,孝子敬在场的人每人一片肉(即所谓“马肉”)、一杯酒,一小块馍馍(死者为男性,做一大块三叉馍馍;女性做一大块圆馍馍)。

此仪式约半小时结束。

举行“赶马”仪式即表示将扫灵安葬死者。

接着,由道士荐灵,荐灵词为汉语,大意为安慰亡灵,快乐归天。

孝子跪地烧燃香蜡,以刀头敬酒祭奠亡灵。

此时道士将所有祭奠之物基本烧完,只留死者灵牌和引魂幡次日放到墓地。

墓穴早已请阴阳先生选定挖好。

次日凌晨(四时)端公、盔甲为前导,率领孝子和送葬的家门亲戚,将棺材搬到墓地。

沟口羌人丧葬不用引路羊,棺材上放鸡一只,据说是为了“避煞”,男性死者用公鸡,女性死者为母鸡。

棺材入穴之先,端公杀鸡,以鸡血绕墓穴淋一圈,表示为死者“买地”。

棺材入穴后稍事掩埋即止。

随即举行“转路”(即招魂)仪式。

“转路”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墓地相对的山腰,山前有大路通往本寨(或几个村寨)羌人祖先曾流寓过的地方。

沟口公社鸡公寨大队的刁林、色尔多、巴竹、大寨、二里寨的村寨的人死后,都“转路”到神木溪举行招魂仪式,“转路”后本应转回坟山举行追悼死者的结束仪式。

因死者坟山为庄稼地旁,故改在房顶举行。

房顶正中陈设玉米两升(装在一小斗内)、刀头一个、二十杯酒、烧香点蜡,六个端公和六个盔甲同时出场,端公敬神念咒后,端公和盔甲各在房顶的一端。

在一阵阵响器声中,端公舞万字格,跳蛇蜕皮和线子挽疙瘩。

盔甲用羌话赞唱,大意为追悼仪式闭幕了,死者亡灵应欢欢喜喜去,永驻坟山,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舞蹈和赞唱大约半个小时。

端公举火烧刀头,丧家拿两个大圆馍馍(如死者为男性则为大三叉馍馍)。

分一小块给在场的人吃。

表示丧事完毕,从此再不允许敲响器。

然后丧家请端公、盔甲、道士、阴阳先生、亲戚家门和邻居吃早饭。

每上一道菜吹一次唢呐,表示转哀为喜。

早饭后所有客人表示告辞。

丧家请盔甲垒坟。

至此,整个丧事结束。

从茂汶羌族自治县沟口、渭门羌人整个丧葬习俗看,原始宗教和佛教、道教杂糅,汉化色彩颇浓,但羌人原来的丧葬习俗特点仍依稀可见,从中还反映沟口渭门羌人历史的一些影子。

(来源:

百年羌族史作者:

茂汶)

羌族酒文化

羌族酿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首先从事农业。

原因之二是,“禹兴于西羌”,而我国酿酒先圣仪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后裔。

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

饮用时向坛子中注入点水,用细竹管吸饮,男女老少轮流吸,吸完再添水至味淡后食渣,俗称此为“连渣带水,一醉二饱”。

饮时先由在场的最年长者讲说四言八句合辙押韵的吉利话,作为“祝酒词”,然后按年龄长幼依次轮咂。

平辈们在一起饮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长竹管于坛中,同时饮用。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

羌族民间还有“重阳酒”,“玉麦蒸蒸酒”。

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此外他们也饮白酒。

孩子和妇女们常饮加了蜂蜜的甜酒。

羌族民间传统习俗——接“龙”

接“龙”是羌族少数地区的民间传统,主要流传地区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昨年(2005)春节就经历了一次,在春节前夕,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就会聚集在一起商议此事,首先要扎成一条九节长龙,但是到了真真接“龙”的时候就不一定是九节长龙了,而是因地大小而宜;耍龙的人则是由凑分的户头出一个壮小伙;配乐的老人是自愿参加的。

真正到了接“龙”的时候就让那些不懂的人家犯了愁。

其实很简单:

晚饭后,主家要准备好“九碗”(包括坚果、香肠…),还有分分钱,分分钱要用红纸包起来,以求吉利。

当“龙”来到自家门口时,由主家的一个男丁点燃火炮,以此来迎接“龙”,而最长的男丁则要对着“龙”头叩三个首,并且烧起一些黄纸。

紧接着,“龙”就会进入主家堂屋,进屋后,“龙”要对着神龛叩三个首,并且在屋内转圈,毕。

“龙”要从尾部开始向堂屋外退出。

如果主家的院子比较大,就会在院坝里耍“龙”,“龙”耍的不算好,但很有味,这还未完。

休息片刻,主家会将早已准备好的“九碗”摆出来给大伙儿吃!

酒是少不了的,尽兴时,老人们就会唱花灯…时间不会太长,花灯主要讲述的是天王木比塔的7个女儿。

最后,再燃起鞭炮,将“龙”送走,同时也要给管事分分钱(钱不在多,只求来年风调雨顺)。

接着,他们就会到下一家送吉祥去了……

送“龙”(送的就是吉祥),一直从正月初二延续要元宵节,到了元宵节那天,每户要有一人参加来结束今年的送“龙”,将“龙”封起来,来年再用,此活动一举行,就要连续举行三年。

三年后,就要将龙毁掉,称作“罢龙”。

阿坝民居

资料图:

松州回族民居

对建筑进一步关注,应该是在松潘全力打造“大唐松州”之时,那时正在宣传部门工作,有机会和建设者们一起,于是就萌发了有机会就一定要把阿坝州的民居建筑写一写、拍一拍。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我对古建筑就有了一种特别的亲近感,以至于在工作之余始终关注我州古建筑,其景物总萦绕在脑际,不能释怀。

为了熟悉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翻阅了大量的建筑类书籍,使自己在建筑理论上有一定的基础。

也就知道了古代建筑艺术中产生了多样的建筑类型:

单层或多层的殿、堂、楼、阁、轩、榭、廊、亭、台,以及苑囿、坛庙、陵墓、桥梁、牌楼等;也产生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建筑造型和装饰的实践的经验和法则。

建筑就其本体属性来说,融实用坚固与审美为一体,在修建过程中,对间架结构及其布局,除用力学掌握支点、力点、重点外,在造型上还可以感悟到它的美学趣味、价值观念、精神感情等,也就是说,主人的情感、情绪、趣味、意念、希望或理念,通过建筑工人的精心制作,在建筑的主体结构和装饰部分把它表现出来,使理想与现实、审美与实用、娱乐与教化诸关系,在人们的起居生活中能够得到确立和实现。

人们常说“七分主人三分匠”即主人确定内容,匠人进行艺术创造。

民居作为中国建筑的一部分独具特色,装饰也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特别是明清时期,安徽、山西的富裕商人在家乡大兴土木,徽派建筑和山西的家族大院由此兴起。

四川民居多为穿斗式屋架。

人们在建造民居时善于利用地形,因势修造,不拘成法。

常常在同一住宅中,地平有数个等高线。

住宅基地的退台有横向、有纵向,造成屋顶高低的配合。

加上屋檐一般不高,绿影婆娑,润泽可悦,使人感到温适而明快。

重庆及川东山区的民居不注重朝向,依山崖而建,吊脚楼伸出很大,有的层层出挑,气魄宏大,雄伟异常。

我州的建筑风格可大体分为三类,即回汉式民居、藏式民居和羌式民居。

其建筑风格大不相同,如回汉式民居,一般是木结构二层楼青瓦或杉板房,中间为堂屋,两边为厢房,正面成凹形,称其为“燕儿窝”。

堂屋一门两窗,窗设雕花木格,用窗花装饰。

厢房作寝室,厨房在正房一侧。

除此之外,有四合院、三合院天井。

80年代以后,普遍新建三层楼砖木结构房屋,小青瓦屋面、底楼一间作客厅,汉族供神位,回族作经堂,左右二间及三楼作卧室,三楼低矮,为阁楼,也可堆放杂物。

正房一侧建砖木结构厨房。

也有混合结构的民宅。

岷江沿岸居民住宅中,除木架瓦房外,多数是木架石板屋面。

另有传统式“仓房”,四周用石块、泥浆砌墙,用直径15cm的木梁平铺围墙上,内装木板,用树枝粘泥铺筑屋面,房高2.4米,正面设门,两边各开一窗。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修建的“仓房”,屋面多用水泥混凝土。

在檐头,檩榫、门窗、墙壁、家具、照壁上,回族穆斯林喜欢以牡丹、葡萄等花木、山水自然景观和一些几何图形作为雕镂绘描装饰图案,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回族家中常张贴的画,以及所使用的地毯、毛巾、枕巾上的图案,多以植物山水为内容,偶然出现个别的鸟等动物也不过是作为整个图中的点缀而已。

藏式民居则多为木屋架,用土围墙或石围墙,座向不一。

房体由主房、耳房、畜圈组成。

主房为三层楼房,底层作畜圈,中层住人,三层设经堂,每层之间有独木梯上下。

主房四面外围土墙或石墙,内装木板,顶盖木板、压土,再搭人字形板棚。

耳房紧邻正房,间数不等,作卧室。

每层有1—2个窗口,光线较暗,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寨口、房前、房顶立有经幡。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修建房屋使用石头、泥浆或砖块、水泥浆砌墙,窗户雕花木格,涂刷朱红油漆。

嘉绒地区民居要以嘉绒藏族最具典型的村落——马尔康县西索民居为代表了。

西索民居独具嘉绒藏族特色,保持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目望去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

藏寨全是三层石楼,底层饲养牲畜,第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房。

民居建筑形如碉状,也称碉楼。

房屋四周的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

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工匠们仅凭经验,砌出的石墙如刀切豆腐般整齐,棱角锐利,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

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

砌到最高处后,让碉楼四角顺势形成角锋,造成一种气势,最高处的石墙边缘加厚,避免墙表的平面化,增强立体感。

房顶一分为二,前半部分为平顶,三面砌成矮墙;后半部分形成斜山式,覆盖石板或瓦。

每层楼的窗户都外小内大,窗框很讲究,用上了雕刻、绘画、上彩等技巧,民族特色很浓,建筑艺术独特,审美价值高,就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

帐房,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居住形式。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

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羌式民居以传统住宅为石碉楼,多数建于清朝时期。

石碉楼住宅,其楼体外形可分为八角、六角、五角、四角。

墙体用不规则的石块、泥浆砌成。

砌墙讲究面石搭配,石块的平整面向上,上下左右的石料互相楔合,小缝隙用小石块楔紧,使棱角面如斧削刀切,墙体由下至上按一定比例逐渐内收。

墙底一般在0.8—1.10米左右,碉楼主体呈下大让小的方锥形。

碉顶外沿凸出碉身0.10米左右,顶角作尖角耸立。

碉楼内通常为5—11层,各层用原木作梁,梁两端平置于碉墙体内,梁上密布树干,再铺树枝,然后填泥夯紧,最后铺木板为上层地面,各层设木梯上下。

碉的底层无窗户,为封闭式,二层以上设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