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592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7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

《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223 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docx

00223中国法制史至真题及问题详解

2008年10月中国法制史/课程代码00223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刑起于兵”,“行刀锯,外用甲兵”之语出自[A]P--10

A《商君书·画策》B《周礼·秋官》C《尚书·吕刑》D《左传·昭公六年》

2、商朝为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制定了行政法律规,称为[C]P-17

A《国宪》B《九章》C《官刑》D《法经》

3、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C]P-26

A律B格C诰D科

4、西周时期的刑书,称为[C]P-25

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

5、西周的五刑制度中,“死刑”称之为[B]P-28

A具五刑B大辟C弃市D孥戮

6、中国古代的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C]P-47

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代

7、公元前513年,晋国主持“铸刑鼎”的大臣是[C]P-45(鞅、荀寅)

A武子B盾C鞅D邓析

8、在中国古代法律中,“贼罪”是指[A]P-51

A“害良”B“窃货”C强奸D“诈伪”

9、在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A]P-72

A公室告B非公室告C州告D诣阙告诉

10、汉刑制改革的具体原因,源于[B]P-86

A淳于公上书B缇萦上书C萧何上书D汤上书

11、汉初受命制定《九章律》的是[A]P-78

A萧何B禹C汤D叔通

12、解释唐律律文的“疏”始作于[B]P-137

A唐太宗时B唐高宗时C唐玄宗时D唐敬宗时

13、唐太宗时期制定的“律”,称为[D]P-136

A《武德律》B《开皇律》C《开元律》D《贞观律》

14、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夫妻双亡后由近亲属指定的养子,称为[A]P-175

A命继子B立继子C嫡子D庶子

15、中国古代地方享有司法审判权的是[A]导论-5

A地方行政长官B专职法官C军事长官D监察官

16、唐律中相当于现代刑法典总则的是[A]P-143

A名例律B卫禁律C户婚律D断狱律

17、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B]P-134

A律B令C格D式

18、入赘婚盛行于[C]P-197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19、《大清律例》规定“以价易出,约限回赎”者,称为[B]P-239

A卖B典C买D赎

20、清末“礼法之争”中“法理派”代表人物是[A]P-279

A家本B之洞C劳乃宜D梁启超

21、清末预备立宪始于[D]P-267

A修订法律B设立议院C召开国会D官制改革

22、《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颁布于[C]P-270(1911年11月03日)

A1902年B1906年C1911年D1912

23、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体例上共分为[D]P-278

A二编B三编C四编D五编

24、“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最早出现于[B]P-277

A《唐律疏议》B《大清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

25、《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完成于[B]P-277

A1908年B1911年C1912年D1919年

26、“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的修律原则,产生于[B]P-274

A唐代B清末C北洋政府D国民政府

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A]P-294

A责任阁制B中央集权制C君主立宪制D总统制

28、“五权宪法”学说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D]P-327

A立法制度B司法制度C行政制度D监察制度

29、《中华维埃国宪法大纲》规定的原则中,提出实现劳动群众自己的政权机构为[D]P-351

A人民代表会议B资政院C参议会D工农兵会议(维埃)

30、《中华维埃国婚姻法》公布于[D]P-361

A1931年B1932年C1933年D1934年

二、多项选择题

31、《周礼》记载的“三赦”包括[ACE]P-27

A幼弱B不识C老旄D遗忘E愚蠢

32、代的契约形式有[CDE]P-66

A寄托契约B典当契约C买卖契约D借贷契约E租借契约

33、清末修律过程中,先后颁布或起草了[BCDE]P-275

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D《大清商律草案》E《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34、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一系列宪法性文件包括[BCD]P-306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D《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E《钦定宪法大纲》

35、革命根据地婚姻立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P-361

A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护军婚E保护妇女儿童

三、名词解释

36、《茆门法》P-44

答:

1)春秋时期楚国制定。

2)容是关于王宫出入管理的规定。

37、行政法院(国民政府)P-345

答:

1)国民政府在首都设立的。

2)负责审理全国行政诉讼案件。

38、汉奸罪(抗日政权)P-370

答:

1)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设立的主要罪名。

2)是指以破坏抗日运动为目的的各种犯罪。

四、简答题

39、简述西周的契约制度。

P-33

答:

1)西周买卖契约称为质剂:

“质”是长券,适用于买卖大件物品,如牛、马、奴隶等;“剂”是短券,适用于买卖小件珍贵物品,如珍宝、武器、车辇等。

2)西周借贷契约称为傅别:

“傅”是一种书面契约;“别”是一式两份。

当事人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债权、债务的凭证。

40、简述至唐代的各种法律解释。

P-139

答:

至唐代的法律解释包括:

1)的《法律答问》。

是一种用问答形式对法条、术语等所作的解释。

2)晋斐等对法律的注释。

3)唐的“律疏”,是对律条的解释和补充,与律文有同等效力,是古代法律解释的典。

41、简述临时政府的司法审判机关。

P-300

答:

1)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临时政府建立后的最高审判机关是临时中央审判所。

2)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保障司法独立,由法官司行使判权。

3)地方设审判厅、检察厅,审级为“四级三审制”。

五、论述题

42、试述唐朝法律有关贵族官吏特权的规定。

P-146

答:

唐朝对贵族官吏的特权作了具体规定。

1)议,即八议,指八种高官达贵犯罪后,享有大臣集议,皇帝裁决的特权。

2)请,即通过“上请”而减免刑罚的一种特权。

3)减,指有一定身份的官员及亲属犯流罪以下,可享有减一等处罚的特权。

4)赎,指官吏贵族及其亲属犯有流以下罪,可享受用铜赎罪的一种特权。

5)官当,指官吏可用官品来抵罪的一种特权。

43、试论国民政府民事诉讼制度中的“不干涉主义”原则。

P-346

答:

1)不干涉主义是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完全以当事人的意愿为准,法院一般不作主动干涉。

2)程序规定多而严谨,如民事诉讼程序规定有了第一审程序、上诉程序、再审程序、督促程序、保全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人事诉讼程序等。

加之当时中国文化教育落后,法律援助制度又开展得不好,因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坚持不干涉主义事实上并不利于当事人,特别是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贫穷当事人,同时也在很大程序上造成了案件审理周期的延长。

2009年1月中国法制史

一、单项选择

1、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夏朝法律的是[A]P-12

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

2、《官刑》制定于[B]P-17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3、制定于西周穆王时期的刑书,史称[C]p-26

A《汤刑》B《禹刑》C《吕刑》D《九刑》

4、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官吏是[C]P-38

A小司寇B士师C大司寇D太卜

5、《法经》的制定者是[A]P-50

A悝B萧何C叔通D汤

6、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竹简的主要容是[A]P-58

A律B汉律C律D唐律

7、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为[C]P-88

A质剂B傅别C券书D合同

8、汉代在财产继承方面所实行的是[B]P-90

A嫡长子继承制B诸子均分制C幼子继承制D官府处理

9、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的立法原则是[D]P-77

A约法省刑B、重刑轻罪C以刑去刑D“德主刑辅”,礼法并用

10、作为篇名,“名例”律最早出现于[B]P-111

A《杜律》B《北齐律》C《九章律》D《新律》

11、设立死刑复制,并将判决死刑的最终决定权收归中央的是[C]P-125

A汉朝B晋朝C北D北齐

12、中国古代的“官当”制度形成于[D]P-116

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时期D晋南背朝时期

13、在唐朝,遇有大案、疑案由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共同审理。

这一制度称为[B]P-154

A三司会审B三司推事C秋审D朝审

14、我国现存第一部容完整的法典是[D]P-138

A《法经》B《九章律》C《开皇律》D《唐律疏议》

15、宋朝法律规定,一般案件的理雪期限是判决生效的[D]P-181

A三天之B三个月之C六个月之D三年之

16、凌迟正式成为法定刑是在[B]P-173

A唐朝B宋朝C五代十国D元朝

17、收继婚盛行于[C]P-197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8、充军刑创设于[D]P-172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9、“厂”、“卫”是明代的[A]P-222

A特殊审判机关B管理机关C立法机关D行政机关

20、在中国历史上,法律对“奸生子“的继承权明确加以确定的时期是[D]P-216

A朝B隋朝C宋朝D明朝

21、清朝创设的将罪犯发配边疆地区给军人做奴隶的刑罚,称为[B]P-236

A充军B发遣C刺配D凌迟

2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宪法是[C]P-309

A《中华民国约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贿选宪法”D《钦定宪法大纲》

23、清末变法修律的宗旨是[D]P-274

A实行法治B收回领事裁判权C恢复中国传统法律D务期中外通行

24、清末变法修建的主持人是[A]p274

A家本B之洞C袁世凯D劳乃宣

25、在革命根据地时期,较为成熟的土地立法是[A]P-360

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维埃国土地法》C《井冈山土地法》D《兴国县土地法》

2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保险法公布于[D]P-361

A清末B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

2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破产法公布于[A]P-341

A清末B临时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国民政府

28、按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临时政府建立后的最高审判机关是[C]P-291

A法院B院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