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1.docx
《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1
Southwest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本科学年论文
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
学院名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会计学
学生姓名
蒋潇
学号
ZS20130094
指导教师
周永红
论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
【内容摘要】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在现在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两者之间关系,现状,失效表现及成因分析,以及如何强化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社会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社会监督失效外部监督
目录
随着改革事业的发展,企业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在现在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部控制是实现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欺诈行为。
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手段的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社会监督,众所周知,当今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以及消费者和公众之间一组契约的集合的,在这一契约中,客观公正的会计资料有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但现实生活中,偷逃税收,粉饰业绩,谋取私利等等现象层出不穷,致使会计资料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给广大信息使用者正确的决策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发展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社会监督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巨大问题。
一、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的内涵:
(一)内部会计控制内涵:
由组织的计划和主要或直接与保障资产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相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组成,一般来说包括批准和授权系统,保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人物与经营或资产保管的任务相分离,对资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控制手段。
(二)社会监督的内涵:
一是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注册会师审计的单位,应向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资料以及有关情况。
二、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的关系:
(一)内部会计控制和社会监督的现状: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我国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完善,但现阶段也存在着不足。
据有关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不力主要有一下几种表现:
(1.)会计信息模湖,失真严重
当前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或者个人利益的驱动,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肆意弄虚作假,巧立名目,偷税漏税。
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
如:
有的企业负责人为了逃避税收,只是看见人员在会计核算中增加费用,减少收入或为了获取贷款,吸收投资,只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中提高收入,减少支出,虚增利润。
又如,有的企业为了掩盖不合法的经济内容,伪造变造原始凭证,从而形成表面上合法的经济内容。
面对这些现象,目前的企业会计监督显得无能为力。
(2.)监督困难重重,效率低下
就目前而言,从监督的现实效果来看,事实会计监督的社会环境仍不太理想,会计难以守在这片“净土”。
医械单位的会计人员在关键时刻得不到领导的全力支持,在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其进度机制形同虚设,会计工作辛苦烦躁,待遇不高,致使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无法监督,监督不力。
亦无心监督的现象。
(3.)内部管理松弛,使之监督不力
一些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极不健全,有的单位虽然有规章制度,但不落实,不考核,使其企业会计监督形同虚设,致使大量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如目前媒体报道一些企业不入账,或设立账外账,损公肥私,侵吞国家财产,单位负责人致使会计人员隐匿收入转移资金,偷税漏税,会计人员畏于权势,散失原则,会计工作者往往无条件的服从管理者,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
(二)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的关系:
(1.)内部会计控制和社会监督的关系极为紧密,要保证经济活动的健康进
行,必须综合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和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督共同构成了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再控制,再监督系统。
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再监督的社会监督主要通过对单位的会计信息鉴证来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以实现为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服务的目的,通过核查来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以保护国家利益。
(2.)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始终是围绕社会监督来进行设计,当然内部会计控制在设计时必须按照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结构和思想进行,否则就是“无本之木”。
(3.)内部会计控制包括控制政策,标准或程序的建立,施行,信息收集,考核,分析,奖惩和矫正等。
会计的社会监督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企业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的社会审计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检举,而社会监督主要是社会对企业加强控制会计核算,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而进行的一种监督检举行为,社会监督只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部分。
(4.)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是社会审计需要提供的一项咨询服务活动,是社会审计的目的之一,社会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也是监督内部会计控制环节的重要力量,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
三、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失效及其成因分析:
(一)内部会计控制与社会监督的失效表现:
(1.)会计信息失真。
据有关部门的一次抽样调查,原始凭证虚假的占46%,成本费用虚假的占38%,直接更改会计报表的占22;%,另据中国财经报1998年12月12日报道,某企业为应付上级监督检查,竟在财务方面设置了“七本账”。
常规性的印单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
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不仅影响有关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分配,也破坏了投资环境,影响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给国家的宏观决策和调控带来了误导,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不仅不能为市场经济服务,反而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前进。
(2.)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
如某些企业为了搞活经济,允许部门经理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对这部分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使本来微利的企业出现亏损,本来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部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为及时与会计记录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违法乱纪现象时常发生。
如有的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务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都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
(4.)社会监督反映不实。
据财政部抽审的100户经社会审计结构审计的国有企业1998年度会计报表分析,所出具的99份审计报告中,无保留意见的为61份,但再审发现其中有些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任未被充分揭示。
(二)内部会计控制和社会监督失效的成因分析:
2.1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分析:
(1.)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制不顺。
会计岗位设计不当,业务交叉过杂的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2.)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执行不得力。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
更多的是有章不循。
(3.)考核企业干部政绩,业绩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对企业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以目标利润完成情况为主要依据,缺乏对其他相关指标的综合考核。
(4.)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仍然在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法律法规懂的不多。
(5.)外部监督乏力。
缺乏横向信息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没有规范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哦。
2.2社会监督失效的成因分析:
(1.)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或欺诈。
注册会计师因过失,欺诈或违约等行为为客户和有关第三方造成损失的,注册会计师应承当法律责任。
另外,注册会计师未能履行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如未能在约定的日期内提交审计报告,要承当违约责任。
(2.)注册会计师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
审计能力的相对有限,使审计所能完成任务的能力难以达到社会的全部期望。
审计能满足社会需求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
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并且抽样审计方法和分析性复核方法的应用贯穿整个审计过程中,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的有一定的误差。
四、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和社会监督的对策:
(一)把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落实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有效性原则:
应当约束企业所有内部会计工作人员不得拥有超过内部控制的权力,将内部会计控制落实实处,提高其有效性。
(3.)全面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将控制措施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上。
(4.)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利用他们之间的制约起到相互控制作用。
(5.)成本效益原则:
通过合理控制成本,达到相对最佳的控制效果。
(6.)适应性原则:
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控制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
(二)掌握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法:
(1.)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
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2.)授权批准控制:
各部门分工不明确,岗位责任明确,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应当追究负有责任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以实现控制的职能。
(3.)建立会计系统控制:
全面反映经济经济活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4.)实行财产保全控制:
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
(5.)加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加强对数据输入输出,文件的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的控制,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履行社会审计监督的职责:
(1.)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平。
加大培训力度。
既抓学历教育,又抓专业队伍。
完善专业标准制度,形成形成较完备的职业规范体系。
(2.)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依法办事。
不仅具有发现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能够遵循职业道德的要求,揭露客户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制止弄虚作假的行为。
(3.)加强行业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进一步强化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充实监管队伍,并赋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建立调查委员会,惩戒委员会,技术鉴定委员会,提高行业自律监管和处罚的权威性。
(4.)大力整治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
如果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混乱,严重制约着注册会计师服务,沟通,公正,监督的作用。
(5.)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拓展业务种类,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专业服务。
比如:
帮助企业设计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提供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税务咨询和代理,提出资本结构调整或资金筹措方面的建议。
通过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经营效益和会计信息质量。
5、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意义:
综上所述企业应当重视内部会计制度建设,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蒋平,董惠良.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J)。
会计实务,2007(9)
[3]潘正彦,加强社会监督和控制金融风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01)
[4]李连华.《内部控制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史洁.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6)
[6]邢顺波.完善与强化会计监督的职能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09,(5)