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23669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版九上化学知识点总结

.

 

初三化学上册考点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考点1近代化学理论的建立(3页)

⒈原子、分子理论:

由道尔顿(英国人)、阿伏加德罗(意大利)建立了原子—分子理论。

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由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人)发现。

考点2.化学研究的对象(4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7页8页)

⒈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

汽油挥发、冰雪融化、电灯发光等。

⒉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

镁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发生能量变化,这种变化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8页)

⒈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

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⒉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

可燃性

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稳定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

★例

O2能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O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

考点3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2页)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⑴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状

颜色:

乳白色状态:

固态

⑵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

浮在水上,难溶于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⑴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石蜡具有可燃性,其火焰分三层

内焰最暗

⑵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

1s

火柴杆接触外焰部分变黑

外层温度最高,加热用的是外焰

后取出

⑶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

★烧杯内壁有水雾,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

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⑴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态,再

⑵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白烟燃烧

汽化,而后燃烧

考点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4页)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

⒈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集气瓶中的水排出,集气瓶内充

呼出的气体难溶于水

⑴在两个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

满气体

在水槽中。

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⑵在水中集满气体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从水中取

气体无色

呼出的是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

出正放于桌上

气大

⒉探究呼出气体的性质

盛空气的集气瓶内石灰水没有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

⑴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变浑浊,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内

氧化碳

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

⑵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

燃烧木条在空气集气瓶中持续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少的氧

燃烧一会熄灭;燃烧木条在呼出

气体集气瓶中立即熄灭

⑶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

另一块玻璃片比较

蒸气

考点5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

(见课本附录151-152页)

考点6

药品的取用(18页)

⒈识记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图标。

(18页)

⒉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取用药品“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节约原则:

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

若无说明,取最少量,即:

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药品“三不一指定原则”:

★既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⒊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固体药品:

一般用药匙或药匙、纸槽;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

 

.

.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法)。

方法是将滴管“垂直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

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大量液体(倾倒法)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

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一倒二向三斜四靠”。

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定量液体(量取法)。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倾倒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

★读数时,视线

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

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考点7物质的加热(20页)

⒈酒精灯的使用“两查三禁止”

⑴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少于1/3,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三禁止: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

燃另一只酒精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吹灭。

⑵★可以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垫上石棉网加热仪器: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仪器:

量筒、集

气瓶、水槽等。

⒉给物质加热:

加热玻璃仪器前应把仪器外壁擦干,以免使仪器炸裂;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预热,然

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

地方。

注意:

给试管里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免湿存水或生成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考点8仪器的连接(22页)

1.玻璃管用水润湿,再转动插入

2.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

“手握观气泡,松开看水柱。

”考点9仪器的洗涤(23页)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27页)

⒈实验现象:

⑴红磷燃烧产生白烟;⑵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⒉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⒊实验中小于1/5原因:

⑴装置漏气;⑵红磷量不足;⑶未等白烟完全消失就打开弹簧夹。

⒋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

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考点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27页)

★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考点3混合物和纯净物(27页)

⒈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等是纯净物。

⒉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混合,是混合物。

考点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8页)

★1.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化性。

物理性质:

无色①供给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登山;②支持燃烧:

氧气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炼钢、气焊以及和宇宙航行等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①保护气;医疗上用作②

氮气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的气体冷冻麻醉;③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化学性质:

很不活泼(惰性气体)利用惰性作①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

稀有气体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气体的②电光源;③用于激光技术,④制造低温环境等

考点5空气的污染及防治(30页)

★⒈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PM2.5

⒉空气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⒊保护空气的措施: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考点6★氧气的化学性质(33-34

页)

⑴氧气与一些物质反应时的现象、化学方程式及注意点(见下表)

物质

反应现象(在

O2中燃烧)

化学方程式

注意

⒈发出白光

点燃

盛有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

木炭

⒉放出热量

C+O2===CO2

⒈发出蓝紫色火焰(空气中燃烧发出淡

点燃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空气造成污染

蓝色火焰)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SO2

⒊放出热量

红磷(暗红)

⒈产生大量白烟

⒉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

此反应生成的

P2O5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

⒊放出热量

为白烟

4P+5O2===2P2O5

 

.

.

⒈发出耀眼的白光

⒉生成白色固体

镁条

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点燃

2Mg+O2===2MgO

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⒉生成黑色固体

⒈预先放少量水或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瓶底,

铁丝

⒊放出大量的热量

点燃

炸裂瓶底

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3Fe+2O2====Fe3O4

⑵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

考点7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35页)

⒈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⒉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它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⒊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一

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⒋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通常无发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

如:

动植物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

考点8氧气的实验室制法(3种)(37-39页)

★⒈药品:

①高锰酸钾(见图)②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③氯酸钾与二氧化锰。

★⒉反应原理:

MnO2

(1)2KMnO=====KMnO+MnO

+O↑

(2)2HO======2HO+O

4

2

4

2

2

2

2

2

2

MnO2

(3)2KClO3

====2KCl+3O2

⒊实验装置:

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⒋收集方法:

⑴排水法: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⑵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查装定点收离熄)

⑴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⑵将药品装入试管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试管;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⑷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受热后固定加热;

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

⑹收集完毕,将导管移出水槽;

⑺熄灭酒精灯。

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⒍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⒎验满方法:

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带瓶内的氧气已满;

⑵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外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考点9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9页)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点10分解反应(39页)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考点1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1分子(50页)

★1.分子的基本性质(48-49页)

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⑵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⑶分子在不停运动。

用⑵⑶两条性质可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热胀冷缩、分子扩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⒊分子的内部结构

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⑵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考点2原子(50页)

★⒈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⒉化学反应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⒊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⒋分子与原子的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

铁、铜、金、汞等

★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固体非金属单质,如:

硫、磷、碳、硅等

稀有气体单质,如:

氦气、氖气等

考点3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50页)

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⑴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没有变化;★⑵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

.

⒉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⑴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

水中只含有水分子;⑵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⒊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如:

衣服晾晒,花香等。

考点4原子的构成(53页)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

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5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54

页)

⒈电子排布——分层排布(共7层):

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

8个;⋯⋯最外层不超过

8个。

(每层2n2

个,n表示层数)

⒉★原子结构示意图:

(记住1-20号会画)

⑴含义:

(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质子数

★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上有2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原子核

+12

282

个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

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

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第一电子层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

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考点6

离子(55页)

⒈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⒉★分类

阳离子:

带正电荷的离子,如

+

2+

阴离子:

带负电荷的离子,如

-

2-

Na、Mg

Cl

、O

⒊★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

,如:

Mg2+——表示镁离子(或一个镁离子)

2+

右上角“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

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Mg

前面“2”表示两个镁离子

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带

1个单位的正

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

如:

阳离子:

H+、Na+、Ca2+、Al3+等

★阴离子:

Cl-、S2-等

⒋★有关离子的小结

⑴★金属离子带正电荷,非金属离子带负电荷;

⑵离子所带的电荷=该元素的化合价

⑶★常见原子团(属于离子):

2-

硫酸根离子CO

2-

碳酸根离子

NO

-

OH

-

NH

+

SO4

3

3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4铵根离子

考点7

相对原子质量(

56页)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12原子质量的1/12。

表达式:

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8

元素(59页)

⒈元素的定义:

质子数相同(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

(质量分数):

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

氧、碳、氢、氮。

考点9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60页)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

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如: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

考点10

元素符号(61

页)

⒈元素符号:

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

⒉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

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即“一大二小”

),如:

Ca、Na、Mg、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

H

①表示氢元素

2H

只表示二个氢原子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意:

元素不讲个数,

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考点11

元素周期表简介(

62页)

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

7个周期。

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

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

.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考点1爱护水资源(68页)

⒈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②防止水体污染

★⒉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⑴工业废水⑵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⑶生活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