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25484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docx

1015企业文化与企业人

通用电气的“情感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已进入到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其重要内容不再是板着面孔式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一门融进了管理者对职工、对事业献身精神的独特的艺术。

  面对面管理,是以走动管理为主的直接亲近职工的一种开放式的有效管理,它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

其内容外延广阔,内涵丰富,富于应变性、创造性,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取胜。

实践证明,高技术企业竞争激烈,风险大,更需要这种“高感情”管理。

它是医治企业官僚主义顽症的“良药”,也是减少内耗、理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通用电气公司前总裁斯通就努力培养全体职工的“大家庭感情”的企业文化,公司领导和职工都要对该企业特有的文化身体力行,爱厂如家。

从公司的最高领导到各级领导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欢迎本厂职工随时进入他们的办公室反映情况,对于职工的来信来访能负责地妥善处理。

  公司的最高首脑与全体职工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生动活泼的“自由讨论”。

通用公司像一个和睦、奋进的“大家庭”,从上到下直呼其名,无尊卑之分,互相尊重,彼此信赖,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亲切。

  1990年2月,通用公司的机械工程师伯涅特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30美元,这是他一次加班应得的加班费。

为此,他找到顶头上司,而上司却无能为力,于是他便给公司总裁斯通写信,“我们总是碰到令人头痛的报酬问题。

这已使一大批优秀人才感到失望了。

”斯通立即责成最高管理部门妥善处理此事。

  三天之后,他们补发了伯涅特的工资,事情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他们利用这件为职工补发工资的小事大做文章。

第一是向伯涅特道歉;第二是在这件事情的推动下,了解那些“优秀人才”待遇较低的问题,调整了工资政策,提高了机械工程师的加班费;第三,向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披露这一事件的全过程,在美国企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

  事情虽小,却能反映出通用公司的“大家庭观念”,反映了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充分信任。

  人际关系上常常也有“马太效应”的影子。

常人总是密者密上加亲,疏者疏而愈远。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斯通却主张“人际关系应保持适度的距离”。

现实生活中,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演变例子一再证明“适度距离”理论不无道理。

  斯通对“适度距离”身体力行,率先示范,密者疏之,疏者密之。

斯通自知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工作上接触较多,在工余时间就有意拉大距离,从不邀公司同僚到家作客,也从不接受客邀。

相反,对普通工人、出纳员和推销员,他有意亲近,微笑问候,甚至偶而“家访”。

  1980年1月,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医院里的一间隔离病房外面,一位身体硬朗、步履生风、声若洪钟的老人,正在与护士死磨硬缠地要探望一名因痢疾住院治疗的女士。

但是,护士却严守规章制度毫不退让。

  这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衣着朴素的老者,竟是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一位曾被公认为世界电气业权威杂志——美国《电信》月刊选为“世界最佳经营家”的世界企业巨子斯通先生。

护士也根本无从知晓,斯通探望的女士,并非他的家人,而是加利福尼亚州销售员哈桑的妻子。

  哈桑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感激不已,每天工作达16小时,为的是以此报答斯通的关怀,加州的销售业绩一度在全美各地区评比中名列前茅。

正是这种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通用电气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通用电气公司像美国其他一些公司一样,从经理到基层领导人员,已有不少采用“静默沉思”法使紧张心理宁静下来,消除神经紧张所造成的不安。

经常“静默沉思”的人说,自从坚持定时沉思默想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容易激动,能较好地对付外界压力了。

  而以前通用公司也普遍采用节食和体育锻炼计划来消除工作人员的情绪病,虽长期执行,但见效甚微。

许多人因紧张心理造成的血压升高、压抑感很重和易怒等现象并未减轻。

  哈佛大学心理和体育治疗研究所推广沉思默想之后,通用公司便向雇员推荐此法,公司聘请了默思辅导员指导雇员苦练这种默思法,包括瑜珈、冥想、端坐不动等。

雇员们反应,他们已初步收到效果。

  公司在推行此法后,使公司精神病治疗费用减少27%;各分公司经理用此法后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为此该分公司已安排12名一天工作12—14小时的经理人员参加静默活动,工作热情普遍高涨,精神也格外饱满。

  企业中的人事管理要比政府、学校等其他职能管理棘手得多,因为企业人事管理的对象、性别、年龄、学历、工种、品性等方面存有更大差异。

  通用公司在人事管理上近几年采取重大改革,改变了以往的人事调配的做法(由企业单方面评价职工的表现、水平和能力,然后指定其工种岗位)。

现在,反其道而行之,开创了由职工自行判断自己的品格和能力,提出选择自己希望工作的场所,尽其可能由他自己决定工作前途的“民主化”人事管理,称为“建言报告”,引起管理界的瞩目。

  专家们认为,“让棋子自己走”的这种“建言报告”式人事管理,比传统的人事管理更能收集到职工的容易被埋没的意见和建议,更能发掘人才和对口用人,从而对公司发展和个人前途更加有利。

  此外,通用公司还别用心裁地要求每位雇员写一份“施政报告”,从1983年起每周星期三由基层员工轮流当一天“厂长”。

“一日厂长”9点上班,先听取各部门主管汇报,对全厂营运有了全盘了解后,即陪同厂长巡视部门和车间。

“一日厂长”的意见,都详细记载在《工作日记》上。

  各部门、车间的主管得依据其意见,随时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干部会上提出改进后的成果报告,获得认可后方能结案。

各部门、车间或员工送来的报告,需经“一日厂长”签批后再呈报厂长。

厂长在裁决公文时,“一日厂长”可申诉自己的意见供其参考。

  这项管理制度实行以来,成效显著。

第一年施行后,节约生产成本就达200万美元,并将节约额的提成部分作为员工们的奖金,全厂上下皆大欢喜。

  通用电气公司的日本子公司——左光兴产公司还实行一种特殊的“无章管理”,也是感情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内部人际间的紧张关系,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及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该公司近几年实行“无章管理”以后,年销售额在通用电气的所有海外子公司中独占鳌头。

摘自《管理案例博士评点》 代凯军编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摩托罗拉:

“肯定个人尊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通信、电子业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通过销售产品(无线对讲系统、蜂窝电话系统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1992年3月25日,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首期投资1.2亿美元。

1994年10月,1995年6月,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和广州分公司分别成立。

  如今,摩托罗拉在中国进行广泛的商业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

(l)继续在中国投资及技术转让;

(2)加速从技本人员到高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进程;(3)提高产品国产化成分,协助中国建立电子基础工业;(4)以独资为基础,发展与中国电子行业的合资合作。

  截止到1997年4月,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投资项目包括:

在天津建立8英寸亚米半导体芯片厂,在北京成立中华总部,建立6家合资企业和5家合作项目,建立摩托罗拉大学培训中心,建立多个项目研究中心,转让一系列世界领先技术等。

举世闻名的摩托罗拉公司这样阐述自己对人力资源的看法:

“人才是摩托罗拉最宝贵的财富和胜利源泉。

摩托罗拉公司将对人才的投资摆在比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位置。

尊重个人是摩托罗拉在全球所提倡的处世信念。

为此,摩托罗拉将深厚的全球公司文化融合在中国的每一项业务中,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员工。

”尊重个人,肯定个人尊严,构成了摩托罗拉企业文化的最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摩托罗拉将“尊重个人”理解为:

以礼待人,忠贞不渝,提倡人人有权参与,重视集体协作,鼓励创新。

摩托罗拉公司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教育、专业发展机会,后勤保障,公司内部沟通等方式,来实现对个人尊严的肯定。

一、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

  公司制定了培训计划,向公司中层和高层输送管理人才,以实现由中国人负责公司的管理和决策,从而加速人才本土化的进程。

目前,在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中,经理主管一级已有100多名中国人,占该层管理者的51%。

在几年的时间里,摩托罗拉每年都选派600多名中国员工到其美国工厂去参加技术会议、工程师设计会议以及技术培训。

  除内部教育和培训外,摩托罗拉还支持、组织员工参加全国经济统计专业职称技术资格考试、职称外语考试、质量认证培训等。

二、众多沟通方式

  1998年4月,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推出了“沟通宣传周”活动,内容之一就是向员工介绍公司的12种沟通方式。

比如:

  我建议:

书面形式提出您对公司各方面的改善建议,全面参与公司管理。

  畅所欲言:

保密的双向沟通渠道,您可以对真实的问题进行评论、建议或投诉。

  总经理座谈会:

定期召开的座谈会,您的问题会在当场得到答复,7日内对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予以反馈。

  报纸及杂志:

《大家》、《移动之声》等杂志可以使您及时了解公司的大事动态和员工生活的丰富内容。

  公司每年都召开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沟通对话会,向广大员工代表介绍公司经营状况、重大政策等,并由总裁、人力资源总监等回答员工代表的各种问题。

三、一块铜匾

  如果参观者来到摩托罗拉摆满奖杯奖状的“荣誉厅”,就会看到一块“先进党组织”的铜匾,这令很多人感到诧异。

有人问:

不是外资企业吗?

怎么还允许党组织存在?

党员活动受不受限制?

外国老板怎样看中共党员?

事实上,在摩托罗拉。

“党员公开、组织公开,活动公开”,这里的老板对党员活动给予方便,给予支持,给予经费,真正做到肯定个人的尊严。

他们自己这样解释:

“有这么多的党员,如果不发挥他们的作用,就是资源的浪费!

摘自《管理案例博士评点》 代凯军编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IBM:

电脑帝国的企业文化

  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有明确原则和坚定信念的公司。

这些原则和信念似乎很简单,很平常,但正是这些简单、平常的原则和信念构成IBM特有的企业文化。

  IBM拥有40多万员工,年营业额超过500亿美元,几乎在全球各国都有分公司,对其分布之广,莫不让人惊叹不已,对其成就莫不令人向往。

若要了解此一企业,你必须要了解它的经营观念。

许多人不易理解,为何像IBM这么庞大的公司会具有人性化的性格,但正是这些人性化的性格,才造成IBM不可思议的成就。

  老托马斯·沃森在1914年创办IBM公司时设立过“行为准则”。

正如每一位有野心的企业家一样,他希望他的公司财源滚滚,同时也希望能借此反映出他个人的价值观。

因此,他把这些价值观标准写出来,作为公司的基石,任何为他工作的人,都明白公司要求的是什么。

  老汉森的信条在其儿子时代更加发扬光大,小托马斯·沃森在1956年任IBM公司的总裁,老沃森所规定的“行为准则”,由总裁至收发室,没有一个人不知晓,如:

l、必须尊重个人。

2、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

3、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

  这些准则一直牢记在公司每位人员的心中,任何一个行动及政策都直接受到这三条准则的影响,“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贡献的力量,比技术革新、市场销售技巧,或庞大财力所贡献的力量更大。

IBM公司对公司的“规章”、“原则”或“哲学”并无专利权。

“原则”可能很快地变成了空洞的口号。

正像肌肉若无正规的运动将会萎缩一样。

在企业运营中,任何处于主管职位的人必须彻底明白“公司原则”。

他们必须向下属说明,而且要一再重复,使员工知道,“原则”是多么重要。

IBM公司在会议中、内部刊物中、备忘录中、集会中所规定的事项,或在私人谈话中都可以发现“公司哲学”贯彻在其中。

如果IBM公司的主管人员不能在其言行中身体力行,那么这一堆信念都成了空口说白话。

主管人员需要勤于力行,才能有所成效。

全体员工都知道,不仅是公司的成功,即使是个人的成功,也一样都是取决于员工对沃森原则的遵循。

若要全体员工一致对你产生信任,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的,但是一旦你能做到这一点,你所经营的企业在任何一方面都将受益无穷。

第一条准则:

必须尊重个人

  任何人都不能违反此这一准则,至少,没有人会承认他不尊重个人。

  毕竟在历史上许多文化与宗教戒律上,也一再呼吁尊重个人的权利与尊严。

虽然几乎每个人都同意这个观念,但列入公司信条中的却很少见,更难说遵循。

当然IBM并不是惟一呼吁尊重个人权利与尊严的公司,但却没有几家公司能做得彻底。

  沃森家族都知道,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不是金钱或其他东西,而是员工,自从IBM公司创立以来,就一直推行此行动。

每一个人都可以使公司变成不同的样子,所以每位员工都从为自己是公司的一分子,公司也试着去创造小型企业的气氛。

分公司永保小型编制,公司一直很成功地把握一个主管管辖十二个员工的效率。

每位经理人员都了解工作成绩的尺度,也了解要不断地激励员工上气。

有优异成绩的员工就获得表扬、晋升、奖金。

在IBM公司里没有自动晋升与调薪这回事。

晋升调薪靠工作成绩而定。

一位新进入公司的市场代表有可能拿的薪水比一位在公司工作多年的员工要高。

每位员工以他对公司所贡献的成绩来核定薪水,绝非以资历而论。

有特殊表现的员工,也将得到特别的报酬。

  自从IBM公司创业以来,公司就有一套完备的人事运用传统,直到今天依然不变。

拥有40多万员工的今日与只有数百员工的昔日,完全一样。

任何一位有能力的员工都有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一位正规聘用的员工因为裁员而失去1小时的工作。

IBM公司如同其他一样也曾遭受不景气的时候,但IBM都能很好地计划并安排所有员工不致失业。

也许IBM成功的安排方式是再培训。

而后调整新工作。

例如在1969年到1972年经济大萧条时,有1.2万IBM的员工,由萧条的生产工厂、实验室、总部调整到需要他们的地方。

有5000名员工接受再培训后从事销售工作、设备维修、外勤行政工作与企划工作。

大部分人反而因此调到了一个较满意的岗位。

  有能力的员工应该给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好让他们回到家中,回想一下他们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

当他们工作时能够体会到公司对他们的关怀,都愿意为公司的成长贡献一技之长。

IBM公司晋升时永远在自己公司员工中挑选。

如果一有空缺就由外界找人来担任,那么对那些有干劲的员工是一种打击,而且深受挫折、意志消沉。

IBM公司有许多方法让员工知道,每一个人都可使公司变成不同的样子,在纽约州阿蒙克的IBM公司里,每间办公室,每张桌子上都没有任何头衔字样,洗手间也没有写着什么长官使用,停车场也没有为长官预留位置,没有主管专用餐厅,总而言之,那是一个非常民主的环境,每个人都同样受人尊敬。

  IBM公司的管理人员对公司里任何员工都必须尊重,同时也希望每一位员工尊重顾客,即使对待同行竞争对象也应同等对待,公司的行为准则规定,任何一位IBM的员工都不可诽谤或贬抑竞争对手。

销售是靠产品的品质、服务的态度,推销自已产品的长处,不可攻击他人产品的弱点。

第二条准则:

为顾客服务

  老托马斯·沃森所谓要使IBM的服务成为全球第一,不仅是在他自己的公司,而且要使每一个销售IBM产品的公司也遵循这一原则。

他特别训令IBM将是一个“顾客至上”的公司,也就是IBM的任何一举一动都以顾客需要为前提,因此,IBM公司对员工所做的“工作说明”中特别提到要对顾客、未来可能的顾客都要提供最佳的服务。

  为了让顾客感觉自己是多么重要,无论顾客有任何问题,一定在24小时之内解决,如果不能立即解决,也会给予一个圆满的答复,如果顾客打电话要求服务,通常都会在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派人去服务。

此外,IBM的专家们随时在电话旁等着提供服务或解决软件方面的问题,而且电话是由公司付帐。

此外还有邮寄或专人送零件等服务,来增加服务范围。

IBM公司还要求任何一个IBM新零件,一定要比原先换下来的好,而且也要比市场上同级产品好。

服务的品质取决于公司训练及教育,在这方面,IBM已经在全球所属公司投下了大量的钱财,所提供的训练与教育是任何公司无法比拟的。

相信在IBM公司受训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任何一所大学的授课时间。

每年,每一位IBM的经理要接受40个小时的训练课程,而后回到公司内教导员工。

有时甚至定期邀请顾客前来一同上课。

经营任何企业,一定要有老顾客的反复惠顾才能使企业成长,一定要设法抓住每一位顾客。

最优异的顾客服务是能使他再来惠顾才算成功。

第三条准则:

优异

  对任何事物都以追求最理想的观念去化无论是产品或服务都要永远保持完美无缺,当然完美无缺是永远不可能达到的,但是目标不能放低,否则整个计划都受到影响。

公司设立一些满足工作要求的指数,定期抽样检查市场以设立服务的品质。

从公司挑选员工计划开始就注重优异的准则,IBM公司认为由全国最好的大学挑选最优秀的学生,让它们接受公司的密集训练课程,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日后定有优异的工作表现,为了达到优异的水准,他们必须接受优异的训练,使他们有一种使命感,一定要达到成功。

IBM是一个具有高度竞争环境的公司,它所创造出来的气氛,可以培养出具有高度竞争环境的公司。

它所创造出来的气氛,可以培养出优异的人才。

在IBM公司里,同辈竞相争取工作成绩,又不断地强调教育的重要,因此每个人都不可以自满,都努力争上游。

每个人都认为任何有可能做到的事,都能做得到。

这种态度令人振奋。

  小托马斯·沃森说:

“对任何一个公司而言,若要生存并获得成功的话,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原则,可供全体员工遵循,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对此原则产生信心。

  在企业经营中,公司的任何运营都有可能改变。

有时地址变更,有时人事变更,有时产品变更。

有时公司的名称也变更。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不断变迁、在任何公司里,一个人若要生存,一定要有应变的能力。

在科技高度进步的今日,社会形态与环境变化很快,倘若营销计划不能随机应变,可能会毁灭整个公司。

你不是往前进,就是往后退,不可能在原处不动。

在任何一个发达的公司里,惟一不能改变的就是“原则”。

不论此“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永远是指引公司航行的明灯。

当然公司在许多方面要保持弹性,随机应变,但对“原则”的信念不可变更,由于IBM有这三条基本原则做为基石,业务的成功是必然的。

  公司内部必须不断地把其信念向员工灌输,在IBM的新进入人员训练课程中,就包含了如下课程:

“公司经营哲学、公司历史及传统。

”谈公司的信念与价值观不能仅是空谈而已,至于能否让其在公司里发生作用,那是另外一回事。

在公司里空谈无益,最重要的是:

运用策略、采取行动、切实执行;衡量效果,重视奖赏,以示决心。

  IBM的新进销售学员无论在办公室或外出接洽业务,都能遵守公司的准则。

他们知道,IBM准则“必须尊重个人”的真谛如何。

他们一进公司开始就感到别人对待他们的方式是基于尊重原则,只要他们一有问题,别人再忙也来帮助他们。

他们也看到,公司人员是怎样对待顾客的,也亲耳听到顾客对市场代表、系统工程师及服务人员的赞美。

他们周围环境的人都在那里努力寻求优异的成绩。

有关IBM公司的信念,常在所属公司中定期刊载,有关IBM优异服务之实例亦常在公司训练课程中讲授,在分公司会议中特别提出来,在邀请顾客参加的讨论会中亦提出介绍,主要目的是把公司的理想一再重复,以确保理想生存。

摘自《管理案例博士评点》 代凯军编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以人为本:

爱立信中国公司

  爱立信公司是生产通讯产品及相关设备的跨国公司,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占通讯行业市场份额的40%以上,居全球领导者地位。

  爱立信于9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发展异常迅速。

正像很多大的跨国公司一样,爱立信也十分重视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爱立信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和畅销,培训客户及本公司员工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通讯产品是高技术产品,我们平时见到的手机只是其中一个终端产品,与之相配套的有一系列大型、小型交换机及计算机管理设备等。

每开通一种设备,都要有相应的技术维护人员,客户对爱立信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994年成立的。

  在北京培训中心成立之前,中国客户的培训都要在国外的爱立信培训中心进行,即使是爱立信本身的员工培训也要在国外进行,这对客户和爱立信中国公司来说都是一笔昂贵的费用,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成立后,大大缓解了这种矛盾。

  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成立之初,只有约1000平方米的教室及办公室,没有自己的教师,所有的培训课都请爱立信其他培训中心的教师来讲,因为只有得到爱立信瑞典培训中心资格认证的教师才能讲授各类技术课程。

这引起了两个问题,一是外请教师的费用较高,二是教师用英语授课,难以满足中国客户的要求。

于是,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开始招聘培养自己的教师,逐步实行教师本地化。

到1997年,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已有办公及教学面积2000平方米,教师40人,运作支持人员23人,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客户和本公司员工对技术培训的需要。

到1997年底,共完成30000个学生天的培训任务。

  多年来,爱立信在电信及相关设备供应方面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爱立信有93000多名员工在130多个国家为客户解决电信需求问题。

爱立信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他能充分调动员工潜力,重视员工与客户的培训。

一、健全的培训组织

  爱立信中国公司的大多数培训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进行。

  课程发展部的主要功能是讲授爱立信的各类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课程有明显的阶梯,明确的课程顺序,以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和课程质量。

  课程中按课程类别进一步分组,每组有1名组长。

课程发展部共有26名教师,l名部门经理,l名设备支持人员,负责调试所有教学试验设备。

  市场部的主要工作是开发培训市场,组织和协调培训。

简单地说,就是把爱立信的培训课程卖出去,反馈用户信息,使课程设置更适应中国市场的情况。

市场部包括经理在内共有4人,覆盖了中国所有区域。

  行政部按照培训课程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组,行政组负责培训课程的所有行政工作,包括在公司内部网上发出培训计划、提供学员名单、发结业证书等。

顾客服务组的主要工作是提供住宿、饮食、礼品等,由1个人负责。

另外,行政部还有1名司机,2名清洁工。

二、员工的培训计划与过程

  每年年初,根据市场部的需求预测及课程发展部的课程安排,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时间、费用和名额等。

爱立信中国公司有一个Intranet网,行政部把这一年的培训计划放在Intranet网上,全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可以上网查询。

各分公司及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预算及员工培训计划安排全年的培训计划。

每年每个员工和部门经理有一至两次的“个人发展计划”谈话,部门经理根据员工的个人要求和本部门的情况安排员工的培训计划,所以说爱立信公司员工个人能力的培养,50%的责任在公司,50%的责任在员工自己。

爱立信培训中心一旦发出新的培训计划,员工就可以根据与经理一起讨论的培训安排去培训中心报名。

  爱立信培训中心收到员工报名表后,行政部根据课程安排给员工发一份邀请函,其内容包括课程名称、时间、地址、费用及有关规划,包括最迟在课程开始前一个月内允许取消课程等,否则,即使你没来上课,也会收取费用。

  爱立信培训中心放在Intranet网上的培训计划每月更新一次,更新的主要内容有:

通知员工哪个课程已经报满,哪个课程还有席位,又增加哪些新课等等,所以爱立信的员工每月月初都十分关注更新的培训计划,以安排自己的时间,力争在一年内完成自己的培训计划。

  爱立信培训中心规定,理论课最少人数不低于16人,最多人数不超过24人,实验操作课最少人数不低于6人,最多不超过8人。

控制人数既可防止课程赔本,又可保证教学质量。

在课程开始前一个月,如果发现有的课程报名人数还不够,行政组将在Intranet网上发布培训公告,请大家尽快报名,一般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培训课程结束后,行政部根据考勤和考试情况给学员颁发爱立信专用证书,一般规定出勤率90%以上才有资格领到证书。

摘自《管理案例博士评点》 代凯军编著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