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3972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完美教案

二乡下人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构、冠等10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生字,会写屋檐、构成等14个词语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

3、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重点、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难点)

【谈话导入】

美丽的乡间小路,暮归的老牛,缤纷的云彩……让我们随着歌声走进乡村人家去看一看吧!

【作者简介】

陈醉云,原名陈英儒,自号醉云楼主,广东台山人。

主要作品:

《寒星集》《乡下人家》《爱的乐章》《醉云集》等。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会认字:

构、冠、朴素、率、倘、附、捣、绘、谐

2、多音字:

3、会写字:

构、饰、蹲、凤、序、例、率、觅、耸、倘、踏、绘、谐、寄、眠

4、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

构、饰、蹲、例、倘、踏、绘、谐、眠

半包围结构:

凤、序

上下结构:

觅、耸、寄

上中下结构:

5、识字方法

看图识字、字理识字

6、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词语解释】

照例:

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文中指乡下人家按常理总要养几只鸡鸭之类的家禽。

天高地阔:

天地之间形成的范围的地方。

文中指乡下人家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表示乡下人家空间位置以及时间的词语吧!

空间顺序:

屋前、门前的场地、屋后

时间顺序:

春雨过后、夏天傍晚、秋天到了

2、读了课文之后,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吗?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课堂演练】

一、用“√”画出每组里和其他词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丝瓜苦瓜黄瓜冬瓜哈密瓜

2.燕子螳螂蝉天牛纺织娘

3.凤仙芍药鲜花玫瑰鸡冠花

二、按要求写出四字词语。

1.由“明月高照,周围一片安宁,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你想到了(月明人静)。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里描写的是(雨后春笋)。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课上交流与感悟及课后的反思,达到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品读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

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了解南方他乡的景物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欣赏法、发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课《乡下人家》。

2.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要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组诗情画意的图片,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4.其实,我们课文当中作者笔下也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的乡下人家,那么作者笔下的风景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找一找?

指名回答。

5.谁能给老师说说独特和迷人是什么意思呢?

独特与迷人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品读语句,品味美

1乡下人家有哪些与众不同,吸引人之处呢?

.默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句子,给用得好的词语做上重点记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2.集体交流

那作者都写了哪些独特的迷人的乡村风景?

(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1)乡下人家……爬山屋檐。

A.这句写出了人们的勤劳,而这勤劳即创造了美丽又创造了富足的生活。

B.展开想象:

瓜藤爬上屋顶,绿荫覆盖,花开烂漫,花谢瓜结,摘瓜成菜,乡下人家的生活多么美好。

C.虽然……但是……是转折句,写出乡下人家虽然小而简陋,但勤劳、快乐。

并造句

或……或……或……形成排比,写出乡下人家各自不同的喜好。

D.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纯朴的风景,大家喜欢吗?

让我们走进乡下人家,齐读第一句。

(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①为什么说这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农家屋子前攀着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子,点缀其中的青的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别致亲切可爱,纯朴自然,春种秋收,夏可遮凉)

②作者用瓜架与石狮子、大旗杆做对比,为什么说瓜架可爱多了呢?

(这瓜架着实可爱,这可爱源于它的自然天成,无需人工的雕琢。

(2)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①“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意思?

②“朴素”与“华丽”是一组反义词,放在这里矛盾吗?

为什么?

乡村风光本是朴素的,鲜花虽然是很常见的,但它的开放却使之增添了许多明丽的色彩

(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①这句中你认为那个词语用的好?

“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是从“探”字中体会到的。

这个字用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下人家无处不在的生机。

(4)刚才我们眼前出现的画面都是植物,这里还有小动物呢,谁来读读描写鸡觅食的一段,谁描写鸭戏水的一段。

听听从他们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①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你还能想象到乡下人家还有哪些自.由自在的动物呢?

想象它们又人们带来了哪些欢乐?

(从“游戏”中读出鸭子们生活的很自.由很快乐;从“从不吃惊”中知道了这种自在、轻松、和谐的场景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5)夏天到了,你傍晚出去散步,看到的是什么?

①怎样的吃算是天高地阔的吃呢?

②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6)回到中心句

正是乡下人家的自然、淳朴、朴实,才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幅美好的乡下人家美景。

(三)拓展延伸

乡下人家,瓜攀檐就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鲜花绽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春笋冒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鸡觅食、鸭嬉戏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天伦聚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夜静眠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地点)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乡下人家,(季节)也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师可以放一幅冬天村庄的图片帮助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五)作业布置

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无论何地      无论何时

屋前瓜架 场院群鸡 河边捣衣 春天

门前种花 河中群鸭 门前晚饭 夏天

屋后竹笋 归巢飞鸟      秋天

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学反思

《乡下人家》这篇文章是通过空间、季节和时间的交替描写,展现了“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的田园风情;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的美好品质。

回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让学生们对乡村生活有了更多更具体的体验,在整节课中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同时也感受到学生语言的贫乏,好词佳句积累欠缺,今后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督促其多读书,多积累好词佳句,还要加强学生朗读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