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4237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docx

全国高考文综历史海南卷解析

2012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详细解析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

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

【答案】D

2.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答案】B

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

A项说法错误;B、D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C

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考点】儒学的发展历程

【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击。

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B、C项无从反映。

【答案】D

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D项不符史实;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项排除。

【答案】C

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

生,仁也”。

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项;题干认为“阳生万物”,而何为“生”呢?

“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万物、阴成万物”不能正确解读,及把握内在关系:

生,仁也。

易错选C项。

【答案】A

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

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

“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

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

直接反映。

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的现象,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D

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答案】B

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项说法错误,此应是在习惯法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D

10.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

【考点】启蒙思想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是三权分立,因此,C项正确;权力与权利是有区别的,如果不能区别两者区别或者粗心而错选D项;AB项是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答案】C

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

“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考点】英国责任制内阁制

【解析】题干中“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说明责任制内阁制度中的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

因此,C项正确;A项“主要原则”说法错误;B项“享有平等权力”说法错误;D项“政党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

【答案】C

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

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美国政党制度

【解析】题干反映了政党制度下的两党轮流执政现象,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于“一致支持”;D项题干没有涉及。

【答案】B

13.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

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

这表明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A.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D.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法国大革命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波旁王朝复辟后承认《拿破仑法典》的继续有效,要理解这一样现象,需要理解《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意义和性质,它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

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用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因此,虽然波旁王朝复辟了,但政体是君主立宪制,C项正确,A项与C项的观点显然是对立的,A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误于“推动”;D项错误于“军事独裁政策”。

【答案】C

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

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

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考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

【答案】B

15.某学者曾提及:

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

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

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D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

【答案】B

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

(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

(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

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生产关系即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题干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A项正确;题干中“农产品商品化的加速”能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只是某个方面,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项与A项对立,题干无从反映,C项排除;D项与B项同理排除,其可从“高利贷制变本加厉”中反映。

【答案】A

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

“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考点】近代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从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C项的正确性;A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20年代;B项说法错误的,俄国人的路是社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说法错,1918年中共并没有实现第一次合作。

【答案】C

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

“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的现象,说明战争的特殊时期文化教育得以南移,A项正确;B、C项题干无从反映;D项说法与题干相悖。

【答案】A

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考点】七届二中全会的意义

【解析】由时间信息可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前夕,结合其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转移的内容说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阶段基本结束,B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无从体现;D项应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B

20.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

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

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解析】题干反映的临时政府对内对外的软弱无力,使其陷入困境,B项正确;A项在二月革命时就已产生;未进行十月革命,C项与题干无关;D项应是四月提纲的提出,排除D项。

【答案】B

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

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考点】第二次工业命革命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相对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效区居住也不会对工作带来不便,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

【答案】A

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从时间上看,A项是与史实相符的,但不是工党获胜的原因;因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破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工党在竞选中提出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抓住了社会要求,取得了民众的支持,B项正确;C、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

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考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二战时,是法西斯国家,曾经入侵波兰,而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说明局势趋向缓和,因此,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说法错误;C项无从体现。

【答案】D

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

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解析】“一五”计划隐含着时间信息,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东北地区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

东北重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A

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

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考点】八字方针

【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措施的实施背景是“左”的错误、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取消对华的援助,当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质紧缺,因此,A项正确。

【答案】A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9题~第3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8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海禁”政策

【解析】第

(1)问,本问要求根据教材知识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概括明代海禁政策的原因;第

(2)问,本问需从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政策的危害来分析,政策的调整是顺应时代变化的,带来积极影响,依据“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等信息分析归纳。

【答案】

(1)背景:

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

(4分)

(2)原因:

敌对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3分)

    影响:

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5分)

 

27.(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

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

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

宣言宣布: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8分)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第

(1)问,本问旨在考查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分析归纳能力,材料共有四大内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不同点。

(2)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双方、人民的愿望和民族危机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

(5分)

(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

(8分)

 

28.(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

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

如某一邦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

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

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

材料二

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

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

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

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

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德国基本法关于行政权的规定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